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367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公的基础知识.docx

铜公的基础知识

铜公的基础知识〔也就是电极〕

2010-12-0823:

25

一、铜公在模具加工中起作用,与其在模具加工中的重要性

在模具加工中,用于模具加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铣床加工、磨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线切割加工、车床加工还有就是火花机的放电加工等等加工方法。

铜公是火花机放电加工用的电极,用铜公作为电极的火花机放电加工,主要用于模具的形腔加工,也就是模具的核心关键部位。

接下来谈一谈铜公在模具加工的重要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常用加工方式的加工盲区对模具的形腔来讲,它的表面形状必须与产品本身形状完全一样,这也是模具加工的基本要求,在模具加工中我们最为常用的加工方法就是三轴立铣床、加工中心和雕刻加工,还有线切割。

先说三轴立铣床、加工中心还有雕刻加工这三种比较相似的加工方法,他们最大区别在于控制和驱动方式的一些不同,关键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用刀具进行受力加工的,因为力的作用,考虑刀具强度问题刀具直径和刃长比例的限制,实际加工中要加工比较深,刀的直径就必然要比较大,要加工的比较小的地方,刀具就不可能太长,而实际的产品造型中这种情形非常常见,如加工一些内尖角,又窄又深的小区域。

线切割虽然可以解决尖角问题,但它只能加工通孔的部位,如果是盲孔它就无能为力了。

2、模具材料的硬度因为产品的材料或者是产品本身的特殊要求,有些模具的材料的硬度很高,甚至与刀具的硬度很接近,对于这样的模具材料,如果直接用刀具去加工,势必造成加工刀具的快速磨损,和表面质量很难达到要求,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材料直接加工,在加工质量和效率两个方面都达不到要求

3、材料硬度对放电加工无影响用铜公作电极对模具加工属于放电加工,在放电加工中,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对放电加工没有影响,这是铜公加工的优势之一,这也恰恰解决了第2条中的难题。

4、用于加工铜公的材料的切削性能用于加工铜公的材料通常为紫铜,紫铜这种材料材质相对比较软,延展性比较好,在实际加工中,切削性能比直接加工钢材要容易很多,这又是铜公加工的优势之一,解决了第2条中的难题。

5、铜公本身的灵活性铜公不象模具,对模具来说产品某一部分造型只能在某块材料上完全加工出来,不管加工难度与否,一个产品如果只加工一个铜公,有加工不到的盲区或是很难加工的地方,可以把盲区和难加工的部分分解成容易加工的若干个铜公,只要这几部分拼接起来能够把产品造型全部包含即可。

这样一来第1条中的问题就得到解决,这也是铜公存在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2010-12-0823:

25

∙评论(已有0条)

∙转发(已转0次)

∙全文

拆铜公是

2010-12-0823:

24

模具加工中,铜公的制作和放电加工是其很重要的一环,铜工的质量好坏和加工工艺的差别,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在效果。

一、相关名词解释:

1、是铜公?

铜公在内地也叫电极;因为电极大部份都采用红铜加工,因红铜的导电性好和易加工性,在电火花加工时,电极本身所产生的热量较小,损耗也相对要低些。

所以在沿海地区把电火花加工的电极叫铜公。

就是用铜去"放电"工件(模胚)的。

根据加工的需要,也分为粗公和幼公也叫精公。

2、何谓拆铜公?

就是模具设计人员将一个产品图转换成模具设计图,根据产品的形状,去确定加工方法,只有当模具的形状设计好以后才知道地方需要通过车、铣、刨、磨、钻和放电等加工到所要的形状;当要采用电火花加工时,这时就要有电极(铜公)才可以加工了,电极相当铣加工中的一把成形刀,刀是样的,加工好的形状就同刀具的形状相反。

折铜公也就是根据产品形状加工的难易程度,将其拆成若干个部件。

也就是把你所要进行电火花加工的部位的产品形状用铜加工好,然后在火花机上进行放电加工。

具体过程:

就是由产品图-模具图-铜公-模具-产品。

其中为了便于放电加工,根据加工的需要,将产品的外形或结构部分成若干个部件,再形成铜公加工图这个过程就是拆铜公。

二、电极的材料

1.红铜、日本的三宝红铜.

2.紫铜

3.石墨

二、简要谈谈铜公的加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在写刀路之前,将立体图画好后,要将图形中心移到坐标原点,最高点移到Z=0,加缩水率后,方可以加工,铜公火花位可加工负预留量。

在加工前还要检查工件的装夹方向是否同电脑中的图形方向相同,在模具中的排位是否正确,装夹具是否妨碍加工,前后模的方向是否相配。

还要检查你所用的刀具是否齐全,校表分中的基准等。

2、火花位的确定,一般幼公〔即精公〕预留量为单边-0.05~-0.10,粗公-0.15~-0.5,具体火花位的大小可由做模师父定。

3、铜公有没有加工不到的死角,是否需要拆多一个散公来做为补公清角。

加工铜工的刀路按排一般是:

大刀〔平刀〕开粗-小刀〔平刀〕清角;光刀用球刀光曲面。

4、CAD/开粗一般较多用平刀不用球刀,大刀后用小刀开粗,然后将外形光到数,接着用大的球刀光曲面,再用小球刀光曲面不要图省事,为了一些小的角位而用小刀去加工大刀过不了的死角可心限定小刀的走刀X围,以免直播太多的空刀。

5、铜公,特别是幼公,是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公差,一般选0.005~0.02,步距0.05~0.3。

铜公开粗时要留球刀位的过刀位,即要将铜公外形开粗深一个刀半径。

铜公还要加工分中位,校表基准,火花放电时要校正铜工,一般校三个面〔上,下,左,右〕加工出的铜工必须有三个基准面。

铜料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走刀速度,转速都可以快一点,开粗时,留加工余量0.2~0.5,视工件大小而定,加工余量大,开粗时走刀就可以快,提高效率。

三、前模开粗的问题:

首先将铜公图在前视图或边视图内旋转180度即变成了前模图,当然还要加上枕位,PL面;原身要前模留的地方,不要用镜像的方法将铜工图变成前模图,有时会错〔当铜公图X方向Y方向都不对称时〕。

前模加工时有二个难点:

前模材质比较硬,因此不可轻易烧焊,错不得。

前模开粗时用刀原则同铜工相似,大刀开粗→小刀开粗→大刀光刀→小刀光刀,但前模应尽量用大刀,不要用太小的刀,容易弹刀;光刀时也尽量用圆鼻刀,因这种刀够大,有力,有分型面的前模加工时,通常会碰到一个问题,当光刀时分型面因碰穿机要准数,而型腔要留0.2~0.5的加工余量〔留出来打火花〕。

这是可以将模具型腔表面朝正向补正0.2~0.5,面在写刀路时将加工余量设为0。

前模开粗或光刀时通常要限定走刀X围,要记住你所设的X围是刀具中心的X围,不是刀具边界的X围,不是刀所加工到的X围,而大一个刀具半径。

前模开粗常用的刀路方法是曲面挖槽,平行式光刀。

前模加工时分型面,枕位面一般要加工到准数,而碰穿面可以留0.1余量,以备配模。

四、加工后模常碰到的问题:

后模有原身柯或镶柯二种,后模同前模一样是钢料,材料较硬,应尽量用刀把加工,常用刀路是曲面挖槽外形,平行铣光刀,选刀的原则是大刀开粗→小刀开粗→大刀光刀→小刀光刀。

  后模图通常是铜公图缩小料位加上PL面,枕位,原身留出的东西而成,如果料位比较均匀,可以直接在加工信息量里留负料位即可,但是PL〔分型面〕,枕位,碰穿面不能缩料位。

这时可以先把这些面正向补正一个料位或者把柯画出来。

原身柯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球刀清不到利角,这时可以用平刀走曲面陡斜面加工清角;如镶柯,则后模分为藏框和柯芯,加藏柯时,要注意多走几遍空刀,不然框会有斜度,上边准数,下边小,很难配模。

特别是较深的框,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光框的刀也要新好,并且选用大一点的刀。

柯芯如果太高,可以先翻过来加工框位,然后装配进框后,再加工形状,有时有支口,要注意,不要过切用球刀光形状时一定要保护支口台阶。

五、散铜公加工中的问题:

有时整体铜公加工有困难,有加工不到的死角,或者是不好加工,所需刀具太长或太小,就可以考虑分多一个铜公,有时局部需要清角铜公,这种铜公的加工并不困难,但一定要搞清楚的确良火花时的偏数,校对基准。

六、铜公的材料:

红铜、日本三宝红铜、紫铜、石默。

UG拆铜公的几大事项

模具行业随发展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拆电极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电极拆得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速度和质量,古语云: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

其实拆电极不要想像的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

无非就是复制曲面加适当延伸再合并,在Proe里面XX做模俚语俗称"印饼仔"的Cutout功能也很好用,当然你有做模经验的话拆起电极来就更轻松了,本人就是由做模底层学徒开始做起混到现在滴。

这个教程较大用点耐心哦!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图1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如下图所示:

图2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

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

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

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

图3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与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

!

!

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

!

!

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如下图所示:

图4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5

这是电极Z轴预设示意图:

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

!

!

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

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

!

!

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这是第二种方法的粗加工电极表示方法,做法是四角中其它三处倒斜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圆角(建议R0.5MM),大家一看觉得有点重复了吧?

没错,其实这份工作CNC编程员来完成,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

[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

!

!

有提与,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

!

如下图所示:

CNC编程注意事项

1.白钢刀转速不可太快。

2.铜工开粗少用白钢刀,多用飞刀或合金刀。

3.工件太高时,应分层用不同长度的刀开粗。

4.用大刀开粗后,应用小刀再清除余料,保证余量一致才光刀。

5.平面应用平底刀加工,少用球刀加工,以减少加工时间。

6.铜工清角时,先检查角上R大小,再确定用多大的球刀。

7.校表平面四边角要锣平。

8.凡斜度是整数的,应用斜度刀加工,比如管位。

9.做每一道工序前,想清楚前一道工序加工后所剩的余量,以避免空刀或加工过多而刀。

10.尽量走简单的刀路,如外形、挖槽,单面,少走环绕等高。

11.走WCUT时,能走FINISH的,就不要走ROUGH。

12.外形光刀时,先粗光,再精光,工件太高时,先光边,再光底。

13.合理设置公差,以平衡加工精度和电脑计算时间。

开粗时,公差设为余量的1/5,光刀时,公差设为0.01。

14.做多一点工序,减少空刀时间。

做多一点思考,减少出错机会。

做多一点辅助线辅助面,改善加工状况。

15.树立责任感,仔细检查每个参数,避免返工。

16.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进步。

17.铣非平面多用球刀少用端刀不要怕接刀

18.小刀清角大刀精修

19.不要怕补面适当补面可以提高加工速度美化加工效果.

20.毛坯材料硬度高:

逆铣较好

21.毛坯材料硬度低:

顺铣较好

22.机床精度好、刚性好、精加工:

较适应顺铣,反之较适应逆铣

23.零件内拐角处精加工强烈建议要用顺铣。

24.粗加工:

逆铣较好,精加工:

顺铣较好

25.刀具材料韧性好、硬度低:

较适应粗加工〔大切削量加工〕

26.刀具材料韧性差、硬度高:

较适应精加工〔小切削量加工〕

2010-12-0823:

24

∙评论(已有0条)

∙转发(已转0次)

∙全文

模具设计

2010-12-0823:

23

一、序言

据统计,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人身上物品直接、间接的与约2千套模具有关!

模具行业发达的程度可以说已成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内很多大型企业的模具部门在整个公司中的地位都与其重要,像XX的比亚迪最初就是由一个小模房发展起来的,而奇瑞汽车的模具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公司看中这里成熟的模具制造技术与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技术人才,都纷纷把其塑胶、模具部门转来,或把模具发来制造。

珠三角的模具出口数量逐年递增,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最重要的模具生产、加工基地。

特别是家用电器与汽车业的发展速度更快。

说到珠三角模具制造业,就不得提XX、XX。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的经济刚刚起飞,其模具技术几乎空白,而随着XX、XX的企业把工厂转移到内地,其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也带了过来。

当时,一名熟练的模具制造师傅月薪可达上万RMB。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是CAD/CAM,即模具设计电脑化技术和模具加工电脑化技术〔CNC,电脑锣技术〕两项技术。

现在珠三角的XX、XX两地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每年举办此类的展览中都有很多的领先国际的新技术、新设备涌现。

这方面的人才亦成为抢手货,甚至长三角、江浙一带的企业也加入这场人才大战中,在各类招聘会中抢夺人才!

为使更多有志加入此行业的青年朋友、初学者得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本人总结了自己这几年从业的经验与平时收集的资料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全文分为序言、是塑胶模具、必备的知识、塑胶模具结构与分类、常用塑胶原料的特性、塑胶模具的加工方法与工艺、塑胶模具设计要点等几大部分。

限于本人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漏,欢迎各位朋友、同业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本文的部分资料由我的朋友X先生提供〔真名不便透露〕,在此深表感谢!

此资料属免费提供,所有,任何个人、团体、组织、、公司等未经许可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

二、是塑胶模具

人们为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按一定的要求而制造的生产工具。

模具即生产工具,一般均可重复使用。

工业中常见的有塑胶模、五金冲压模、压铸模、吹塑模、挤塑模等;广义来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刀模、纸模、石膏模、甚至拍月饼的木板模等都可称为模具。

塑胶模具就是注塑成型生产中使用的模具。

塑胶模具主要是装在塑胶注塑机上啤塑胶产品时使用的,如无特别注明,以下文章中提到的模具均指塑胶模具。

三、必备的知识

1、基础知识:

三角函数、平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工程制图、画法几何、机械基础、五金&化学基础等;

2、基础实践经验;

3、软件知识:

AutoCAD、PRO-E、UG、SilodWorks、CATIA、MasterCAM、CIMATRONIT、MOLDFLOW等;

四、塑胶模具结构与分类

1〕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相关概念

1、模胚即模架:

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

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

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

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气最大,其模胚广大模具制造厂普遍采用,品质、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称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内的成型模芯。

分为前模仁,后模仁,俗称前模〔Cavity〕,后模〔Core〕。

为何要在模板内嵌入模仁呢?

主要是为节约成本。

因为塑胶对模具的钢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蚀性、耐高温〔热变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则无需太高的要求。

模仁硬度一般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钢料每公斤可达RMB200,而模胚的钢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

HRC为洛氏硬度。

3、唧嘴:

Sprue。

注塑机炮筒的射胶嘴通过该装置将熔融的塑胶原料注入型腔。

4、滑块又称行位:

Slider。

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因为有些产品结构特殊,如有侧边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5、斜顶:

Angle-Lifter。

与行位相似,也是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6、还有一些与模具有关的名词:

分模线〔P/L〕、模具基准、缩水率〔Shrinkage〕、排位〔Layout〕、钢料、铜公〔电极,其材质有铜、石墨等〕、倒扣、运水、出模斜度〔Draftangle〕、冷料井、流道、注塑仿真、分模、出模、开&合模步骤、模号、抛光〔省模〕、软模、硬模、模具表明处理、试模〔TESTMOLD〕、改模、装模、交模等。

以下为一套有前模行位的模具结构图:

7、从上可看一套模具按其各部件的功能可细分为:

流道系统、成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开合模系统、复位系统。

2〕分类

1、按结构分为两大类:

大水口模具与细水口模具,又称单分型面模具、双〔多〕分型面模具;

〔三〕细水口模具

开模步骤说明:

a、第一步P/L-1先开约10mm距离,水口勾将把水口从产品拉开;

b、第二步P/L-2开至少约100mm〔此距离很重要,订模胚一定要参考它。

一般不小于成人拳头或机械手的尺寸,且空间大小能保证顺利取出水口〕,水口将从此两板间取出;

c、第三步P/L-3开,取出产品,同样,此距离也由产品的尺寸决定。

2、按热流道分为:

普通流道模具与热流道模具。

热流道模具除能满足有特殊结构、特大型的制品需要外,其还具有生产效率高、无水口产生的特点。

从模具造价方面来说虽然贵很多,但从长远生产来讲还是很节约成本的。

图〔四〕热流道模具

4、按注塑的颜色数量分为:

单色模具、双色模具、三色模具。

5、按模具钢料之硬度又可分为软模、硬模。

硬模通常用较硬的钢材〔如LKM8407#钢材〕制成,也有把软模经热处理得到的。

一些大公司,一般都会先开一套软模,待模具改好,样板OK后,再开几套相同的硬模。

比如NOKIA的手机模具,在开发阶段时就会先开软模,正式生产用的必是硬模。

硬模除单价高外,其使用寿命高,啤件质量稳定,外观优良。

有些硬模保养好的话,历经二十几年几百万次啤塑后,其啤件仍很漂亮,几乎像新模时刚啤出的一样!

五、常用塑胶原料的特性

1〕分类

1、定义:

塑胶即塑料是一种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通常含有添加剂等的辅助成分,广义地说,他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可塑造成一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在1996年公布的新国标〔GB/T2035-1996〕对塑料重新定义为:

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各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

2、塑料的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再加上一些添加剂与填充材料。

a、合成树脂----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单元主要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与其它如硫原子、硅原子等通过化学键等连接组成。

b、填充材料-----常用有玻璃纤维、碳素纤维、碳酸钙〔CaCO3〕、二氧化硅〔SiO2〕、金属粉、木粉、棉布、石棉、云母、石粉等。

c、添加剂---------常用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阻燃剂、抗UV剂等。

3、一般而言,塑胶原料可大分为两大类:

「热塑性塑胶」〔Thermoplastic〕与「热固性塑胶」(Thermosetting)。

热塑性塑胶在常温下通常为颗粒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成熔融的状态,将其冷却后则固化成型,若再次加热则又会变成熔融的状态,而可进行再次的塑化成型。

因此,热塑性塑胶可经由加热熔融而反覆固化成型,所以热塑性塑胶的废料通常可回收再利用,亦即有所谓的「二次料」。

相反的,热固性塑胶则是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成固化状态,即使继续加热也无法改变其状态。

因此,热固性塑胶无法经由再加热来反覆成型,所以热固性塑胶的废料通常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

其分类方式如下图所示。

4、塑胶按应用的X围也可分为通用塑胶、工程塑胶、特种塑胶;

通用塑胶常见的有:

PP、PVC、PE、PS、等;

工程塑胶常见的有:

ABS、PC、PMMA、POM、PA6、PA66、PET、PBT、SAN等;

特种塑胶常见的有:

PPS、PEI等;

工程塑胶往往由一些通用塑胶改性得到;如改变某些分子结构、添加其它成分如玻璃纤维等;

工程塑胶就是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胶,其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与抗老化性均优的塑胶。

日本业界的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与机械零件用之高性能塑胶,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其性能包括:

a、热性质:

玻璃转移温度(Tg)与熔点(Tm)高、热变形温度(HDT)高、长期使用温度高(UL-746B)、使用温度X围大、热膨胀系数小。

b、机械性质:

高强度、高机械模数、潜变性低、耐磨损、耐疲劳性。

c、其他:

耐化学药品性、优良的抗电性、耐燃性、耐候性、尺寸安定性佳。

2〕常用塑胶原料的特性:

略。

3〕常见塑胶原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谈

1、ABS料:

最常用的塑胶料,很多家电产品的外壳均用它。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热、耐化学腐蚀性与高光泽。

常见的有XX奇美、国乔产的ABS。

如奇美:

ABSPA757通用级,良好的高光泽性;ABSPA727电镀级;ABSPA777D耐热级。

通常ABS的热变性温度不会超过88℃。

2、PC料:

俗称百折胶,力学性能优良。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00~126℃可稳定使用〕与透光性。

常见有德国拜尔PC-2805、美国通用PC-241R、141R等。

3、尼龙:

PA6、PA66。

尼龙〔Nylon〕最大优点是韧性大,耐疲劳性极佳、摩擦系数低。

常用于造纤维,牙刷毛,鱼丝,轴套,包装胶膜,齿轮,电动工具外壳,电器配件等。

但最大的缺点是吸水性大,而吸水的增加使其拉伸强度急剧下降。

如添加玻璃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温性能,即PA66+GF15%、PA66+GF30%耐温达180~210℃。

因此,没有加玻璃纤维的尼龙不得用于有耐高温要求的部件上。

胶件啤出来后应尽快使用,以免放置时间过长使得尼龙吸水后发生不良变化。

六、塑胶模具的加工方法与工艺

1〕常用加工工具与机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