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4962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33地球的运动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三)

      课时目标

课标要求

重要指数

1.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

2.了解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

  课前预习

(10分钟,10分)

1.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时的日期是(  )

①春分日 ②夏至日 ③秋分日 ④冬至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下列纬度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

A.90°B.60°

C.30°D.0°

答案:

D

解析:

赤道昼夜平分。

3.某地某日地方时5时日出,则该地该日的昼长是(  )

A.10小时B.12小时

C.14小时D.16小时

答案:

C

解析:

该地该日的昼长=(12时-日出时间)×2,通过计算可知,应为14小时。

4.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C.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D.赤道到南极点之间的地区

答案:

C

解析: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而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90°,此日没有达到最大值。

5.夏至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座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B.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D.武汉、广州、哈尔滨、北京

答案:

A

解析: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北回归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6.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解析:

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近日点(1月初)向远日点(7月初)运动,但乙点离远日点较远,未到夏至日,所以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点题训练

(20分钟,30分)

知识点一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位于(  )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D.极圈到极点之间

答案:

D

解析:

极圈到极点之间,一年内昼长最大值是24小时,夜长最大值是24小时,所以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极圈到极点之间。

2.下列时间段中,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是(  )

A.秋分日到春分日B.冬至日到夏至日

C.春分日到夏至日D.秋分日到冬至日

答案:

C

解析:

春分日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到夏至日,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到北极圈,所以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间段是春分日到夏至日。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3~5题。

3.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太阳光线照射的一面为昼半球,所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晨线左侧为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大西洋几乎全部处于黑夜。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最长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A

解析: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长,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南半球反之,所以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①②③④。

5.此时①地的昼长是(  )

A.12小时B.14小时

C.16小时D.8小时

答案:

C

解析:

先计算出①所在纬线与晨线、昏线的交点之间的昼弧经度,再除以15°。

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相差30°,由此可得①地的昼长是16小时。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6~7题。

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12月22日6时B.12月22日18时

C.6月22日20时D.6月22日8时

答案:

A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在晨线上且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所以国际标准时间为12月22日6时。

7.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汕头、广州B.广州、汕头、北京

C.北京、广州、汕头D.汕头、广州、北京

答案:

B

解析: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汕头、北京、广州三地中,广州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京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回答8~9题。

8.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B.南温带

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

答案:

D

解析:

该地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所以应该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9.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答案:

B

解析:

C处表示太阳直射,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

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

A.5月8日B.7月8日

C.8月8日D.9月8日

答案:

B

解析:

该地出现两次立竿无影的现象,可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为6月6日,6月6日到6月22日,相差16天,则6月22日后,再过16天(7月8日),该地可能出现立竿无影现象。

11.若该兴趣小组夏至日测得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

A.一天B.两天

C.三天D.四天

答案:

C

解析:

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则可得该地位于20°N。

当太阳直射16°34′N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样为86°34′,一年中太阳直射16°34′N两次。

所以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的天数为三天。

12.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并开始向________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

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  )

A.北京为寒冷干燥天气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北太平洋的水温接近一年中的最低值

D.不适合去南极考察

(6)此时(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答案:

(1)冬至日 极昼

(2)23°26′S(南回归线) 北 (3)66°34′ 8 16

(4)小 等长 (5)AC (6)B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地球光照图的掌握。

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

北京为冬季,应为寒冷干燥天气。

南极为极昼,适宜科学考察。

并由此可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问题。

13.

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如图),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弧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

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

先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上标出180°、45°W经线。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

(2)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  )

A.西南 正南 东南

B.正西 正北 正东

C.西北 正北 东北

D.西北 正北 东南

(5)此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3°26′S,135°E)

(2)见右图

(3)快 (4)C (5)66°34′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可能是0时所在经线,也可能是180°经线,而弧ABC代表晨昏线,则C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再根据图中黑粗线与C点的角度关系,可判断C点西侧的黑粗线不可能是0点,则只能是180°经线,由此可判断另一条黑粗线为0点,经度为45°W;还能判断出BC线为昏线、AB线为晨线,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时所在经线为135°E,即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135°E)。

此日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此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日落于西南方向,正午在正南方,则物体的影子分别在西北、正北、东北方位。

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A点在赤道上,则其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

知识点二

 四季更替和五带

14.下列有关四季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季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的

B.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

C.夏季是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D.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同

答案:

B

解析:

四季的形成是由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的;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有规律地递减,据此可划分出五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夏季是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15.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15°N  B.0°C.35°S  D.70°N

答案:

C

解析:

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变化也最明显。

16.北京地区10月份属于(  )

A.我国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B.欧美国家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C.季节与气候相结合划分中的夏季

D.属于上述三种划分方法中的秋季

答案:

D

解析:

从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来看,10月在立秋到立冬之间,属于秋季;从欧美国家传统四季的划分来看,10月在秋分和冬至之间,属于秋季;从气候四季来看,10月属于秋季。

1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带变小,热带变小

B.热带变大,温带变小

C.温带变小,寒带变大

D.寒带变大,温带变大

答案:

A

解析:

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热带变小,由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所以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18.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B.∠TOF

C.∠FON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__。

(多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

答案:

(1)C 

(2)北温 (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 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 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4)ABD (5)北纬35° 热带、寒带

课后作业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38分)

1.夏至日那天的地理现象有(  )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②全球昼夜平分 ③此时青岛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④是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最长的一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只有太阳直射赤道时(即3月21日或9月23日),全球各地才昼夜平分。

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回答2~3题。

2.a、b、c、d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B.b

C.cD.d

答案:

A

解析: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读图可知,a城市在12月22日昼夜等长。

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

3.a、b、c、d四城市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cbdB.acdb

C.cadbD.dcab

答案:

C

解析:

12月22日,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四城市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cadb。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据此回答4~6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7:

15

18:

45

3:

00

17:

00

21:

20

6:

40

11:

20

0:

40

4.①②③④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

答案:

A

解析: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故①②③④四地昼长分别为11小时30分钟、14小时、9小时20分钟、13小时20分钟。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故①②③④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依次为②④①③。

5.①②③④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C

解析:

四地中①③地位于北半球,②④地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中,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故位于南半球且与①③同纬度的点昼长分别为12小时30分钟、14小时40分钟。

故③地纬度最高。

6.③地位于②地的(  )

A.东南方B.西北方

C.西南方D.东北方

答案:

D

解析:

由第4题的解析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北方。

冬至日,③地北京时间21:

20日出,②地北京时间是3:

00日出,两地的时差为18小时20分钟,故③地位于②地的东方。

综上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H)。

读图回答7~8题。

7.a、b、c、d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dbacB.cdba

C.bdcaD.adbc

答案:

B

解析:

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小。

读图可知,a、b、c、d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cdba。

8.a、b、c、d四地该日按昼长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bcdaB.adcb

C.dcabD.abcd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故a、b、c、d四地该日按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排列依次是bcda。

读图(下部阴影为树的影子),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地区,此时的太阳高度约为(  )

A.0°B.30°

C.60°D.90°

答案:

D

10.图中所示地区,肯定位于(  )

A.赤道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

D.热带气候地区

答案:

C

下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太阳直射点位于(  )

A.0°B.23°26′N

C.20°SD.20°N

答案:

D

解析:

读图分析出70°N以北的地区为极昼,太阳则直射20°N。

12.甲地昼长为(  )

A.8小时B.10小时

C.14小时D.16小时

答案:

B

解析:

甲地7:

00日出,则17:

00日落,昼长为10小时。

某校研究性地理学习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

我国古代某天文学家在我国某地测得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4°30′,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8°10′。

据此回答13~15题。

13.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地点的纬度是(  )

A.33°34′NB.35°20′N

C.36°26′ND.38°40′N

答案:

D

解析:

设该地的地理纬度为α,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β,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可列出两个方程,74°30′=90°-|α-β|,28°10′=90°-(α+β),经计算并结合实际可知,α=38°40′,β=23°10′。

14.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时的黄赤交角可能是(  )

A.23°26′B.22°26′

C.23°10′D.24°

答案:

C

解析:

由上题解析可知,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时的黄赤交角可能是23°10′。

1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时的热带面积比现在大

B.当时观测地夏至日昼长比现在短

C.当时观测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现在大

D.当时出现极昼与极夜的区域比现在大

答案:

B

解析:

由于当时的黄赤交角比现在小,所以热带、寒带面积比现在小;当时观测地夏至日昼长比现在短;当时观测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现在小。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甲地位于30°N。

读图完成16~17题。

1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B.15°S

C.0°D.23°26′N

答案:

A

解析: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该日甲地(30°N)正午太阳高度为7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90°-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地之差)可知,太阳直射点为15°N。

17.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

A.正东B.东北

C.西北D.东南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甲地(30°N)昼长14小时,乙地昼长12小时,所以乙地位于赤道上,甲地位于乙地北方。

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此时地方时为12点,可知甲地为120°E;北京时间22点时乙地太阳高度最大,得知乙地为30°W,可知甲地位于乙地东方。

综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下图中MA、MC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8~19题。

18.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S,180°B.20°N,90°E

C.0°,180°D.20°S,90°W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A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则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A点所在经线为180°。

又因MA为晨昏圈的四分之一,因而其跨经度90°,可推知M点所在经线为90°E,太阳直射90°W;由此可知MA为晨线,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20°S。

19.该日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为(  )

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

C.西北、正北、东北D.西北、正北、东南

答案:

C

解析:

依据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可判断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

二、综合题(22分)

20.下图中G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3)图中B在D的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方向。

(4)分别写出B、D两地的昼长:

B________,D________。

(5)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3°26′N,0°) 

(2)6 22 20 (3)正南 正北 (4)8小时 16小时 (5)北半球各地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1)题,根据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可知太阳直射回归线。

根据经度变化规律,推知图的上半部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下半部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由此推出直射经线为0°经线。

再结合太阳方位可推导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题,太阳直射(23°26′N,0°),因此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0时。

第(3)题,图的上方为南半球的半圆,下方为北半球的半圆,图中B、D实际位于同一条经线上,B位于D的正南方。

同理A、C也处于同一条经线上,C位于A的正北方。

第(4)题,根据B、D两地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的日出时间为8时,D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一步计算出两地昼长:

B为8小时,D为16小时。

第(5)题,北半球夏至日时,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21.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①③②D.③②①

(2)P和Q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下图中的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地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M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

答案:

(1)C 

(2)43°08′ 66°34′ (3)

h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等知识。

由图分析可知:

①地为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地区,②地位于赤道上,③地位于南回归线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四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得到①地的确切纬度和P、Q对应的数值;住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冬至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