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政策概述.pptx
《第一章--教育政策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政策概述.ppt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教育政策与法规基础Sunday,June23,2019本章主要内容二、教育政策的特点二、提出政策议案;四、政策决策;第一节教育政策概述一、教育政策的内涵;第二节教育政策的制定一、确定政策问题;三、形成政策方案;五、政策合法化第三节教育政策实施与分析一、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二、教育政策评价的依据三、教育政策评价的主要模式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
(一)教育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的定义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意图和实现这些意图的行动的表述(Dubnick&Bardes,1993)是政治制度的产品,其主要形式是规则、规章、法律、命令、法律案例裁定、行政决定等等,是一系列持续和重复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动态过程(Kruschke&Jackson,1987)是那些占据或影响政府权力职位的人士作出的、所有相关人士将会进行各种解释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决定、承诺和行为(Bryson&Crosby,1992)有时候,政策是政策决策者之间的政治妥协,没有人真的明白这些决策者制定的那些备受争议的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政策是“发生的”而非决定的(Lingdblom,1968)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政策是一系列涉及从政府大厦到教室环境的决定,是某些游戏和关系的副产品,没有任何人真正对此承担责任(Firestone,1989)包括政府官方的规定和某种非正式的行为,同时,可以被理解为中封袋内隐行为,而不仅仅是政府表现出来的行为(Cibulkka,1995)政策显然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折射出理想社会的图景(Ball,1990)公共政策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处理公共问题的动态的和价值高度涉入的过程,包括政府公开表达的意图和官方措施,以及政府一贯的外在行为和内隐行为模式。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2、教育政策的定义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成有信:
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01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袁振国:
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15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孙绵涛:
教育政策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1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有关教育的权力和利益的具体体现。
张新平:
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功能,江西教育科研1999
(1):
36-40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1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2针对教育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规定,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
3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当局针对目前社会需求和学生愿望而形成之问题及未来发展之趋势,依据国家教育宗旨与法令规章,确定方针,规划方案,经由法定程序,公布实施,以为行政部门或教育执行机构执行之准则。
4国家较高决策层为实现教育目标并依据一定程序而制定的教育事务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吴志宏)教育政策具有如下本质:
(1)教育政策属于国家教育行政宏观规范;
(2)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权利与利益的具体体现;(3)教育政策是政治行为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第一节教育政策的内涵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1、教育政策都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如: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如,“一是从今年(2007)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温家宝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2、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如:
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但教育政策教育规律,如国家奖学金制度始于2002年9月。
3、一项比较成熟的教育政策,往往体现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4、教育政策有效是否,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5、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互相交织,互相作用。
如职业技术教育政策需依赖于其他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政策范围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一、政策问题的界定问题界定在特定的时间内,每个社会都会有许多社会问题,但其中只有一些问题被确认为是公共政策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多数问题都不会在政府的处理议程之中,这些问题缺少足够的政治支持,或者处理这些问题的潜在成本过于昂贵。
政策问题就其结构来说包括问题的性质、范围及原因等因素。
我们所说的政策问题认定,是指政策决策机构对问题察觉并确定问题的性质、范围及其原因的过程。
作为政策机构的一种行为,问题认定有一个起点和终点,是政策全过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程序。
政策学者班廷(K.G.Banting)指出,政策问题认定有三个相互依存的阶段,即问题察觉、问题认定和问题陈述。
关于“问题”:
这里指为人所察觉到的机体(系统)内部或机体(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协调状态,为维持机体(系统)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有必要消除它。
关于“教育问题”:
指人们所察觉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状态,这一状态的存在影响了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功能发挥而有必要加以消除。
关于“教育政策问题”:
在纷繁芜杂的教育问题中,只有成为教育决策部门所考虑的问题时,才能称为教育政策问题。
可以说,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议题的条件:
问题的性质;问题的严重程度;问题的广度;解决问题的代价;问题是否可以评估。
成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国际环境因素袁振国教授曾指出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几个标准。
首先,教育问题的影响有多大。
是全国性的问题,还是地方性的问题或某一地区的问题;是持久性的问题,还是突发性的问题。
其次,问题是否清楚。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起因是什么,涉及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
第三,问题的严重程度。
问题客观上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在人们认识中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因为它离不开一个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立场和认识水平对问题严重程度的认定往往是不同的。
对这两种程度差异的正确判断,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及时性与分寸。
第四,影响问题的因素。
问题是由教育自身的原因引起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五,代价。
一个教育问题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政策问题,在什么地方成为一个政策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以及解决到什么程度等都要考虑教育问题的代价,即考虑解决某一问题付出的代价大还是获得的回报大。
第六,是否具有导向性,是否优先考虑代表发展和变化的未来趋势的问题。
第七,是否可以评估。
政策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指标。
总之,问题的性质、广度、严重性与代价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二、政策议程政府不会对所有教育政策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人们希望一个政策问题最终成为政策,那么就得把这样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或者列入政府官员以及与这些官员联系密切的政府之外的人士的视野之中,使其在任何时间内都会特别慎重地关注这一问题。
政策议程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选择,将政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目标和思想,并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建立议程的途径1政治领袖;2政治组织(如各民主党派的提案);3代议制;4选举制;5行政人员;6利益集团;7专家学者;8公众;9大众传播媒介;10危机和突发事件。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三、教育政策制定
(一)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1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人口、地理、自然资源等。
2利益因素:
主要涉及决定教育政策的人、组织和各种利益集团。
3价值因素:
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舆论导向等。
美弗朗西斯C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许庆豫.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56页。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
(二)教育政策的种类和制定机关根据其渊源可分为:
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总政策:
总的教育方针,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执政党制定;基本政策:
对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政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执政党,或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具体政策:
对某一方面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政策,由中央或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节教育政策制定(三)政策制定的模式理性模式(RationalModel)渐进模式(IncrementalModel)综合模式(MixedModel)团体模式(GroupModel)精英模式(EliteModel)作业:
研读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理解公共政策第2章“政治的模式:
如何思考公共政策”。
前三种是目标模式,属于从政策目标分析的模式;后两种是构成模式,归为构成政策主体的模式。
理性模式的定义与优点理性模式是指政策制定者根据一套近似完美的、合乎理性的政策制定程序来制定政策。
选择该模式的人认为,政策制定应该有一套程序,借此程序,决策者就能制定出一个有最大净价值成效的合理政策,即用最小的投入(包括时间、人力及其他资源)来获取最大的收获。
效率是理性模式的最终目的。
理性模式的决策过程可分为这么几个步骤:
确认可操作的政策目标;准备完整的政策方案;建立各种价值标准及社会资源;预测每一政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估计每个方案的净效益情况;比较每个方案的优劣次序;制定出理性和优化的政策方案。
理性模式的缺点虽然按照理性模式能够制定出最优化的政策,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知道所有的社会价值及其相对的重要性;知道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知道每一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能估计政策方案所能得到的与失去的社会价值的比值;能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政策方案。
满足了这些条件,理性模式无疑是政策制定的最理想模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理性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存在绝对中立的价值,即不存在整个社会共同认定、追求的价值目标。
例如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时无法衡量追求公平与追求效益的价值比值。
政策目标难以操作化和量化,因为环境不断变化,不可预测。
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为收集及分析资料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代价及其高昂,而且决策者用于决策上的时间及分析资料的能力都非常有限。
渐进模式的定义与特点渐进模式是指制定新政策时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使新政策成为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
这一模式认为:
一种和以往政策越不同的方案,就越难预测其后果,也越难获得大众的支持,其政治可行性也越低。
所以,决策者不必每年都对现行政策进行全面审查,只要根据以往经验,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渐进发展、小范围调整就可以了。
优点在于,政策制定较为稳妥可靠,决策者不必花很多时间去调查和寻找所有的政策方案,决策时目标也比较单一,只要注重纠正、减少现行政策的缺陷就行了,不必做整体上的调整,执行起来阻力也比较小。
局限性在于,它主要用于变动不大的环境,用于对总体上尚好的现行政策的补充和修改。
但当环境发生巨变,需对政策加以彻底修改时,它就束手无策了,有时甚至会成为前进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渐进模式是比较保守的模式。
团体模式又叫政治协商模式,是指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广泛听取各政党、团体及不同职业人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达成具有妥协谅解色彩的决定。
按照团体模式的理解,政策就是团体之间在目标与利益的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即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其关键在于均衡点的选择。
如A、B团体同时对政策产生影响。
当A团体影响较大时,政府采取O点的政策使均衡实现。
当A、B的影响发生变化,B团体的影响增大后,原有的均衡被打破,政策也会随之变化,又在O点上采取新的政策方案,从而达到新的均衡。
政治协商模式中的均衡点取决于各个团体的相对影响力,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