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65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0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15#主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

15#z主水泵房

 

 

 

第一章依据及编制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15#煤主水泵房工程由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为了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安全、快速、高效的工程,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本设计编制依据如下:

2、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

3、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主水泵房工程施工图S1300—119--01。

4、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⑤《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6、其他需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建设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

有关采矿、建井、建筑工程手册等

7、《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等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颁及公司现行有效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第二节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以及合同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组织施工

2、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选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4、合理安排资源,优化劳动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和物力,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实现。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井田位于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米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5°46′59″—35°49′19″,东经113°02′15″—113°04′08″。

15#主水泵房地面相对位置位于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广场和山地,地面标高为+948m〈低〉+1105m〈高〉。

该整合区位于高平市东侧,距高平市11km,西距沁(水)—辉(县)公路3km,西南距高平市米山集煤站7km,各村镇之间均有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二、自然地理条件

井田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部,属中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总的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的山梁,海拔1203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919.6m,相对高差283.4m。

本区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受冬夏季风影响,年内干冷、湿热交替明显,冬长夏短,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气凉爽;冬季寒冷少雪。

据高平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

年平均气温10.2℃,最高气温38.5℃(1978年6月30日),最低气温-23.1℃(1972年1月2日),无霜期191天。

年最大降水量870.7mm(2003年),最小305.9mm(1997年),日最大降水量136.1mm(1980年6月29日),时最大降水量90mm,年平均降水量567.1mm,年平均蒸发量1827.8mm,超过降水量的3倍;最大冻土深度54cm。

结冰与降雪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底。

风向春、秋、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夏季最大风速17.0m/s,冬季最大风速18.4m/s。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S(2001)060号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S(2001)060号,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0.45s。

根据国家地震局1:

400万《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特征

1、本区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部,属中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总的地势东高西低,相对高差283.4m。

此巷道位于该矿的西部,根据已有钻孔资料未发现断层、陷落柱,如遇特殊构造掘进时断层时应短掘短支。

此巷道沿着15#煤顶板掘进:

顶板:

多为K2石灰岩,层位稳定厚度大,局部为泥岩。

15#煤:

煤层厚度2.03m~3.86m,平均3.31m,煤层结构简单,含1~2层夹矸,夹矸厚度0.05m~0.45m不等。

底板:

多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或铝土泥岩。

2、井田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丹河支流。

井田内地形切割深度较大,区内绝大部分地表水系均为洪流沟谷,无常年地表迳流和大的地表水体,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雨季时节沟谷流水径流不长,大气降水沿沟谷自然排泄。

(一)矿区内主要含水层

依据区内分布含水层的时代、岩性、地下水类型等,井田内综合划分以下主要含水层(组):

①松散岩孔隙含水岩组

该含水层主要由具孔隙的亚粘土、砂、砾石等组成,区内大面积出露。

水位埋藏一般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该含水层渗透性好,仅局部含水,属富水性弱的孔隙含水层。

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及水质类型与前述相应的区域含水层组的情况基本一致。

②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

该含水岩组主要指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及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取决于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与所处构造条件,一般为弱富水性。

受区域广泛开采3号煤的影响,煤层以上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的部分(或全部)含水层已遭破坏,地下水在部分地段主要以潜水或上层滞水形式赋存,局部风化带以下含水层具一定承压性,在部分地段则仅有非饱和带“过路水”。

井田及其附近的3号煤层矿井涌水量一般较小,且主要在雨季涌水量有所增多。

据井田西北部赵庄煤矿Y补-2号钻孔(据本井田5.5km)对P1x+P1s含水层进行的抽水试验资料:

单位涌水量0.0018L/s.m,渗透系数0.0174m/d,水位标高846.80m,水质类型为HCO3—K+Na·Ca型。

③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太原组含有5层石灰岩,其中K2、K3、K4石灰岩较为稳定,且厚度较大。

各含水层由于有较好的隔水层分隔,并以层状分布,所以近似独立的含水体,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富水性的强弱取决于岩溶与裂隙的发育程度,据井田南部1.7km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盖州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内施工的GS-1水文孔资料,含水层厚度29.50m,静止水位埋深33.60m(水位标高950.311m),抽水试段24.0~63.5m,单位涌水量0.00125L/s·m,弱富水性,渗透系数0.003161m/d。

④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组

井田内隐伏于煤系地层之下,未见出露。

由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据井田南部GS-1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该孔于2010.6.3—2010.6.5对奥陶系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进行了混合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段63.50—500.00m,静止水位埋深369.61m(水位标高614.301m),含水层厚度165.00m,水位降深0.35m,单位涌水量1.944L/s·m,富水性强,渗透系数0.6308m/d。

水质化学类型HCO3—Ca型,PH值7.16,总硬度365.29mg/L。

另据井田北部张壁村深水井资料,井口标高926.00m,该井所揭露之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中下部及下马家沟组局部地层,终孔深度440m,含水层厚度30m,水位降深45m,涌水量达7.13L/s,奥灰水静水位标高为617m,推测本井田岩溶水水位标高617—615m左右,径流方向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

(二)井田主要隔水层

①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组

②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底部及中统本溪组隔水层

该层主要由具塑性的铝质泥岩、粘土质泥岩及砂质泥岩等组成,位于15号煤层底板与奥陶系石灰岩顶界之间,层厚一般8.27m。

该层裂隙一般不发育,透水性差,阻隔其上覆与下伏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③石炭、二叠系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

石炭、二叠系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泥质岩层,其岩性比较致密,不透水,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问的水力联系,起到了层间隔水作用。

但在近地表段,由于受风化作用以及构造、断裂与裂隙发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其隔水性能。

(三)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灰岩垂直裂隙发育,有局部富水的可能,井田地表自然排水畅通。

奥灰岩溶水位标高(617~615m)15号煤层底板标高(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820~910m),掘进巷道不存在底板突水问题。

井田总体构造类型简单,井田内未发现断层、陷落柱构造。

长期开采条件下,煤层顶板冒裂带与基岩风化带可使大气降水、含水层地下水等对矿井产生充水影响,同时,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15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总体应属中等类型。

(四)矿井涌水量预测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15号煤层兼并重组后矿井正常涌水量120m3/d,最大涌水量为240m3/d。

第三节工程概况

该矿井由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服务年限29.4年。

15﹟煤主水泵房设计长度为79.27m,即设计断面图1-1和2-2断面,具体断面特征如下(附图1-1断面;2-2断面):

1-1拱形断面:

毛断面宽高=4600mm×4000mm(含铺底100);毛断面面积S=18.06m2;

净断面面积14.28㎡,净宽4000mm,净高4000mm,半圆拱形,砌碹厚度400mm,基础深度250mm。

2-2矩形断面:

毛断面宽高=3100mm×2900mm(含铺底100);毛断面面积S=8.05m2;净断面面积5.58㎡,净宽2500mm,净高2500mm,喷浆厚度400mm,半圆拱形,基础深度100mm。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学习掌握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

1、学习矿井地质报告和综合柱状图,了解邻近矿区太原组地层情况,并了解它们生产建设期间的地温地下水,有毒有害气体现状及历史情况;

2、学习矿井初步设计、听取设计单位进行的初步设计交底。

(四)、编制单位工程作业规程

工程合同签订后,根据矿井初步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规程。

(五)、做好施工图接收工作

二、工程准备

根据施工需要,采用项目法施工,组成一支精明强干的施工队伍,将先进的管理水平、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丰富建井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投入到本工程施工中。

1、施工测量定位

依据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纸对第一标段工程进行准确定位。

2、完成“五通”工作

应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公路、通讯、排水工作。

3、施工设施及设备的安装

提升、运输、排矸、压风、矿灯房、锅炉房、材料设备仓库等施工辅助系统、辅助厂房及相应的设备安装完成,可以保证轨道大巷工程的顺利进行。

4、主要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安排要求,准确计算出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安排主要材料进场计划,提前报送经营部及材料部,以便于经营部核准材料的使用数量,同时也保证材料部及早择优落实材料货源,保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均衡连续进场,减少现场存放,以确保文明施工的要求。

5、周转材料的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在施工中所需周转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要提前拟定进场计划。

于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