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826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docx

读书活动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

2011——2012年学年度凤冈四中第一学期读书交流活动记录

书名:

《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

时间:

2011年10月6日

主持人:

袁如德

         发言人:

黄坤杰:

教学过程必然伴随交流过程。

例如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材,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交流。

但在我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认识肤浅,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问题尤其严重。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根据固定的课程表集中育德,以本为本,各框框,不知禁锢了多少学生的激情与灵感,政治课常常出现"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现象,教者吃力,听者费力,教育以后,好的习惯并未养成,而差的习惯亦不见改正。

教师将目光停留在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上,一堂课,一个学期,老师讲完了内容也就算完成了任务。

有时为了赶进度,老师就可以无视学生的反应,这样知识很难进入学生心里变成他们的个笥,知识也只能仪在记忆里,无法变成真知。

学生从缺少兴趣的学习活动体验到的只是紧张,恐惧和折磨,久而久之,便视上学为畏途。

学生渴望愉快地学习,渴望成功,而交流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而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的过程。

   

牟超:

就政治课教学中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谈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 和学生平等相处所谓平等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突出的牲,也是教师对待学生最起码的态度。

是课堂交流的前提。

要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打破束缚学生的所有枷锁,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学生理所当然地应该尊重自己的老师,但教师也应尊重自己的学生,因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虚心地向学生学习,不仅向学生学习不了解的知识,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和永远不满足的求知欲望。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形成平等对话的局面。

教师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丰富,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自由轻松,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达成的教育目标上。

 

二、 和学生一起对话课堂是一种对话,这是对传统课堂理论的一种超越。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真理,例如一位学生读不进书很苦恼,于是去问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叫人打来一盆水,放在这个学生面前问"这水里有什么?

"学生讲:

"我没有见到什么?

"。

当学生脸帖到水里时,苏格拉底把学生的头沉到水里,过了一会,学生拼命挣扎,苏格拉底问学生:

"头在水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我最渴望呼吸新鲜空气",学生气喘吁吁回答。

"是呀!

只要你像渴望呼吸空气一样渴望学习,那书一定能读好。

"苏格拉底笑着说。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能不能象苏格拉底一样,走下神坛,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援助者、服务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

   

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听的单向授课模式,教师必须既是教者,也应是学习者,学生既是学习者,也应该是施教者。

一些教师把讨论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这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变单向为双向、多向交流模式。

教师只能以普通发言者身份参加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不搞一锤定音,必要时作些启发,解释和评论,教师有备课采集信息的责任,尊重和保留尚有争议的意见。

即使学生的观点有

缪误,也要给他们自我修正,完善的机会,而不是一棍打死,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创造发现的快乐。

例如在讲高一经济常识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多数国家"选择"了私有制?

为什么我国还存在腐败现象?

为什么国有企业多数经营困难……?

对于学生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怪问题""偏问题"来"刁难"教师,执教者不应反感,斥责甚至恼羞成怒,而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形成共识。

对话时要有模糊性、争论性,要让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看起来合乎常理,实则易于混淆,这样越讨论学生才能越明白。

例如在"现象与本质"教学时,要求学生分析"眼上未必真实",讲解"同因和外因关系时,提出"狐假虎威何错之有"的命题,事物是发展的课题教学时,让学生辨析"后来者居上""创新就是要有好的形式"等观点。

   

 三、和学生共同体验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在美国有这样一堂课:

老师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垂头丧气,便说,如果要想加分数,就给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

学生都愤怒喊叫,拚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现抗议。

老师用早已准备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

学生们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严肃地说:

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四、和学生一起活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接受式"最为突出,而美国的教学以"活动式"最为推崇,学校把学生关在狭小的教室里,学生听教师说教,看教师面孔,教学模式成了"传递--接受式"的循环往复。

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换取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光师耀校",结果造成学生厌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生"队伍。

 

要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要彻底更新观念,在活动中进行教和学,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和觉悟在社会大课堂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要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把大自然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到社会生活中去。

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

在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课堂变大了,学生变活力了,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李银国:

读了《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之后,使我明白,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有些不恰当,我们时常只注重结果——成绩,而平时不注重自己采用的手段。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进行教学:

一、改变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的转变,使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把“对话”变成“问话”。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自”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培增”。

  二、有活动却没体验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过分夸大理念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

因而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随意的、扶浅的。

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课堂上学生一会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

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是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因此,应当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话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育计划具有重要、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训练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第二、问题的困难要适当;问题难度的设置应当有一个比较易到较难,从简单到综合的渐进的过程;第三、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经常训练学生从各个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是有好处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对问题进行灵活的、有效的表征经验;第四、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

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的激活、模式识别、辨别与分化的过程,它能促进对陈述性知识的精加工,又能促进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条件和熟练识别。

  四、课后必须反思

  第一位老师每天都在上课,反思是必须的,反思每节课所授的内容、方法、学生接受情况,寻找更好的、易学生接受的方法,只有反思,才能进步。

  五、“情”与“趣”的激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就思想政治而言,由于它的专业性的特征,给教学语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激情是传授知识的方式之一。

要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结晶,并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热情,教师本身有兴奋情绪,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工具,才能吸引学生。

田东:

我们在备课时,就需要理性地分析:

在哪里设置激发学生情感的“点”,一般而言,这个点的选择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我们对每一节课的设计中,就要明确这一节课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达到一种怎样的价值观,这是一节课的灵魂,与传授的知识相比较,这一点显示得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教不完的,知识还有遗忘,但感情不容易遗忘。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深入挖掘教材,挖掘出这样的“点”。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的书籍,教师要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三、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教师不仅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的确,从便利、快捷、省时、省力的角度看,读教育学术著作或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不如拿来就用别人现成的东西。

但正因为学术理论的深奥及研究活动的长期探索,它对教育实践才充满着无穷的智慧,散发着不尽的魅力。

学术理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能使教师登高远望,高屋建瓴,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

教育理论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是一种懈于创新开拓、懈于刻苦钻研、懈于修炼自我素养的急功近利行为和粗浅浮躁心态。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就意味着教师能建构知识、创新知识,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专家的指导、迷信专家的权威。

我国及国外的教育家早就指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能把教师从否定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不仅能有力、迅速地推进教育改革,而且能使教师的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彻底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积极有为的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地位的根本。

  

长期以来,有些中小学教师不将教育视为一门学问,没有将自己视为科学研究者,而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这样,有些中小学教师脱离了教育理论,对从事教育科研不感兴趣,相应地,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地位与声誉,这是很难或很少从中小学教师中产生杰出教育家的原因。

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机会,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应该走出传统的樊篱,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增强自身的本领。

  

教师疏于教育科研、疏于思考探索,是一种工作的庸俗、低级,甚至是消极。

今天,我们应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步伐走进教育科研。

用学术的眼光看教育,用学术的思维做教育,将教育视为科学和艺术,将教育做成尖端和精品。

 

2011——2012年学年度凤冈四中第一学期读书交流活动记录

书名:

《有效观课议课》

时间:

2011年11月5日

主持人:

李银国

发言人:

袁如德:

读完了《有效观课议课》这一本让人毫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陈大伟教授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观课议课”理论,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人受益匪浅。

为何称为“观课议课”,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

书中作了详细阐述: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闫帮科: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是: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

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

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

因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

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

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指引。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

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

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2.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钟启泉先生认为: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可能性的空间里,行走在多种可能的道路上。

人生可能性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人生自由的增加;拓展和控制可能性的过程是提升人的自由能力的过程。

在教师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可能的教学选择以后,教师将享有更大的专业创造自由,并由此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

赵海:

读罢此书,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有以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

1、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交流时泛泛而谈。

这点主要体现在评课内容的表面化上。

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

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

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

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2.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

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我一定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重点,以学的方式、效果来思考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田小燕:

读完了《有效观课议课》这一本让人毫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陈大伟教授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观课议课”理论,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人受益匪浅。

为何称为“观课议课”,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

书中作了详细阐述: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其实名词的变化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实质理念与方式方法。

研读《怎样观课议课》一书后,再反思以往我们惯常的听课评课活动,更为我们示范小学能走在理论的前沿所折服。

书中的许多课堂教学的促进方法,其实在我们学校的研究课中都有体现,例如研究课上之前的说课、完后的交流等许多方面都同陈大伟老师的理论如出一辙,难怪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可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有效的观课议课可以使教师心境平和、教学相长!

正是示范小学这方沃土,这种优秀的校园文化,孕育了国家级的名师!

 

2011——2012年学年度凤冈四中第一学期读书交流活动记录

书名:

《给教师的建议》

时间:

2011年12月8日

主持人:

袁如德

        发言人:

黄兵

1、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最大兴趣爱好就应当是读书。

[我的感想:

是的,学生只有通过爱读书,才能读懂书中所要表达好的观念,好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念。

那如何使学生爱好读书呢?

那就是让他们读好书,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触动到其思想打动到他的心,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激发他更高的阅读热情。

]

2、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我的感想:

说得很精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是通过多读多练多思考,只要老师再在一旁稍微点拨

下,就能让学生自己很快地明白书中所要阐述的道理,并吸收其观点的精华,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

[我的感想:

这句话让我想到卢老师的女儿,在她小学毕业时,就看完《红楼梦》,当她在中学学习文言文时就学得非常轻松。

孩子通过阅读,就能更早地接触一些新的知识,等到学习这块内容时就不会那么吃力,真正够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

卢祖余:

1、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我的感想: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爱人刚开始从事文字工作的时候,我鼓励他要多发表文章。

在我的鼓励下他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我想他也许是感受到我的爱与期盼,他认为这样写点东西会让我开心。

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于经常写点文章发表。

是的,爱人就是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而去发表文章。

大人况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如果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期盼,他也会主动学习,给亲人带来喜悦。

]

2、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我的感想:

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被动的阅读转化为自己主动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

]

申权:

1、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我的感想:

通过学生的练习本就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的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

2、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

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我的感想:

学习优秀教师好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就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喜好,如果硬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套在自己头上,那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我们在学习优秀经验时,要吸收其优秀的思想内涵,并结合自身特点将这些好的方法进行修改,加以完善,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优秀教师的精髓。

]

大家在会上进行交流的时候,我这个数学老师也进行了自我反思:

1、今天无意中听到班级的学生致远说:

“今天作业好少,真开心”。

让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和他们对学习的压力,只要作业少他就能很开心。

主要原因还是孩子的作业量大,很难挤出时间来阅读,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在我高中的时候,我也曾问过我的老师:

“学数学有什么用呢?

学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在生活中都用不到。

”当时我的老师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现在自己教数学了才觉得,孩子学习数学后,能从中学习一些思想、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在逻辑方面有所提高,那才是学有用的数学!

3、语文老师一直在推荐孩子看课外读物,是不是数学老师也可以考虑让孩子多读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书呢?

让孩子不局限于做计算、做应用题呢?

是否能通过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究一些问题、让孩子乐于探索、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呢?

对于阅读,学生通过它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减轻学习的负担。

教师通过它能够吸取别人好的教育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素质,才会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才会变得有内涵,也才能教育出更出色的孩子。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我的收获颇丰。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多阅读,多思考,在阅读中发现自身价值,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真正做到一个优秀的阅读者。

朱武陵: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收获良多 。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

”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

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

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教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

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

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对啊!

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

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

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刘顺才:

   古人云:

“开卷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