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0014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docx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科学教育方案老观坨杨晓峰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

保护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科学活动方案

 

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晓峰

 

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

————保护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科学活动方案

一、背景

黑土地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荣耀与代名词,一提起黑土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北,黑土地,可谓是东北人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耕种,东北黑土地已经面临退化的境地,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腐殖质层厚度变薄。

腐殖质层厚度由原来的60~7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在部分黑土地带已不复存在。

黑土地耕地地力减退,质量明显下降。

黑土地生态恶化,水污染严重,辽河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污染严重的河流。

保护黑土地可谓迫在眉睫、箭在弦上。

2015年年末农业部已经开展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更体现国家对保护东北黑土地资源重视程度。

然而,通过查找资料,目前并没有学校大规模了解、认识、保护黑土地的实践活动,我校作为东北地区一所农村学校,学生脚下就是黑土地,窗外就是黑土地,可谓与黑土地息息相关,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摸索保护黑土地的乡土教育实践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二、需求分析

1.探究黑土地保护这一科学教育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知识分享,是新教育行为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取证得到黑土地相关知识,让学生实践和观察得到黑土地肥沃的特性,让学生群策群力找出保护黑土地的方向和办法,不但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保护黑土地资源符合环保理念,充满正能量。

环保既是目前舆论的热点,也是教育的热点,通过保护黑土地资源这个活动,可以塑造学生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科学品质,养成注重环保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收集黑土地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黑土地的定义、种类、分布、构成、目前状况等相关知识。

(2)通过在种植实践、模型解释、实验分析等活动,了解黑土地对比其它类型土壤的优势,找出黑土地资源破坏的元凶,总结归纳保护黑土资源的方向和办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学习中,既能进行小组内学习,也能自主探究,并且能利用社交软件与其他学校甚至省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

(2)在学习、探究、实验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其他同学成果和结论进行吸收和评判,总结并共享观察、学习、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保护黑土地”科学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爱家乡、爱沈阳、爱东北、爱国家的情怀,增强以学为用、报效家乡的情愫。

(2)通过搜集资料、分析、科学实践、实验、倡议,培养一丝不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科学价值观。

(3)通过与周边群众交流、听专家报告、下乡科普,能积极融入社会大课堂,增强自身社会经验。

四、活动时间与人员

1.时间:

活动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验阶段,组织一个或若干小组试行方案,选择一些可以小组内进行的活动做,定于2015年10月—11月。

第二阶段是全面推广阶段,定于2016年5月—7月,参加人员为学校四、五、六三个年部所有学生。

具体时间安排是:

校内活动安排在科技课、综合实践课、中午课间进行,校外活动安排在周六周日以及学生放学后进行。

2.人员:

活动参加人员为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六年全体同学、科技教师、综合实践课教师,共180人,约占学校小学部总人数的60%,组织形式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按所在村镇4-6人不等,每班级4-5组,学校共六个班级20-30组。

科技教师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五、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活动包括7项内容,依次是动员、实地调查、构成实验、收集资料、献计献策、种植实践、倡议总结。

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保护“家乡黑土资源”主题教育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信息收集与整理、自然观察、实验探究、动手制作等,自主探究,亲身实践体验,探究与保护“黑土地”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而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赢的理念,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二)难点、重点、创新点

重点:

了解黑土地资源濒危现实情况的同时思考保护黑土地做法。

难点:

全面搜集、监测、调查、了解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状况。

创新点:

1.形式创新,谈话、探究、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

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普剧、科学微电影、实践活动等多种表现方式相结合。

2.内容创新,活动更趋信息化,综合网络、公众号等前沿信息化模式。

在活动参与上,强调爱心传递,强调校际间合作,与外校联手,开展主题相似的黑土地保护行动,共享资源、共享收获,共享快乐。

3.调查对象创新,强调和农民,和自己父母对话,并在成果中得到体现,形成《黑土地的见证者-乡村耕耘者谈话集》。

(三)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

1.场所:

老观坨地区耕地、林地,蒲河滩涂,校园绿化区,科学实验室,学校初中部生物实验室。

2.资料:

学校图书室,XX网百科,XX网学术,知乎网,果壳网,维普资讯网,科普专家、学者,农林局、气象局土壤水文资料,科技教师QQ群。

3.器材:

小铁锹,放大镜,花盆,苗床,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纸,摄像机,相机,手机。

(四)活动过程和步骤

1.宣传动员会,提炼好主题(2016年5月1日-5月5日)

活动要点:

导入;动员;分组。

活动程序:

导入——四、五、六年级利用班会开展一次有关爱家乡,爱黑土地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举办之前,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象征“黑土地”,初步了解黑土地的一些知识。

在班队会上,利用后十分钟播放第五届科学影像节一等奖作品《耕地里的肠梗阻》,引发学生关注,同时导入本次活动主题,我们脚下的黑土地现状如何?

遭到破坏了吗?

大家了解吗?

学校黑土地主题班队会

播放视频印发思考

动员——印制调查问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我们脚下的黑土地如今怎么样了,还是和以往一样肥沃吗?

你对家乡的黑土地了解多少?

黑土地为什么值得我们骄傲?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片黑土地?

我们黑土地上特有的一些植物你知道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猜想,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给学生带来探索的方向和动力

班会学生讨论

分组——本次活动计划参与班级为四、五、六年级,共六个班,180名同学,约占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三。

按照我镇六个自然村,按班级划分为20-30组,按年级分配宣传动员环节中所提问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研究、动手实践等活动,确定单个年级各组调查问题各不相同。

小组拟定计划。

2.调查黑土地,揭示肥沃谜(2016年5月6日-5月15日)

活动要点:

对话;采集;分享;展示。

(1)对话要求:

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周围的农民伯伯对话,了解他们对黑土地的认识和态度,了解关于老观坨黑土地过去情况和现在的情形,归纳过往和现在有何不同。

小组成员与当地农民对话

(2)采集要求:

组织学生采集不同地块里的土壤,以及在黑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并对标本进行编制标签编号,对难以采集的诸如乔木等植物,要拍摄照片。

小组成员采集稻田内土壤

小组成员采集玉米地内土壤

(3)分享要求:

组织同年级的小组之间互相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采集的标本,把其中重复的拣选出来,择优保留。

归纳每个小组的调查问卷,选出优秀的调查记录进行小组之间学习。

同时小组内归纳调查结论,形成一份完善小调查报告。

(3)展示要求:

学校专门拨出专用教室,建立学校“黑土地宣传室”,按年级、班级划分展示区域,组织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标本、图片和第二阶段调查结果放在展示角里展示。

班级对话以及调查内容

年级

对话

采集

四年级

种植问题:

例如家乡的黑土地现在主要种植什么作物,黑土地适合种植什么?

不适合种植什么?

为什么。

家乡黑土地上生长常见植物的标本。

五年级

黑土地现状调查:

例如家乡黑土地现状如何?

各村的土地哪儿比较肥沃,哪儿比较贫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土壤里是否有杂质,都是什么?

实地探访肥沃和贫瘠的土地,采集土壤标本,拍摄照片。

六年级

土壤保护与利用调查:

例如农民是如何使用农家肥让土壤肥沃的?

化肥使用情况如何,化肥有什么缺点?

农家肥和沼气肥使用情况如何。

水资源目前情况如何,地下水水位和灌溉水源是什么样的。

进入田地考察,拍摄照片,记录视频。

3.触碰黑土地,构成来解密(2016年5月16日—5月20日)

活动要点:

实验;观察;制作。

(1)实验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将收集过来的各类黑土标本按观察法、水解分层,溶液干燥和加热等实验了解黑土的构成,操作酒精灯等危险实验选择有实验经验的高年级同学带着中年级同学做。

小组成员验证土壤成分

小组成员验证土壤成分

(2)观察部分: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村子或不同地域的黑土土壤构成有哪些差异,并思考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四年级同学按小组写出猜想,五、六年级写出观察报告。

小组成员考察农家肥施用情况

(3)制作部分:

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所有调查小组组长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作老观坨地区黑土形成的沙盘模型,沙盘要一方面直观反映植物腐烂沉积形成混和形成黑土地的过程,一方面直观反应出老观坨地区黑土地分布厚度、生态状况和开发状况,并结合以前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面向四、五、六年级同学的展览,学生通过自荐竞选出讲解员进行讲解。

小组成员考察现代化农业设施

4.保护黑土地,群策又群力(2016年5月21日—5月31日)

活动要点:

质疑;探究;展示。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和观察,以及通过专家了解的知识,提出关于目前老观坨地区黑土地保护面临的各种问题猜想和假设,教师指导学生把其中相似的问题合并,按照条目张贴到显著位置,形成待解决问题题库。

小组成员研究选题

(2)选题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以组的形式,选择相应问题进行探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把具体解决保护黑土地土壤的方案、想法、点子、小发明小制作构想出来。

(3)探究展示,把各组探究出来的结果展示出来,各组同学按年级进行自评互评,召集各小组组长或学生统一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小发明,会施肥的耢犁

5.探索黑土地,资料再收集(2016年6月4日—6月15日)

活动要点:

补充;延伸;讲座。

(1)补充资料,教师引导小组学生到图书室和网络上,查阅与自己探寻问题有关的科学资料,把各个小组科学调查报告补充完整。

小组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2)活动外延,视角从老观坨地区扩展到县内、市内、省内和省外,利用科技教师QQ群与其他学校师生取得联系,共享活动方案,共同开展黑土地调查、利用和保护活动。

小组在电脑上查阅资料

(3)专家讲座,学校联系辽中县农牧局和气象局的相关专家,抽出时间到校深入到学生中间,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学校还将与沈阳市科协联系,聘请土壤学和生物学专家,到学校开展关于“黑土地利用与保护”的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黑土地的知识。

6.利用黑土地,绿色我传递(2016年6月16日—6月25日)

活动要点:

栽培;实践及描绘;演绎展示。

(1)开展栽培活动,学校购买相关苗木和种子,组织学生开展栽培在老观坨地区未生长的各类经济植物、粮食作物,让学生做好植物成长记录,记录可以一直延续到九月相应植物收获。

学生种植植物

学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2)制作描绘自己的想法和发明,组织提出黑土地保护方案、小发明小创造的学生,利用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物。

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变成实物的,则进行科幻画活动,把其中的想法变成科幻画,从而让想法或方案更直观。

学生设计的有关保护黑土地的科幻画

(3)艺术表现黑土地的保护意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演绎本次活动的收获,包括排演科普剧,整理视频资料拍摄科学探究纪录片等等,从而让本次活动更趋多彩化、多元化。

学生排演《沈阳植物选班长》科普剧,弘扬“黑土”文化

7.总结本活动,大家共倡议(2016年6月26日—6月31日)

活动要点:

总结;信息化;倡议。

(1)做好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活动体会,其中四年级可以是活动中一件小事,也可以是自己的一点感想。

五年级需要重点写一篇自己的收获,六年级需要整理自己的一份资料,最好形成一个小型的研究报告雏形。

学校要把学生的总结体会归档待查。

(2)结合信息化做好活动升华。

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信息化让保护黑土地这一活动通过网络这一“土壤”长青下去。

可以通过建设网站,建立QQ群微信群的形式,组织其他学校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建立APP,让公益走入每一部手机,让环保进入每个人的心田。

学校建立的“保护黑土地守卫家乡魂”公众号

(3)走入社区,提出倡议。

学生要把自己的成果深入到村屯,增强本次活动在老观坨地区的影响力,从而通过这项活动唤起老观坨群众自觉保护黑土地的意识。

同时通过科普剧、科幻画、科学探究纪录片,让保护黑土地的理念走出学校,走出沈阳,走进全国,以让更多的人关心黑土地的未来。

(五)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步骤

可能出现的问题

1.时间问题。

正课和课余时间安排有冲突,特别是当三个年部集体活动的时候,时间难以安排到一起去,容易导致顾此失彼。

2.其他活动对本活动的冲击。

活动开展时恰逢红五月艺术节、机器人比赛、纸飞机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容易导致学生分心。

3.专家教授日程有冲突。

考虑到要聘请专家教授来学校做关于黑土地保护的科普讲座,但由于日程安排冲突难以保证按时来到。

解决步骤

1.重排课表,将参与本次活动的六个班级至少保证同一年部的两个班级活动课、实践课同时进行,从而延长4—6年级下午自习时间以便同时进行活动。

2.红五月艺术节活动,可以考虑节目形式为科普剧,与本次活动结合在一起。

机器人比赛不动,练习时间可以从中午课间挪到早自习。

纸飞机比赛延后到六月。

3.专家如果日程冲突难以到来,可以考虑延后,考虑先聘请辽中县农牧局农技师和姜大光同志到学校讲座。

其中前者是辽中县内农业权威人士,容易请到。

后者是老观坨学校校友,棚菜专家,居住地在辽中,且是沈阳农业大学外聘客座教授,水平也很高。

(六)预期效果和呈现方式,

1.形成《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开垦情况报告集》、《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破坏情况报告集》、《老观坨地区黑土地资源保护方案集》、《老观坨地区黑土地栽培植物观察记录》、《黑土地的见证者-乡村耕耘者谈话集》等相关总结资料。

2.建设一间“黑土地”科技展室,形成多个科学影像纪录片、科普剧、科幻画,通过展示,村屯乡镇反响良好,上述作品同时获得市、省奖励,保护黑土地的行动与倡议被更多人熟知。

3.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乱丢垃圾情况减轻。

同时能够主动净化环境,家长反馈情况良好。

4.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表达能力提高,形成的小团队内能够互相合作,探究交流。

(七)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1.每个活动组内均有小结,每组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给予组内人员评价。

小组之间根据对方实践成果也给对方评价。

评价分数为百分制,分别从态度、合作、参与、成果四个方面给予相应分数。

态度是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的是否具有认真、严肃等科学态度,分占比20%;合作,是与小组成员合作时的表现,是否团结,协作,分占比30%;参与,是在整个活动中完成各个环节的情况,分占比20%;成果,是保护方案与心得体会的完成情况,分占比30%。

2.学校通过评选优秀作品、优秀方案、优秀心得体会、报告的形式,对本次活动产生的优秀学生和优秀作品给予表彰。

表彰的标准为自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分数为100分,其中,自主性40分,创新性40分,实用性20分。

3.根据课间表现评比评价、家长反馈、学生反馈等方式,验证本次活动对学生日常习惯的影响。

(八)对青少年“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1.本次科技活动以学习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向校外、开眼界、获知识、想办法、展自我,本次主题活动,学生可以通过里面的分设小单元,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去获取知识,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增加、学习主动性提升均有帮助。

而且小团队的设立,组内自评互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班级和班级的比较,年级和年级的展示,更能推动学生找寻知识的渴望。

四、五、六年级对资料调查、作品完成和活动总结的不同要求,更能照顾学生差异性,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收获。

2.展示活动的丰富多样,包括科普剧、科学探究纪录片、科幻画等活动的开展,QQ群、APP的设立,能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之余,学习领略更多的艺术、文化、信息技术的知识,能让学生学习知识层次化、延伸化,增加学生的收获和体验。

沙盘制作、“栽培作物传递绿色”环节,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资料展示以及到村镇表演宣传增强了学生表现能力和交流能力。

3.学生通过搜集黑土地的相关资料,以及听取讲座,走入田间地头,能够有效增强其了解家长、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精神品质。

通过自己构思家乡黑土地资源保护方案,不乱扔垃圾的倡议,主动捡拾垃圾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养成其严禁、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通过小组内配合探究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

同学们互相通过与农民伯伯对话、与专家对话,能够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

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杨晓峰

二零一六年三月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