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61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docx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

一、绪论

1.简述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的含义。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是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经济林草植被建设,经济植物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发挥人工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同时,生产出优质、高产、低耗、无污染、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产品,使改善生态环境的植被建设和发展经济的植物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试从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论述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的意义。

(一)、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环境是经济的基础和制约条件,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

①环境系统是产生经济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经济系统是在人类作用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②环境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③环境为生产活动提供用作原料和燃料的大量经济资源。

④环境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提供舒适性资源。

其次,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增强,而且只有当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才能使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环境条件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能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环境建设,从而为经济活动提供更多良好的环境条件,供应更多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正确了解环境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正确处理两者的矛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经济植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经济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经济植物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③经济植物栽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植被建设成效的主要举措。

④经济植物栽培可带动农村多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的机会。

3.简述我国水土流失地区经济植物栽培的特点。

①栽培植物多种多样,涉及学科范围广。

②栽培区域自然条件严酷,必须与相应的工程措施相结合。

可以与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防护林工程相结合。

③经济植物产品的生产有着更为严格的品质要求。

不仅要求产品的外观形态好,更要求产品的内在质量。

④许多经济植物产品具有很强的地道性。

4.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①了解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用途,并能识别主要水土保持经济植物物种。

②掌握经济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植技术,能选择合适的栽植植物种。

③掌握水土流失地区主要经济植物的合理栽植密度、配置形式及特点。

④掌握提高经济植物产量、品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⑤掌握主要经济植物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鉴定技术,了解主要栽培种的生物学习性,提高综合运用栽培原理和技术的能力。

二、我国水土保持经济植物的分类与分布

1.简述我国水土保持经济植物资源概况。

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大国,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约35286种,约占世界高等植物总种数的十分之一。

我国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属多等特点,而且区系起源古老、栽培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经济植物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是植物中既能适应水土流失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植物本身的经济属性,生产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产品的植物类型。

2.经济植物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大多数按照物种的不同原材料类别与经济用途范围进行划分。

3.依据植物产品的特性和主要经济用途,可将经济植物划分为哪几大类?

共12大类,分别是:

油料类、香料调料类、饮料类、药用类、纤维类、工业原料类、树液树脂类、农药类、果品类、饲料类、蔬菜类、寄主树类。

4.简述在野外如何鉴别树脂与树胶类经济植物。

将所取的树液打湿,看其是否溶于水,是否具有粘性。

树胶溶于水且是粘的;树脂不溶于水且不粘。

5.依据化学组成和性质的不同,树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树脂可分为:

香树脂类、硬树脂类、树胶树脂类。

加试:

6.简述还原性糖类物质的简易鉴别方法。

将被检测样品的溶液与菲林试剂A、B混合,放入水浴中加热,若变为砖红色则说明其是还原性糖。

三、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1.名词解释:

物候期植物在年生长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通常由器官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器官动态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生命周期木本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到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植物全部的生命活动,称为生命周期。

年周期木本经济植物在一年中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生理与形态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性。

植物这种随气候而变化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年生长周期。

芽的异质性果树枝条上的芽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和营养条件的不同而使芽的质量表现出差异,这种质量上的差异,简称为芽的异质性。

萌芽力一年生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叫做萌芽力。

成枝力短截一年生枝条后,剪口下发出长枝的多少,叫做成枝力。

花芽分化木本经济植物芽轴的生长点经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鞘内枝分蘖时枝条在叶鞘内生长者称为鞘内枝。

鞘外枝分蘖时枝条穿破叶鞘生长者称为鞘外枝。

再生速度草类被利用后恢复至可供再次利用所需的时间。

再生强度单位时间内再生植株增加的干物质重量。

2.木本经济植物的生命中包含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其栽培任务是什么?

(1)营养生长期

特点:

离心的营养生长旺盛,树冠和根系迅速扩大占据空间,光合面积和吸收面积迅速扩大,同化物和矿物质积累逐渐增多,为开花结果和生长创造条件。

栽培任务:

首先要求保证成活,然后才能生长,促进营养器官均称健壮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创造和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尽量缩短幼树期。

常用措施:

深翻扩穴,增施肥水,培养强大的根系,轻修剪多留枝,使根深叶茂,早日形成预定的树形,在后期可适当使用生长抑制剂,调节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系,促使形成花芽,进入结果阶段。

(2)结果初期

特点:

这一时期的前期,树体生长依然旺盛,树冠继续迅速扩大,分枝大量增加并形成骨干,根系继续扩展,须根系大量生长,树冠外围开始结果。

这一时期所结果实最大,水分多,皮厚,味酸,随着树龄的增大,骨干的离心生长减缓,产量不断提高。

主要任务:

在保证树体健壮生长的基础上迅速提高产量,争取早日丰产,早日进入盛果期。

常用措施:

注意合理的配置,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树体的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注意树体管理,加速树冠的形成,进一步培养成良好的树型,要轻剪,重肥,继续深翻改土。

(3)结果盛期

特点:

无论是根系还是树冠扩大生长都达到最大限度,骨干枝离心生长逐渐减缓,枝叶生长量逐渐减少,发育枝减少,结果枝大量增加,产量达到峰值,盛果期的大量养分多集中供给果实生长,消耗大,因此很容易产生“大小年”现象。

主要任务:

保证丰产稳产并延长这个时期的年限。

常用措施:

加强光照、土壤、肥水的管理和树体保护,保持树体健壮和良好的营养水平。

通过适宜的修剪来调节养分的积累和消耗、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平衡关系。

(4)结果衰退期

特点:

主枝先端停止生长,并开始向心枯死,顶芽或靠近顶芽的侧芽不再发育成为旺盛生长的新梢,骨干枝先端开始衰弱,在枝条光秃部位相继发生徒长枝,小侧枝开始发生干枯,根系分布范围开始缩小,产量逐年下降。

主要任务:

保持一定的产量,要加强管理,在条件可能时适当增加施肥量,由于树体生长势减弱,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5)衰老更新期

特点:

树体表现衰老,主枝向心枯死,新梢少而细弱,部分骨干枝死亡,树体抗性减弱,产量下降显著。

管理特点:

经济树木大多具有萌发能力,如果后来的品种较好,可以采用截干更新,如果品种不好,也可以采用大树高枝嫁接进行更换品种更新。

已进行经过1-2次无性萌芽更新的,可以进行人工有性植树更新的方法。

3.影响新梢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1)有机养分;

(2)内源激素;(3)品种与砧木;(4)各器官的影响;(5)环境条件的影响

4.简述花芽分化的概念及阶段。

花芽分化是木本经济植物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花芽分化过程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5.试分析影响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

树种品种、树龄、经营水平、外界条件、矿质营养。

6.木本经济植物地上部分年生长周期包含哪几个时期?

①根系生长期②萌芽、展叶和开花期③新梢生长期④花芽分化期⑤果实的发育与成熟⑥落叶期和休眠期

7.草本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哪几个时期?

①萌芽或返青②分蘖分枝期③拔节期④抽穗—现蕾期⑤开花期⑥结实期⑦果后营养期⑧枯黄期

8.简述多年生草类再生的主要方式以及衡量再生能力的主要指标。

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短营养枝的继续生长②长枝的继续生长③腋芽的继续生长④植物地面和地下的休眠芽的生长,形成新的枝条。

衡量多年生草类再生能力常用三个指标:

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9.多年生禾本科草类的枝条有哪几种类型?

①短营养枝②长营养枝③生殖枝

10.多年生草类按照寿命长短可划分为哪几类?

四类:

二年生植物,少年生植物,中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

11.影响多年生草类再生性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多年生草再生性除受其生物学特性所制约外,还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①气候条件:

温暖潮湿会使草类再生过盛,反之,空气干燥、降雨稀少会减少再生。

②土壤条件:

土壤水分、养分以及空气状况均能影响草类再生。

③利用条件:

第一次早期利用,在其他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能加强再生,增加利用次数,如果延迟利用会减弱再生;利用过多会抑制再生。

④管理技术措施:

合理施肥,灌溉,松耙等管理技术可加强草类的再生性,缺乏管理或者管理不善会使草类的再生不良。

 

12.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经济树木的自然寿命发展规律和栽培上的经济目的,将经济植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生长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衰退期,衰老更新期。

①营养生长期:

从种子萌发或苗木定植以后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收益之前。

②结果初期:

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之前。

③结果盛期:

经济树木大量结果或是树胶、树液盛收的时期,也是栽培上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④结果衰退期:

本期主枝先端生长停止,并开始向心枯死。

⑤衰老更新期:

这一时期树体表现衰老,主枝向心枯死,新梢少而细弱,部分骨干枝衰亡,树木抗性减弱,产量下降显著。

四、经济植物的产量与产品品质

1.名词解释:

生物产量指经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干物质重量,即植物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的干物质重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或产量。

比叶面积为叶面积与叶重之比,用来表示叶厚。

叶面积比率为叶面积相对植株干物质量之比,即单位干物质的叶面积。

源制造及供应同化物的部位。

库存储或消耗同化物的部位。

流作物的源器官形成的同化产物向库器官的转移过程。

2.简述经济植物产量形成的基本条件。

植物自身条件、土壤肥力条件、外界气象条件、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3.试从源-库学说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