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109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docx

期末测试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期末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阅读也是一种旅行!

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是否结识了诸多友人?

自书而观,一位位同伴xié______手走来;淳朴天真的平桥伙伴,热情péng______湃的黄土后生,技艺精湛的核舟匠人,智huì______卓绝的圣人先贤……掩卷而思,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为接下来的航程续航!

2.根据赏析点评,完成古诗文填空。

(7分)

诗文雅句

赏析点评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朱鹤龄曰:

白乐天云“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同此意。

——《唐宋诗醇》

可怜身上衣正单,(3)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此诗在事物细节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只用了少量的笔墨,就写活人物。

——《白居易诗文选注》

(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人已无法望见,却还凝望,言已尽而意无穷。

——霍松林《唐诗举要》

(6)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蔡绦《西清诗话》

3.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①渔人甚异之(    )    ②道阻且右   (    )

③因势象形 (    )④系向牛头充炭直(    )

⑤选贤与能 (    )⑥执策而临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部分汉字以形表意。

下面是“止”“步”“走”“奔”的金文字形,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你的探究结果。

(4分)

止,象形字,形如一只脚,有停止的意思,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步,会意字,形如两只脚,两止为一步,表示行走,如“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走,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双兔傍地走”。

奔,会意字,上面是跑动的人,下面是三只脚,意为疾步快跑,如“屠乃奔倚其下”。

5.探究“和”文化。

(6分)

事件回放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5月16日美国政府全面封杀中国华为公司,要求谷歌、英特尔等美国企业终止与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合作,试图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续表

华为声音

  总裁任正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排斥美国,还是要共同成长。

如果真出现(芯片)供应不上的情况,我们也没有困难,因为所有的高端芯片我们可以自己制造。

在和平时期,我们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

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

新闻评述

  任正非的讲话体现了中国人“和”文化的处世哲学:

君子和而不同。

(问:

此处用“君子和而不同”来做评价是否恰当?

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名著,完成读书卡。

(8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卡

“内心独白”主题摘抄

摘抄所对应

的原著情节

心得感悟

摘抄一: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这一切都怪那个可恶的神父,可我为什么给他撒烟末呢?

这都是谢廖沙怂恿我的,他当时说:

‘咱们给这个歹毒的讨厌鬼撒点儿东西吧。

’于是我们俩就这么做了。

可现在谢廖沙安然无事,我则有可能被学校开除。

捉弄神父,惨遭退学。

(3)保尔以其“英雄”形象被世人赞颂。

但是摘抄的三段心理描写中,保尔的形象并不完美,他还是一个“英雄”吗?

说说你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摘抄二: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

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方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

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摘抄三:

创作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暗下决心,小说遭到彻底否定之日,便是他末日来临之时。

到了那时,他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活着也失去了意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阅读理解(58分)

(一)西溪的晴雨(22分)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

他开来的一张节目单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

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

一个站在船尾巴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同“邀”)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

“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胡磨了半日之光。

一片斜阳,返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

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

“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

”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

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

“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7.阅读全文,跟随作者的游踪,感受作者笔下雨天西溪的野趣,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8分)

游踪:

―→

―→

―→

                    

野趣:

―→

―→

―→

8.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志和小志就这篇游记的构思展开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4分)

10.阅读游记,需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

请借助知识卡片,并结合作者一行人晴天游西溪富有雅兴的经历,联系你的出游体验或阅读积累,阐述你对出游“雅兴”的理解和思考。

(6分)

知识卡片

雅兴:

高雅的兴趣、兴致。

寻五柳之先生,琴尊雅兴。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唐]牟融《游报本寺》

古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好云游天下、好博览群书、好饮酒喝茶、好书画琴棋、好品诗论文、好细察精思、好高谈阔论……综观其多才多艺、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你会发现其内涵相当丰富,风雅而有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

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点收获大量好评。

那么,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

哪些说法现在还只是幻想?

流浪,并非说走就走的旅行

《流浪地球》中最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是,利用成千上万个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

这就得说说让地球离开太阳系需要多少能量了。

“地球绕太阳运行,离开太阳系,要能够摆脱太阳的引力势能束缚,所需能量可以计算得到,大概是2.65×1033焦耳。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分析。

而当前人类生产的能源,可以拿全球发电量来估计。

据统计,2017年全球总发电量大概是25571TWh,大约合9.21×1019焦耳。

“也就是说,如果把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发电量都用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需要连续工作2.88×1013年,即近29万亿年。

而宇宙年龄大概是130亿年。

”周礼勇说。

总之,带着地球去流浪,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行星发动机要承担这一任务,那得无比厉害才行。

重核聚变,目前只是科幻

在《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实现上述任务,靠的是重核聚变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素反应,聚合成一个质量素更重的核素。

重核只能分裂生成两个轻于母核的核素。

比如,铀235裂变后会成质量为95—105的元素。

“从现代核物理知识来看,90号以上的元素有裂变趋势,10号以下的元素有聚变趋势。

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

”蒙大桥说。

看来,这样的行星发动机,目前只能出现在科幻中了。

《流浪地球》的结尾十分惊险刺激:

眼看地球离木星越来越近,情况万分危急,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着燃料的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上的氢气漩涡。

对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支招说,他有更好的点燃木星的办法:

例如,可以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燃木星,毕竟核聚变反应需要使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火。

“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功率足够强大才行。

”蒙大桥分析说,按照这一思路,点燃木星的速度确实更快,但惊险程度就会少了几分。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

电影里,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太阳急速老化,不断膨胀,导致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要去寻找新的家园。

但是现实中太阳也会如此吗?

从恒星的演化规律上来讲,太阳是会有熄灭的一天,不过是在遥远的50亿年之后。

简单来讲,当太阳核心中的氢燃烧殆尽,生成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释放的能量进一步升高温度,点燃核心周围的氢壳层,然后太阳迅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

有理论认为,太阳演化生成的红巨星非常巨大,最远能够膨胀到地球轨道。

这样,水星、金星和地球都会逐渐坠入太阳而毁灭。

其实,早在太阳吞噬掉地球之前,地球上的海洋早已被膨胀的红巨星烤干,不复存在。

凌晨(科幻作家):

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更多指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而不是现有的科学理论。

科幻作品的科普功能,更多是激发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不是对现有科学技术进行讲解说明。

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科幻电影引起这么热闹的讨论,还是第一次。

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很多观众对其中的科学情节“揪”着不放。

探讨过程中,一些干巴巴的科学问题也变得有趣起来。

尽管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不现实,但它所引发的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已足以令人欣慰。

11.作者认为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不现实,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理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2017年全球总发电量约9.21×1019焦耳,人类要用近29万亿年的发电量,才能推动地球离开太阳。

B.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燃木星比驾驶载着燃料的空间站点燃木星方法更好,但在感官上不够刺激,因此电影《流浪地球》选用了后者。

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重核聚变没有理论基础,因此不可能实现。

D.科幻作家凌晨认为科幻作品中的科普功能,是为了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因此更注重科学思维和方法,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不重要。

13.大志和小志就本文的说明方法展开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4分)

14.这篇文章准备刊登在《中学生天地》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

请说明理由。

(6分)

A.地球“流浪”靠谱吗   B.地球脱离太阳系需要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山十记(记四)(16分)

袁中道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

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

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

然其跳达⑥刺泼⑦,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⑧静躁关其老少耶?

【注释】①碧云:

碧云寺,在北京西山。

②罅:

裂缝。

③涵澹:

水波激荡的样子。

④匝池红酣:

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

⑤清慧可怜:

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⑥跳达:

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

⑦刺泼:

鱼击水声。

⑧毋乃:

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15.下列加点词解释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不里许,碧云在焉潭中鱼可百许头

B.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C.写影潭底,清慧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

D.潜泳潭下,见食不赴食之不能尽其材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此文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比较,说说这两篇游记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9.生活百态,青春懵懂。

有时,我们“寻他千XX”,却茫然一片;而以后,一个不经意的“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不禁感慨:

原来……

“原来”,是一种顿悟,是一种发现,是一种成长……

请以“原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学生的姓名、校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

一、1.携澎慧2.

(1)安得广厦千万间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心忧炭贱愿天寒(4)山回路转不见君(5)雪上空留马行处(6)气蒸云梦泽(7)波撼岳阳城

3.

(1)①对……感到惊异②向右迂曲③顺着、就着④同“值”,价钱⑤同“举”,选举⑥鞭子

(2)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会意上面是一个跑动的人,下面是一只脚,意为跑5.恰当。

“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对方。

从任正非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公司认识到不应该完全依靠国外技术,或者是在自己已有一套成熟的技术时孤立世界,而应该和许多国外的公司一起合作共赢。

6.

(1)瘫痪失明,企图自杀。

(2)预料书籍无法出版,丧失生活信心。

(3)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因为保尔作为一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

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

二、

(一)7.

(1)恐怖不安和清茶涤荡相映成趣

(2)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3)从留下上船(4)竹西歌吹般的闲情8.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青山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的景象,表现出游船在水中的荡漾和轻快,风景之宜人。

9.将西湖湖光山色的整齐小巧与西溪晴雨景色的变化多姿对比,更突出西溪景色的够味儿;使情感跌宕起伏,充满情趣;引出下文游览西溪的记叙。

10.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

仅概括内容,理解肤浅。

(1-2分)示例:

“我”与老龙夫妇约去西溪赏芦花,老龙给老僧题字;“我”附和着抄联语;一起喝酒赏景至晚上;龙妇逸兴又起,趁着夜色吹起洞箫。

他们的行为很有闲情雅致。

第二层:

仅从作者角度理解雅兴,理解较浅层。

(3-4分)示例:

“我”与老龙夫妇约去西溪赏芦花,喝酒题词,溪畔吹箫,充满闲情雅致。

就如苏东坡月夜与友泛舟赤壁,留下脍炙人口的《赤壁赋》,传下佳话。

这些文人往往兴之所至,便豪兴大发。

他们多才多艺,生活多姿多彩。

第三层:

能从文化现象角度理解雅兴,理解有深度。

(5-6分)示例:

“我”与老龙夫妇约去西溪赏芦花,喝酒题词,溪畔吹箫,充满闲情雅致。

就如苏东坡月夜与友泛舟赤壁,留下脍炙人口的《赤壁赋》,传下佳话。

这些文人活得张扬恣肆,生活多姿多彩是基于他们文化底蕴深厚,情趣高雅,思想自由不羁。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等重要,在出游中,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赏美景获得审美愉悦,忘记世俗的名利追逐。

让我们摈弃上车睡觉,到了景点拍个美颜照,游玩之后啥也不知道的俗游,而投入到能升华我们灵魂的雅游中。

(二)11.以现有的发电量,即使连续工作,直到整个宇宙寿终,都达不到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电量;重核聚变技术支撑的发动机,目前没有理论和实现条件,只在幻想中;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地球将不复存在。

12.B1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列出如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说明流浪地球的不靠谱。

(或: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与宇宙年限比较,说明流浪地球不靠谱。

)14.示例一:

我选A。

这个标题清晰地告知了全文的内容,用简洁的问句表达,一下子吸引了中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适合《中学生天地》这样的刊物。

示例二:

我选B。

这个标题平实,比较全面地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科技文的特征,刊登在《中学生天地》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15.CD16.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

17.恐怕(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吧?

18.《小石潭记》抒发作者谪居荒芜之地的孤寂,凄苦的忧伤感情。

《西山十记》表现作者游玩西山的欢愉心情。

【参考译文】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

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

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

(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

(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红得耀人眼目。

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子)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

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

恐怕(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