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003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给教师的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话.docx

《给教师的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教师的话.docx

给教师的话

 

給教師的話

 

壹、背景

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發展議會提出了七個課程發展方向(課程發展議會,2002);綜觀這些方向,前六項都關係第七項「開放學習材料」。

一直以來,小學中國語文教學受制於教材,教師難以因應時代轉變,篩選切合學生需要、能力與興趣的教材。

學習材料是學習的載體,學生在教師的有機組合下,通過多元多樣的閱讀,在語文能力、文學審美、道德情意、文化體認、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應得以培養。

因此,開發學習材料是語文改革的首要任務,而發掘、篩選學習材料,不單有利單元教學,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能。

踏入九十年代的香港,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逐漸受到課程規畫與研究者的重視,而各大專院校也陸續開辦兒童文學課程。

在小學階段,兒童文學是語文學習理想的切入點,學生浸沉於文學的氛圍裏,因而在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等方面都能得到培養與發展。

本計畫旨在透過開拓兒童文學為學習資源,豐富目前語文課程的學習材料;強化文學、文化、品德與審美等學習項目;設計學習單元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協作發展與試教,提升教師的教學果效。

貳、目的及範圍

一﹑目的

1.開拓兒童文學學習資源,豐富語文課程學習材料;

2.加強學習文學、中華文化,培育學生的品德情意;

3.透過學習單元試教及協作,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範圍

1.開發兒童文學的參考資料,發展學習與教學資源;

2.分析文本,設計兒童文學學習單元及輔助教材,通過試教,探討學與教的成效;

3.開發、編選兒童文學的學習材料,建立學習參考篇章目錄與教學參考書目,方便教師靈活運用,編選為富校本特色的學習單元;

4.透過與教師晤談、課堂教學觀察與錄像分析,探討教師的兒童文學教學成效,期望為兒童文學教學作出建議。

三、成果

1.兒童文學學習單元設計示例

2.兒童文學學習參考篇章目錄

3.兒童文學教學參考書目

叁、學習單元設計的建構

Shulman(1986)認為教師教學應具備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knowledge)、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與課程知識(curriculumknowledge)。

三者中,教師須掌握「內容教學知識」,才能因應課程、學習環境、學生能力與興趣,糅合學科內容與教學方法,有效地教授學科的內容知識,使成為學生易於明白的內容,從而提高學與教的果效。

其後,Shulman(1987)把教師教學的知識體系(knowledgebase)演化為七類,說明教師教學的基礎知識體系,它們是:

一、學科內容知識;二、一般教學知識;三、課程知識;四、內容教學知識;五、對於學習者及其特質的知識;六、對於教育環境的知識;七、對於教育結果、目標、價值、哲學基礎等的了解。

然而,教學原是混然一體,不能割裂。

要糅合上述種種知識,化而為「可教」(teachable)的內容,「內容教學知識」是必備的元素。

Shulman曾先後解說「內容教學知識」,首先,他認為它是一個知識範疇,能將講授學科轉化,使有系統地表述出來,而令人明白;但教學本無唯一方式,因此表述的方法多元多樣。

其次,Shulman認為它是眾多知識中最為特別的一類,因為它能辨別教學的知識體系,讓教師有別於一般學科專家,明白何者應為學生學習內容;何者應如何處理,使之成為「可教」的內容;何者應經整合,使之成為學生能力所及的「可學習」知識。

當然,要加強「內容教學知識」,Shulman認為教師必須對學科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否則無法糅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法兩者,並因應學習者的能力與興趣,組織特定的課題,系統而清晰地表述出來。

此外,Shulman(1987)提出「教學專業推理與行動」模式(TheProcessesofPedagogicalReasoningandAction)以展示教師教學的過程,它包括六個環節:

一、理解;二、轉化;三、教學;四、評估;五、反思;六、新理解;六個環節彼此關係密切而又循環不息。

Shulman指出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須因應學生能力、興趣與學習環境等等因素,把學科知識重新組織成為可教的內容,再藉着多元多樣的策略,有效地傳遞予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須邊講授,邊偵察學生反饋,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收程度,因應教室突發事件而變動策略,激發學生連繫過往知識以理解新的教學內容,從而建構學生個人的知識系統。

在課後,教師須透過反思,更新對教學內容及策略的理解,重組教學意念,精進日後教學。

本計畫通過文本分析(contentanalysis)、工作坊(seminar)、半結構式晤談(semi-structuredinterview)與教室觀察(observation)等方法,再以Shulman的「教學推理與行動過程」為分析架構,探討教師如何以多元多樣的兒童文學作品為學習材料,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研究員從教師教學成效及學生學習表現所得,再修訂學習單元設計,期以提高學與教的功效,並為兒童文學教學提供參照。

一、文本分析

研究員首先蒐集內地、台灣、香港與國外兒童文學作品;其次分析文本,就文本特色篩選為適切香港小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材料;第三,依循華文地區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把兒童文學作品組織成為學習單元。

二、工作坊

研究員為參與試教學習單元的學校舉辦工作坊,使教師能:

1.增強兒童文學的認識;

2.了解教材的學習重點;

3.掌握教材縱向與橫向的組織與連繫;

4.掌握適切的教學策略,把教學內容轉化為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內容。

三、半結構式晤談

研究員在與教師晤談中,了解他們對兒童文學的認識與看法、教學的策略、教授信心及學與教的成效。

研究員就學生學習過程及成果,偵察教學的效能,從而修訂學習單元的設計。

四、教室觀察

研究員分別就觀課與教師錄影,探討師生在學與教的過程中,教師如何透過兒童文學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等項目的學習。

通過與教師晤談,研究員與教師分享觀察所得,提供兒童文學教學的專業建議。

肆、學習單元設計的特色

一、以文類為組織重心

學習單元設計示例共十二個,橫跨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每年級兩個單元。

每單元以文類為組織重心,如圖畫書、兒童詩、童話、寓言與少年小說。

此外,研究員配應單元主題,另提供其他文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組合

1.教材類型

1.1學習材料

針對學生能力與興趣,篩選適切的兒童文學為學習材料,讓教師在課內指導學生研習。

1.2進階閱讀

配合單元主題及各文類內容,篩選其他文類為進階閱讀,用以拓闊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內須簡介進階閱讀的重點,指導學生在課餘研習,一方面深化教學主題,開拓多元的文類學習,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與研習能力。

1.3輔助教材

學習的內容不限於書面文字,舉凡視像、網上資源與簡報等,都可供運用。

因此,研究員選取並設計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視像與簡報,用以拓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習的興趣。

2.教材選取的原則

2.1囊括內地、台灣、香港,以至國外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作家作品屢獲獎項

2.2文質兼美

2.3文類與風格多樣化

2.4作品能吸引學生閱讀

3.教材組織

按學習重點分別從兒童文學文類及主題兩方面組織教材,設計學習單元。

3.1縱向銜接

按兒童閱讀發展,一至六年級的文類安排從圖畫書、童詩、童話、寓言、散文而至少年小說。

以童話為例,二、三、五及六年級分別設計童話教學的學習單元,彼此有着縱向發展:

♦二年級(單元四:

友情)

♦三年級(單元六:

創意思維)

♦五年級(單元十:

堅持理想)

♦六年級(單元十一:

敘述)

二年級及五年級的童話學習單元同以「內容」為主題,但單元四「友情」旨在讓學生初步認識童話特質,而單元十「堅持理想」則須學生認識童話形象的物性(兼及文化),並以此為創作、評估童話故事的重點。

單元六與單元十一分別以思維訓練:

創意、寫作手法:

敘述為主題,學生理解童話內容固然重要,但創意思維與敘述角度才是重點所在。

因此,不同年級的童話教學,學習重點各有不同。

3.2橫向連繫

橫向的連繫指學習材料、進階閱讀兩者的有機組合。

以單元一「上學」為例,主要文類學習為圖畫書,學生須觀察圖像的線條、顏色、形狀與構圖,再借助文字理解圖意,掌握故事脈絡。

因此,圖畫書在單元一「上學」的作用側重於以下二者:

♦以圖像為主,文字為副的視覺閱讀,提高初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圖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借助文字理解故事。

然而,單元四、單元六、單元八與單元十一中的圖畫書,它們的角色與任務則有別於單元一。

《蝴蝶和大雁》、《頑皮公主不出嫁》、《石頭湯》與《當乃平遇上乃萍》同屬進階閱讀,閱讀圖像,培養觀察力雖然重要,但四者是從配應主題角度出發,目的在深化學生對主題的認識,拓闊多元文類學習。

因此,教師必須明瞭教材的有機組合,方能有效地運用不同類型的教材,指導學生學習。

再以單元六「創意思維」為例,學習材料之間、學習材料與進階閱讀之間又有着不同的組合理念。

從橫向而言,學習材料與進階閱讀有着彼此互相發明的作用,進階閱讀《住在城裡的奶奶》為配應學習材料《大野狼生病了》而來,讓學生認識新編傳統故事,除改變人物性格外,還可以改變地點;同時,《頑皮公主不出嫁》也是為配應《新潮皇后與魔鏡》而來,用以刺激學生反思傳統觀念與刻板角色。

但從縱向而言,單元四的學習材料有二:

《大野狼生病了》與《新潮皇后與魔鏡》,兩者雖有培訓學生創意思維的功能,但《新潮皇后與魔鏡》比《大野狼生病了》有更進一層的思維訓練:

顛覆傳統,刷新學生習以為常的現象與刻板觀念。

三、教師風格與校本調適

研究員認為「內容教學知識」是教師對學科教學的一種「洞見」,因為理解課程的內涵,於是能辨別應教的內容;因為了解學生的背景、能力與興趣,於是能挑選適切的策略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為熟習學習環境,於是能有效地監控教學程序;因為明瞭教育遠景,於是體會學習真諦。

因此,「內容知識教學」是一種專業的判斷力,因着教師的「洞見」而能針對學習者需要,靈活處理教材,以應變智略採取有效多元的表述方法,把教學「藝術化」,培育美學人生。

有關高效而多元的表述方法,Shulman認為源於二者,一是教學研究,一是實踐智慧(wisdomofpractice)。

前者就經驗教師與新手教師的比較,展示高效教學的表述方法;後者則由實踐中偵察經驗教師靈活的手法,從豐富的教學經驗見及教育的智慧,也就是Shulman指出經驗教師的「靈活風格」(flexiblestyle)。

因此,展陳多角度的教學與經驗分享,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殊途同歸:

童話教學策略的運用

在單元四的試教中,一位新手教師沿用學習單元所列,運用「引領思維閱讀策略」協助學生閱讀,並因應學生能力,增設簡報,讓學生掌握創作故事的重要元素:

人物與地點,最後寫下第一本圖畫書。

另一位經驗教師則本着過往訓練,抓住學生好奇好問的精神,變化策略,另以「自擬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材料中發現問題,解答問題。

經驗教師與新手教師因了解學生能力,或沿用、或改變策略以配合學生需要;或剪裁、或增訂了學習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探討單元主題的核心。

因此,經驗教師與新任教師同時具備了Shulman稱許的「靈活風格」。

2.少年小說:

校本與班本的實踐

單元十二採用長篇小說《草房子》第一章《禿鶴》為學習材料,這可謂兒童文學教學中一次簇新而大膽的嘗試。

六十年代內地鄉村生活背景能否讓香港小學生有所共鳴,這是教師最為憂慮的。

然而,曹文軒以人性最美的描畫,讓讀者看到少年人最真實、最純美的情感。

就讀油麻地小學的禿鶴,不正是「校園欺凌事件」的主人翁嗎?

然而,當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禿鶴》後,身邊的「禿鶴」也許在閱讀體驗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終而成長為一位「英俊的少年」。

試行學校中有一所原已實行「文學課程」,2003年12月把單元十二引入文學課程,並簡化學習單元的內容,兩度在六年級五個班試教,成績理想,其中以學生對作品的同理感受最為教師欣慰。

此外,同校另一位經驗教師一直在班中推動文學閱讀,學生閱讀能力較其他班別為高,因而大膽地在五年級下學期試教整個單元十二。

研究員從觀課所見的師生答問,發覺學生不單對作品深感興趣,同時在個人品德情意也得到薰陶培養,學會以開放的態度,接納異己,並在內心慢慢建立了一個和諧的世界。

再者,因學生素有的閱讀習慣,他們已從《禿鶴》走進了《草房子》的世界,分別在學校及公共圖書館借閱曹文軒其他作品,如《紅瓦房》、《甜橙樹》、《山羊不吃天堂草》等,學生閱讀的潛力不能忽視。

本學習單元所呈示的不過是一種設計取向;因此,還須因應校本設置或教師個人風格加以調適。

因此,一校之內策畫同一學習內容而有不同的進度,表現出校本靈活調動,並展陳教師的個人風格與洞見。

四、編寫特色

1.編寫重心

研究員在編寫學習單元時,把作品賞析部分以提問的形式融入教學步驟,方便教師備課。

因此,教師可因應學生的能力與興趣,變通研究員所列提問,或增刪提問數目,或調整活動次序,以配合學生需要及反應。

2.針對文類特色選用學與教策略

「從閱讀中學習」是語文改革的關鍵項目,因此,研究員在設計學習單元的時候,大都因應不同文類,選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如引領思維閱讀、推測詞義、概念圖、閱讀分享法、撮寫與自擬問題等。

然而,就不同文類所擬定的閱讀策略亦非不可改易,以童話《冰小鴨的春天》及少年小說《禿鶴》為例,兩者的人物刻畫與情節鋪排,都很適合運用引領思維閱讀策略。

然而,就兩篇作品的內容來說,運用閱讀分享法引導學生思考追尋理想與成長歷程,也是恰當的。

3.思維與品德情意並重

配合香港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的學習重點,本學習單元設計示例着重高階思維的訓練,如評價、探究、創新等。

至於品德情意的培養則通過文學的氛圍,讓學生沉浸在圖畫書的視覺藝術、詩歌的意境、童話的創奇、寓言的睿哲與小說的世界裏,從認識自我,進而企及世界,成就健康的個體,致力建設一個和諧的人我國度。

4.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無定法,同時千變萬化,本學習單元設計示例所展現者,不過是研究員在組織單元、構思教學的一種想法、一個取向,為兒童文學教學提供多元取向的其中一元,以引起兒童文學教學的關注,讓專家學者,以至前線教師思考小學文學教學的發展方向,而不再限於傳統的字、詞、句、段、篇的教學模式。

再者,前線教師可因應校本,以至班本特色,或調適,或剪裁,以配應一校之內,一班之中學生的學習差異。

教師或以這些學習單元的設計構想為起點,組織校內同儕備課的團隊,使成為兒童文學教學的專業發展隊伍。

如Shulman所言,教無定法,教師也應建立個人教學的「靈活風格」,從專業發展中成長,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讓學生在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活動中學習。

五、教材與教法的試驗

這些學習單元,全部經過課堂試教。

研究員因應教師教學成效及學生學習表現所得,或另選篇章,或修訂學習活動而成,使學習單元設計更配合學生的興趣、程度、能力與需要。

六、專家與前線教師的意見

本單元教學設計經三位專家學者評審,四位資深教師閱覽,並得到高度的評價,認為在選材上突破傳統,打破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序列,回歸到人文精神本身。

此外,詳細的教學步驟更為教師提供「備課」的機會,使更多教師掌握兒童文學教學的精神所在。

兒童文學課程資源研究及發展計畫首席研究員 霍玉英

參考書目

1.Grossman,PamelaL.,Wilson,SuzanneM.&Shulman,LeeS.(1989).TeachersofSubstance:

SubjectMatterKnowledgeforTeaching(pp.23-36).InReynolds,MaynardC.(Ed.),KnowledgeBasefortheBeginningTeacher.Oxford:

PergamonPress.

2.Shulman,LeeS.(1986).ThoseWhoUnderstand:

KnowledgeGrowthinTeaching.EducationalResearcher,15:

2,pp.4-14.

3.Shulman,LeeS.(1987).KnowledgeandTeaching:

FoundationsoftheNewReform.HarvardEducationalReview,57:

1,pp.1-22.

4.周慶元(1993):

《語文教學設計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5.徐南號(編著)(1974):

《小學教材編選法》,台北,正中書局。

6.陳弘昌(1993):

《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黃政傑(1991):

《課程設計》,台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8.黃政傑(1996):

《教材教法的問題與趨勢》,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9.潘宗堯(1970):

《課程教材教學法》,香港,香港華商書報社。

10.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2002)。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

香港教育統籌局。

11.霍玉英(2000):

《小學中文科教師「內容教學知識」研究》,載於周漢光主編《語文教育新動向》,頁143-15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2.霍玉英(2002)︰《開發小學語文科教材:

從本土兒童文學開始》,輯於何國祥等編《語文敎育的反思》,頁85-95,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13.霍玉英(2004):

《開發與選輯:

以報章「兒童版」素材為學習材料研究》,頁135-144,載於何文勝主編《中國語文教育百年暨新世紀的語文課程改革》,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