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772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docx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专题(教材采用匡兴、陈惇主编的《20世纪欧美文学》) 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考核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

二、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90分钟。

三、期末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

每题1分,10题,共10分;

2.填空:

每空2分,10题,共20分;

  3.简答:

每题15分,3题,共45分  4.论述:

1题,25分四、课程特点1.这门课是“专题”课,教材的体例是“以文学流派和重点作家作品带动文学史的叙述”,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弄清各个文学流派(主要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部分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延续,学习时要弄清19世纪现实主义的特点,20世纪现实主义在此基础上有哪些变化和发展。

2.作家作品选取的都是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代表作,要求大家要记住作家名、作品名,作品的中心内容、人物形象、在艺术上是如何表现所属的某流派的特征的。

总的来说对作品要求有较深入的分析,这一点跟专科的“简史”课相比,加强了难度和深度。

3.希望大家学习时要尽量多读作品,这是学好课程的基础,也是增强我们文学修养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读作品重视起来。

4.这门课还涉及一些与流派产生息息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理论,在学习时也需给以足够的重视,否则不能很好地理解流派特征和作家作品。

第一编引言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与19世纪现实主义相比的不同之处)1.视域和主题的变化;

2.创作理念的变化;

3.方法与形式的变化。

第一章20世纪西欧及美国的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恪守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作品:

高尔斯华绥及其《福赛特世家》三部曲、萧伯纳。

(2)接受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

康拉德、D•H•劳伦斯的主要作品《白孔雀》、《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

(3)其他著名作家:

乔治•威尔斯、阿诺德•贝内特、吉卜林、毛姆、福斯特、曼斯菲尔德等。

(4)左翼进步作家:

奥凯西、奥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愤怒的青年”的内涵。

(2)在现实主义中融合(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作品:

戈尔丁《蝇王》、《继承者》、《品彻•马丁》;

多丽丝•莱辛(女作家)《金色笔记》等。

二、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路易•阿拉贡(《共产党员》);安德烈•马尔罗(《征服者》、《人的状况》);

亨利•巴比塞(《火线》);

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三、德语国家及欧洲其他地区的现实主义文学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亨利希•曼(《臣仆》、《亨利四世》)、赫尔曼•黑塞。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作家作品: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路德维希•雷恩(《战争》);

阿诺尔德•茨威格的系列小说《白种人大战》等。

3.德国无产阶级文学贝希尔、魏纳特、布雷德尔、安娜•西格斯(《第七个十字架》);

沃尔夫等、布莱希特。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德“废墟文学”亨利希•伯尔(《以一个女人为中心的群像》)、君特·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铁皮鼓》)。

5.其他德语国家作家作品奥地利的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珍藏》)等;

瑞士的迪伦马特(《老妇还乡》、《物理学家》)等。

6.欧洲其他地区作家作品意大利的皮兰德娄、莫拉维亚,希腊的卡赞扎基斯,挪威的哈姆生、温赛特,丹麦的尼克索,波兰的莱蒙特,罗马尼亚的萨多维亚努,捷克的哈谢克、米兰•昆德拉,匈牙利的莫里兹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出现的“新现实主义”文学曾经一度成为本国文学的主流,而且在世界上获得好评。

捷克的米兰•昆德拉在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文坛上掀起过一阵热潮。

四、美国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初的作家作品“美国自然主义之父”的弗兰克•诺里斯(《章鱼》);

厄普顿•辛克莱的“黑幕小说”(《屠场》、《煤炭王》);

辛克莱•路易斯;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荒野的呼唤》);

德莱赛(《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

2.两次大战之间的作家作品“迷惘的一代”作家海明威(见专节)和菲兹杰拉德。

多斯•帕索斯(《美国》)、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

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家作品

(1)“垮掉的一代”文学:

杰克•凯鲁雅克的《在路上》、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2)战争小说:

欧文•肖的《幼狮》、诺曼•梅勒的《裸着与死者》、赫尔曼•沃克的《该隐号兵变》、詹姆斯•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

(3)戏剧: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奥尼尔见专节)。

(4)族裔文学:

犹太人作家艾萨克•巴士维新•辛格的《卢布林的魔术师》,此外还有伯纳特•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

(索尔•贝娄见专节)。

(5)美国黑人文学的主要代表有理查德•赖特、拉尔夫•艾里森、、托妮•莫里森、爱丽丝•沃克和玛利亚•安吉拉。

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和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第二节萧伯纳一、“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戏剧作品名称;

文学评论著作《易卜生主义的精华》。

二、萧伯纳创作小结萧伯纳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以来最重要的戏剧家,为英国戏剧的复兴和现代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内容:

坚持用渐进的改良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许多方面,取材既有历史又有现实。

尤其是那些深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揭露批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政策,启发读者和观众进行思考的作品,至今仍不失其认识价值。

2.戏剧艺术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过剧中人物对话表现戏剧矛盾和冲突,台词论辩性很强,充满精辟的言论和警句,其中辛辣的讽刺和机智的幽默兼而有之;

注重剧中人物塑造和性格刻画;

)在剧中制造颠倒场面,使观众震惊并对某一问题不能不加以重新思考,从而产生思想的冲击力三、《巴巴拉少校》1.《巴巴拉少校》的矛盾冲突与思想内容《巴巴拉少校》以宗教慈善机构救世军和军火制造业为题材,主要矛盾冲突在巴巴拉和她父亲安德谢夫之间展开。

剧本的主题是如何消除贫困。

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萧伯纳思想的矛盾性。

在揭露资本家财富的血腥肮脏及金钱统治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方面,萧伯纳是十分尖锐深刻的。

他指出金钱是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但在探讨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方面作家的态度却十分模糊。

剧本的主要矛盾冲突是金钱救世还是宗教救世,最终宗教救世的思想不攻自破。

2.《巴巴拉少校》的艺术特点《巴巴拉少校》在艺术上表现了萧伯纳戏剧的主要特点:

(1)强调冲突的重要性,而冲突的产生应是“未确定的思想观点的互相冲突”,而不是通过那种不涉及到问题的表面因素。

并且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不应泾渭分明(或者是既没有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

(2)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一环。

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和讨论的重要性。

在《巴巴拉少校》中,可以看到台词准确精妙、一针见血、极具讽刺力量的特点。

(3)善于制造颠倒场面。

“颠倒场面”是指开始合理与不合理的双方在剧终时颠倒位置,合理的成为不合理,不合理的成为合理。

颠倒场面能使观众震惊并对某一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从而产生思想的冲击力。

第三节托马斯•曼一、“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作品名称。

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托尼奥·克勒格尔》《马里奥和魔术师》《王爷殿下》长篇小说《魔山》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二、《魔山》长篇小说《魔山》是托马斯•曼对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经历和思想的总结。

《魔山》被称作是一部现代的“教育小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魔山》的基本主题是珍爱生命,抗拒死亡。

小说有两条线索:

(1)小说用象征的手法所描写的死神统治着的“山庄”国际疗养院,实际上是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欧洲的缩影。

(2)通过描写主人公汉斯在山庄里7年的成长过程,涉猎到当前欧洲的各种思潮。

三、托马斯•曼创作小结从托马斯•曼的50余年文学生涯可以看出,虽然他青年时代的创作,受过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但自中年以后,特别是晚年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反法西斯倾向和人道主义精神。

托马斯•曼的创作方法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1)象征的人物形象;

(2)隐喻性的细节描写;

(3)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4)小说的非情节化。

此外,托马斯•曼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并和时代的基本思想问题以及主人公的思考、探索、争论与精神生活的各种变化熔于一炉,置于小说的情节框架之中。

但是,托马斯•曼是一位现代的现实主义作家,而不是现代派作家。

因为他还蓄意保留着某些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技艺,以示自己同现代派作家的区别。

例如,常常采用“说书人”的程式,小说中有一个中心主角、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把情节安排在一目了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等等。

而更主要的是他作品的思想内涵——用象征手法反映精神领域里的时代基本问题,并宣扬人道主义。

他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基础——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和艺术主张:

扩张自我、表现自我以及弗洛伊德学说均持批判态度。

四、《布登勃洛克一家》《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思想内容:

《布登勃洛克一家》以卢卑克城大商人布登勃洛克家族4代人的盛衰以及哈根施特罗姆家族的发迹为背景,用象征、隐喻的手段反映这一时期德国人的精神危机。

第四节布莱希特一、戏剧理论

(1)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谈话、书信、札记、单篇论文之中,重要的戏剧理论文章有《买黄铜记》、《戏剧小工具篇》、《娱乐剧还是教育剧?

》、《论实验话剧》等。

(2)叙事剧理论: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

戏剧不应该只表现世界、解释世界,而更应该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

显然,这一基本出发点源自马克思主义。

为了使戏剧能够更好地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布莱希特提出了自己的“叙事剧”理论。

在布莱希特看来,传统的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

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剧情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

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界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3)“陌生化”方法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叙事剧,他在艺术形式上创造了“陌生化”方法,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

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

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4)与传统戏剧理论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特征是结构上的戏剧性,表演上依靠感情共鸣,而布莱希特式戏剧的特征是结构上的叙事性,表演上依靠感情间离。

二、布莱希特式的叙事剧按照内容可分为三类:

教育剧、寓意剧、历史剧,各类代表品。

三、《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艺术特点:

典型地反映了布莱希特式叙事剧的艺术特点。

(1)每一场用幻灯打出的“提要”说明了这一场的主要情节,从而使情节失去了观众所期待的“戏剧性”,把观众的兴趣转移到“评论性”上来,以调动观众思考的能力。

(2)“歌唱”的要素。

剧中穿插的歌唱具有打断故事情节进行的功能。

这是布莱希特式叙事剧为了调动观众的思考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3)结构上的不确定形式。

此剧并未采取亚里士多德式悲剧的程式(展示——转折——高峰——突变——灾难),无论在时间的次序和情节的安排上,均未遵循环环相扣的原则,而是呈现一种无始无终的“松散”结构。

(4)共时性场景。

共时性场景作为一种戏剧技巧,源于表现主义戏剧。

在此剧中表现为同一场景里两个故事齐头并进的情形。

布莱希特的意图是,借这种手法让观众用清醒的头脑有意识地看戏,而不要像剧中人物那样陷入盲目性。

第五节海明威一、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作品名称。

二、海明威创作小结内容特点:

(1)世界大战使一代人精神陷入迷惘;

(2)探索人在厄运面前应持的态度问题(以建立一种新的生存法则和价值观念),其结果集中体现于“硬汉子”精神。

艺术特点:

(1)创造了一种简练干净的叙事文体。

(2)“冰山原则”的内涵。

三、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人物形象与思想内容《老人与海》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把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与通篇的象征寓意性融为一体,表达了深邃的内涵:

(1)塑造了一个坚韧顽强,充满美好人性的老年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2)桑提亚哥不仅仅是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还是一个富有寓意的形象,他是一个作者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有着永远不败的精神力量。

(3)作品最突出的主题是表现了一种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子”精神。

2.艺术特点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最好体现:

1932年他在《午后之死》中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意为作家要有深厚宽广的生活和感情基础以构成冰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但在表达时不要面面俱到,把话说尽,而要含蓄凝练,就如同雄伟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第六节索尔•贝娄一、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作品名称。

二、索尔•贝娄创作小结作品内容充实,思想深刻,抓住了时代的本质问题。

他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同时接受现代主义的一些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长篇小说《赫佐格》1.小说《赫佐格》的人物形象与思想内容《赫佐格》是一部反映美国精神危机的作品,与60年代美国社会的背景有关。

小说主人公赫佐格是一位40多岁的大学教授,犹太人。

他关心社会进步与正义,有些书呆子气。

他有过两次婚姻,第二个妻子玛德琳和他的朋友私通,之后要求离婚。

儿的教授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他要把自己的苦恼和悲愤发泄出来,便不断地给人写信。

收信人有的活着,有的已经死去。

其实,他的信多数与他的私生活挫折无关,而是诉说他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思考:

从天文地理到人间万象。

最终他回到了乡下的住宅,只有在这里,他才体味到宁静和安详的快乐。

赫佐格教授的形象鲜明地反映了美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困惑、沮丧、痛苦,反应了他们愤懑情绪和心理状态,形象地表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从思想到文化以及各方面的深刻危机。

赫佐格的悲剧是现代社会一个人道主义知识分子的悲剧,具有时代特色。

赫佐格是现代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不是那种按照官方观点或既成传统观点照本宣科的伪教授,而是有独立思想和关心社会和人类的真正学人。

作为学者,他不同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作为探索者,他也不同于托尔斯泰笔下的精神探索者。

他是有着独特思想、独特生活态度的现代学人。

值得注意的是他身上有着堂吉诃德的气质,这正如他的善良一样,是他典型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赫佐格》的艺术特点

(1)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小说的开场十分独特。

(2)出色的心理描写。

(3)人物的喜剧性效果,形成贝娄的风格特征。

 第一编俄苏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20世纪初俄苏主要作家作品:

(1)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的《哈吉•穆拉特》、库普林的《决斗》、安德列耶夫的《红笑》、《人的一生》、《七个绞刑犯的故事》等;

布宁的《安通苹果》、《乡村》、《苏霍多尔》、《旧金山来的先生》等。

(2)戏剧:

契诃夫的《三姊妹》、《樱桃园》等。

(3)高尔基的创作:

19世纪末发表了多篇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尤其是那些描写流浪汉生活的小说受到好评。

长篇小说有《福马•高尔杰耶夫》和《三人》。

20世纪的主要作品有:

散文诗《海燕》、戏剧和小说《小市民》、《在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敌人》、《雅戈尔•布雷乔夫》,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的家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

长篇小说《母亲》从创作思想和方法上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理想。

(4)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为无产阶级文学:

绥拉非莫维奇(中篇小说《沙原》、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

诗人别德内依的创作。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初期)这一阶段,俄苏文学分成国内的“主流文学”和后来被命名的“回归文学”。

1.文学流派和团体:

如意象派、“锻冶场”、“谢拉皮翁兄弟”、“列夫”、’构成派、山隘派、“拉普”等。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绥拉菲莫维奇的小说《铁流》、富曼诺夫的小说《恰巴耶夫》、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好!

》和《放声歌唱》等。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

193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和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了如下的表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三、20年代末和30年代的俄苏文学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新垦地》;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卡连柯的长篇小说《教育诗》、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潘菲洛夫的长篇小说《磨刀石农庄》、瓦•卡达耶夫的小说《时间呀,前进!

》、革拉特科夫的小说《动力》、马雷什金的小说《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克雷莫夫的小说《油船“德宾特”号》等。

四、卫国战争时期的俄苏文学作品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西蒙诺夫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等。

五、卫国战争后的俄苏文学

(1)“解冻文学”:

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等。

(2)50-60年代,被禁作品的发表:

叶赛宁的部分诗歌、阿赫玛托娃的部分诗歌和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节选本等。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

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叶甫图申科、阿克肖诺夫代表的“第四代作家”对主流文学风格的冲击,《新世界》杂志和《十月》杂志关于文学作品应该揭露现实阴暗面还是歌颂光明的争执等,都是重要的文学事件。

(3)战争小说:

肖洛霍夫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对人的命运和战争的重新思考,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主题。

“战壕真实派”: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

卫国战争题材的“全景小说”:

西蒙诺夫的《最后一个夏天》、恰科夫斯基的《围困》、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邦达列夫的《热的雪》等。

(4)道德题材小说:

特里丰诺夫的小说《交换》、《滨河街公寓》,拉斯普京的小说《为玛丽雅借钱》、《告别马焦拉》,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

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俄苏文学阿尔布卓夫和沙特罗夫等人的戏剧,拉斯普京的小说《火灾》,阿斯塔菲耶夫的小说《悲伤的侦探》,邦达列夫的小说《岸》、《选择》、《人生舞台》,贝科夫的小说《采石场》,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断头台》、《成吉思汗的白云》等。

七、1986年直至苏联解体的“回归文学”扎米亚金的小说《我们》,普拉东诺夫的小说《初生海》、《地槽》、《切文古尔》,杜金采夫的小说《穿白衣的人们》,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安魂曲》,格罗斯曼的小说《生活与命运》,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等。

直至90年代初,大量侨民文学作品也都陆续回归。

八、在苏联解体前后的俄苏文学拉斯普京的小说《下葬》、《在医院里》,邦达列夫的《百慕大三角》,弗拉基莫夫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马卡宁的长篇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乌利茨卡娅的长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瓦尔拉莫夫的中篇小说《生》)和长篇小说《沉没的方舟》等。

 第一编第二章重点作家一、肖洛霍夫1.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作品名称。

2.葛利高里的形象

(1)在塑造这一形象时,作家着重表现了他的摇摆不定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基本特点:

葛利高里在作品中首次出现时是一个生龙活虎的19岁的小伙子,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劳动和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丰富的内心世界,性格倔强,并且富于反抗精神。

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他表现了追求自由和维护个性独立的精神。

和所有的哥萨克一样他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和落后意识的深刻影响,从少年时代起,美好的天性就与旧意识的影响深深交织在他身上,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2)葛利高里的摇摆性:

在国内战争中,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参加白军叛乱。

他摇摆不定的原因是他想走既不是白军,又不是红军的第三条道路——符合“哥萨克真理”的道路,这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

哥萨克旧思想的影响;

中农出身;

独特的个性特征。

(3)葛利高里悲剧的根源:

他追求个人幸福的社会理想与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生了矛盾,这种追求变成了对历史总趋势的对抗,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抱同情态度。

3.小说的艺术特点

(1)具有史诗性;

(2)出色的风景描写;

(3)广泛运用民间俗语和民歌民谣。

二、帕斯捷尔纳克1.生平与创作中的主要作品名称。

2.《日瓦戈医生》

(1)内容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小说从20世纪初日俄战争时期写起,一直写到以后40余年的俄国社会状况,重点是1917年的革命和革命后国内战争这一大动荡的时代。

小说从主人公尤拉•日瓦格l0岁时丧母写起,写了他曲折不幸的一生。

他经历了沙皇统治、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以及革命后的风风雨雨,他上过大学,做过军医,在游击队里服务,见到过残酷的杀戮场面,在肃反中受到审查••••••。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经历,写出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和人民的遭遇。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日瓦戈等几个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和战争年代的经历,探讨了人与历史,或历史中个人的命运这个基本题旨。

这是一部大革命年代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史。

(2)人物:

日瓦戈医生是一个正直、善良、有才华、有人道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

在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年代,因坚持精神独立立场而被时代巨浪冲倒,淹没在革命洪流中。

在小说中,作家以写实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人道主义知识分子在大革命时代的艰苦经历,实质上是基督教博爱主义、世俗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哲学、暴力革命理念的冲突。

日瓦戈坚持独善其身的态度,势必与时代大潮的大目标发生激烈的冲撞,作为一个孤单的个体,其失败是必然的,也必然是悲剧性的。

(3)艺术特点就文类而言,它具有把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和史诗(史诗体小说)结合为一体的特点。

就文体风格而言,它具有现实主义小说的精确写实、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