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6262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6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docx

庐山实习报告170005曹向明

报告人:

曹向明

学号:

**********

时间:

7月1日至7月7日

 

一、实习简介---------------------------------------3

二、庐山简介---------------------------------------6

三、地质篇-----------------------------------------9

1.庐山形成-----------------------------------------------------------------------------9

2.岩石----------------------------------------------------------------------------------11

3.地层----------------------------------------------------------------------------------15

4.构造----------------------------------------------------------------------------------16

四、地貌篇----------------------------------------19

1.冰川地貌----------------------------------------------------------------------------19

2.河流地貌----------------------------------------------------------------------------22

3.坡地地貌----------------------------------------------------------------------------24

4.构造地貌----------------------------------------------------------------------------26

五、植物篇----------------------------------------29

1.庐山植物简介----------------------------------------------------------------------29

2.庐山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34

3.毛竹入侵造成的危害------------------------------------------------------------36

4.庐山纯针叶林存在的问题----------------------------------------------------37

5.植物样方调查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39

六、土壤篇----------------------------------------41

1.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41

2.各土壤剖面的特征---------------------------------------------------------------43

3.不同土壤剖面剖面比较与结论-----------------------------------------------48

4.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的关系--------------------------------------------------50

七、附录-----------------------------------------52

1.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否存在-----------------------------------------------------52

2.网纹红土介绍---------------------------------------------------------------------54

八、心得-----------------------------------------57

 

一、实习简介

地理与环境学院2014年暑假的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时间是自七月一日至七月七日,其中前六天是在庐山上进行野外实习,最后一天老师布置了撰写实习报告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在实习之前,我被分在A队的第一小组,我们小组的成员有:

曹向明、李焱、陈赛阳、陈东仕、陈川、陈莎、陈丽、阿吉海、陈冬娟、安彩艳、曹冉薇。

组长是陈赛阳,副组长是陈东仕,仪器保管员是陈川,其他人主要完成野外记录。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植物、土壤,同时,还要对庐山的气候、水文以及人文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

在地质方面,我们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庐山的形成过程、岩石、地层、构造这四个方面;在地貌方面,我们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冰川地貌、河流地貌、坡地地貌和构造地貌;在植物方面,我们的主要实习内容包括庐山植物简介、庐山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纯针叶林垂直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毛竹入侵带来的危害和植物样方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土壤方面主要包括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解释、各剖面的剖面特征、各剖面的剖面特征和比较和结论以及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另外,老师让我们思考庐山上第四纪冰川是否存在和网纹红土的介绍。

六月三十日,我们开了2014年地理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动员大会,会上,主要布置的实习的安排和注意事项,由于我生病,也就没有参加实习动员大会。

七月一日早晨我们八点多出发,十一点多,我们到达庐山牯岭镇,在鑫庐宾馆住下,吃了午饭,下午两点,正式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我们实习行程我就做下表来进行展示:

表一.庐山实习行程表

日期

地点一

地点二

地点三

地点四

地点五

地点六

地点七

地点八

地点九

7.01

庐山气象站

月照松林

(1)

月照松林

(2)

7.02

河西路近庐山纪念馆

无名地点(松林路)

芦林湖水库坝址处

黄龙寺

(1)

黄龙寺

(2)

黄龙潭

乌龙潭

庐山纪念馆

7.03

公费疗养院

汉口峡水厂

大月山水库

七里冲路口

五老峰半山亭

一线天路口

含鄱口刃脊

庐山植物园

大校场沟

7.04

大林路筠庐宾馆

如琴湖岸边

花径公园旁

假天桥处

仙人洞洞口

天池寺

龙首崖石门涧

如琴湖西岸与仙人洞后

原庐山公交公司

7.05

剪刀峡

大奥冰斗

王家坡U形谷

7.06

剪刀峡

王家坡U形谷

好汉坡3800米处

半山亭

(1)

半山亭

(2)

原警察署

半山寺处

好汉坡售票处

注:

其中,七月五号由于雨下得比较大,也由于前两天实习较累,我们进行的是室内授课。

七月七日早上,我们在学院里进行了实习总结以及由老师为我们简述实习报告的要求,由我们暑假内完成。

暑假期间,我多次构思实习报告,并且撰写实习报告,并且多次修改,尽力做到最好,来展示我的实习成果。

二、庐山简介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同时亦是世界名山之一。

它位于东经115°52′——116°08′,北纬29°26′——29°41′,从相对位置而言,它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和鄱阳湖西侧的九江市。

山脉主体位于九江县、星子县和庐山区。

庐山的山的海拔多数在1200——1400米,其中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庐山的最高峰。

整个庐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大约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千米。

由于庐山东西两侧都是大的断裂,同时庐山在近期快速地隆起,所以庐山拔地而起,从山下看,庐山的山势颇为雄伟壮观。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之上的孤立山系,它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运动。

早在震旦纪,庐山地区就在浅海海底接受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抬升露出水面受到侵蚀。

之后,又沉入大海之中。

直到白垩纪时候发生燕山造山运动,庐山才重新露出水面,断块抬升。

第四纪时期,由于冰川的作用,使庐山强烈受到剥蚀,第四纪末期,地球变暖,流水侵蚀,使得庐山雄俊诡异,与众不同。

庐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是一种多成因复合地貌景观。

在晚白垩纪古鄱阳湖形成的同时,形成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

直到古近纪,新近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才形成雄伟的庐山。

近300万年以来,第四纪冰川之时,庐山曾有4次冰期,这种海洋性冰川的侵蚀作用,使庐山上形成了一系列冰蚀景观。

近1万年以来,由于庐山降水充沛,水系发育,在流水的侵蚀下,又形成了一系列的流水地貌景观。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

节令特色是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庐山的气温,依据历年记载,最高温为32℃,最低温-16.8℃,全年平均温11.4℃。

按季节平均来算,春季为11.5℃,夏季为22.6℃,秋季为17.4℃,冬季为1℃左右。

由于庐山顶端较高,再加之江湖环绕,湿润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

所以,庐山降水量丰沛,全年降雨量1917mm,年均有雨天数为168d,并且庐山云雾很多,有雾日数为全年192d。

同时,庐山的风比较大,大风天数可达100d。

在夏季,由于海拔高,再加之植被多,湿度大,所以庐山山上山下温差较大,从山下到山上,可谓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庐山上经常出现只有在北方才经常出现的雾凇和雨凇。

并且,庐山年积雪日数可达30天,积雪深度可达66cm。

下面,我才用表来对比庐山于九江市气候的差别。

表二、庐山与九江气候对比表

地方

年均温

年降雨量

有雾日数

日照数

有雨日数

九江

16.4℃

1420mm

14d

1891.5h

142d

庐山

11.6℃

1917mm

192d

1715.3h

168d

庐山水资源丰富,有着丰沛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庐山地区的水文系统自成体系,各自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

山顶顶部的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相互连接沟通,下切U形谷有比较多的瀑布和跌水而转入山侧陡峭的峡谷。

在庐山上,多借袭夺湾而建筑水库,如大月山水库、芦林湖和如琴湖等,同时,这些水库湖泊又是庐山上风景秀丽的景点之一。

由于庐山山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保护动植物资源有利的自然环境。

因此,庐山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庐山游野生植物2155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植物有40中种。

而动物中,有兽类33种,鸟类171种,庐山上也有2000多种昆虫。

由于山地垂直气候梯带性庐山的土壤类型也比较多。

从山地黄棕壤到红壤,以及水稻土,沼泽土,都有一定面积的分布。

在解放前,一些欧美人在庐山修建别墅,作为消暑纳凉的地方。

后有蒋介石等,多次来到庐山避暑,因此庐山又被称作“夏都”。

由于庐山雄伟险峻,在解放前,通往庐山山顶牯岭镇的是山间小路,想把货物运上山,全靠的是人力畜力,沿好汉坡运上山。

解放后,为了召开庐山会议,因此先后修通了山北公路和山南公路,其他上山的路,比如好汉坡、石门涧、锦绣谷上山的路,都是步行的石阶路。

虽然通往庐山山上的路不算太方便,但相对而言,还是要好于其他名山的。

庐山主要由庐山区管辖,庐山山顶是牯岭镇,常住人口1.2万人。

庐山上的居民多分布在海拔相对比较高,地势较为平缓的几个古夷平面上。

其中小天池、仰天坪,莲花寺、东谷、西谷有较多居民居住。

牯岭镇三面环山,一面临谷。

在街心广场眺望,远处长江依依、远山苍山葱翠、夜见九江灯火、对面别墅灯光,景色不失其妙。

庐山是江西、乃至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其风景点主要有:

望江亭、花径、如琴湖、天桥、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芦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石门涧、博物馆、庐山会议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馆、太乙峰、仰天坪、汉阳峰、观音桥、秀峰、白鹿洞书院等。

众多的风景点,也令庐山十分值得玩味的一个旅游胜地。

庐山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它也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

2002年,庐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04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

2007年,庐山被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庐山获得中国十大避暑胜地、中国最美十大名山等称号。

总之,庐山身上的荣誉无计其数,也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在庐山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赞美庐山的诗文数不胜数近代以来,胡先骕先生创立了我国最早的亚热带植物园,李四光先生在庐山又提出在第四纪时期庐山有冰川发育,因此,庐山又是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场所。

三、地质篇

地质篇将从庐山的形成、岩石、地层、构造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报告庐山实习的内容。

其中,庐山的形成主要包括庐山形成的过程以及动力条件。

岩石方面包括实习地点所见岩石的各种理化性质。

地层部分主要是实习各处地层的特点。

构造方面主要包括断层、夷平面、向斜背斜等方面的内容。

1.庐山形成

庐山,是一座著名的断块山。

它的形成,经过了复杂的地质过程。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属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长江下游地洼列湖口地洼。

该区域经历了前元古代前地槽阶段、元古代地槽阶段、震旦纪至中三叠纪地台阶段和中三叠纪以后的地洼阶段(其中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为初动期发展阶段,晚侏罗世至白垩纪为激烈发展阶段,新生代以来为余动发展阶段)四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

其中特别是新生代余动期的新构造运动与庐山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

从深断裂的角度看,庐山在江南深断裂(F3)、九江—永新深断裂(F5)、赣江深断裂(F6)、湖口—上饶深断裂(F7)之间。

因此庐山是一座极为典型的断块山。

庐山地区造山运动是复杂的,首先,我将介绍庐山地区造山运动的条件。

从先天条件上来说,主要包括古深断裂作用和前震旦纪岩浆作用,这作用使庐山的地层呈现出南老北新的地理格局。

从临产条件来说,有利的区域深部构造背景,造山——造盆作用差异性突出,造山——造盆作用继承性明显,造山——造盆作用的间歇性所造成的。

其中,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出露的地层南老北新,应力状态有很大差异,庐山山体断块上升的差异性(东南比西北上身的快),庐山山麓地带断块上身的差异性(西侧大于东侧);继承性体现在构造运动以及构造格局的继承性,现代地貌格局明显继承地质构造格局;间歇性主要体现在前第四纪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庐山地貌的成层性,沟谷剖面的多级裂点,多级断层崖)。

后天条件是主要由于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直到第四纪仍在进行,并且主要是在第四纪以来发生的。

因而,庐山才得以显现的雄伟,在鄱阳湖平原上显得独树一帜。

前震旦纪时期庐山地区夹于四条深断裂之间,这些断裂在晋宁运动期以拉张断陷为主,沉积了较多的前震旦纪地层,而南部汉阳峰地注:

庐山隆升机理。

区水下隆升明显,所以接受沉积较少。

震旦纪到早二叠纪,该地区位于地台初期和缓慢发展阶段,主要以沉积为主。

在晚二叠纪到早第三纪,庐山进入地台余定期发展阶段并开始上升成陆,处于剥蚀阶段;印支运动使庐山进入地洼阶段,被剥蚀状态进一步加强。

庐山雏形基本形成。

从晚第三纪到第四纪时期,庐山受到自西向东的挤压作用明显,庐山快速隆起,比如,庐山上的网纹红土分布的高度多在1000米,而庐山山下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分才20米,高差近1000米,也说明了庐山的快速隆起。

(我不赞同第四纪时庐山有冰川发育,因此,我就没写冰川作用。

2.岩石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对岩石进行观察,并对岩石的多种理化性质进行了纪录。

由于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携带盐酸等一些常用的一些仪器和试剂,因此,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和一些化学物质我们并没有进行准确的判断。

下面,我将我们实习各地点所遇到的以地点,对岩石逐一记录,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

地点

岩石

颜色

硬度

粒度

矿物

备注

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月照松林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较细

石英、长石、海绿石

有不明显非对称层理,为河流沉积物

54°

127°

37°

含砾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偶见砾石

石英、长石

54°

127°

37°

砾岩

灰色

5

1至5厘米

石英、长石等

磨圆度好,为河流沉积物

54°

127°

37°

乌龙潭

板岩

青灰色

4.5

极细

太细、无法分辨

有非对称起伏河流相沉积产物

65°

150°

55°

泥岩

青灰色

4

极细

太细,无法分辨

有非对称起伏河流相沉积产物

65°

150°

55°

公费疗养院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较细

石英、长石等

有较多破碎,断层穿过

汉口峡水厂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石英等

55°

315°

64°

五老峰

含砾砂岩

青灰色

5.5

有5mm的砾石

石英、长石等

55°

315°

32°

砂岩

黄灰色

5.0

石英等

有非对称波痕,为河流沉积物

55°

315°

32°

含鄱口刃脊

砂岩

黄灰色

4.5

石英等

较易风化

50°

315°

80°

大校场沟

砂岩

青灰色

4

较细

石英、长石等

较易风化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石英等

不易风化,磨圆度好

大林路冰漂砾

长石石英砂岩

灰色

6.0

石英、长石等

不易风化,有一定磨圆,长轴走向25°

天桥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较细

石英等

不易风化,有石英脉发育

12°

仙人洞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5

石英等

不易风化

124°

237°

长石石英砂岩

灰白色

4.5

较细

石英、长石等

较易风化

124°

237°

龙首崖

板岩

青灰色

4.5

极细

太细,无法分辨

仙人洞后环山西路

千枚岩

浅青灰色

3.5

较细

绢云母、辉石等

极易风化

52°

133°

27°

如琴湖西岸

板岩

青灰色

5.5

较细

石英、长石等

有非对称波痕,为河流沉积相

214°

123°

50°

好汉坡路口

石英砂岩

灰白色

6.0

石英等

不易风化,有波痕,非对称,河流相,有擦痕

217°

142°

28°

庐山脚下冰渍物

石英砂岩

白色

6.5

石英等

不易风化,磨圆度好,疑是泥石流产物

注:

上表为我们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岩石的汇总记录。

下面,我附上一些关于岩石的一些照片。

左图展示的是石英脉在岩石中穿插的情况。

三条石英脉,由老到新,分别宽为:

3mm、8mm、3cm,走向为:

201°、264°、144°。

(假天桥处)右图展示的是在五老峰,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的互层的情况。

这三层的厚度由下向上,分别是5.5cm.5cm.2.1cm。

岩石分别为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

左图展示的是波痕和擦痕的情况。

该波痕拍摄于好汉坡上。

波痕,波长为8.4cm,波高为0.8cm,为非对称波,说明单向水流沉积环境。

应为河流沉积相。

擦痕在图中不甚明显,自下向上,是岩石相互摩擦的产物。

右图为如琴湖西岸波痕的照片。

波痕共计8个,当时测量波长的时候选择了中间5个比较典型的波来测量。

波长为10cm,波高为6mm,为非对称波,显示的是河流沉积相。

 

3、地层

地点

岩石

年代

颜色

厚度

其他特征

备注

月照松林

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灰白色

30cm

层理明显

粒度变小,水动力条件变弱。

含砾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灰白色

15cm

层理不明显

砾岩

前震旦纪

灰色

10cm

砾石排列有序

五老峰

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青灰色

2.1cm

无层理

砾石磨圆度差,说明在河流上游

含砾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青灰色

5cm

无层理有砾石

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青灰色

5.5cm

无层理

大校场沟

含砾泥土

第四纪

红色

1.8m

砾石磨圆度好

上层恐是泥石流的产物

砂岩

前震旦纪

浅青灰色

》5m

易风化

仙人洞

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灰白色

35cm

长石石英砂岩

前震旦纪

灰白色

70cm

仙人洞后环山西路

网纹红土

第四纪

铁红色有白色网纹

1.6m

白色网纹发育较差

是庐山快速隆起的直接证据

庐山脚下冰渍物

红壤

全新世

红色

1.2m

是现代土壤层

下层砾石疑是庐山隆升引发泥石流所形成

网纹红土

第四纪中

铁红色

3.7m

白色网纹发育

九江砾石组

早第四纪

红色

>3m

有较大砾石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对沿途的地层也进行了一定的记录。

由于我们实习的地点局限于庐山山北,主要是前震旦纪莲沱组地层,以及一些第四纪时期的网纹红土的沉积物对于不同地层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稀少。

我们关键对比的是相邻的沉积层有什么不同。

因此,我重点选择了月照松林、五老峰、大校场沟、仙人洞、庐山山下冰渍物和仙人洞背后环山西路这几个地方进行分析和判断。

注:

由于无年代数据,地层的年代无法详细记录。

自庐山脚下到庐山附近的沙河、赛阳附近,其网纹红土之下有一层含直径大于10cm,磨圆度较好,是石英砂岩的一层沉积物。

其分选型不明显,泥土和砾石混杂,据判断应该是泥石流所形成的产物,物源应当来自附近的庐山。

由此可以判断,庐山在近期经过快速的隆升。

然后又在冰间期降水量丰沛的时候经常发生泥石流。

而上层的网纹红土,粒度较均匀,应是风成沉积,快速的覆盖于泥石流堆积物之上。

应该是冰期冬季风加强,把长江谷地的沙搬运到此地的缘故。

因此,我并不同意,庐山山脚下那些含大块砾石的泥土混合物是庐山冰期遗留下来的冰渍物。

况且,近些年来,关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表明,庐山地区没有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因此,我并不认可李四光先生所提出在庐山上曾发育四期冰川的学说,对于施雅风院士提出的庐山没有冰川的学说,我倒是十分认可的。

并且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许多问题。

如果有定量化的研究,把庐山隆升的时间和庐山上网纹红土形成的年代探究清楚,想必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4、构造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关注了地质实习中构造这一方面内容的实习。

在报告中,我将构造这一部分分成断层,古夷平面、向斜背斜和层理与节理的区分这四个方面。

下面,首先对断层进行报告。

地点

性质

走向

特征

其他特点

备注

乌龙潭/黄龙潭

张断层

53°

左盘下降

形成黄龙潭瀑布

两侧岩性不一致

张断层

53°

右盘上升

乌龙潭下有跌水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记录了乌龙潭/黄龙潭、公费疗养院、汉口峡水厂、五老峰、龙首崖、好汉坡,这六个地方的断层。

下面,我用表的形成将这留个地方的断层一一展示。

公费疗养院

压断层

55°

断裂带岩

比较弯曲

两侧岩性一致

压断层

55°

石多破碎

汉口峡水厂

张断层

55°

左盘下降

形成跌水

两侧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