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164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6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二名师课堂全册课后训练含答案

课后训练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提出电离学说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3.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4.(双选)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ⅥA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增加到8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D.第七周期排满后只有23种元素

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

A.C、N、SiB.N、P、O

C.N、O、SD.C、Si、S

7.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

把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每一列都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8.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若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的相互关系不可能为(  )

A.m-13=nB.n+5=m

C.m+8=nD.n-11=m

9.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10.第三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______。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________;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元素有__________。

11.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形成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史的知识,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答案:

D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的可以是氢,也可以是金属元素锂、钠;最外层是2个电子的可以是金属元素铍、镁,也可以是稀有气体元素氦。

3.答案:

B 解析: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电子层数决定了周期序数。

4.答案:

AC 解析: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该元素只能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4个电子,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的碳元素。

5.答案:

C 解析:

第一周期元素是从氢开始的,但是氢并不是碱金属元素,A错;同一周期(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向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加到8;第七周期元素人们还没有完全发现,目前已有26种元素,如果排满,则有32种元素。

6.答案:

C 解析:

31-17=14,因此三者的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4,即A、B是次外层电子数为2的第二周期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为8的第三周期元素。

再根据B、C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7.答案:

A

8.答案:

C 解析:

在短周期中,能够形成的XY4型化合物可能是CH4、SiH4、SiF4、CCl4、SiCl4等,二者的原子序数之差可以为5、13、11、3等。

9.答案:

D 解析:

本题要求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具体位置,解题时可根据2号和10号稀有气体元素应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端,3号元素应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左端,即可排除A、B、C选项。

10.答案:

14 3、19 H、Be、Al C、S Li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11.答案:

(1)He

(2)2F2+2H2O===4HF+O2(3)2Na+S

Na2S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X只能是氦元素,则Y是氟元素,Z是硫元素。

 

课后训练

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B.HCl和HIO

C.HClO3和HIOD.HClO和HIO

2.(双选)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

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

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

3.(双选)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

4.下列关于碱金属按Li、Na、K、Rb、Cs的顺序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

B.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递减

C.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

5.(双选)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层颜色不变浅的是(  )

A.KCl晶体B.KI晶体

C.CCl4D.Mg

6.为实现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

可和I-发生反应:

+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B.③⑥

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7.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

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C.密度:

Li<Na<K<Rb<Cs

D.碱性:

LiOH>NaOH>KOH

8.(双选)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9.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  )

A.Br-、I-、Cl-B.Br-、Cl-、I-

C.I-、Br-、Cl-D.Cl-、I-、Br-

10.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ICl中氯元素呈-1价,碘元素呈+1价,因此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Cl和HIO。

2.答案:

AC 解析: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有区别的:

Li燃烧生成Li2O;Na燃烧生成Na2O2;K燃烧生成KO2。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逐渐降低,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答案:

AB 解析:

卤素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2的氧化性非常强,因此与水反应时较其他卤素单质与水反应不同:

2F2+2H2O===4HF+O2。

4.答案:

C 解析:

根据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A正确;它们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D正确;根据碱金属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降低,B正确;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普通氧化物:

4Li+O2

2Li2O,C不正确。

5.答案:

AB 解析:

溴水中加入KCl不发生反应,颜色无明显变化,A对;加入KI晶体后,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溶液颜色加深,B对;加入CCl4后Br2被萃取到下层,水层颜色变浅;加入金属Mg后金属与溴反应,消耗Br2,颜色变浅。

6.答案:

B 解析:

结合题目信息可知,可在食盐中加入I-和H+,是否生成I2可用淀粉进行检验。

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提供I-和淀粉,H+可由食醋来提供。

7.答案:

A 解析:

锂不如钠活泼,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故A正确;还原性:

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故B错误;K的密度比Na的小,C错误;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

LiOH<NaOH<KOH<RbOH<CsOH,故D错误。

8.答案:

BD

9.答案:

A 解析:

考查有关卤素的知识。

①单质氧化性为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②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溴水颜色为橙色。

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后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中无I-。

10.答案:

(1)16HCl(浓)+2KMnO4===2MnCl2+2KCl+5Cl2↑+8H2O

(2)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

(4)应该把C中生成的Br2滴入D中,因为试管底部有CCl4,所以还需振荡静置,观察现象;(5)确认C中没有过量氯气,可以排除Cl2与KI溶液反应。

 

课后训练

1.某微粒用

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子数=Z+A

2.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每百吨的

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以

的形式存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互为同位素

C.

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

、石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位素

C.

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4.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

A.(m-n)×W/mB.(m-n-1)×W/m

C.(m+n)×W/mD.(m-n+1)×W/m

5.钛(Ti)元素的同位素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同位素中,Ti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可能是30

B.题述中包括5种钛元素,且质子数都是22

C.题述中包括5种钛原子,即钛的5种核素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可能为46,也不可能为5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只要知道粒子的质子数,就一定能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C.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电子是没有质量的

D.分子的质子数等于该分子中各原子质子数之和

7.在11g由D和18O组成的水中,含中子数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NAB.2NA

C.6NAD.10NA

8.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见的三种同位素16O、17O、18O。

由这5种粒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

A.6种B.10种

C.11种D.12种

9.完成下列表格。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⑤H

10.36gH216O与80gD216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所含中子数之比是________,它们分别与Na反应时,所放出气体体积之比(同条件)是____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11.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1)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________种不同的分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该微粒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电子数为Z-n,正确选项是B。

2.答案:

B 解析:

中2表示核内质子数(Z),4表示质量数(A),而中子数N=A-Z,所以A、C错误;

核内质子数相等而中子数不相等,所以互为同位素,B正确;

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为2,但已达稳定结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D错误。

3.答案:

B 解析: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A项中的四种微粒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是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不等的不同的氢原子,它们是不同的核素;12C和14C由于其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和8,故它们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几乎完全相同;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它们不是同位素的关系。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子数、质量数、电子数、中子数等数据之间的关系。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m-n,因X+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电子数为m-n-1,WgX+所含X+的物质的量为W/mmol,所以正确选项为B。

5.答案:

B 解析:

是5种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均为22)和一定数目的中子(分别是24、25、26、27、28)的原子,它们是5种核素。

我们所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46和50之间。

6.答案:

D 解析:

一般说来,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是,质量数为1的氢原子,即

中,中子数为0,也就是说,质量数为1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A不正确。

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单原子或多原子分子)、离子(单原子或多原子离子)等,故B不正确。

在计算质量数时,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的质量小得多而被忽略,不是电子没有质量,C不正确。

7.答案:

C 解析:

该水的摩尔质量为22g·mol-1,所以11g该水中含有水分子0.5mol,D的中子数为1,18O的中子数为10,所以11g这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6NA。

8.答案:

A 解析:

从相对分子质量来看,这些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13+18+18=49,最小的是12+16+16=44,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49-44+1=6种。

9.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表示为

①O

10

②Al

13

③Ar

40

④Cl

17

18

35

⑤H

1

0

1

解析:

解题依据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素的表示方法。

10.答案:

1∶2 1∶2 2∶5 1∶2 1∶4

解析:

H216O和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和20,所以其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4mol,质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40mol,中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和40mol,与钠反应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再分别乘以其摩尔质量。

11.答案:

(1)3 70、72、74

(2)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而且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课后训练

1.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是(  )

A.大于B.小于

C.等于D.不能确定

2.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

A.b+n+2B.b+n-2

C.b-n-2D.b-n+2

3.第三周期第ⅡA、ⅢA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

A.与它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B.与它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与它下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全面

4.某原子的第x电子层,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第(x-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第(x-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个。

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B.L层C.M层D.N层

5.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粒子是(  )

A.Mg2+、Al3+、Cl-、NeB.Na+、F-、S2-、Ar

C.K+、Ca2+、S2-、ArD.Mg2+、Na+、Cl-、S2-

6.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7.下列三种微粒可以归为一类,请选择一项可以归入此类的结构示意图(  )

8.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

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并写出其元素名称与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9.

的衰变方程式为

===

+υe,其中υ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以为零。

(1)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是27B.电子数是27

C.质量数是27D.中子数是60

(2)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Ni的质量数A为________,核电荷数Z为________。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__(填序号)。

A.最外层电子数B.核内中子数

C.核内质子数D.质量数

(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D.质量数不同

10.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

已知:

甲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层、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几种上述元素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原子核外的M层和L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18、8,所以是“大于”。

2.答案:

A 解析:

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n,b+2,所以a-n=b+2,a=b+n+2。

3.答案:

B 解析:

第三周期第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上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4.答案:

C 解析:

因为x不是K层,所以当其为最外层时所容纳电子数为8,则(x-1)层为L层。

通过x为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x-1)层多10,可进一步验证x为M层。

5.答案:

C 解析:

C项粒子均为

结构。

6.答案:

C

7.答案:

C 解析:

图示的三种粒子分别是Na+、K+、Ca2+,可见,这一组微粒是阳离子。

A、B、C、D四个选项分别表示Ne、S2-、Mg2+、F。

8.答案:

氢(H) 碳(C) 氮(N) 氧(O)

解析:

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A是氢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是氧元素;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6,为碳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且在第二周期,为氮元素。

9.

(1)答案:

CD

(2)答案:

60 28

(3)答案:

A

(4)答案:

A

解析:

(1)

中质子数为27,质量数为60,中子数为60-27=33。

(2)在衰变过程中,衰变出的电子和反中微子,使得衰变产物质量数没变化,但质子数变为27+1=28,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同。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0.

(1)答案:

四种元素分别为氧、钙、钠、氯;其符号分别为O、Ca、Na、Cl。

(2)答案:

CaO、Na2O(或Na2O2)、CaCl2、NaCl等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甲元素是氧元素;乙元素的原子核外K、L、M、N层电子数分别是2、8、8、2,即为钙元素;丙元素为Na;丁元素为Cl。

 

课后训练

1.(双选)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