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1071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1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

ModelreportofEngineeringSurveyPractice

编订:

JinTaiCollege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

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

【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2、篇章2:

2020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篇章1: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此次实习由院里统一组织,老师亲自带队指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操作完成定期下达的任务。

吴祖海教授这次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常来我们宿舍为我们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授以工作中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兴趣,使在实习过程中不再盲目。

天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期间,有下雨和大晴天,我们都需要认真处理这些工地测量中经常遇到的气候条件变化。

下雨时和大晴天日光较强烈时,撑伞的要求是仪器先于人;全站仪等仪器的参数设置应遵循规范中的规定;避免地基沉陷等问题的出现,确保测量任务高效高质完成。

各周的任务在前周周五或周末安排,周末的时候检查资料,这样我们每个学生能够更好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检查在测量过程所出现的问题。

虽然这一个月艰苦而有益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不过在这四个星期里对我们真的是一种考验,期间有苦有累,也有甜有快乐;期间有困难有障碍,也有极大的收获以及更多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

苦中作乐形容毫不为过。

在测量实习开始之前,我把工程测量的课本从头至尾认真复习了一遍,以便于站在一个理论者的高度,去做生产实践。

野外实习采取的方式为模拟工地,野外即校园内西大门到世纪楼以及周边建筑物一大片区域。

这种模拟也有模拟的优势,能全面地把现场工地的问题缩小到一个相对小的区域,可以节省时间并减少实习花费。

不管如何,实习都是一项快乐的活,起码告别宿舍显示屏的强烈辐射,亲近自然,铁道校园在我眼里是愈来愈可爱。

第一周任务是高程测量及导线测量。

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

导线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用李小龙的名言是“快,准。

”,没有狠字是因为对仪器必须温柔,要和仪器融为一体是测量的最高境界。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

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导线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

第二周任务是局部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的测绘对跑尺员要求较高,跑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果的好坏和进度,我毛遂自荐,挑起这个担子,另外还负责部分的一起操作。

仪器的架设也是一门硬功夫,必须扎扎实实,如前所说,必须交好仪器这个朋友,和仪器换心,才能达到交融的极致。

操作仪器,对中整平观测记录(手记与电脑存储)工作贯穿测量的始末,务必注重对细节的重视。

这项任务需要我们小组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的顺利快捷,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最终快速完成任务。

在这项任务中,我做过协调员、司镜员、跑尺员、检查员、绘图员即每项工作都参与其中,测量中辛劳难免,却不足以阻碍测量的步伐,周末由于天佑班课课程较多,有效工作时间短了,做好测量这份工作更需要默契配合。

上周的任务是放控制点,这周虽对精度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由于任务量较大,工作马虎不得。

完成之后,自然对地形图测绘的感性认识提高很大,选导线点的经验也有很大长进,地形图牵涉到cass软件的应用,主要绘图工作由另一组员负责,当然学到一个软件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获。

第三周任务则是线路定测。

我们小组先实地踏勘,选择线路顾及经济和含金量。

选线完毕后,全体进行内页计算,内页计算量大,我们经过计算以及精心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才开始放样。

外业工作两天内搞定,打桩是个苦活,为考虑行人,把桩往里敲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一天的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

对于这两项外页测量我们对仪器操作以及检查核对步骤进行了探索验证,随后开始开工测量,最后处理数据绘图。

在这项任务中我积极全面参与,理解并加深了纵横断面的理论和实践各方面的知识。

第四周我们的实习内容是桥控网的测量,我们小组进行了三天就完成了任务。

我们做的很快,完成的很轻松,同时,感觉实习增强了信心,感觉实习的作用很大。

期间我们在角度估算、桥控网放样等方面做得很顺利,可是在用方向法观察角度精算的时候,由于读数时不够沉稳,导致我们的误差偏大,重复测量,不过,我认为实习阶段出现一些小的失误是正常的,它能够更好的促进我们完成任务。

这项任务中的各项步骤我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有很大的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质量增加不少。

这四周全部任务的完成都倾注了我们小组五人的大量心血,一次测量实习做完整做好,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实习过程中协同问题也常发,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快,更强”,所以最终站在一条战线上破城斩将,得以全线突破。

所以只要我们五人精诚合作,相互交流切磋以及相互配合理解,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测量期间有时候回来很晚,食堂吃饭赶不上,只有吃泡面等;白天外页测量劳累,晚上回来处理数据。

累中有甜,苦中有乐,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激情满怀,完成任务收获丰硕成果。

我深深体会到通过这次实际的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桥控网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不过也有一些经验教训:

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总之,这次测量实习我深有感悟,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平台,尤其是控制到碎部的观点,足以推广各个科学领域,如钱学森先生的系统科学,不正是强调这些结构框架的重要性,还牵涉到思维的习惯,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再成立体。

把握到关键因素,亦是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习让我获益匪浅,提高了团队合作协调,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能力,还有注意要爱护公共财产,保管仪器,这些都为日后参加工作增加了一次实际经验,打下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学会了cass,逐步精通office,autocad,以及基于cad的cass软件。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对部分繁杂的计算我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迅速且准确。

特在此感谢吴老师不辞辛苦指导工作,对提出的问题的耐心解答。

将来工作虽然可能不直接从事测量的工作,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基础都将服务于我将来的事业,为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杰出人才奋斗吧。

篇章2:

2020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益阳市,从华天大酒店开始沿康复路至迎宾路交点,向北至团圆路交点,以这三个点构成一个闭合圈。

时间从XX年9月1日至XX年9月29日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

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

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

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1.4实习任务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包括:

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1.5执行规范

(gb-50026-XX)《工程测量规范》(gbt128987-XX)《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

年平均气温16.1℃—16..9℃。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

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

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gps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

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

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

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