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0250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年12月28日至29日,青海省南部气温持续偏低,根据(青海省气象灾害标准),沱沱河、清水河、清水河、甘德、达日出现寒潮天气,曲麻莱出现强降温天气,其中沱沱河、清水河、清水河、甘德、达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0度以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不同地区寒潮标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幅员辽阔B.冷空气生成环境不同,性质差异大

C.农业有地域性D.不同地区防灾设施不同

2.本次寒潮对当地的影响可能有

①影响冬小麦越冬②影响牲畜的越冬③导致电力、通信、供水性线路中断④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据此完成问题。

3.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B.bC.cD.d

4.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旅游②地形开阔平坦③自然资源丰富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左图为“421家庭”模式漫画图,右图为“不同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421家庭”模式大量出现,应位于图3中人口发展模式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6.针对“421家庭”模式大量出现,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③大规模吸收移民④适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如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

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

8.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1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2021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

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2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

据此回答各题。

9.2021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10.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11.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春运”压力,其主要的原因是

A.铁路运输速度慢B.铁路货运量大C.民工人数多D.为了安全减少车次

12.12.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B.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大

C.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

D.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较小,因此环境承载力很大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该城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4.上题所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居住区B.工业区

C.商业区D.城市主干道与外环道路的交会处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该企业设想:

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

16.该厂工业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航空港B.海港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

森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威胁人类。

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

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人定胜天论的思想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18.下列活动对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有利的是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矿,关闭小火电厂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可持续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A.经济属性B.社会属性C.生态属性D.环境属性

20.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B.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

C.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预防和治理污染

某电子商务平台2021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金额超1207亿元,并产生了约6.57亿件物流订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

A.娱乐业的发展B.物流业的发展C.工商业的发展D.金融业的发展

22.促使网上购物商业组织形式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方式B.人口素质C.城市规模D.信息技术

23.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长绒棉种植——热量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土壤D.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业——热量

为了过滤大气中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大学生发明了PM2.5补集装置(如下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危害人体健康B.加剧自然灾害

C.改变水资源分布D.制约城市化进程

25.该补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

①工业炉窑②家庭厨房③大型船舶④蔬菜农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6.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A.酸雨B.赤潮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二、综合题

27.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举,标志着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上图“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中绘出青藏铁路线。

(2)铁路运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长途运输的优势。

由于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因此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高原冻土__________等。

(3)高原冻土层中含有冰,融冰前后体积、承压变化明显,在上面直接修筑铁路会出现冻胀、融沉等问题。

因此,铁路通过冻土层地段应该

A.设计冷冻系统,维持常年冻结状态

B.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

C.设计遮盖系统,使路基避免阳光照射

D.利用冻土层,固结铁路桩基

(4)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使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有关部门在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中推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请你列举出三条措施。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29.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还有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盛产小麦、棉花。

根据上述情况,完成下列各题(9分)

(1)该地将建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把四个工厂填入右图空白处。

(2)该地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工业。

(3)下列四厂中,与该主要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有____。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还可建立轻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等。

30.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

(3)F、G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3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

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

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西北航道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

(3)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条件差距大,寒潮标准有地域差别。

寒潮在青海省会引发牧业灾害,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1.寒潮标准有地域差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南北、东西跨度都很大,导致寒潮标准不同。

选A。

2.时值冬季,青海省大多为牧业生产,本次寒潮可能会影响牲畜的越冬、导致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但一般不会导致供水性线路中断,这里不种植冬小麦,选C。

3.A

4.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与其他聚落相比,a处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同时,地势平坦开阔,农业发达,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

故选A。

4.因该城市的形成受河流和地形的影响,所以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开阔平坦和河流交汇处;而并不是宗教中心,自然资源也不丰富。

故选C。

【考点定位】城市区位因素

5.D

6.C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

“421家庭”模式即现代型的低增长模式,会带来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等系列问题,据此,要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适度移民等。

5.“421家庭”模式大量出现即意味着人口增长进入现代型的低增长模式,对应右图中人口发展模式的第四阶段。

6.“421家庭”模式大量出现意味着人口增长进入现代型的低增长模式,会带来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增多等系列问题,据此,要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选C。

①是人口增长快时的问题,③可以移民,但不可以无序或大规模移民。

7.B

8.D

【分析】

7.本题考查城市化。

世界城市人口增多大于世界人口增长,说明整个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8.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故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区域,A不对。

从图中看,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B不对。

图中显示,2021年发展中地区的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世界的城市人口在这之前就超过农村人口了,C不对。

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世界欠发达地区总人口多,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升高,所以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D对。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9.D

10.A

11.C

【分析】

考查人口迁移。

9.春运客流主体以节前民工返乡和节后民工外出务工为主。

我国春节前的旅游流主要是从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向民工输出省的返乡流为主,故春节前主要是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向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的返乡流为主,A错误;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B正确;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C正确;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D正确。

故选A。

10.春运的压力主要是春节前后,大规模的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等人流量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故选C。

12.C

【解析】环境承载力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会发生变化,如果消费水平提高,一定时段内的环境承载力会下降;但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资源开采深度广度增加,环境承载力越大;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较小,但环境承载力很小,选C。

13.C

14.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3.各地的地价水平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四地中,丙地地价最高,交通通达度最好。

14.一般情况下,地价水平随着离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在郊区出现地价水平的次高峰,最可能是处在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地价偏高。

考点:

城市功能分区。

15.B

16.B

【分析】

该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

15.由材料可知该产品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价格高,应是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可能是化工产品和建筑陶瓷;生物药品没有零部件;因此该产品可能是电子产品,B正确。

16.该工厂产品主要运输方式为航空,因此布局首先考虑航空港,B正确。

17.B

18.C

【分析】

17.试题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

“人类通过植树造林活动,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表明人类的活动有利于环境的发展,而“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这表明环境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的活动。

所以,此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的思想是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故选B。

考点:

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

本题结合案例材料考查人地关系的思想,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分析材料,从中提取有关信息。

18.试题分析: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会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加剧;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使旱涝灾害加剧,这说明环境的发展不利于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业发展;而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会减轻对煤炭资源的破坏,使人地关系协调。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案例考查人地关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各案例,从而体会人地关系。

19.A

20.B

【解析】

19.该定义强调了利益的最大化,即偏重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选A。

20.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属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选C。

21.B

22.D

23.D

【解析】

21.快递与物流息息相关,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物流业的发展,选B。

22.网上购物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促使网上购物商业组织形式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技术,选D。

23.南疆的长绒棉种植主要源于光照强、温差大,水源足;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与地形有关;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于水源有关;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业得益于谷地地形使得热量丰富,选D。

24.A

25.B

26.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会影响到人体健康;该补集装置处理废气污染物,能广泛运用于耗用矿物燃料比较多的产业,如工业、交通类产业;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荒漠化发生概率最大。

24.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使人们呼吸到身体里的PM2.5颗粒物增多,影响到人体健康,选A。

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和自然灾害、水资源分布无必然联系,也不会制约城市化进程。

25.该补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耗用矿物燃料比较多的产业,如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等,选B。

26.酸雨多见于湿润的南方地区,赤潮多发生于沿海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土地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荒漠化发生概率最大。

27.

(1)图略(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

(2)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3分);高寒缺氧(或生态脆弱)(3)B(4)加强高原、高寒地表植被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铁路相关知识。

青藏铁路指从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段,沿途需跨越青藏高原,必须克服高寒缺氧等问题;为保护冻土层同时维系交通顺畅,建设中需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在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中还有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平时注意积累。

(1)青藏铁路指从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据此描绘。

(2)铁路运输具有运量较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适宜长途运输的优势。

青藏铁路建设中由于需要在青藏高原施工,需要克服高寒缺氧(或生态脆弱)、地质条件复杂等问题。

(3)铁路通过冻土层地段应该既保护冻土层,又不影响铁路运行,做法是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选B。

(4)在工程设计、建设中的措施如:

加强高原、高寒地表植被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结合所学查阅资料、分析列举即可。

28.

(1)混合农业。

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

(2)临近公路,交通便利;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并重,故判断为混合农业区。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考点: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

本题难度低,属于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并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常规考点的一般分析思维总结和归纳,形成分析思维。

29.

(1)从上到下:

发电厂,焦化厂,钢铁厂,水泥厂

(2)钢铁

(3)A

(4)焦化厂可以回收焦炉中的氨气制氮肥

(5)食品加工厂棉纺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联系,区域主导工业部门,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清洁生产的模式。

(1)填注工业联系图的关键是要了解这些工厂与原料、燃料的关系。

由铁矿箭头可判断出钢铁厂的位置,而炼钢所需的辅助材料有焦炭、石灰石和电力,又因为要发电需要有煤炭,并且炼焦过程中需要电力,这样,可确定电厂与焦化厂的位置,即最上面的发电厂、向下依次为焦化厂、钢铁厂。

而钢渣和辅助矿黏土、石灰石-起可生产水泥,故最下面为水泥厂。

(2判断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分析,四类资源中有三类资源与钢铁工业有关;二是结合将要建立的四家工厂来进行推论,焦化厂主要是为钢铁厂提供焦炭,水泥厂的原料来源之一是钢铁厂的废渣,因此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应该是钢铁工业。

(3)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且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工业部门应是重型机械厂,因为它需要大量的钢材作原料,选址该地可以就近从钢铁厂获得,同时其产品也将有一部分就返销售到矿产地,另外这里的工厂均属于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部门,而重型机械厂对环境的要求不很严格。

精密仪表厂要求空气洁净、环境优美,不能布局在有重度污染的工业区;造船厂需要大量钢材,应该接近钢铁厂布局,但船只运输不便,所以造船厂更需接近消费市场沿海、沿江的港口,而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内陆,故不宜在这里建设造船厂;纯碱厂一般要接近海盐产地,所以这里只能布局重型机械厂。

故答案为A。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焦化厂回收焦炉煤中的氨,生产氮肥。

(5)因为当地盛产小麦、有丰富的地下水、周围是棉花产地,故可以发展食品厂、饮料厂、棉纺厂等轻工业。

点睛: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点:

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其主要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

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

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

例如,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是:

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

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

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

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

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30.1.偏南风;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G;4.A  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解析】

整体分析:

工业区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除考虑风向外,工业生产运输量大、耗水量大,有水污染或固体污染。

还要考虑交通、水源、隔离带等因素。

高级住宅区靠近风景区,位于上风向,城市段的河流上游。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布局在城区北方,北方应是盛行风的下风向,则该城市主导风向是偏南风。

(2)除考虑风向外,工业生产运输量大、耗水量大,有水污染或固体污染。

该城市工业区布局靠近铁路和公路,运输方便。

靠近河流,用水方便。

和住宅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可减少对住宅区的污染。

(3)E,F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E区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

F占地面积最大,是住宅区。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中高级住宅区的是A地,原因是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

靠近河流上游,水质好。

靠近风景区,环境好。

B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差。

C、D距公路远,交通不便,

31.

(1)山地冰川融化加快;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4)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毁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

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水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

为减缓全球变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