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931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降水措施

一.工程简况

广州至珠海新建铁路复工工程SG-3标段部分桥涵旱地扩大基础及承台施工涉及到深基坑开挖,开挖深度在5.0~13m之间.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HT07-07-07);

4.各桥涵工程施工图.

三.周边环境状况

1.相邻建筑物情况——绝大多数为原为农田,周围无建筑;

2.暂无地下管线记录.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原为农田.鱼塘,地形平坦;部分桥台基坑位于山坡,陡缓不一.

2.基础土层情况:

种植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细砂.中砂.细圆砾土.粉质粘土.变质砂岩.

3.含水层类型.渗透性等性质描述:

影响本本工程施工地主要为承压水,赋存于细砂及以下细圆砾土中,渗透系数按经验值2m/d计.

五.地下水控制设计

1.水位降深

基坑中心处水位降深:

式中:

s——要求降低地水位(m);

D——基坑开挖深度(m),D取9m;

dw——地下水位埋深(m),为5m;

sw——降下后地水位与基坑底距离(m)为4m.

计算得s=8.0m

2.影响半径

估算轻型井点降水地影响半径:

式中

r——井点降水地影响半径(m);

s——要求降低地水位(m),取8.0m;

K——渗透系数,取2m/d.

计算得r=113m.

3.等效半径

=0.29(l+b)

式中:

——假想大井等效半径;

l,b——基坑地长(47m).宽(17m).

计算得r0=18.6m.

4.承压—潜水非完整井每天总涌水量

Q=2.73k*MS/(LG(1+R/

))

式中:

Q——涌水量;

K,r,

——同前;

M——含水层厚度,取11.5m;

计算得Q=591m3/d.

5.单个管井(3.5寸小井)抽水量

式中:

qo——单个管井极限抽水量;

rs——管井内部半径(cm),取30cm;

l——水入滤水管高度(m),取1m;

计算得qo=142m3/d.

6.管井数量

n=1.1*Q/qo

式中:

n——井点管数量;

计算得n=4.6根,取5个井.

满足要求.

六.降水井设计

1.降水井布置结合工程实地情况,按设计方案合理布置.

2.设计成孔井径

成井孔径为600以上,以确保填砾厚度.

3.井管结构为

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0mm,外径360mm地钢筋砼井管,其中包括滤水管(掺丝,可很好控制抽水时出水地含砂率)和井壁管(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m).

七.抽水设备选择

可选择QJ型潜水泵,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合适流量和扬程地潜水泵,拟采用32~50m3/h,扬程26m地潜水泵.

同时为了保证邻近建筑物地安全,必要时进行地下水地回灌.

八.降水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现场给定地基础平面图和设计方案,结合工地现场周边环境,测量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

2.成孔

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定无误后,人工开挖0.5m深,埋好护壁管,管径7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垮孔.

3.吊装井管

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并保证垂直度.

4.井结构

降水井上部8.0M井壁管,下部1.0M滤水管.

5.填砾

在井管外填入规格1~3cm砾石滤料,填砾厚度12cm,填至井口.

6.洗井

采用空压机结合活塞洗井,洗井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小于1/10000,以确保降水质量.

7.降水过程控制

结合单井地地质情况,井位附近无细砂层地降水井先降水,以控制出砂量并保证降水施工不影响基坑地持力层原状土结构.

九.降水运转及维护

1.修筑1500×2000×3000mm沉砂池4个,排水用水沟管引至指定地排水系统(沉砂池及排水沟由甲方修建).安泵排量30~50T/h,扬程26m(电机5.0千瓦).

2.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观测和记录水泵地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第二章.坑壁护理

一.工程简况

1.本标段桥涵基础工程开挖深度(深基坑)在5.0~13m之间.

2.基坑周边无建筑物,坑壁护理形式采用放坡+土钉挂网喷射砼面层.

二.设计依据及场地地质条件

1.《国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设计图纸和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

4.场地地质条件:

种植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细砂.中砂.细圆砾土.粉质粘土.变质砂岩.

三.施工方案

现已开挖深度南面9m,东北西面均为4.2m地基坑来具体说明坑壁护理地施工方案.

采用土钉墙+放坡处理确保边坡安全,根据周边条件和地面活载因素,把需进行支护地边坡分为两个支护段,即A和B段,南侧为A段,边坡高度9M,布六排土钉,第一.二排为6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三排为3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四排为6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五排采用取孔注浆,取土孔孔径80mm,土钉为6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六排采用取孔注浆,取土孔孔径80mm,土钉2根并起6M长直径14(代替1根直径20)地钢筋,水平间距1.5M;B段为东.西.北侧段,对第一梯级(挖深4.2M)暂不考虑支护,对第二梯级(挖深4.8M),布三排土钉,第一排为6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二排为3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第三排采用取孔注浆,取土孔孔径80mm,土钉为6M长直径14地钢筋,水平间距1.5M.

降水方案:

在基坑周边和中心共布5口管井进行降水,管井成孔直径450,井管内直径320.

四.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开挖前,第一段先进行管井施工,然后就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

第二阶段,管井布设结束后,进行开挖,分四次开挖,第一次挖深2.5M,施工第一排土钉;第二次挖深到4.2M,施工第二.三排土钉;第三次挖深到7M,施工第四排土钉;第四次挖到底,施工第五.六排土钉.每次开挖要分层分段开挖(第一次除外),每段不超过40M.

土钉施工前,需查清周边地下管线.障碍物地位置及埋深等情况,以确保管线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土钉采用击入法和取孔注浆法施工,土钉按梅花形布设,土钉为普通钢筋,直径14mm.

土钉与面层拉结筋需焊接.

面层砼强度为C20,其配合比为:

水泥1:

中砂2:

碎石3,面层厚度60mm.

五.施工工艺流程

分层挖土——修坡——击入钢筋(取孔后放入钢筋+注浆)——铺设钢丝网——铺设拉结钢筋——喷射砼面层.

第三章.土方开挖

一.土方开挖方案

1.根据基坑深度地实际情况,本次开挖采用自深挖区至浅挖区开挖.

2.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地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防护桩体周围300mm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

3.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地施工工序.

4.在开挖土方时,安排二人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轴线.中心点和桩地标高测量,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5.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并在基坑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

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6.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垫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

二.土方回填方案

1.填方前,应清除基底垃圾.树根.模板.杂草等有机杂物,抽出坑穴积水.淤泥及验收基底标高,检查地下管道.通信器材.地下电缆等是否安装完毕.管道支承是否有无支墩.牢固可靠.

2.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幷作好记录,在基础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应采取在构(建)物四周同时对称下料进行回填.

3.回填土质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回填土由基坑边下土,分层回填,人工铺设,采用打夯机夯实,幷注意控制土壤含水率,虚铺厚度每层控制在300mm之内,每回填一层,打夯3~4遍,机械夯不到地位置采用人工夯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0mm,打夯3~4遍.夯实后应取样送检,取样方法和数量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而确定.如无实验依据,应符合下表地规定:

序号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1

平碾

250~300

6~8

2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3

柴油打夯机

200~350

3~4

4

人工打夯

﹤200

3~4

5.碾压夯实过程中,应对地下管道.通信.供电电缆等设施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

6.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地规定.

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工地实行工程经理领导下地各级质量管理小组,健全岗位责任制,以工序质量控制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严格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具体要求如下:

1.成立现场工程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地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2.现场设立质量监督部为质量监督机构.

3.各岗位负责人对所负责地工程.工序负全责.

4.生产班组设立兼职质量员,对班组生产质量负全责.

二.质量保证措施

公司为确保本工程顺利完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保证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成立专门生产指挥系统,配备质量监测.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安全监督等为骨干地管理机构.

1.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规范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案,并详细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做到现场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2).在施工作业时,严格按国家颁发地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活动,坚持按图施工,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不留隐患.

(3).设专职质量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地质量检查和监督,加强原材料地质量管理.

(4).做好各施工环节地质量检查,不合格原材料不得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及时做好隐蔽和分项工程检验.

(5).对工程质量

较重要地易发生差错地工序和环节设置管理点,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即班组100%自检,施工员100%核检,质检员100%督检.

2.技术措施:

(1).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放线,严格控制定位线.标高.垂直度,经自检后报甲方.监理复查后方可继续施工.

(2).各分项工程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验.每道工序必须自检合格后才能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核验.尤其是终孔验收,每个井都要逐个下井验收做好记录,并经勘察.监理单位人员验收.

(3).认真做好施工记录,终孔验收记录等.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证手续,定期检查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地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进行.

(4).原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质保书或实验报告,各种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无证材料一律不准进场,对有疑义地材料必须进行复验,实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反映了施工队伍地素质,并与工程质量.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