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9366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docx

设备管理知识讲座

目次

1组织结构11

2各级责任制21

3设备的前期管理43

4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23

5设备购置安装验收制度23

6设备安装、验收44

7设备的移位24

8设备的封存、启封24

9设备的调拨、外借45

10设备的改进与改装25

11设备故障与事故25

12设备的报废及管理25

13设备改造与更新46

14设备使用、维护26

15技术状态管理27

16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47

17重点及关键设备的管理27

18进口设备管理28

19动能设备管理48

20润滑管理规定28

21设备的备件、附件管理49

22设备技术资料管理411

23设备的分级管理2111111

24设备的经济管理41211

25设备的计划修理1612

26设备的管理与考核171213

27开展”红旗设备”竞赛评比活动4191316

前言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技术装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是本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拨交、安装、使用、转移、封存、维护、修理、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应通过合理选购,正确安装、遵章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加速新产品开发,促进生产的发展,力求用最少的设备维修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实行“制造和使用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维修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采用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并积极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包括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逐步做到对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目的。

公司应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与考核工作,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督促和教育职工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1.组织结构

公司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和技术方面工作,由设备科配置各种职责的管理人员。

各车间及相关职能科室应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部门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各车间机械员负责组织车间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各班组应设有兼职设备员。

 

 

2.各级责任制

2.1总经理对全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及动力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对设备管理与能源利用的方针、政策、条例和有关规定。

在任期内要保证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在85%以上;生产设备的新度系数有所提高;无重大设备事故。

根据企业长远和年度经营的方针、目标提出对设备动力部门的要求和考核指标。

正确掌握设备更新、改造、大项修理资金的使用,定期检查设备、动力管理工作,协调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在生产中不允许拼设备,对重大事故的处理作出决定。

2.2生产副总经理在布置生产任务时,要注意协调生产与维修的关系,防止不按计划交修设备和拼设备现象,组织好备件的采购和加工。

2.3分管设备副总经理要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条例和目标,负责审定本企业设备管理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在任期内要保证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在85%以上,生产设备的新度系数有所提高,净产值维修费率逐年降低,无重大设备事故,并结合公司发展及生产经营的需要,组织制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审查重大更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重点设备的调拔与报废,审定一般设备的调拨与报废,负责组织领导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审定年度、季度、月度设备修理计划定期召开生产车间设备副主任及设备科长参加的专业会议布置检查、协调设备和动力管理工作,对存在的较重大问题及时组织调查研究并作决策,组织重大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及抢修并提出处理意见,审定设备动力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设备维修活动的经济分析,提出改造措施,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并降低维修费用,保证生产需要,做到安全经济运行,合理使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对设备动力系统的人员工作的有效性提出奖惩意见。

2.4设备科长在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完成本科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并对全公司设备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制定本公司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并组织执行。

根据公司经营方针,提出设备科的工作方针和年度计划,制定指标和措施要求,并层层分解,组织实施。

对车间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服务,推行专群结合的管理制度,组织设备科实施全过程管理,参与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分析处理好设备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并及时组织抢修工作,组织做好修前技术及生产准备工作及大修理的完工验收,考核各车间修理计划的完成情况,组织备件制造和采购,做到比价采购、合理储备,确保公司生产与维修需要并控制储备资金。

合理组织好废旧物资的利用,配备组织业务培训及设备维修评比竞赛,抓好设备经济管理工作;组织做好设备档案、维修技术资料、设备信息管理,按时编报上级及企业规定的有关设备管理的统计报表,做好本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2.5车间分管设备主任组织车间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有关设备使用、维护、检修和管理方面及动能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和决定。

对本车间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本车间负责的设备检修任务和动能消耗负责。

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设备完好率、可利用率、维修费用及动能消耗等达到企业规定的指标,按企业下达的设备修理计划,及时将设备交给承修单位修理。

当生产任务与维修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原则,与生产部门协调并安排好检修时间,有权停用严重带病运转的设备。

经常向本车间职工进行爱护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教育,有计划的对设备操作,维修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群众性设备维护竞赛活动,定期检查评比。

对违章操作的设备操作人员有权制止和批评,对屡教不该者有权提出调离其工作岗位。

发生设备事故应立即上报并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和抢修,做到”三不放过”,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认真执行上级有关事故处理的决定,参加本车间的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的审查。

2.6车间机械员对车间主管设备动力的主任负责,具体组织贯彻企业有关设备使用、维护、检修和管理方面以及动能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和决定。

把企业对本车间规定的设备完好率、可利用率、维修费用、动能消耗等指标分解到各生产工段和维修组,保证全车间指标的实现;建立本车间的设备台帐、负责新设备安装及设备修理完工后的验收,办理设备封存、启封,企业内部设备调拨、报废及更新等手续。

负责领导车间维修工作,检查督促其完成规定的维修任务。

对生产工段长及班组设备员进行有关设备使用维护及动能消耗业务的指导。

负责组织设备操作员上岗前的操作、使用和维护培训,考核并发放操作证,负责组织本车间的设备维护竞赛活动,定期检查评比,负责组织完成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小修、项修计划和及时排除故障,积累维护检查记录和故障修理记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按上级管理部门规定,开展设备状况普查,切实掌握设备技术状况;按规定申报本车间设备大、项、小修计划和备件计划。

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组织抢修,及时上报事故报告;参加本车间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的审查,对不合理使用设备和动能者有权制止,发现严重带病运转的设备有权提出停止使用的意见,并报主管领导决定;发现修理质量不良,有权要求承修单位返修与验收,车间领导的决定与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决议有矛盾时,有权提出不同意见,直至越级反映。

2.7机修车间主任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和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规定与管理办法;督促车间按期完成计划检修任务和临时性修理任务;组织车间按期完成备件生产、设备改造、专用设备制造和安装施工等任务。

结合大修理改造老设备,开展经济核算,考核大修理成本、设备大修理平均停歇天数、大修理返修率等指标。

3.设备的前期管理

3.1设备科负责或参与设备更新、改造、自制专用设备以及技改项目的零星购置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

包括调研、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特别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设备的后期管理工作打基础。

3.2基建、改造工程公用设施(风、水、汽、电等)的设计要在设备科参与审查后,方能由技改实施。

3.3对进口设备,设备科会同工艺科、总师办和使用车间进行调研和考察。

在与外商谈判中,设备科要提出可靠性和维修性方面的技术要求,维修备品配件,维修人员培训所需的技术资料,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需要。

工艺科负责设备加工工艺审查和能力测算。

使用车间负责操作便利和适用性审定。

总师办负责整个方案审核。

3.4设备动力部门要广泛收集设备科技发展及市场信息的有关设备使用的意见。

为做好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同时要将新设备使用初期在质量、效率、运行中存在问题,故障情况及改善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制造单位反馈,特别是进口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作好工作。

4.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4.1企业单台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非生产设备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同时设备的购置价值(包括商品的出公司价值、运杂费、安装费等)在2000元以上者列为企业的固定资产。

4.2自制设备经为期半年的生产验证,能稳定达到产品工艺要求,技术资料齐全,符合固定资产标准者,可列入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3所有设备的附件和所属设备均随同主机列为固定资产,不单独建立台帐和资产编号。

4.4不具备上述固定资产划分标准的设备列为企业“低值易耗品”的范围,不列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5凡列为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由设备科按一机部《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目录》统一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台帐。

五个复杂系数以上的生产设备列入主要生产设备,并建立设备单台档案。

设备台帐分:

设备总台帐、部门分台帐、重点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

4.6设备科的设备台帐每年与财务部门的设备固定资产台帐核对一次,每年对全公司生产设备进行一次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7新增添设备应填写《固定资产拨交单》,列入固定资产台帐,各车间之间设备调动,应填写《固定资产转移通知单》,办理转移手续。

4.8设备档案包括:

制造公司出公司检验单及装箱单、说明书、设备安装验收单、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事故报告单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结论、历次精度检验记录、设备大项修完工验收单、设备改造技术资料、设备二级保养(小修)记录单。

5.设备购置安装验收制度

5.1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的配置。

5.2工艺科根据发展规划和工艺进度提出新增设备要求,由需求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详述购置理由、产品加工对象、设备性能规范、投产后能够达到的利用程度。

5.3设备科根据设备需要单位所提申请,确定解决方案,与申请单位共同研究提出设备型号。

选型应考虑到设备精度技术性与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相适应,以及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省。

5.4由总工程师参加,分管设备副总经理召集有关部门会审,若需要调研的,等调研结果出来后再送有关部门审核。

5.5.1设备部门:

对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附件选择、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负责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负责。

5.5.2工艺部门:

对设备购置设备工艺性能、与生产力平衡、使用期产品零件变更利用率不得低于50%负责,积极做好必要的工装准备,以利设备及早发挥效益。

5.5.3财务部门负责资金落实。

5.5.4技改办:

负责审核设备购置与技改规划是否重复,并提供设备的安装场地的平面图和基建施工。

5.6设备购置价在五万元以下的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五万元以上的由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重大改进或技改项目报公司董事会批准。

5.7设备科根据<<设备购置申请表>>选用名优产品,保证质量优良、性能可靠、功能完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产品,并尽可能选购与我公司现有同类设备相同型号的产品。

6.设备安装、验收

6.1新设备到公司后由设备科会同申请单位分管设备主任或机械员开箱验收设备随机附件及技术文件。

(随机附件交申请单位保管,技术文件设备科收回后交资料室,随机备件入备品库保管)

6.2工艺科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并与使用车间、设备科共同确定新设备安装地址并绘出平面示意图、地基图委托技改办施工。

6.3基础施工完成后,由设备部门向机修车间下达设备安装任务。

6.4安装单位负责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中后设备的平稳性、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等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规范并详细记录在自检凭证上。

使用部门派将专职人员共同检查记录。

6.5安装部门凭自检合格凭证向设备科申请验证。

6.6设备部门会同计检科和使用单位,对照设备按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6.7设备投产使用前,由设备科负责设备编号,装订固定资产标牌,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建立设备档案,并会同使用单位确定操作人并负责考核及发放操作证,同时通知生产科设备已交付使用,通知财务科确定设备使用年限,折旧率,建立设备折旧台帐。

6.8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使用一个月,试用期内发生问题由机修车间负责排除。

属设备自身质量等问题由设备科负责向生产公司家协商解决,进口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向对方提出解决。

7.设备的移位

已投产使用多年的生产设备,如因生产需要移位,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同意,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设备科安排计划,进行移位安装并办理相关手续。

8.设备的封存、启封

8.1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使设备停用时间达半年及以上,应进行封存,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封存通知单>>,报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财务科同意后,方可就地封存。

封存设备应是完好设备,对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尽油品,将设备擦拭干净,导轨及光滑表面涂油防锈,覆盖防尘罩,悬挂标牌显示,指定专人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随机附件及专用工具均应随同主机清点封存,防锈保管。

8.2现场封存设备需启封使用时,使用单位持原封存申请单,先到生产计划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启封手续,会同设备科检查启封。

使用前应检查、清洗、注油、试运行,待正常后方可使用。

9.设备的调拨、外借

9.1凡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调拨,属车间之间调动需经工艺科、生产科、设备科同意并填写《固定资产转移单》,由调入与调出单位直接办理附件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列出清单,盖章后随机同转,以调入单位为主。

属公司外调出设备一律实行有偿调拨,对外调设备由设备科领导集体研究核准价格后,经生产科,工艺科认可后,报股份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外调。

设备的拆卸、油封、包装、托运等工作由调入单位负责,并将所有附件、备件、图纸资料和档案等一同移交给调入单位。

对因工艺调整、产品转产或其它原因,闲置两年以上的设备,设备科应积极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9.2设备对外借出,一般设备须经生产科和设备科同意,重点设备必须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填写《借用设备通知单》,并按规定提取设备租金,租赁期间修理费用由租赁单位负责,租借到期后由设备科负责收回。

10.设备的改进与改装

10.1由使用部门填申请报告,并附方案、图纸,交设备科工艺科评审并按规定权限审批。

一般设备改进由设备科审批,重点设备的改进和一般设备的改装,由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审批。

10.2改装后原设备不用的附件清洗、保养、涂油后退库保存。

10.3改装后,一切技术文件由设备科归入设备档案。

如改装后设备性能用途发生改变时,设备的分类,编号应随之改变,并重新核算复杂系数,调整设备资产账卡。

11.设备故障与事故

11.1设备或零部件失去原有精度或技术性能降低,不能正常运行,造成停产或经济损失者为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造成停产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者为设备事故。

11.2一般事故:

修理费用一般在伍百---壹万元;重点及关键设备在壹万---叁万元;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供电中断10---30分钟。

11.3重大事故:

修理费用一般设备达壹万元以上;重点及关键设备达叁万元以上者;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供电中断30分钟以上者。

11.4特大事故:

修理费用达伍十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公司停产2天以上、车间停产一周以上者。

11.5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重大及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限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

11.6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11.7对设备事故隐瞒补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

11.8对修复费用低于伍百元或全公司供电中断10分钟以下的设备故障也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12.设备的报废及管理

12.1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理经济性较差、改装或经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方可报废。

12.2由使用单位向工艺科、生产科提出申请,经设备科审订后报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并报上级部门批准。

12.3已批准报废的设备由设备科进行处理,报生产科、工艺科和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可估价外调。

也可将能利用的另部件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作废旧物资处理。

12.4由设备科将批准报废的设备转财务科注销资产,并办理相关手续。

12.5报废的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及国家规定的淘汰设备,不准转售其它单位。

12.6对已经上报同意报废的设备,经有关部门会审后,若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作报废留用处理或降级使用。

12.6.1设备科建立报废设备台帐。

12.6.2报废后的动能和特种设备不能留用。

12.6.3报废后的起重运输设备若需留用,只能作降级使用。

12.6.4对已办理报废的金切锻压设备需留用的,则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12.6.5其它经报废后不再留用的设备,应拆除入库待处理。

13.设备改造与更新

13.1设备改造与更新应根据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情况制订设备改造和更新计划,并制订年度计划组织实施。

13.2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

不能用技术落后的新设备或以增加设备台数的办法来更新。

符合下列情况可更新。

13.2.1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修复后技术性能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的。

13.2.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很低、经济效益很差的。

13.2.3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修理经济性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13.2.4设备运行时,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且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13.2.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13.3设备技术改造宜结合大修理进行,所需资金,不超过该设备大修费30%时,可列入大修理费用开支,超过30%时应将改造内容专项列入技改计划,费用从折旧基金或技改资金解决。

设备改造为新增的价值,用大修基金开支的不办增值,用折旧基金等开支的应办理增值手续。

13.4设备更新应在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进行设备更新工作,负责协调并建立以设备部门为主,计划、生产、技术、工艺、财务、质量部门参加的论证会,研究更新方案,经批准后由设备部门组织实施。

13.5对被更换(淘汰)的旧设备,应组织技术鉴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4.设备使用、维护

14.1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需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14.2操作工人使用设备时,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使设备经常保持设备维护”四项要求”。

14.3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因生产需要,操作其它同类设备时,需经车间领导批准,设备科认可;操作其它设备时,需办理其它机型操作证。

14.4设备维护实行专责制。

对单人操作,一班作业的设备实行专人专机制,下班时填写操作记录;二班、三班生产或几人共同操作的设备;建立机长负责制,并作好交接班记录;公用设备应就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维护。

14.5操作工人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拼设备,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上级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对违章指挥者追究责任。

14.6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周末保养、定期保养。

对特殊设备要严格执行预防性试验。

15.技术状态管理

15.1要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正常运转。

主要生产设备应按照设备磨损变异的规律,进行定期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普查、统计、分析。

并考核设备完好率便于及时和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为编制维修计划和提供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15.2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修理人员排除,并填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部位,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应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发生的原因。

15.3重点设备要建立维修档案,掌握设备技术状态,逐步采用先进的检测和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监测维修,及早发现异常,做好预防措施,对起重设备、厂内机动运输车辆、压力容器和变配电等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并记录在档。

15.4对关键工序的设备,定期进行几何精度检查或工作精度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动态精度检测,及时进行精度调整,做好记录,以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15.5如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由于设备精度不够,引起的加工能力不足,设备科应会同工艺科、生产科对设备的加工能力进行认可。

16.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16.1三级保养制度是突出设备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计划检修工作中的地位,是对操作人员“三好、四会”要求的更加具体化,通过三级保养把修理与使用结合起来,提高操作人员维护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16.2日常保养:

操作人员班前对设备应进行检查.润滑.运行。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前15-20分钟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

周末适当延长至1小时,大型、重型设备适当延长。

要求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6.3一级保养:

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拆卸检查.彻底清洗.疏通油路,清洗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调各部间隙.紧固各部件。

电器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整理线路、检查联结部位接触是否可靠。

完成后车间机械员验收,填一级保养验收单报设备科。

16.4二级保养:

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除进行一级保养内容外,尚需进行机、电检修,更换磨损件,部分刮研,油箱、油池更换新油,检查定量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电机清洗加油等。

主要目的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理周期。

二保工时定额

设备类别

钳工

电工

机加工

其它

累计

停歇天数天/F

普通

6

5

3

1

12

0.35

精.大.稀

8

6

4

1

16

0.45

独立电气

0.25

4

0.5

1

4.57

0.25

 

17.重点及关键设备的管理

17.1重点及关键设备是企业生产设备中的关键,是完成生产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