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2756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荷塘月色》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荷塘月色》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荷塘月色》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荷塘月色》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讲解.docx

《《荷塘月色》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讲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塘月色》讲解.docx

《荷塘月色》讲解

《荷塘月色》讲解

导读:

  [引子]《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名作。

作者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爱国的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作者不满这样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

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讲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章起句点明夜游荷塘的缘由。

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心境。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坐着乘凉”而“忽然想起”,正是“心里颇不宁静”的体现。

作者在苦闷惆怅心情的驱使下,想去寻找“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表示了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文章从心情写起,带进题目所制定的范围:

晚上(时间),荷塘(地点),月色(情景)。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分号前写屋外,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

分号后写屋内,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

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

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

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这是第一节,即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暗寓作者内心倾慕荷塘月色同丑恶的和黑暗社会的矛盾,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一句实写沿塘的曲径。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分号后以两个并列的分句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分号前分句所说的“幽僻”,这是虚写。

曲折、幽僻、寂寞等词的运用,都服从题目所确定的内容要求。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写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这一句又实写树木。

写荷塘前,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勾勒荷塘的轮廓。

“蓊蓊郁郁”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属于形容词重叠“AABB”的形式。

“蓊”读wěng。

作者将“蓊郁”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再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写月色前,先写没有月亮的晚上。

“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为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ABB),成为“阴森森”。

它一方面与上文的“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下文的“淡淡”的月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喜悦夹杂着淡淡地哀愁。

以上两度实虚结合的描写,渲染了荷塘幽僻阴森的氛围,这是与下面一节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完全一致的,是作者追求宁静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反映。

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表现。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作者用一句话赞美月光,点明荷塘月色的特色是“淡淡的”,这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这是第二节,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

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第三节起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

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到了另一世界里”暗示与白天的世界不同。

这里作者一说平常身不由己,目下暂得宽余。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

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独处的妙处;进一步点明现在和白天不同,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那种在白色恐怖重压下不得自由的苦闷,那种在白天里被逼着做事、说话的难堪处境跃然纸上。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表现出来的潜藏作者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得哀愁,交织成一片薄薄的烟雾,笼罩在下文那幅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使整个画面呈现朦胧恬静的色彩,传达出安谧柔和的气氛。

  这是第三节,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以上第二、三两节合成全文第二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一节专写荷塘。

第一句先写荷叶。

“曲曲折折”是“曲折”的重叠,为下文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铺开了场面。

“弥望”,是满眼的意思。

“田田”,是许多荷叶相互连接的样子。

这两个词是就荷塘的广度看,写荷叶之多,与“曲曲折折”相承。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写荷叶之美:

依依相连,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翩起舞婆娑婀娜的丰姿。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第二句写荷花。

先写荷花的颜色。

白花点缀在绿叶之中,百绿相间,鲜艳欲滴。

在写荷花之前先用叠字“层层”,写出荷叶茂密的深度。

“点缀”(“缀”读zhuì)一词,表明“荷花”是“零星”地开着,如果满处皆是,就不能用这个动词了。

“点缀”和“零星”搭配妙极!

下面就写荷花的姿态。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分号前写荷叶的两种姿态,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

前一种姿态,写荷花饱绽盛开;后一种姿态,写荷花含苞待放。

袅娜,读niǎonóu。

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

羞涩,读xiūsè,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

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两种白花比作“明珠”、“星星”从色采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

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

以“明珠”、“星星”作比,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银白色,而且写出了它光华闪耀的样子;不仅是对荷花作客观的实录,而且倾注了作者喜爱荷花的主观感情。

把荷花写作“碧天里的星星”与上文写荷花点缀于层层绿叶中间是一致的。

“一粒粒”,是接在数词“一”后物量重叠,有相当多的意思,于上文的“弥望”、“田田”这些表示多的词相协调。

“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写荷花的香味。

缕缕清香,微风传送,象远方飘来的歌声,悦耳醉心。

“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

作者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幽雅淡远,实在是绝妙的佳喻。

当代语言学家把这种感觉之间相互沟通和感觉之间能够移借的修辞手法从比喻中划分出来称之“通感”(文学研究所钱钟书1962年命名)或“移觉”(北京师院张寿康1980年命名)。

清香变为歌声,就把嗅觉转化为听觉,使很难描摹的感觉具体化。

以上重在荷塘静态的描绘,次第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色、态、香、淋漓尽致,维妙维肖。

这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塘出现的荷波,十分真切入微。

这是写荷塘的动态,和前面所描写的静态对照映衬。

霎,读shà。

霎时,是极短的时间。

用这个词,写荷波传送之快。

“挨”写出了田田的荷叶象一群风采宜人的少女妩媚动人的艺术形象。

荷波轻荡,这只在眼前一闪即逝的活泼情状,也被作者捕捉住,非常精细地缀入了画面,充分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体物入微的表现能力。

凝碧,是深绿色。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节结尾再回到荷叶上,呼应本节开头。

脉脉,读mò,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这里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风致,愿意是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这里形容荷叶的色彩姿态的优美。

  这是第四节,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

整个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

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一节专写月色。

上一节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节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过渡。

喻月光如流水,取动词“泻”加以点化,正面描写月色的形貌。

“泻”字从“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而来,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活生生地描绘了月光照在荷叶和荷花上的情状。

叠词“静静”又照应了第一节所写的情景:

夜深人静。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这一句侧面衬托月色。

作者写月色不离荷塘。

“薄薄”正是塘上雾气蒸腾使月色朦胧的写照。

“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的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妥贴地刻划了“薄薄”的形貌。

上述两句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朦胧的底色。

这正与第二节末句“淡淡的”月光相呼应,又与下文淡淡的云使月光不能郎照相勾联。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写,色彩和姿态比前文描写又是另一番样子。

文章用了两个比喻,前一个承上文“泻”字而来,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后一个承上文的“浮”字而来,表现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

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一层淡淡地云”使月色增添不少情趣,照应了第二节末句和上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还说明了月光为什么不能朗照因而是“淡淡的”原因。

作者喜欢这样朦胧的月色恰到好处,这固然可以说是作者如实地描摹客观景物的特点,但跟当时远离火热斗争的作者闲适而未免寂寞的心境不是没有关系。

淡淡的月色正与作者自己的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

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落下的。

文章写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出月光轻盈荡漾。

“参差”是双声词,读cēn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斑驳”的原意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影子深浅不一。

倩,读qiàn,美丽的意思。

这两句和前面比喻荷叶和花似牛乳、似轻纱,既是写别的景,却又无处不是在写月色。

作者深知孤月是“难写之景”,所以把它与荷塘及其四周景物结合起来写,就不仅可以得孤月之形而且可以得孤月之神(即作者在月色里寄托的情思)。

文章正是透过不同的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

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这是第五节,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

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

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这两句从写荷塘写到四周的树,又从四周的树写到月光。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这种重迭音调和谐,节奏明快。

这两个叠词和下一句的“重重”以及再下一句的“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

“重重”和“阴阴”又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这两句又从月光写到树,然后从树写到远山。

前一句写树,近景、低景;后一句写山,远景、高景。

因为山远,又是在夜晚,所以是“隐隐约约”的。

文章逼真地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地描绘了重重围住荷塘的树木、从树隙里漏出来的月光、烟雾般的阴阴树色和隐约可见的远山,充分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以灯光衬托月色。

沉醉于恬静诗意中的作者并没有忘记描写月色,但作者又不直接描写月色,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中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在上面静态描写之后,笔锋陡转,突然让蝉鸣蛙叫闯进恬静的月夜,使过于沉寂的空气变得生气盎然,作者用这样的热闹来烘托月夜的寂静和自己心情的寂寞,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要幽”之妙。

分号后面用“但”字来一个极大的转折,使笔锋又转。

蝉蛙如此“热闹”,作者却一点也没有被感染,“我什么也没有”。

这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意料之中,作者为排遣“不宁静”的心情,去夜游宁静的荷塘,但借景消愁愁更愁,作者还是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有的仍然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迷惘。

这就和开头所写的“颇不宁静”的心情再次作了照应,使夜游自始至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类知识分子四顾茫然、愁闷徘徊的处境。

  这是第六节。

这一节照应第二节,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使荷塘与月色融合,并用其他景物衬托,使景色更完整。

  上述第四、五、六三节合成第三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清楚。

作者从远近高低、天上地下、波光粼影、蝉鸣蛙叫等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来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变幻,渲染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安谧朦胧而又有生气的夜景,表示作者对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这里写作者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从眼前的荷花,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甚至追溯到千余年前的六朝。

作者是从诗歌里知道这些情况的,文章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西洲曲》的句子。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是《乐府诗集》里收入的一组“杂曲歌辞”,全篇三十二句,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

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

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

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

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

作者引用跟自己心情相协调的古诗,使文章的意味更深长,感情的表达更委婉。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进行古今对比,莲花若旧,世情则异。

作者借“惦着江南”的思念,发泄“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子已熟睡好久。

这句中“想着”、“抬头”、“推门进去”,是连贯的动作,似乎不必用分号。

但是,用句号吧,则把意思上密切关联的分句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句子;用逗号吧,层次上又显得不够清楚,看不出句子的内部段落。

作者用分号是很妥当的。

分号前,是在屋外,作者在怀古思乡背手踱步、踯躅徘徊的形象破纸而出。

分号后,是写走进屋内视觉、听觉上的反映,“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黑暗冷寂的现实社会,苦闷彷徨的心情溢于言表。

文章从披衣出门开始,以赏完月色进门结束,不着行迹,一气呵成,显示了结构完整而谨严的特点。

  以上是第七、八两节,合成第四段。

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引起对旧游之地江南的怀念,表现作者向往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暗寓“今不如昔”,针砭当时现实。

第七节中,课文对原文作了较多删节。

保留的文字,突出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幻想超脱现实的复杂心情。

  [小结]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

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从这篇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

精到细致的观察,谨严缜密的结构,朴素洗炼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

本文的写作特色,具体说来有三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

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

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

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

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

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

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

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

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

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