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772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docx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教学内容

护理导论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1.护理: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人,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

2.护理学:

是健康学科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

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现规律。

3.护理专业性工作:

指范围广、复杂多变、无章可循的护理工作,它要求护士依据自己的专业知

识及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及解决护理问题。

4.健康:

WHO在1948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

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亚健康状态:

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

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下降,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时,这种生理状态为亚健康状态。

6.生存质量:

也叫生活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多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

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7.患病:

指患者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患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

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8.疾病状态:

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

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

9.一级预防:

有成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主要

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10.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

预防。

11.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

度。

12.心理性休克:

一般发生于突患某病或病情加重时,表现为发呆、茫然、言语行为无目的、无真

实感。

13.需要:

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

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14.人的基本需要:

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它是人类所共有

的,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可导致机体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

15.自我实现需要:

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自我实现是最高层

次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出现并变得强烈,其需求的程度和满足方式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

16.刺激的需要:

在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层次之间,包括性、活动、探索、操纵和好奇。

17.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自尊指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等;他尊是

个体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认可、重视和赞赏。

18.成长:

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

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

19.发展:

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

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变,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是质的变化,往往不易被测量。

20.时序年龄:

指个体自出生之日起计算的年龄。

21.发展年龄:

代表身心发展程度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

年龄等。

22.意识:

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如感知觉、情绪、意

志和思维等,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巅部分。

23.潜意识:

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部分,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

各种本能冲动、需要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被形容为害平面以下的冰山部

分。

24.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的货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

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被形容为介于海平面上下的冰山部

分,时隐时现。

25.本我:

处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与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

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是人类非理性心理活动的部分。

26.自我:

大部分存在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

27.超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

28.道德发展:

指个人在社会话过程中岁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标准去

表现的道德行为。

29.认同危机:

即个人在自我认同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危机感,导致角色紊乱,迷失生活目标、

彷徨,可能出堕落或反社会的行为。

30.压力:

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排异性的生理紧张性

反应状态的过程。

31.压力源:

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32.全身适应综合症:

指无论任何因素侵犯人体恒定调节系统时,都会引起一定的反应,也就是相

同的应激反应群。

33.疲溃感:

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工作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34.认知评价:

指个体觉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标定、思考及期

待,以及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主要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思考、推理机决策等。

35.危机:

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命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

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

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36.发展性危机:

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37.人际关系:

是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满足自身的我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

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38.社会认知:

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

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39.心理方位:

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

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

40.心理差位关系:

是指人际交往中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或权威性,彼此之间具有心理上的上

下之分的关系。

41.心理等位关系:

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么有心理上的上下之分关系。

42.人际吸引:

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43.护患关系:

是指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44.首因效应:

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

45.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46.晕轮效应:

即人际关系中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队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

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47.护患沟通:

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互相作用的过程。

48.科学思维:

是人类智力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在学习、认识、操作和其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

解、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推理、讨论等所组成的综合思维。

49.逻辑思维: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概

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最普通、最基本的形式。

50.评判性思维:

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

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

时候,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

51.循证护理:

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

52.护理程序:

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对现存或

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53.护理评估:

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

它是护理程序的

第一步,又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54.护理诊断:

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诊

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55.护理计划:

是以护理诊断为依据,设计如何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患者的舒适,维持和促进患

者的功能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动态决策过程。

56.护理评价:

是将患者的健康状况与护理计划中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作为判断的过程,通过评

价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和计划,或对以往的方案进行修改,而使护理程序循环往复的进行

下去。

57.潜在并发症:

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并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

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问题。

58.护嘱:

又称护理处方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可独立完成的护理活动。

59.文化:

是在某一定群体或社会的社会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60.主流文化:

是统治阶级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

61.亚文化:

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

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62.文化休克:

又称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特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

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

神紧张综合症。

63.跨文化护理:

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护理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利于疾病康复。

跨文化护理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

信仰、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去向,向护理对象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和全方位有效的护

理。

64.理念:

是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包括相关的知识、价值观以及信念。

国际护士协会对理念的定义

为“理念为指引个人思维和行为的价值观与信念。

65.护理理念:

是引导护理人员认知和判断护理现象和本质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

66.护理理论:

护理理论是指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

控制这些现象。

67.护理模式:

是使用独特的框架结构,以笼统而较为抽象的方式阐述护理的实质:

是护理理论的

雏形,需要用科研及实践不断检验、总结及明确,以发展为完善的护理理论。

68.完全补偿护理系统:

患者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才承担执行自我照顾的

角色,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以满足患者的自我需要。

69.护理伦理:

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

的总和。

70.医疗事故: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1.举证倒置:

是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形式。

72.健康教育:

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

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73.健康促进:

是指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

境,以促进健康。

护理学导论

总结:

1、护士的角色:

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代言人及保

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

2、护理学的任务:

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

3、护理学的范畴:

(1)医院护理、

(2)社区护理、(3)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主要的工作场所为学校。

4、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1)良好的人生观和职业动机。

(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

(3)精确

的记忆力。

(4)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

(5)稳定的情绪状态机积极地情感感染力。

(6)

坚强的意志力。

(7)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8)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5、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

答:

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患者

角色行为缺如、患者角色行为异常、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6、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生物性致病因素;一类是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人体发育

畸形、代谢障碍等。

(2)心理因素。

主要是通过对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而影响人的健康。

(3)环境因素。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7、目前普遍引用的致病模式主要有三角模式和轮状模式。

8、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内容: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和医疗保

健手段更好地控制、干预和预测人的健康问题,诱导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减少不良

健康行为。

9、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

普及性、综合性、整体性、参与性和持续性。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公平、可获得性、充能、文化感受性、自我决策。

10、医疗护理服务中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

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

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

二级

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

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

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

低限度。

11、需要的分类:

生理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情绪性的需要智能的需要精神

性需要

10、影响需要的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等。

(2)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11、需要的特征:

(1)需要的动力性及无限性

(2)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立性

(3)需要的整体关联性

(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2、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3、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1)识别患者未满足的需要

(2)领悟和理解患者的行为和情感

(3)预测患者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来的需要

(4)识别患者需要的轻重缓急

14、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容、规律、影响因素。

内容:

成长与发展的6个方面包括:

生理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道

德方面。

规律:

可预测性、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关键期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15、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主要要点:

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性本能,原

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基础。

其学说包括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和性心理发

展阶段3个要点。

人的心理活动分:

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人格结构的分析:

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

口欲期:

0~1岁

肛欲期:

1~3岁

性蕾期:

3~6岁

潜伏期:

6~12岁

生殖期:

12岁以后

16、压力及其应用

压力源的种类:

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压力的积极作用:

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

17、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席尔认为人体面对压力源产生一般适应综合征,也叫全身适应综合征。

同时,还出现局部适应综合征。

压力的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过程进行,分为3期:

警告期、抵抗期、耗竭期。

在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中,认知评价包含3种方式,即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

18、个体在压力源面前常用的应对方式:

(1)去除压力源

(2)增加对压力的抵抗力

(3)运用心理防卫机制(4)采用缓解紧张的方法(5)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19、危机的分类:

发展性危机——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式可以预测的

情景性危机——是不可以预测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

20、危机的特征:

普遍性、时限性、循环性和综合性。

21、适应的层次: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4个层次。

22、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原则:

(1)减少压力刺激

(2)正确认知评价压力

(3)减轻压力反应(4)寻求专业帮助

23、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心理性、明确性、渐进性、多面性、动态性、复杂性。

24、社会认知的特征:

知觉信息的选择性;社会认知的互动性;认知行为的一致性;社会认知的评估性。

25、社会认知的常见偏差: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固定印象

26、按照心理方位关系确定的方式,简述其基本类型:

法定权威性——确定交往的双方心理方位关系的因素是社会地位后角色关系决定的,是外因性的。

精神权威性——将往的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的确定来自于双方心理上的共同认可,是一种没在的认可关系。

27、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等级划分:

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行为指标及交往模式,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

(1)正性心理距离。

有近及远分4个等级:

分别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其中四级最近,限于知心朋友;三级很近,局限于好朋友;二级较近,局限于朋友;一级心理距离一般,为初次相识的人。

(2)零级。

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

(3)负性心理距离。

有近及远分为4个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其中一级距离稍远,为“对手”;二级较远,为“冤家对头”;三级很远,为“劲敌”;四级最远,为“宿敌”。

28、常见的人际吸引规律:

相近吸引、相似吸引、想不吸引、相悦吸引、仪表吸引、才能吸引。

29、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适度原则:

自尊适度、表露适度、忍让适度、热情适度、信任适度、谦虚适度、幽默适度、期望适度、频率适度

人性原则:

交互原则、真诚原则、理解原则、守信原则、人道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文明原则

选择原则:

择善原则、调衡原则

30、护患关系的特征:

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31、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主动-被动型知道-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31、护患关系的分期:

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

32、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氛围

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为患者树立角色榜样

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

33、常见的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

因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而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责任冲突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权益差异出现的关系问题

因理解分歧产生的关系问题

34、预防及解决护患关系问题的策略:

消除角色不明确的影响

消除责任冲突的影响

自觉维护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

加强护患沟通及理解

35、沟通交流的层次:

一般性沟通事务性沟通分享性沟通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沟通的基本要素:

沟通的触发体、信息发出者、编码、信道、译码、信息接受者及反馈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

语言性沟通好非语言性沟通

人际沟通的特征:

双向性、情景性、统一性、整体性、客观性

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1)信息发送的最佳方法

(2)促进人际沟通向纵深发展的技巧包括:

沉默、自我暴露、触摸、接纳及容忍不同价值观念、幽默

(3)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技巧

核实、小结、倾听的技巧

36、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

(1)治疗性的会谈技巧概念:

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会谈。

过程:

包括计划与准备会谈阶段、开始会谈、正式会谈、结束会谈

(2)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设身处地的为护理对象着想,理解护理对象的感受,体谅护理对象。

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维护护理对象的权利。

对护理对象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

随时向护理对象提供有关的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

对护理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保密。

37、护理工作常见的错误:

突然改变话题;虚假的、不恰当的保证;主观判断或说教;信息发出的量及速度超载;言行不一;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过度发问或调查式提问

38、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和物质属性。

科学思维的方法有观察、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科学思维的形式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数理思维、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的组成主要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

39、临床护理决策分护理对象决策护理对象决策、护士决策模式、共同决策模式。

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

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

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

明确问题、陈述目标、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与反馈

询证护理的步骤: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信息并列出证据、评价证据、使用最有效的证据、评价应用证据后的效果。

发展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实践反思法、归纳性思维的教育模式教学法、苏格拉底询问法、采用促进评判性思维的九个问题。

40、护理程序的特征:

目标性、个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互动性、普遍性。

护理程序的步骤: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的三部分陈述方式包括P、E、S,分别指护理诊断、相关因素、症状和体征。

护理诊断的组成:

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的分类:

现存的护理诊断、潜在的护理诊断、健康的护理诊断、综合的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

分析资料;确认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和护理对象的需求;形成护理诊断收集资料的途径:

护理对象、护理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病历和记录、其他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文献。

护理计划包括:

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成文

41、文化休克:

原因:

沟通交流;日常生活活动差异;孤独;风俗习惯差异;态度和信仰不同

过程:

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表现:

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

预防:

预先了解新环境的适应情况;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模式;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

42、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模式:

莱宁格的“日出模式”:

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文化关怀与健康层;健康系统层;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

43、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文化背景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

文化背景影响疾病的临场表现

文化背景影响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文化背景影响就医方式

文化背景影响死亡的原因

44、帮助护理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

帮助护理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尽力少用医学术语

掌握文化护理的技巧

45、提供适合护理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理解护理对象的求医行为

明确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尊重护理对象的风俗习惯

寻求支持系统

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

重视护理对象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46、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

人、环境、健康及护理。

护理理论;

理论的组成:

概念、定义、假设和现象。

理论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操纵或控制现象。

护理理论的分类:

按照护理理论的抽象程度及其实践指导意义分:

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护理理论。

按照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分:

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护理理论与科研

(2)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3)护理理论与护理管理(4)护理理论与教育

47、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