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856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docx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第1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

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讨论形成误差的原因;

(2)各类误差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3)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

答1:

测量误差的定义:

误差=测得值-真值。

测量误差的分类: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各类误差的特点:

(1)随机误差:

服从统计规律,具有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抵偿性;

(2)系统误差:

不服从统计规律,表现为固定大小和符号,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

(3)粗大误差:

误差值较大,明显地歪曲测量结果。

答2:

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

相同点:

都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不同点:

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值,而绝对误差有正、有负,反映了测得值与真值的差异。

例:

某长度的绝对误差为-0.05mm,而该误差的绝对值为|-0.05|mm=0.05mm。

答2:

(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

+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

1-4什么叫测量误差?

什么叫修正值?

含有误差的测定值经修正后,能否获得被测量的真值?

答:

(1)测量误差:

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2)修正值:

为消除固定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是误差的相反数。

(3)经修正后仍然不能得到被测量的真值,理由是修正值本身也含有误差。

1-5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真值为180°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解:

因为L=50mm,δ=0.001mm

所以mm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的100.2Pa,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是多少?

解:

以100.5Pa未约定真值,则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为

绝对误差:

100.2Pa-100.5Pa=-0.3Pa

相对误差:

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为2.31m,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μm,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解:

最大相对误差为

1-9使用凯特摆时,g由公式给定。

今测出长度(h1+h2)为(1.04230±0.00005)m,振动时间T为(2.0480±0.0005)s。

试求g及其最大相对误差。

如果(h1+h2)测出为(1.04220±0.00005)m,为了使g的误差能小于0.001m/s2,T的测量必须精确到多少?

解:

设l=(h1+h2),则

(1)m/s2

(2)根据相对误差的概念:

其中:

fl、fT分别为l和T的相对误差,如此有:

所以g的相对误差为:

(3)要求m/s2,且(h1+h2)=(1.04220±0.00005)m

根据以及可得

因此

又,故s。

所以,T的测量必须精确到0.00005s。

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的电压表,发现50V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解:

因为最大误差为2V,故该表的引用误差为

所以该电压表示合格的。

1-11为什么在使用微安表等各种电表时,总是希望指针在全量程的2/3范围内使用?

答:

对于一个确定的电表,其等级是一定的,此时

最大绝对误差:

最大相对误差:

由此可见,随着x(测量读数)增大,相对误差减小,超过2/3之后,最大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所以总是希望指针在全量程的2/3范围内使用。

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L2=80mm。

测得值各为50.004mm、80.006mm。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解:

由于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的是两个不同的长度,故只能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

L1:

mm,

L2:

mm,

即:

,所以对L2的测量精度较高。

1-13多级弹道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1km;在射击场中,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的靶心。

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

解:

多级弹道火箭:

射手:

比较结果表明,多级弹道火箭的射击精度较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其测量误差分别为±11μm和±9μm;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种零件的长度L2=150mm,其测量误差为±12μm,是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解:

第一、二种方法测量的是同一个零件的长度,因此,可以直接用其绝对误差进行比较。

根据题意,第二种测量方法精度高于第一种。

第三中采用了其它方法,测量的是另一零件的长度,因此,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

因为。

所以,第三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最高,第二种次之,第一种最低。

1-15某量值y由被测量x表示为,若x的相对误差为1%时,求y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解:

设x的相对误差为fx,则x=x0(1+fx)

所以,y的相对误差为2fx=2%。

1-16如何根据测量误差的特点来减小或消除测量误差?

答:

(1)随机误差:

由于具有抵偿性,可通过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减小或消除测量误差。

(2)系统误差:

A.找出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从根源上消除;B。

找出系统误差的变化规律,在最后结果中加以修正。

(3)粗大误差:

直接从测量数据中剔除掉。

1-17什么是有效数字及数字舍入有哪些规则?

答:

(1)有效数字:

含有误差的任何近似数,若其绝对误差界是最末位数的半个单位,则从这个近似数左方起的第一个非零数字称为第一位有效数字。

且从第一位有效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止的所有数字,无论是零还是非零的数字,都叫有效数字。

(2)数字舍入规则:

A.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尾的半个单位,则末尾加1。

B.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的末尾的半个单位,则末尾不变。

C.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的末尾的半个单位,则末尾凑成偶数,即末尾为偶数时不变,末位为奇数时加1。

1-18根据数据运算规则,分别计算下是结果:

(1)3151.0+65.8+7.326+0.416+152.28=?

(2)28.13×0.037×1.473=?

解:

(1)以65.8为基准,其余各数多取一位,则有

原式=3151.0+65.8+7.33+0.42+152.28=3376.83≈3376.8

(2)以28.13为基准,其余各数多取一位,则有

原式=28.13×0.037×1.473=1.041×1.473=1.5334≈1.53

1-19在测量实践中有效数字的作用以及它与测量精度的关系如何?

试举例说明之。

 

第2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2.1试述标准差、平均误差和或然误差的几何意义?

答:

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标准差可以理解为一个从N维空间的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的函数;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平均误差可以理解为N条线段的平均长度;

2.2试述单次测量的标准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两者的物理意义及实际用途有何不同?

2.3试分别求出服从正态分布、反正弦分布、均匀分布误差落在[]中的概率?

2.4测量某物体重量共8次,测得数据(单位为g)为236.45,236.37,236.51,236.34,236.39,236.48,236.47,236.40,求其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①选参考值,计算差值、和残差等列于表中。

序号

xi

Δxi

vi

vi2

1

236.45

0.45

0.02

0.0004

2

236.37

0.37

-0.06

0.0036

3

236.51

0.51

0.08

0.0064

4

236.34

0.34

-0.09

0.0081

5

236.39

0.39

-0.04

0.0016

6

236.48

0.48

0.05

0.0025

7

236.47

0.47

0.04

0.0016

8

236.40

0.40

-0.03

0.0009

求和

1891.41

3.41

-0.03

0.0251

测量次数

平均值

平均值

 

 

8

236.43

0.43

 

 

参考值

 

 

 

 

236.00

 

 

 

 

或依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n=8,直接求得:

②计算标准差: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2.5用别捷尔斯法、极差法和最大误差法计算习题2-4的标准差,并比较之。

【解】

(1)用别捷尔斯法计算

(2)用极差法计算

8个测量数据的极差为:

查教材P20表2-4,n=8时

(g)

(3)最大误差法计算

8个测量数据的最大残差为:

查教材P20表2-5,n=8时,=0.61

2.6测量某电路电流共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A)为168.41,168.54,168.59,168.40,168.50,试求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或然误差和平均误差。

【解】①选参考值x0=168.5,计算差值、和残差等列于表中。

序号

xi

Δxi

vi

vi2

|vi|

1

168.41

-0.09

-0.078

0.006084

0.078

2

168.54

0.04

0.052

0.002704

0.052

3

168.59

0.09

0.102

0.010404

0.102

4

168.40

-0.10

-0.088

0.007744

0.088

5

168.50

0.00

0.012

0.000144

0.012

求和

842.44

-0.06

0.000

0.02708

0.332

算术平均值

168.488

-0.012

 

 

 

或依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n=5,直接求得:

(mA)

②计算标准差: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mA)

[若用别捷尔斯法计算:

[用极差法计算:

n=5时dn=2.33,(mA)]

下面是以贝塞尔公式计算的或然误差和平均误差数据:

或然误差:

(mA);

平均误差:

(mA)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算术平均值或然误差R:

(mA)

算术平均值平均误差T:

(mA)

2.7在立式测长仪上测量某校对量具,重复测量5次,测得数据(单位为mm)为20.0015,20.0016,20.0018,20.0015,20.0011。

若测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