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087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考试题

柳州铁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考

历史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

2.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3.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

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B.中书省

C.行中书省D.枢密院

4.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

“廷寄”制度反应出

A.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B.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

C.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D.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

5.“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

“他”是

A.乾隆皇帝B.道光皇帝C.光绪皇帝D.宣统皇帝

6.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7.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

8.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

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议约”和“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B.《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C.《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9.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两大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

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

10.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

重量。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度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1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四十年还未完成的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时期

1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4.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

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15.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

“(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

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

”文中“这种体制

内的监督”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

16.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

“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17.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

车。

之所以卖掉,是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

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

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

这反映了

A.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B.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

18.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19.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

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

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

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B.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20.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

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21.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22.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

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

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23.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受到民众的欢迎。

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民主意识相对淡薄B.宪政基础初步确立

C.仍受历史传统的影响D.君主专制影响深远

24.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

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好的政府会把人们变成天使B.政府权力一定要受到监督

C.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D.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25.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杰斐逊说:

“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一个政客说:

“在一个

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

“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

面。

26.“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

度的国家。

”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2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A.德国:

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

议会直接宣战;法国:

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

皇帝直接宣战;法国:

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

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28.“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

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

来激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

C.光荣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9.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

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

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

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30.《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

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

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

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

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0分,共40分。

31.(12分)运用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阐释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

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

示例:

“工农武装割据”

(1)背景(或答原因、条件、目的):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毛泽东开展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根据中国的国情,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内容(或答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

其中,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3)影响(或答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4)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有着本质不同。

军阀割据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反动武装集团,它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

请仿照示例,对“分封制”进行要素化阐释。

(12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统一中原的

秦王朝,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1)“秦王朝”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分)

 

材料二宪政的核心是宪法。

宪政是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它也是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动作过程。

——季立东《“宪政即‘限政’思想”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17-18世纪主要欧美国家建立“宪政”的标志。

(4分)

 

(3)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近代美国、德国国国家体制比较

美国

德国

政体

权力中心

皇帝

国家结构

材料四……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

通过契约的

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

,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

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2分)。

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英国的相关史实和美国《1787宪法》的内容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分析日军兵力分布,已认定日军开战后必首先以华北为进攻重点,而我方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在上海“先发制敌”,以牵制和分散日军在华北之攻势,又保证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京、上海等地之安全,且“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

淞沪会战爆发后,蒋介石号召将士“固守阵地,坚忍不退”。

但在日军的重武器绝对优势之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

而且,上海是河网地带,又无山势倚仗,对中国军队作战极为

不利,但机械化的日军却自陈“无碍用兵作战”,多重因素之下,终致上海、南京先

后沦落。

不过,《泰晤士报》等外国媒体亦盛赞“十周之英勇抵抗”“为历史上最光荣之一页”。

——摘编自余子道《蒋介石与淞沪会战》等

(1)根据材料,分析蒋介石筹划淞沪会战的目的。

(3分)

 

(2)根据材料,指出淞沪会战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淞沪会战对中国抗战有何积极影响?

(7分)

历史答案

选择题:

1—10、ACBBBBBDCC11—20、DCCBBCBDCC21—30、DBCBDCCAAA

31.分封制(12分)

(1)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吸取商亡的教训,并防止商的遗族叛乱;适应人口不断增长、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3分)

(2)内容: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拱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

(3分)

(3)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并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趋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3分)

(4)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体现。

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加强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工具。

(3分)

32.

(1)秦朝: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

(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2分,其他写一个给1分)

英国: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写君主立宪政体给2分,其他写一个给1分)

(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制。

(2分)

(3)①民主共和制②君主立宪制③总统④联邦制(4分)

(4)古罗马:

《十

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2分,任写一点即给2分,只列举具体史实,给1分)

英国: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2分)

美国:

美国国会的两院制设置,反映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联邦制的设置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

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任意写1点给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史实,同等给分)

33.

(1)牵制和分散日军力量;维护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安全;争取国际援助或干预。

(3分)

(2)原因:

战术失误,装备落后,地形不利。

(3分)

影响: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提高中国国际威望,或有助于国际援助;鼓舞全国人民抗战信心、为工业内迁等赢得时间等。

(任意写两点给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