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679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x

一轮各地新题单元汇编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

试题精选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260多套各地、各校优秀模拟试题分解而成,同时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错误之处、重题之处在所难免,也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版)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名题分解

整理人:

龚哲山(福建莆田五中QQ:

35152082)智玉

一、选择题:

1.(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18题)2005年11月,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将下面两张清朝时期的“万世师表”拓片以人民币5000元的底价予以拍卖。

这两张图片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朝重视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统治②统治者肯定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③孔子的治国主张获得完全认同④清朝基本肯定汉族封建教育形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的治国思想主张认为应该用仁爱之心和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这在现实世界都是不可完全采取的。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2011年4月揭阳二模12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春秋》中体现了孔子的“微言大义”,正名分的思想,

3.(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27题)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虚静以统天下”应该指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清静无为。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4.(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4题)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

C.王阳明D.王夫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题干引文选自《老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文言释读,题干大意是:

“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思想。

故答案选A。

5.(2011年4月浙江上虞调研14题)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又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位思想家应是()

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

【答案】A

【解析】材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大意是:

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意是: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是老子的思想。

6.(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23题)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

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7.(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24题)《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

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孔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

原文翻译:

“你认为百姓很饥饿,为什麽不告诉君主,让他发放粮食来赈灾?

然而你用自己的粮食来送给灾民,是你明白君主的不好,但可以看出你的品质很高尚。

”①项,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孔子对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只是认为由谁来救助值得商榷,所以①项不符合题意,顾排除①。

②项,孔子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所以②项正确;③项,救助本来是谁都应该去做的,但孔子却认为不同的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项,救助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元素,所以用“充分”两个字不恰当。

综上分析,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8.(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1题)《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引文中认为:

“克己”的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

结合以上这段解释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体现,属于朱熹观点。

9.(2011年1月汕头市质检2题)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

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本题选C项。

10.(2010年12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14题)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D.维护君主权威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先哲思想比较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既不主张寡头制也不主张民主制,他主张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国家;两者都主张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1.(2011年宁波八校联考5题)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大夫跳“八佾舞”,孔子表示

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

是()

A.提高个人修养B.维护传统礼制

C.扭转天下乱局D.规范人际交往

【答案】B

【解析】浙江的考生就本题可以结合语文课(高二年级学到专辑《论语》)相关知识进行回答,按制度贵族舞乐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可是鲁国大夫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64人的大型舞乐队,与天子同礼,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表示强烈反对。

《论语》中他谈到季氏此事的时候,就愤怒的说“八佾舞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意思是说:

如果这件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本题选B项。

12.(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23题)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

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3.(2011年1月汕头市质检2题)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

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本题选C项。

14.(2010年9月福建四地六校高二月考3题)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答案】B

【解析】理解题干中的材料即可。

15.(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1题)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

【答案】A

【解析】材料“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意是:

世道混乱……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

这种现象是孔子十分反对的,在政治追求中,他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周礼。

16.(2011年宁波八校联考4题)《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

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

【答案】B

【解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意是:

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结合各选项,B项说法“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与材料无关联,本题选B。

17.(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4题)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

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答案】A

【解析】礼是维护分封宗法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的工具,B、C、D项只体现了对城市的管理,没有体现出维护等级秩序。

故答案为A。

18.(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19题)“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

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先哲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与公元前6世纪,苏格拉底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

中国的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是在5世纪末被处死,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潮流。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9.(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2题)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

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

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

【答案】C

【解析】考查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

伏尔泰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罗伯斯庇尔是法国资产阶级,两者这样做的目的都应是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

20.(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5题)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治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

孟子主张性本善,是为其“仁政”思想服务的,可知,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是实行仁政;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则是道德教育。

21.(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12题)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B.仁

C.中庸D.德治

【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

“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

22.(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3题)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

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D.无等级名分差别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孔子的仁爱之心是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等墨子的兼爱的范围还有大,甚至是推广到敌人,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墨子的爱无等级名分。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23.(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25题)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

西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等需要,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确立起来。

本题应选C项。

24.(2011年4月湛江二模12题)“易大传: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西周B.春秋战国

C.秦朝D.明朝

【答案】B

【解析】“易大传: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意思如下:

《周易·系辞传》说:

“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体谋虑却多种多样;达到的目的相同,而采取的途径却不一样。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

由材料“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数家并存,可以判断出是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还没有出现百家,排除A。

秦朝焚书坑儒推崇法家,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C。

明朝时儒学已经稳稳居于正统地位,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D。

正确答案为B。

25.(2011年5月安庆市三模13题)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④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战国时期出现大一统思想源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变化的需求,因此根据所学可知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结合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思想大一统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社会稳定的需要。

26.(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

‘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

【答案】C

【解析】“世异则事异”是论点,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改革观。

27.(2011年4月深圳调研13题)《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

28.(2011年4月揭阳二模12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春秋》中体现了孔子的“微言大义”,正名分的思想,

29.(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2题)2011年1月12日,高达9.5米的孔子像树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右图)。

对于孔子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B.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C.孔子的哲学思想为今天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

D.孔子的世界影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仁的思想及其对今天我国现实社会的意义。

解答此题,关键是注意题目的“最”字。

孔子的“仁”的思想特别是“以政为德”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现实借鉴意义。

故选A。

B、C、D的选项分别从教育、哲学、和世界影响的角度来讲,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很恰当。

我们今天的教育、哲学应该还是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做指导,所以B、C、D的选项不是最恰当的。

30.(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26题)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

”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越名教而任自然”

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阮籍不受礼法的约束。

“存天理,灭人欲”限制了人的私欲,可排除。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是说:

天下政治清明,就终身行道;天下统治黑暗,就为道献身。

B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与题意无关。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是说:

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D与题意不符。

C项体现了自然主义,符合题意。

31.(2011年4月安徽百校论坛13题)“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

C.道家D.墨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主流想想。

本则材料大意是:

(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

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据此本题选A项。

另外本则材料选自商鞅的《商君书》,阐述上古以来政治体制的演变。

32.(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3题)《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

“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B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要求掌握各流派的特征。

帝道,即帝王之道,“其志不开悟矣”,应是道家,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

常与“霸道”相对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王道”是儒家,“霸道”则应是法家。

33.(2011年3月长春市调研25题)“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①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②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其他人,体现了孔子处事原则;③体现了孔子教育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没有差别;④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属于糟粕。

34.(2011年4月天津五校联考2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梯,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B

【解析】“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的含义是:

“不熟知《春秋》的含义,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从这层含义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

35.(2011年2月温州一模16题)《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

“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材料的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