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带答案.docx
《长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带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带答案
2020-2021长春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赁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材料中的措施出自
A.梭伦改革B.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3.《全球通史》中提到: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4.下图为日本电影《大化改新》的剧照,某历史兴趣小组几个同学观看后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时日本的服装效仿我国唐朝
B.剧照上的建筑依稀可以看出长安的风格
C.大化改新使日本开始步入文明社会
D.日本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5.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据此可知,日本这一“改新”的主要特点是
A.独创新法B.生搬硬套C.兼收并蓄D.盲目排外
6.在大和统一日本时期,王室和贵族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成为
A.农部B.田部C.海部D.文部
7.8世纪,印度的一位数学家携带数字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人的驼队来到了巴格达城。
这时,中国的造纸术正好传入阿拉伯。
他的书籍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半岛上流传开来,阿拉伯数字也随之传入阿拉伯各地。
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12世纪,这套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上述史实说明
①中国造纸术推动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②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③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传来④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早于欧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穆罕默德进占麦加②穆罕默德病逝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开始传教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9.“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0.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 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 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1.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
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A.大化B.幕府C.明治D.镰仓
1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3.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
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
14.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
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15.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
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6.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王室和贵族各有私有领地D.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17.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8.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19.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
使罗马共和国进入黄金时期
B
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使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东欧
C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
使拜占庭帝国进入全盛
D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A.AB.BC.CD.D
20.要了解古代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人文风俗应该阅读的典籍是
A.《荷马史诗》B.《医学集成》C.《天方夜谭》D.《权利法案》
21.《欧洲史》记载:
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22.非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B.
C.
D.
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推动古代日本迅速发展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倒幕运动
24.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实权
B.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25.下面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B.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
C.土地是国家的,不能自由买卖
D.有才学的人都有机会当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管理。
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专题复习日本历史上的两次主要改革。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影响,对比改革带给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内容“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C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A排除;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B排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传入日本。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大化改新。
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奴隶制社会也是人类进步的文明社会,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以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为典范,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据此可知,日本这一“改新”的主要特点是兼收并蓄,C项符合题意;独创新法和盲目排外没有学习外来事物的内容,AD项不符合题意;生搬硬套是盲目学习外来事物,不强调内在的事物,B项也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大化改新是在学习唐朝的基础上,日本本身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属于学以致用,兼容并蓄,其他几个词语都不全面,可排除。
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大和统一日本时期,王室和贵族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成为田部,故B符合题意;农部、海部、文部与题干无关,故ACD排除。
故选B。
7.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8世纪,印度的一位数学家携带数字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人的驼队来到了巴格达城”的信息可知,③阿拉伯数字由印度传来符合题意;依据题干“中国的造纸术正好传入阿拉伯。
他的书籍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半岛上流传开来”的信息可知,①中国造纸术推动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符合题意;依据题干“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12世纪,这套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信息可知,②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符合题意;④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早于欧洲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故选A。
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默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进占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其统治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所以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效仿中国唐朝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改革,使得日本由奴隶社会成功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了日本的发展进步,B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改革,不是日本的革新,A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俄国1861年的改革,不属于日本的革新,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是日本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不是学习中国的革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内容,总结出关键信息“学习中国”“日本革新”,结合日本的历史以及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即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制国家。
因此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表述错误,排除④,①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646年,日本全面仿效唐制进行改革,日本首个年号是“大化”,年号制度一直延续至今,A符合题意;幕府不是年号,排除B;明治年号晚于大化,排除C;镰仓属于日本三大古都之一,不是年号,排除D。
故选A。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无关。
故选C。
1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因此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天方夜谭》。
选项A符合题意;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BC排除;《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D排除。
故选A。
1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目的是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A。
1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后,强化了天皇的权力,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前,日本的王室和贵族各有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是奴隶社会,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因此C项正确;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因此A项错误;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因此B项错误;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3年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D项错误。
故选C。
1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故A项说法错误。
阿拉伯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点睛】
结合所学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进而得出答案。
1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D正确;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A;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西欧,排除B;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典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排除C。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框表为依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2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正确;《荷马史诗》是了解希腊早期社会的主要文献,排除A;《医学集成》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排除B;《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法律文献,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
故选C。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顾惜朝B。
2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属于亚洲西部文明;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成就,属于非洲的文明;雅典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高架引水渠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成就,属于西方文明。
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的改革从奴隶社会转变为了封建社会,选项A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国进行的额改革,排除B;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的改革,排除C;倒幕运动是日本明治维新前进行的改革,排除D,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古代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的改革,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2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性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所以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看到在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是错误的,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