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0709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

28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27.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理解线索与结构;

3.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4.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5.背诵第二段中的“舟泊绝壁”部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3.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本文是一篇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具有驳论文的特点,二者的有机结合及其叙议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石钟山简介:

学生读文注,教师播放图片:

此山位于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二、轼

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

洵(父)、轼、辙(弟);“唐宋八大家”:

“柳三王曾阳”,分别是愈、柳宗元、洵、轼、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辛”。

一生仕途不顺,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

本文是他由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

三、初读感知

1.字词

蠡(lǐ)郦(lì)罄(qìng)桴(fú)铿(kēng)

硿(kōng)莫夜(mù)栖鹘(hú)磔(zhé)鹳鹤(guàn)

噌吰(cēnɡhónɡ)穴罅(xià)窾坎镗鞳(kuǎnkǎntāngtà)

汝识之乎(zhì)无射(yì)

2.熟读课文

四、翻译

第一段:

重点词语:

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于是,在那里)。

扣而聆之(扣,敲击;聆,聆听)。

南音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桴止响腾:

桴,鼓棰;响,声响;腾,传播)。

余韵徐歇(徐,慢慢;歇,停止,消失)。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之,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所在,到处;是,这样)。

译文:

《水经》说:

“鄱阳湖口有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

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

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第二段:

重点词语:

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作状语,乘舟;适,往。

硿硿焉: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余固笑不信:

固,本来。

至莫夜:

莫,通“暮”。

发于水上:

于,从。

微波入焉:

焉,于是,到里面。

舟回至两山间:

回,掉转。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为,形成;此,即前面的噌吰之声。

有大石当中流:

当,挡;中流,水流的中间。

空中而多窍:

空中,中间是空的;窍,窟窿。

如作乐焉:

焉,语气助词,啊,呀。

古之人不余以欺也: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译文: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

船夫非常害怕。

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

船绕到(掉转)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我于是笑着对迈说:

“你知道吗?

(你知道那些典故吗?

)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庄子歌钟的声音。

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第三段:

重点词语:

殆与余同:

殆,大概。

故莫能知:

莫,副词,不。

(一说不定代词,没有人。

)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的原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乃,竟,竟然;斤,斧子;考击,敲击。

自以为得其实:

其实,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余是以记之:

是以,以是,因此。

盖叹郦元之简:

盖,发语词。

译文: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

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渤的浅陋。

五、积累

(一)一词多义

1.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例:

心不在焉。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兼词,于之,在哪里。

例: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4.语气助词,啊,呀。

例:

①于是余不叹焉。

②如乐作焉。

5.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

例:

硿硿焉。

1.自以为得之矣。

代词,自己。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介词,从。

1.水石相搏。

撞击。

2.森然欲搏。

抓、扑。

1.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2.故莫能知。

否定副词,不。

1、得双石于潭上。

得到。

2、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得以,能够。

1.如钟鼓不绝。

名词,鼓。

2.微风鼓浪。

动词,吹,拍。

1.是说也,人常疑之。

这种

2.所在皆是也。

这样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

中间是空的。

今:

天空中。

2.自以为得其实。

古:

两个词连用。

其,那,指示代词。

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

一个词。

义为“实际上”。

(三)古字通假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扣”通“叩”,敲击。

3.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4.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四)词类活用

1.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

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

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5.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补充: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作状语,乘舟。

2.微风鼓浪。

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3.而此独以钟名。

名,命名,名词作动词。

附小知识:

如何识别名词作状语

(五)特殊句式

1.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欺”,“欺余”,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石之铿然有声者。

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3.而大声发于水上。

状语后置句,于水上发。

4.今以钟磬置水中。

省略句,置(于)水中。

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判断句。

第二课时

一、理解线索与结构

围绕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

郦道元、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或:

作者主要针对两种说法质疑,他的态度和理由是什么?

)从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明确:

前人的两种说法是: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轼的质疑是:

“水石相搏说”——“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对“击石铿然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我们应该学习轼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2.第二段:

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是什么?

你对作者的这种作法作何看待?

明确:

文中是这样描写月下情景的:

“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

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作者的观点是:

①“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噌吰者,周景王这无射也。

②“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窾坎镗鞳之声,庄子之歌钟也。

我们的理解是:

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

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轼的努力。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3.第三段:

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句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

(或:

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

)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

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中心句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世人不知原因的分述: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轼对郦元和渤的态度是:

“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

二、本文的线索与思路是怎样的?

试归纳本文结构。

(一)提出两种说法,并质疑。

质疑

1.引用《水经》,交代石钟山的处所。

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2.提出郦元的“水石相搏说”,并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对郦说质疑。

3.提出渤的“扣石发声说”,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说。

(二)记叙实地考察,探明由来的经过。

察疑

1.点明探访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2.写访问寺僧。

3.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三)探明后的感想。

释疑

1.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2.分析世人不能明白的原因

3.表明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渤的观点。

三、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作业

【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

质疑

(一)提出两种说法,并质疑。

察疑

(二)记叙实地考察,探明由来的经过。

释疑(三)探明后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