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4957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docx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

广播电视概论

(2006年修订)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广播电视概论

开课学期: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

54/3

适用专业:

新闻学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它是研究广播电视产生和发展历史、媒介性质、传播特点、广播电视新闻体裁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对学生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学习有指导作用。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要求都较高的课程,既有面上的知识,也有各个实践环节上的知识。

这门课主要是基础知识的讲授,学好这门课将对学生以后学习电视专题、电视编导、电视采访与编辑等课程有很大帮助。

广播和电视是当今的强势媒介,对它的了解可以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媒介的整体认识,对了解纸媒介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课程共54学时,每周3学时。

三、先修课程要求:

无。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系统的广播电视知识的讲授和作品观摩,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熟悉广播电视媒介的构成和特性,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主要文体的写作规范。

加深大学生对广播电视这一当今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

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阐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特点,介绍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课内研讨、课内外观摩和习作实践,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素质。

学生要熟读教材,将全书的内容融会贯通,对重点章节的内容能口述。

能独立完成电视新闻消息、专题、评论的写作。

五、教材:

选用教材:

主教材: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作者:

饶立华、杨钢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辅助教材:

1、《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当代广播电视概论》,作者:

陆晔、赵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教材选择的依据:

本课所选主教材《电子媒介新闻教程》是人大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力求反映最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广播电视历史、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业务等各个方面。

广播、电视作为两个新闻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处,尤其在新闻业务上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使本书的一些章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对广播电视历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侧重理论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注重具体地说明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和编辑的特点。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电视的发明和技术发展过程;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世界广播电视体制;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录。

(二)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8学时)

教学难点是广播电视的技术原理和概念。

教学重点是第一节的内容中第四部分内容,即无线电的发明过程和意义。

第四节的全部内容,即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一、语言的产生

二、文字的发明

三、印刷术的发明

四、无线电的发明

五、计算机的发明

第二节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一、贝尔电话的启发

二、空中传音试验

三、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

四、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五、广播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第三节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国际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三、广播新闻:

从报纸的有声版到自己走路

第四节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电视的发明:

几个重要阶段

二、电视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电视广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二、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思考题:

1、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革命性意义是什么?

2、美国CNN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作业:

熟读教材第一章,了解重点人物对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贡献。

课堂讨论:

网络是否会取代电视?

第二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8学时)

教学难点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实际成果能让学生们得到切身的体验。

教学重点是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

第一节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一、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办广播

二、北洋政府官办广播

三、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

四、旧中国的民营广播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

一、早期的无线电事业

二、人民广播的诞生

三、延安台的变迁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文革”前的广播电视事业(1949—1966)

二、“文革”中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6)

三、“文革”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

第四节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

一、香港的广播电视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

三、台湾的广播电视

思考题: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

作业:

港、澳、台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000字)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2学时)

教学难点是科学技术如何为广播电视发展提供动力。

教学重点是广播电视体制。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性质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三、广播电视体制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功能和任务

一、广播电视的功能

二、广播电视的任务

思考题: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作业:

世界上存在哪几种广播电视体制?

各有哪些特点?

(1000字)

课堂讨论:

电视在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及传播特点(8学时)

教学难点是声音和图像的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是符号系统的关系。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

(一)——声音

一、语言

二、音乐

三、音响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

(二)——图像

一、文字

二、示意图与图表

三、照片与图片

四、影像

第三节符号系统的关系

一、各符号系统的一般关系

二、电视非同期声语言和影像的关系

第四节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二、广播的传播特点

三、电视的传播特点

思考题:

影像的信息编码方式对信息的接收有什么影响?

作业:

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传播上各有哪些特点?

(1000字)

第五章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录(8学时)

教学难点是电视新闻消息的拍摄和剪辑。

教学重点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选题。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一、带机采访

二、现场性的原生形态纳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三、新闻报道形式与采访方式密切相关

四、记者的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内容

五、采访和传播对摄录器材的依赖性

六、电视采访的合作采访方式

第二节选题与采访准备

一、选题

二、带机采访前的准备

第三节广播电视采访报道

一、观察

二、访问

三、隐性采访

第四节广播电视新闻摄录

一、摄录的基本概念

二、电视新闻的拍摄原则与方法

三、电视新闻的拍摄规律

思考题:

1、广播电视采访有哪些特殊性?

2、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有哪些区别?

作业:

拍10分钟的人物采访。

课堂讨论:

采访的技巧很重要吗?

第六章广播新闻(4学时)

教学难点是广播消息。

教学重点是录音新闻。

第一节广播新闻的特点

一、具体形象

二、短小精悍

三、音响的运用

第二节广播新闻的体裁

一、广播消息

二、广播通讯

三、音响报道

思考题:

运用音响要注意什么?

作业:

1、每人听一次完整的广播新闻节目。

2、听一篇广播音响报道。

第七章电视新闻(4学时)

教学难点是电视现场报道。

教学重点是电视消息。

第一节电视新闻体裁

一、电视消息

二、电视新闻专题

三、电视新闻评论

第二节电视新闻播出方式

一、电视新闻的录播和直播

二、电视新闻直播的优势

三、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

思考题:

电视消息常用的导语形式。

作业:

写一篇电视消息。

课堂讨论:

电视新闻的直播很重要吗?

第八章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4学时)

教学难点是节目编辑合成。

教学重点是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与主要工作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二、编辑部门的具体工作

第二节节目编辑合成

一、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二、影像组接方法

三、声音组接方法

四、字幕的运用

第三节新闻栏目编排

一、编排的出发点

二、新闻栏目编排技巧

思考题:

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作业:

在电视节目中体验“动接动”、“静接静”的含义。

第九章广播电视业的最新发展(8学时)

教学难点是广播电视技术未来的发展。

教学重点是广播电视体制的变革。

第一节      数字化、融合化时代的开始

一、数字广播

二、数字电视

三、卫星电视

四、移动电视

五融合媒介

六、IPTV

第二节广播电视体制的新一轮变革

一、当代发达国家广播电视体制的变化

二、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

思考题:

如何加快中国数字电视的普及?

课堂讨论:

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做强做大?

 

七、实践环节:

(一)实践环节安排:

主要安排样本观摩、操机训练(含前期、后期)、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环节。

(二)训练内容与训练目的:

样本观摩:

①在第四章内容讲解中,播放中国广播获奖作品,让学生体验语言、音乐、音响在广播作品中的不同作用;播放中国电视获奖作品,让学生体验影像在电视作品中的表意作用。

②在第六章内容讲解中,播放音响报道作品,让学生体验音响报道的特点。

操机训练(含前期、后期):

①在第五章内容讲解后,请每一位学生用DV拍10分钟的人物采访;

②在第八章内容讲解中,在机房指导学生编辑自己的素材。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视设备,把学到的理论和实际对接起来,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

课堂讨论:

在重点章节后,安排课堂讨论,为的是发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见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外作业:

既有书面作业,也有操作、收听、收看方面的作业,做到形式多样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

(三)  检查方式:

在操机训练(含前期、后期)、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环节中,给出成绩,要在课堂上评点实践结果,计入平时的分数。

八、学术讲座:

在第五、六、七章内容讲解中,请业内人士讲解电视节目的制作。

九、考核:

平时:

占10%,相关作业和实践成果,及课堂出勤、回答问题情况。

期中:

占30%,侧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即新闻采访和新闻消息的写作。

期末:

占60%,闭卷考试。

侧重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论述问题能力的考核。

题型多样。

需要学生发挥的题应占较大的比重,这部分内容要密切结合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现状。

十、参考书目:

1、《中国应用电视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广播电视通史》,赵玉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中国电视史》,郭镇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广播电视简明辞典》,赵玉明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5、《广播电视概论》,徐志祥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广播电视概论》,刘爱清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7、《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十一、其他与课程相关的信息:

暂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