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作业生态学.docx
《西南大学作业生态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作业生态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作业生态学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论述题]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
(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
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
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
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论述题]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答:
(1)稳态机制: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
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
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
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
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论述题]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答: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
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
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
[论述题]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
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
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更新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更新资源能长久利用。
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论述题]论述水生演替系列
答:
(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
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
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
(2)沉水群落阶段:
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
(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
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
(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
(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
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
(6)森林群落阶段:
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
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论述题]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答:
(1)裸岩:
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
(2)地衣群落阶段:
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
(3)苔藓群落阶段:
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
(4)草本群落阶段:
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
(5)灌木群落阶段:
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
(6)森林群落阶段:
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
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每个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论述题]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
答:
(1)单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
Clements
②主要观点:
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
①代表人物:
Tansley
②主要观点:
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
①代表人物:
Whittaker
②主要观点:
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
①共性:
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时间相适应的。
②区别:
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
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论述题]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
答:
(1)分类原则:
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2)分类依据:
①种类组成;②外貌和结构;③地理分布;④动态特征;⑤生态环境。
(3)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
(4)主要分类单位:
①群丛(基本单位);②群系(中级单位);③植被型(高级单位)。
[论述题]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答: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
[论述题]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
答: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
(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论述题]论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答:
(1)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
(2)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论述题]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答: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的进化现象称协同进化。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等或其他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
蝙蝠能发放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而一些蛾类能根据其腹基部“双耳”感受的声纳逃避蝙蝠的捕食。
不仅如此,某些灯蛾科(Arctidae)种类能发放超声波对付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其堵塞或失灵。
更有趣的是,为了对付蛾类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蝙蝠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避免发放蛾类最易接受的频率,或者停止回声探测而直接接受蛾所产生的声音以发现猎物。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
在捕食者与猎物相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
捕食者如有更好的捕食能力,它就更易得到后裔,因此自然选择有利于更有效的捕食。
但过分有效的捕食可能把猎物种群消灭,然后捕食者也因饥饿而死亡,因此“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过捕。
[论述题]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答:
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论述题]论述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
(1)全球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当今科学界,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
(2)生物多样性:
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可持续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景观生态学:
起源于中欧,是80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
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研究热点。
[论述题]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类型
种1种2特征
1.偏利作用
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
4.中性作用
5.竞争:
直接干涉型
6.竞争:
资源利用型
7.偏害作用
8.寄生作用
9.捕食作用
+0种群1偏利者,种群2无影响
++对两物种都有利,但非必然
++对两物种都必然有利
00两物种彼此无影响
--一物种直接抑制另一种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0种群1受抑制,种群2无影响
+-种群1寄生者,通常较宿主2的个体小
+-种群1捕食者,通常较猎物2的个体大
[论述题]K-对策者生物与r-对策者生物的主要区别:
r-选择和K-选择的某些相关特征的比较:
r-选择K-选择
气候
死亡
存活
数量
种内、种间竞争
选择倾向
寿命
最终结果
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
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
多变,通常不紧张
⑴发育快
⑵增长力高
⑶提高生育
⑷体型小
⑸一次繁殖
短,通常少于一年
高繁殖力
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
通常临近K值
经常保持紧张
⑴发育缓慢
⑵竞争力高
⑶延迟生育
⑷体型大
⑸多次繁殖
长,通常大于一年
高存活力
[论述题]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包括哪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各代表什么含义
答:
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
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
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
(1)增长型种群: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
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
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3)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
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论述题]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
(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
如: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
(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论述题]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答: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论述题]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
答:
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单位是:
干重g/m2或J/m2。
而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有机物质量,表示的是速率,单位是:
干重g/m2・a或J/m2・a。
[论述题]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答:
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
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论述题]简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
答:
(1)陆地:
大气二氧化碳经陆生植物光合作用进人生物体内,经过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
另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重新返回大气。
(2)水域: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经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进入食物网,经过各级生物的呼吸分解,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水体。
(3)水体中二氧化碳和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而相互交换,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离开生态系统碳循环。
[论述题]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
答:
(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
(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
(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
[论述题]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
答:
(1)按演替延续时间:
①世纪演替;②长期演替;③快速演替。
(2)按演替起始条件:
①原生演替;②次生演替。
(3)按基质性质:
①水生演替;②旱生演替。
(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
①内因性演替;②外因性演替
[论述题]简述生物群落的发生过程
答:
(1)物种迁移: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迁移;
(2)定居:
生物在新地区能正常生长繁殖;
(3)竞争:
生物密集,种间产生竞争,竞争成功者留下,失败者退出,竞争成功者各自占有独特生态位,群落形成。
[论述题]层片具有哪些特征
答: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
(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论述题]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
答:
(1)位置上:
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2)生态环境:
较复杂多样。
(3)种类多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
[论述题]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活动。
[论述题]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答:
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
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论述题]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答:
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
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
[论述题]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答:
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
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论述题]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答:
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
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论述题]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答: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
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论述题]简述植物温周期现象。
答:
自然界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
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形成温周期现象。
其主要表在:
(1)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
(2)植物的生长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的配合。
[论述题]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答:
太阳光在地球上一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津。
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论述题]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答:
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一样,形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两个生态类型。
[论述题]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答: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论述题]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答: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