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507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经济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经济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经济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经济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专题.docx

《中国经济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专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专题.docx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冯中越教授主讲

第1章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第2章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

第3章银行体制与金融市场

第4章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地区差距

第5章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6章工业发展与企业改革

第7章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8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9章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第10章政府职能与财政政策

第1章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第一节简述中国自然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相应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征,揭示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巨大而人均占有量匮乏的国情特点。

第二节介绍和分析中国人口数量和特征,并揭示其变化趋势。

第三节分析人口质量,介绍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

第一节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在比较中观察中国地理

1、中国地理的特征

1)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2)地处陆地板块面积最大的北半球的东北部;

3)跨越多层次纬度,气候和自然资源呈多样性。

2、比较中的资源禀赋

要从两个角度观察中国的资源禀赋:

一是从资源结构的角度看资源的可用性;

二是从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看其对人民福利的影响。

首先,中国幅员广阔的国土总面积中,直接可以利用的部分相对匮乏。

其次,工业所需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品种少、品质低、开发成本高。

再次,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部分都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关于中国“地大物博”的神话

二、自然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环境;

经济增长的方式、形态;

资源租金(寻找和开发资源费用的额外价值)

2、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不构成根本障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材料、新兴材料不断涌现,弱化了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力;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可以选择不同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类型。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分布特征

一、人口数量与特征

1、人口数量

2000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2.66亿;

2001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2.76亿;

2005中国人口总数为13.07亿;

2006中国人口总数为13.14亿;

图1-1总和生育率随人均收入提高而下降

2、人口特征——人口转变及其阶段

人口转变是指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况的一个过程。

通常,这个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从而导致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个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以高自

然增长率为特征。

第三个人口阶段特点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

率,从而导致低自然增长率。

二、人口年龄结构

1、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各个年龄段和性别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图1-2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2、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

1)接受基础教育年龄人口比重将会缩小;

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稳中略增;

3)人口老年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4)人口转变趋势将继续。

三、人口的区域分布

中国人口的区域分布十分明显,并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密切相关。

1935年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了“瑷珲-滕冲人口地理分界线”。

东南36%面积,人口为96%;

西北64%面积,人口为4%。

图1-3胡焕庸人口分界线(瑷晖—腾冲)

四、人口与发展

1、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

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两个级数假说”: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食品供应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人类繁衍后代的天性使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

马尔萨斯错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预言,由于土地有限性和农业对于土地的依赖,食品供给充其量只能以固定的绝对数量增长,而人类繁衍后代的天性,则会导致人口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数上增长。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错误在于:

首先,马尔萨斯忽略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并把这个规律推及到长期的人类发展中。

其次,马尔萨斯错误地把人口问题看成是静止的,并从孤立的角度分析人口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

2、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理论

3、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与毛泽东主席的“人手论”之争

第三节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与生产率

舒尔茨把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人口质量的特质称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增进通常是通过教育和保健来实现的。

一、教育水平的提高

1、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2、受(正规)教育的年限

3、工作经验的积累——干中学

图1-5全国人口教育程度构成

二、健康水平的改善

1、严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的消灭和控制

2、疾病预防系统的建立

3、全民医疗和护理条件的改善

4、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人文发展状况

与人力资本(人的能力)提高相关的生活质量:

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

该指数衡量的是国家或地区在下列三方面成就:

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

知识,用成人识字率(占2/3的权重)和入学率(占1/3权重)表示

体面的生活水平,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表示。

在计算上述分项指数时,先分别为每项指标确立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利用下列公式:

分项指数=(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将计算出来的分项指数(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人均GDP指数)进行简单平均

图1-6人类发展指数排位(1999年)

第一章思考题

中国在自然资源上有何优势和劣势?

人口学家如何总结人口转变规律?

中国现在达到了人口转变的哪个阶段?

提高人口质量都有哪些途径?

应该如何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

第一节检讨传统体制下扭曲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格局以及导致的后果。

第二节回顾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

第三节把中国劳动与就业问题置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考察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出路。

第一节非典型的劳动力配置格局

一、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的特点

1、保障城乡劳动力的全面就业

2、保持城乡职工的低工资水平

3、否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的报酬差别

4、实行城乡劳动力配置的分割

二、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

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全国统一实行的户籍管理体制。

根据《条例》规定,每个人出生后,依据其母亲的户籍所在地进行户籍登记。

在其一生中,除非政府认为有恰当理由,或按照劳动人事部门的安排,经公安局批准,才可以改变户籍登记地。

三、传统体制的就业损失

传统体制下劳动力配置的二元结构:

1978年城市部门共有9500万人就业,农村劳动力为3.1亿人,二者之比为1:

3.2;而同年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总值为4488亿元,农村中的固定资产总值不足950亿元,二者之比为4.7:

1。

另外,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程度高,劳动力吸纳能力弱,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意味着牺牲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表2-1两种投资分布的就业情景比较

(亿元,万人)

四、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

斯密、配第、克拉克先后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将从农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资源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的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各个部门产量或产值比重的消长。

农业的产值比重会逐渐下降,非农业产值比重相应提高。

第二个过程是各个部门就业比重的改变。

初级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减少,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劳动力比重相应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产值和就业,以及城市化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图2-1人均收入、城市化与劳动力分布

在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中国非农业的产值比重提高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却很缓慢,这就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变中的非典型化特征。

1978年农业产值比重为28.1%,

劳动力比重高达70.5%;

2004年农业产值比重为15.2%,

劳动力比重仍高达46.9%。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Chenery)曾采用一种揭示收入水平提高与结构变化之间规律的统计方法——“典型事实法”

表2-2在比较中观察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

(美元,%)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人口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跨地区移动——规模巨大。

其原因在于:

第一,农村体制改革的动力;

第二,乡镇企业发展到新阶段的结果;

第三,城市体制改革创造的环境;

第四,城乡收入差距的吸引力。

图2-2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2001年)

二、流动人口的特征

迁移的人口特征:

第一,年龄大大低于劳动力人口平均水平;

第二,受教育程度高于劳动力人口平均水平;

第三,男性比重高于女性;

第四,家庭经济状况在家乡处于中上水平。

迁移的流向和地区特征:

第一,超过50%的人口在省内迁移;

第二,跨省迁移的人口基本上流向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及农业。

解释劳动力迁移的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关于迁移决策的表达公式为:

Mt=h(PWU–WR)

其中,Mt表示时间t内的迁移数量;h表示潜在迁移者的响应率;P表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WU表示城市工资;WR表示农村工资。

三、人口流动怎样影响发展

资源重新配置效应;

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

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

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

四、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

1987年,国有企业的固定工劳动制度开始改革,第一次打破了存在了几十年的终身雇佣制,即“铁饭碗”。

随着城市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城市劳动力市场逐渐发育起来。

图2-3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结构

第三节城乡就业面临的挑战

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城乡就业的稳定与增长。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人口数量在10-15年仍然是一个制约因素;而人口质量更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

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看,全国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长期与短期的就业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增长;90年代以来这种拉动作用逐渐减小。

原因在于: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排挤劳动力;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减员”;

第三,买方(竞争)市场的形成使就业增长缓慢。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加快,就业总量将增长;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就业量。

另外,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将缓解就业压力。

从短期看,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城市新增的劳动力、现存失业的劳动力,三股大军形成就业压力。

2001年以来每年新增劳动力1400-1600万人,安排就业800-900万人;2006年新增劳动力2100万人,安排就业1100万人;2007年新增劳动力2400万人,预计安排1200万人。

二、转业和再就业的素质障碍

劳动力素质或人力资本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机会的获得。

图2-4分市、镇、乡劳动年龄人口教育水平

三、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

在中国实际上形成一个双二元劳动力市场。

即城乡二元就业市场、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就业市场。

在所有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中,户籍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约束。

第二章思考题

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们都服从于什么政策目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随着人均收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城市化水平?

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

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对城市有哪些积极效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城乡就业面临哪些挑战?

第三章银行体制与金融市场

本章主要考察中国金融体制如何转型,同时讨论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货币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效果,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旨在加深对传统体制下的金融抑制政策及其体制表现、金融政策转变和金融体制改革进展,以及进一步改革方向的了解。

第一节金融深化理论与政策

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物经济逐渐让位给货币经济。

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货币化而得到发展,各种金融资产的出现则使这个市场深化。

与此相适应而出现的金融资产扩大趋势,就是所谓的金融深化过程。

金融政策分为:

金融抑制政策与金融深化政策。

金融深化是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提出的概念,是指用金融资产(货币和其它金融工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货币经济发展的程度。

如果政府政策着眼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深化过程,就是金融深化政策;如果政府运用一系列干预手段,抑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的扩大,就是金融抑制政策。

金融深化政策意味着对金融部门实行自由化政策,具体就是银行商业化、金融组织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

二、观察和理解中国的金融深化

在传统体制下,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政府采取了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政策,它首先扭曲的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即人为地把利率压低到低于资金的市场价格水平。

利率不能反映资金的真实稀缺性,一方面抑制了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诱导了企业竞相贷款的动因。

为了在没有金融市场运行和利率价格扭曲的条件下,分配金融资产这种稀缺资源,银行(金融机构)必然受国家直接控制和垄断。

金融政策必然采取的是金融抑制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长,金融抑制政策逐渐改变,金融深化过程大大加快。

表现为:

第一,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后者在经济总资产中的比重上升;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表3-1 金融资产增长和规模的变化

(亿元,%)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职能

在传统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独揽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国家管理金融的行政职能,各个专业银行只是它和财政部的相关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掌握着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90%以上,是现金、信贷和结算中心。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为国有工业企业提供资金。

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将一般存贷款业务交由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四大专业银行承担。

1994年,再次确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不再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将货币发行、调节基准利率和调控信贷总量等权力集中到总行一级。

1998年,划定了9个跨省市区的分行。

货币政策目标:

中外比较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

即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而是稳定金融市场,包括稳定货币的供应量和汇率,并通过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来促进经济增长。

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基本目标

(1)高度就业;

(2)经济增长;

(3)物价稳定;

(4)利率稳定;

(5)金融市场稳定;

(6)外汇市场稳定。

二、货币政策及其实施

1、货币政策

一般是指中央银行采取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中国《银行法》定义为: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

高度就业;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利率稳定;

金融市场稳定;

外汇市场稳定。

传统体制下,基本上是用行政手段分配资金,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根据相应行政级别的政府经济计划来编制信贷计划,信贷总量由总行即中央政府决定。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中央银行地位以后,要求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形成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使中央银行可以运用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央银行放弃实行了近50年的信贷规模控制,货币政策的实施从直接控制手段转变为间接调控手段。

从1999年起,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

三、利率市场化和利率政策

1、利率市场化

改革以来,资金具有了机会成本,逐渐有了市场价格。

如拆借市场上的利率、民间融资的利率、贴现再贴现的利率、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等。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2、利率政策

就是利用利率杠杆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如:

通货膨胀严重时,提高利率,推出保值储蓄;通货紧缩发生时,降低利率,征收利息税。

但是,在我国还存在利率扭曲的情况,即实行差别贷款利率。

四、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

1、汇率制度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传统上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1973年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分为盯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

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2005年7月1日起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外汇管理

广义上指,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管制。

狭义上指,货币金融当局对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

第三节商业银行改革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我国银行改革的第一步是将专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

但是,由于政企不分,国有专业银行同时承担了商业性职能和政策性职能。

从1994年开始,确立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改革方向——成立政策性银行。

从1997年开始,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是减少政府对金融业务的干预;二是取消信贷规模的限额控制。

二、民间银行和外资银行

改革以来,出现了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如:

中国投资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全国性);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地区性)。

1979年,日本东京银行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批准的外资银行。

到2006年底,共设立511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

——可以开展人民币业务。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局面,丰富了融资渠道。

如:

城市信用社(城市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

三、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

从两方面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性:

一是鼓励民间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继续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二是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今后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五个着力):

坚持以金融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通常指金融资产交易的总和。

按照一般的分类法,金融要求权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短期金融资产市场,称为货币市场,而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资产市场,则称为资本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的功能:

作为资金的短期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的金融中介,并为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基础条件。

在运作良好的货币市场上,通过短期金融资产的买卖,使资金的价格反映出真实供求状况,并达到均衡水平。

1、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

1996年,建立了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

一级网络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网络,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融资中心可以入网交易;二级网络是融资中心牵头,央行授权的地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可以入网交易。

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各个市场的供求决定,通过全国网络汇总,加权平均后形成。

2、票据市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个银行之间开展了贴现再贴现业务;1995年《票据法》颁布后,票据市场规范发展。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个银行之间开展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和转让业务;1987年企业短期债券的发行,1994年政府短期债券的发行,以及央行开始本币公开市场操作,国债回购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中长期金融资产的交易,它执行与银行体系相似的金融中介职能。

1、国债市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行国债,从行政性分配,到由金融机构承购包销,再到公开招标,最后到市场化交易。

国债市场发展的特点:

第一,国债规模不断扩大。

1981年发行48.66亿元,1997年2411.79亿元,2004年6924.3亿元。

第二,国债品种日趋多样化。

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建设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等。

第三,交易水平提高和交易制度规范。

2、股票市场的发展。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其职能:

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本所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并安排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设立证券登记清算机构并对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股票市场发展的特点:

第一,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

2006年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突破9万亿元,达到90468.89亿元;两市股票筹资额累计2204.43亿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2006年12月29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有1421家,上市股票1507只,沪、深两市总市值达89403.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9.62%。

两市仅有40家未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股改总市值占比达到97.85%。

两市投资者2006年开户数新增517.68万户,投资者总开户数接近8000万户。

表3-2中国股票市场发育程度

第二,交易方式的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

第三,股票市场的基础——公司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形成国有股、法人股、出售和流通的法人股、个人股。

中国股份公司上市流通分为:

A、B、H三种股票。

三、资本市场监管与金融秩序

1、股票市场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户操纵,交易缺乏透明度。

第二,股市上一些资金来路不明。

第三,公司上市的筛选机制扭曲。

第四,股权分置——上市公司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价格形成机制扭曲,风险收益不对称。

2、监管资本市场与规范金融秩序

第一,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2年)。

第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证券法》(1998年),《期货交易管理条理》(2007年修改)。

四、资本市场热点问题

1、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扭曲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流动存在非流通股协议转让和流通股竞价交易两种价格,资本运营缺乏市场化操作基础。

股权分置改革是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作出的制度安排,并不以通过资本市场减持国有股份为目的,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要合理确定在所控股上市公司的最低持股比例,必要时可通过证券市场增持股份。

2、股指期货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

准备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沪深3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与维护,成份股包括了300种股票,总市值覆盖率约为70%。

首个股指期货合约以它为交易标的,能在未来我国股指期货产品系列中起到旗舰作用。

1)合约乘数为每点300元;

2)最小变动价位为0.1点;

3)合约月份为当月、下月及随后的两个季月。

3、证券市场2007年七大热点

第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入快车道;

第二,上市公司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第三,券商规范运作水平提高;

第四,新会计准则严把财务质量关;

第五,券商和基金不断创新;

第六,迎接金融期货产品诞生;

第七,对外开放稳步前行。

第三章思考题

为什么金融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用什么指标描述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