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566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docx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

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

--兼论“语用-语义-语法-语序”链

提要本文秉承“语用-语义-语法-语序”相互依存的理论观点,以英语语法范畴的演变为材料,简要阐述了英语语法系统,特别是情态动词、do和have的助动词化对英语SVO语序的影响。

这三类语法范畴是受到主语表达主观性、强施事性和对事件控制的语用需要的驱动而发生语义演变和语法化的,它们反过来固定了主语的位置,强化了SVO语序。

历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三种句法分区:

小句前区、助动区和事件内区对附加语的句法位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语用-语义-语法-语序情态动词dohave助动词化SVO语序附加语

 

1.引言

本文将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探讨英语基本的语法范畴形成及其对SVO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在现代英语中有哪些语法范畴,它们的句法位置怎样?

VanValin&Lapolla(2002[1997]:

49)对世界语言中的语法范畴和句法位置的对应做了如图1所示的勾画:

sentence

(LDP)

clause

(prcs)core(pocs)(RDP)

(ARG)Nucleus

(ARG)

PRED

xpxpxpxpxpxpxp

                        Aspect

NucleusNegation

Directionals

Directionals

CoreModality

negation

status

ClauseTense

Evidentials

Illocutionaryforce

图1VanValin&LaPolla的句法层级图和语法范畴的位置

该图显示,句法的三个层次上分别受到不同语法范畴的作用。

从上往下看,体、否定和趋向(directionals)作用于内核(nucleus)层面,趋向、情态和否定作用于核心(core)层面,状态(status)、时态、传信(evidentials)和语力(Illocutionaryforce)作用于小句层面。

需要明确的是,趋向范畴指的是语法中表示动作方向的范畴,比如汉语中表示方位的趋向补语,如“店小二端来了饭菜”中的“来”,状态(status)指命题的两种状态:

已然(realis)和未然(irrealis),在日语和韩语中,有专门的形态标记表示已然和未然,在英语和汉语中缺乏这样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词汇等分析式表示。

VanValin&LaPplla(2002[1997])通过跨语言的对比力图证明他们所勾勒的这样一个语法范畴和句法层级的对应图具有普遍语法的适用性,即世界上的语言既都有这些语法范畴,也有这样的位置对应关系。

然而,在我们看来,该图至少与英语语法的实际状况存在差异。

首先,该图没有把主动-被动范畴纳入;其次,英语中的趋向表示法语法化程度不及汉语深,基本用介词表示,如“店小二把饭菜端来了”可直译为“thewaiterhasbroughtthedishestotheguests”,其中趋向意义用介词to表示,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语法标记;其三,从历时的角度看,英语中与动词关系更密切的语法范畴是体、态、时和否定,与主语关系更密切的是情态和态。

从语义的角度而来,情态表示言者主语或施事主语对事件或命题的态度,态表示言者主语对事件的编码视角。

对英语的SVO语序影响最深远也是以上所列的这些语法范畴。

尽管如此,该图仍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不同的语法范畴对应不同的句法层级,如体与动词核心关系密切,情态范畴与主语关系密切,那么,这些位置对应关系是否沿袭自古英语呢?

现代英语中的SVO型语序反过来对其他句法成分的位置,如附加语的位置,是否有反作用呢?

本文试图回答这类问题。

2.古英语的语序和语法范畴

英语学界(如Quirk&Wrenn,1958,Gelderen,2000)认为,古英语的语序是相对比较自由的,因为古英语有发达的形态标记,词类进入句法,不论其位置如何变化,其身份是相对清楚的;认为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分析性逐渐增强,综合性逐渐减弱。

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形态的削弱和语序的固定。

然而,Quirk&Wrenn又指出,对于古英语语序的这种自由度不可过分夸大,认为存在两种主流语序:

主句中是SVO型,从句中是SOV型。

从句由于较少受到一些语用操作如焦点化和话题化的影响(石毓智,2001;徐默凡,2003),语序相对而言比较保守,维持着较为古老的SOV语序。

尽管如此,与现代英语相比,古英语中的主语S具有如下特点:

(a)主语的地位存在争议。

由于古英语的主语S一般带有与格或方位格,代词主语也带与格标记。

如:

(1)a.Nebipusgeborgen

NEGisUS.DATsave.PST.PART

‘Weshallnotbesaved.’(lit.tousisnotsaved)

(1)中,主语us以宾格代词出现,并且还带了与格标记(DAT即dative,古英语的一种格标记)。

按现代英语的眼光看,

(1)中的us(us.DAT)应理解为“tous”,是一个介词短语,而介词短语在英语中一般不作主语。

(2)古英语中较广泛地使用无主句(subjectlesssentence)。

由于古英语中存在大约40个左右的客观动词(impersonalverb),并且使用频率较高(Lightfoot,2010[1979]:

229-39),如chance、neden(need)、semen(seem)、think、hunger等等,这类动词出现的句子一般都是无主句,或者说谓词前面出现的是宾格代词,如:

(2)a.methinkweshalbestrongenough.(1534)

b.thenneedethusnowepenusfortosave.(1386)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句出现的历史年代。

按现代英语看,

(2)解释为Ithinkweshallbestrongenough,(2b)解释为thenweneednoweapontosaveus。

(3)主语的位置不一定在句首。

如:

(3)a.ƤaticodehimmonƤaEaganut

Thenstuckhimsomeonetheeyesout

‘thenhieeyesweregorgedout.’

b.ƤonnenemihtƤunaƤætmotutateon

thennotcanyounotthemoteoutdraw

‘thenyoucannotdrawthemoteout’

(3a)的主语Eagan(eyes)居于趋近句尾的位置,(3b)的主语you居于情态动词can的后面,类似情况在古英语中屡见不鲜。

以上事实表明,古英语的主语远远不及现代英语的主语位置的规则化(regularized),SVO型语序尚在形成过程之中。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英语语序规则化为SVO的呢?

这是本文需要探究的问题。

古英语的语法范畴也远不及现代英语的发达。

与谓词相关的时、体、态,和与主语和谓词都相关的情态范畴均在发展过程中,而与此同时,一致范畴,包括主谓一致、谓宾一致、领有者和被领有者之间的一致、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的一致,逐渐消弱。

下面简单叙述古英语的比较突出的语法范畴。

(a)时范畴。

古英语只有两种时态,称为过去-现在(preterite-presents),将来时标志will和shall直到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才发展出来;

(b)体范畴。

古英语尚没有完成体、进行体等概念,be+pastparticiple(be+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至少可表达三种意义:

完成义、被动义和主动义,如:

(4)WhanneƤatwasi-edndedheƷaldeupƤe

Whenthatwasendedheyieldedthe

lastebreepwipawelgreetsweetnesseof

lastbreathwithawellgreatsweetnessof

Smylandsohewasi-buriedƤere

Smileandsohewasburiedthere

‘whenthatwasended,hegavehislastbreathwithagreatsweetnessofsmileandso

hewasburiedthere.’

上例中的Ƥatwasi-ednded有三种解读:

(a)主动义,即thatended,(b)被动义,即thatwasended,(c)完成义,即thathas(had)ended。

体系统的发展与表示拥有义的have的助动词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下节将阐述。

(c)态(voice)范畴。

古英语的主动态和被动态尚不分明,如例4中的Ƥatwasi-ended既可表示主动态,也可表示被动态。

(d)情态范畴。

古英语中,情态动词尚未发育出来,现代英语的典型情态动词如can、may、must等还是实义动词,和一般的实义动词一样,能带宾语、能发生-ing和-ed的曲折变化、直接被否定词否定、后接带to的不定式,直到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中,它们才发展为专表情态义的情态动词。

(e)不定式。

古英语的不定式尚未发育,fortov形式实际上还是名词组(Lightfoot,2010[1979]:

186-98;Fischer,2007;Los,2005)。

古英语似乎不存在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

中古英语发生的系列语法大变动促进了现代英语SVO语序的形成,而SVO语序的固化又对附加语的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节将详论。

2.中古至现代英语的语法变化对语序的影响探源

中古英语是英语语法发生大变动时期,表现在与谓词相关的时、体、态的发展、do和have的助动词化、情态范畴的发展、否定词的位置变化、它们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固定和它们与主语相互位置关系的确定。

与此同时,与名词相关的性、数和格范畴却渐趋衰落。

一系列的语法演变使英语的语序逐渐固定为SVO型。

然而,为什么英语中会发生这些语法演变?

其内驱力和外驱力何在?

英语历史语言学研究虽然成果颇为丰厚,但对于语序固化为SVO型的缘由却鲜有探讨。

本文立足于语用驱动语法变化的理论(Traugott&Dasher,2002),认为语用的需要既能促进语法范畴的变化,也能进一步促进语序的规则化。

具体到英语的历史句法学中,我们认为发展了如下系列的语用-语义-语法-语序的变化:

(a)随着英语主语位置的逐渐固定,产生了表达主观性(subjectivity)的语用需求,该需求促使一些实义动词如can、must和shall等发生语义演变,意义变得虚灵,成为情态动词;

(b)随着主语的施动性(agentivity)的增强,产生了表达强施动性的语用需求,该需求促使原本表示使役义(causative)的实义动词do意义变得虚灵,成为主语强施动性的“代言人”;

(c)随着主语施动性的增强,产生了表达对事件控制的语用需求,该需求促使意义上表示拥有具体物的have的助动词化,使英语从BE-language变成HAVE-language(Isaĉenko,1974),have助动词化促进了英语进行体的完善,进而使英语的时体系统发育完整;

(d)随着主语位置的句首化,受事名词宾语通过话题化语用操作到句首,产生了表达被动义的语用需求,或者说产生了主动式和被动式相互分离的语用需求,该需求也成为促使have助动词化的原因之一,have助动词化后,英语的被动语态趋近完整;

(e)与时间相关的语法范畴如时和体,与事件视点(eventviewpoint)相关的主动-被动表达方式和表达主语(含言者主语)“声音”的情态范畴相互排列,使英语的语法系统极为精密完善,而语法的精密完善反过来使语序更趋稳固;

(f)语序的固定和语用的分区又使得英语的附加语位置逐渐固定。

以上所列就是本文所持的观点,下面详论。

2.1主语与情态动词的发展

古英语是没有情态动词的,其发展约自中古英语时期始。

一些与强施动型主语相关的动词,经过如下5个步骤发展成情态动词(Lightfoot,2010[1979]:

100-115):

(a)失去带宾语的能力;

(b)失去“过去-现在(preterite-presents)”曲折变化;

(c)成对的现在式-过去式情态动词如may-might、shall-should、must-might变得与时间无关,意义差别变得模糊,而专门服务于表达不同程度的情态意义,如should比shall委婉,might比may委婉,情态系统渐趋完善;

(d)情态动词出现之初曾有两种语序SMVO和SOVM(M表示情态动词),分别出现在主句和从句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种语序消失,情态动词M和主语S的关系变得“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e)to标记不定式的兴起进一步将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分离开来,情态动词的前身和其他实义动词一样,其后的动词也用to标记为不定式,如Hetriedtodoit,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态动词后面的动词不同to标记。

正如Bybee,etal(1994:

176-215)所指出:

这些情态动词的前身都是表示与施事相关(agent-related)和与言者相关(speaker-related)的动词:

前者主要表达施事的内在需求(internalnecessity),内分欲望(desire)类,如would;意图(intention)类,如will、shall、haveto、gotta等;情愿(willingness)类,如will;能力(ability)类,如can/could。

后者主要表达言者对命题的可信度,内分可能性(possibility),如may;或然性(probability),如should;推论出的必然(inferredcertainty),如must。

从历时发展的顺序看,与施事相关的情态动词在先,称为义务情态(deonticmodals),与言者相关的情态在后,称为认识情态(epistemicmodals)。

Traugott&Dasher(2002:

132)在Bybee,etal(1994)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must如何从义务情态动词发展为认识情态动词的过程。

根据情态义的差异,他们把must的历时发展分成三步:

must1、must2和must3。

MeaningOELOEMEEMdEMdE

must1V ofability/permission

must2Narrowscopedeontic

Widescopedeontic

Moresubjectivedeontic

must3Epistemic(widescope)

Moresubjectiveepistemic

图2Traugott&Daher(2002)勾勒的Must的情态动词发展路径

(OE指古英语,LOE指古英语晚期,ME指中古英语,EMdE指现代英语早期,MdE指现代英语,虚线表示使用频率较低,箭头表示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图2显示,古英语中,must1还是一个实义动词,表达施事的能力(ability)和允许(permission),在古英语晚期演变为义务情态动词(must2),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认识情态动词(must3)。

必须反复强调两点,第一,从实义动词发展为情态动词,受到了强施事型主语逐渐在句首位置的固定所驱动,是基于强施事型主语表达强烈的主观性语用需要基础之上的。

所谓主观性(subjectivity),Verhafan(2005:

4-5)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语言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Langacker(1998)从识解关系(construalrelationship)的角度认为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涉及的视角属于主观性的范围。

沈家煊(2001)认为主观性就是言者主语或施事主语在语言表达式中留下的身份和印记。

语言中表达主观性的方式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方式之一就是使用情态动词。

另外,从历时发展的角度看,英语的主语除了位置的句首化外,还有一个施事性逐渐增强的过程(Hundt,1996),具体过程下小节将阐述。

强施事主语必然产生表达强主观性的语用需求,该需求是促进情态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动力。

第二,语法选择那些表达言者主语和施事主语的内部愿望、欲求、情愿、对命题的认识态度等语义的动词,然后助动词化为情态动词,也就是说,语法的选择是有理据的。

情态动词与主语语义的高度相关必然导致位置的紧密排列。

情态动词和主语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包括否定词、副词都不能放在情态动词和主语之间,情态动词可附缀到主语上,如I’ll、we’ll、I’d(Iwould)等等,在省略句中,主语和情态动词一般不能省,如“Tommustgotoschoolearly,Johnmust,too”,附加问句中,主语和情态动词的否定式必须保留,如“Johnmustreturnthemoney,mustn’the?

”。

2.2主语和助动词do

相对于情态动词,助动词do的实词义更弱,语法义更强,它似乎是专门为了表达主语的强施事性而进入语法的。

如上小节所言,英语的主语存在一个从弱施事到强施事的发展过程(如Toyota,2008)。

大致说来,如下因素促成了这一变化:

(a)have的助动词化,分化了be+pastparticiple所表达的多重意义,have+pastparticiple表达强主动义。

古英语中,be+pastparticiple形式如Iwasfinished能够表达三种语法意义:

主动义Ifinished(doingsth.),被动义mylifewasfinished,完成义Ihavefinished(doingsth.)。

但中古英语中,have开始从表达拥有义变成一个助动词,have+pastparticiple表达现在完成主动义,减少了be+pastparticiple的表义范围,have+pastparticiple需要强施事主语。

(b)“get-passive”进入英语。

Toyota(2008)认为get-passive(get被动结构,如hegotberated)的发展也促进了主语的生命度增加。

在中古英语的get-passive中,91.9%的主语由人充任,今日英语中,84.7%的主语由人充任。

(c)转换型被动结构的产生(Lightfoot,2010[1979]:

243-63)。

古英语只有词汇型被动(lexicalpassive)而无转换型被动(transformationalpassive)。

比较两种被动结构:

(5)a.IgavethebooktoMary.(主动式)

b.ThebookwasgiventoMary.(词汇型被动)

c.Marywasgiventhebook.(转换型被动)

词汇型被动就是直接宾语作主语的被动式,转换型被动是间接宾语为主语的被动式。

后者是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发展的产物。

由于转换型被动式的主语是由间接宾语转换而来,而充当间接宾语的一般是生命度很高的人(如可以说“我送她一朵玫瑰”,但不能说“*我送北京一朵玫瑰”,间接宾语必须由生命度很高的人和动物等充任)。

转换型被动进入语法提高了被动式主语的生命度,总体上加强了主语的施动性。

(d)主动形式表被动义结构逐渐减少(Hundt,1996)。

在古英语广泛使用的thehouseisbuilding类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义的结构,虽然在现代英语中仍有一定的残留,但使用范围在逐渐缩小,多数已被主动态取代。

内在原因也是因为主语的施事性增强后,这类结构已不符合现代人的语感。

在主语施事增强的时候,原先表示使役义(causative)的do逐渐虚化为代动词,表达主语的强施事性和谓词的强动性。

和情态动词一样,语法选择do作为代动词是基于其特定的语义的。

首先,do是最一般意义上的动作动词;其次,do在词源上是使役动词,本身具有强动性,约在十七世纪发展为代动词。

成为代动词后,在句法位置上与主语紧密相连,基本上与情态动词之间呈互补分布,两者不能连用,如不能说*Idowillhateit,也不能说*Iwilldohateit。

否定词不能插在主语和do之间,陈述句变反问句时,否定词需要附缀到do上,形成一个句法单位,整体置于主语前面,如Don’tyouthinkthisbookinteresting?

在省略句和附加问句中,只有主语和do留存,如Marylikesthisfilm,Johndoes,too,Marydoesn’tlikethisfilm,doesshe?

2.3主语和助动词have

助动词have的最一般的意义是表示“拥有(某具体物)”,也是在中古英语时期助动词化为表示现在完成的标志。

Have进入语法系统也是与主语的施动性增强相关。

随着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主语施动性的强化,产生了表达对事件控制的语用需求,该语用需求对语法系统提出了要求,这时表达拥有具体物的have逐渐演化为表达“拥有某事件”,也就是从空间域向时间域演化。

对have的助动词化过程,英语历史语言学界提出了许多观点(如Heine,1993;Heine,1997:

192-95;Locker:

1954:

509;Seiler,1977),其中Seiler的“Possessor-of-an-Act(行为拥有者)”符合我们的推想,也与世界语言语法化的方向吻合。

Heine&Kuteva(2002)所著的WorldLexiconofGrammaticalization中,列举了许多与时相关的语法范畴都是源自空间范畴,包括完成体(p334)。

具体言之,have从控制具有空间范畴特征的具体物演变为拥有时间范畴的事件,与动词的过去分词相结合表达主动义,如Ihavedoneit,分化了be+pastparticiple表达的主动义,这时英语的主动式和被动式分离,约在十八世纪have与been+pastparticiple结合,形成完成被动式,约在十九世纪have与been+being+pastparticiple相结合,形成完成进行被动式。

由于have的语法义相对独立,促使been+pastparticiple和been+being+pastparticiple重新分析为一个动词组(Toyata,2008),使英语的被动表达形式趋于精密完整。

助动词化后的Have与主语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四种语法操作NICE(negation、inversion、code和ellipsis)似乎反而增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如:

(6)a.Johnhasdoneit.(active)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