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478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docx

孔雀城住宅工艺工法手册10版1

目录

第一章、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艺3

(一)墙体模板(木模板)施工工艺3

(二)墙体模板(大钢模板)施工工艺6

(三)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9

(四)混凝土楼地面板收面施工要求14

(五)混凝土顶板施工工艺(木模)16

第二章、防空鼓开裂施工工艺18

(一)不同材料墙体交接部位处理工艺18

第三章、防渗漏施工工艺20

(一)厨卫管线止水节工艺(包括立管)20

(二)厨房卫生间烟风道安装层间封堵工艺22

(三)卫生间墙体砼反坎浇筑工艺24

(四)地下采光窗安装工艺26

(五)地下室外墙防水收口工艺28

(六)地下外墙穿墙套管封堵工艺(水暖管)30

(七)地下外墙穿墙套管封堵工艺(电缆管)33

(八)后浇带独立支撑施工工艺35

(九)混凝土外墙螺杆洞填堵施工工艺37

(十)外窗窗框安装施工工艺(带副框)39

(十一)外窗窗框安装施工工艺(不带副框)43

(十二)屋面烟风道同步浇筑工艺47

第四章、机电管线预留及封堵施工工艺49

(一)厨卫间给水管结构留置工艺49

(二)二次砌筑机电开槽及封堵技术要求51

(三)桥架穿竖井防火封堵技术要求53

(四)配电箱结构预埋安装要求55

(五)二次结构阶段配电箱安装要求57

第五章、精装修施工工艺59

(一)不锈钢电梯门套施工工艺59

(二)玻化砖地砖铺贴施工工艺59

(三)内墙涂料施工工艺59

第一章、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一)墙体模板(木模板)施工工艺编号:

ZT-01

1、工艺流程

模板配置与选型(含外窗企口)→弹线→墙面模板组装、安装墙体模板主龙骨→上穿墙螺栓→安装墙体次龙骨→模板加固→检查验收;

2、操作工艺

2.1、施工前,根据流水段划分及工程进度计划、模板施工方案,对模板的选型和模板投入与配置进行确认。

2.2弹线:

弹出剪力墙边线和模板控制安装线;

2.3墙体根部垃圾清理;剪力墙钢筋隐蔽验收,

2.4现场拼装模板,从墙体的阴阳角一侧开始,依次组装墙体模板,模板拼缝应严密,必要时在模板拼缝侧面以及模板底面粘海绵条;墙体模板木龙骨中心间距不大300mm,阴阳角模板必须用方木拼缝固定;

2.5穿墙螺杆采用ф14圆钢制作,地下外墙螺杆需加设-3×40×40止水片;穿墙螺杆横向间距为500㎜,竖向间距按照楼地面以上第一道150mm、第二道不大于400mm、第三、四道不大于500mm、往上不大于600mm的要求进行设置;

2.6安装墙体横向钢管龙骨后,收紧对拉螺栓,加设抛撑对墙体模板进行校正加固;在模板加固及校正垂直度和平整度后,在模板下口采用1:

2.5水泥砂浆座浆将缝隙封死(框架柱模板底部防漏浆封堵方法与此同)。

2.7模板工程自检、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8墙体模板拆除时,墙体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少于1.2Mpa,以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模板拆除而受损的要求(以同气候条件、同浇注工艺的一组同条件试块作为拆模时间参考依据);模板拆模的流向为先浇先拆,后浇后拆,与施工流水方向一致;当局部有吸附或粘接时,可用撬棍松动,但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或用锤砸模板。

2.9模板脱模后,及时清除板面吸附物,棉丝擦净后涂刷隔离剂。

2.10外墙门窗洞口模板应做企口处理,企口高度应根据外饰面做法(含保温)确定,有副框时外饰面完成面应与副框完成面齐平,无副框时应保证饰面完成后压门窗框5mm。

企口宽度根据墙厚及门窗安装位置确定,但不得小于50mm。

3、主控项目

3.1模板和支撑必须经过计算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和墙间距不应大于300mm。

3.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3.4模板安装轴线位置偏差不得大于4㎜、截面尺寸允许偏差4㎜,垂直度允许偏差5㎜。

3.5竖向间距按照楼地面以上第一道150mm、第二道不大于400mm、第三、四道不大于500mm、往上不大于600mm的要求,最上一道距顶≤300mm进行设置;

4、做法详图

对拉螺栓布置示意图

木模斜向支撑示意图

5、示例照片

(二)墙体模板(大钢模板)施工工艺编号:

ZT-02

1、工艺流程

模板配置与设计(含外窗企口)→吊装阴角模、阳角模→吊装单侧内墙模、模板就位、模板调直→上穿墙螺栓及定型化牛腿→吊装单侧外墙模、模板就位、模板调直→紧固穿墙螺栓、调整垂直度→节点加固,连接处理,张拉钢丝绳,砂浆封堵

2、操作工艺

2.1大模板先入阴角模、内模,后入外模。

分房间进行,直至模板全部吊装就位。

2.2大模板阴角模安装:

阴角模与大模板采用企口连接方式,大模板板面与阴角模板面保持平齐,且留有2 mm安装间隙。

阴角模与大模板采用钩栓、压槽固定,防止出现错台现象。

2.3大模板阳角模安装:

2.3.1第1种方式:

外墙大角处相邻大角的大模板,采取在边框上钻连接销孔,将角模用U形卡固定于两侧的大模板上。

2.3.2:

第二种方式:

单独配置阳角模板,与两侧大模板用边框连接器卡紧,外加直角背楞(950*950mm,8#槽钢)与两侧大模板背楞与卡具拉结紧固。

2.4校正模板与安装穿墙螺栓同步进行。

穿墙螺栓的卡头应竖直安装且大头朝上,不得呈现水平或倾斜状态,防止脱落。

不得漏安穿墙螺栓。

2.5模板与模板拼缝处除采用专用连接器连接外,模板采用10#槽钢为主龙骨上、中、下三道加固,穿墙栓拧紧。

2.6大模板安装并加固完成,外墙模板采用外墙内侧支腿顶撑并拉设钢丝绳。

2.7外墙门窗洞口模板应做企口处理,企口高度应根据外饰面做法(含保温)确定,有副框时外饰面完成面应与副框完成面齐平,无副框时应保证饰面完成后压门窗框5mm。

企口宽度根据墙厚及门窗安装位置确定,但不得小于50mm。

3、主控项目

3.1模板间的拼缝要平整、严密、不得漏浆。

3.2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3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

防治方法:

模板支撑前必须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

3.4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

防治方法:

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必须与大模板固定牢固。

3.5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使顶板支模时钢角贴牢墙体混凝土。

4、做法详图

大钢模构件示意图

大钢模支撑体系示意图

5、示例照片

 

(三)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编号:

ZT-03

1、工序流程

测量放样→安装墙柱钢筋(墙柱水电施工)→安装墙柱铝模→安装梁铝模→安装楼板铝模→安装梁板钢筋(梁板水电安装)→收尾加固检查→混凝土浇筑.

2、工艺方法

2.1在楼层上弹好墙柱线及墙柱控制线,洞口线,其中墙柱控制线距墙边线300mm,可检验模板是否偏位和方正;在柱纵筋上标好楼层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为楼层+0.50m,墙柱的四角及转角处均设置,以便检查楼板面标高。

2.2安装墙柱钢筋及预埋水电箱盒,线管,预留洞口等,完毕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2.3墙柱铝模安装

2.3.1安装墙柱铝模前,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查墙柱位置楼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凿除,低的垫上木楔,尽量控制在5mm以内。

2.3.2在墙柱根部的纵筋上焊接好定位钢筋,防止柱铝模在加固时跑位;在墙柱内设置好同墙柱厚的水泥内撑条或钢筋内撑条,保证铝模在加固后墙柱的截面尺寸。

2.3.3按试拼装图纸编号依次拼装好墙柱铝模,封闭柱铝模之前,需在墙柱模紧固螺杆上预先外套PVC管,同时要保证套管与墙两边模板面接触位置要准确,以便浇注后能收回对拉螺杆。

2.3.4为了拆除方便,墙柱模与内角模连接时销子的头部应尽可能的在内角模内部。

墙柱铝模间连接销上的楔子要从上往下插,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脱落。

墙柱铝模端部及转角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用销楔连接容易在混凝土浇筑时楔子脱落涨模。

2.3.5为防止墙柱铝模下口跑浆,浇混凝土前一天利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2.4梁铝模安装

按试拼装图编号依次拼装好梁底模,梁侧模,梁顶角模及墙顶角模,用支撑杆调节梁底标高,以便模板间的连接,梁底的支撑杆应垂直,无松动。

梁底模与底模之间,底模与侧模之间的连接也应采用螺栓连接,防止涨模。

2.5板铝模安装

安装完墙顶、梁顶角模后,安装面板支撑梁,然后按试拼装图编号从角部开始,依次拼装标准板模,直至铝模全部拼装完成。

面板支撑梁底的支撑杆应垂直,无松动。

2.6铝模加固

平板铝模拼装完成后进行墙柱铝模的加固,即安装背楞及穿墙螺杆。

安装背楞及穿墙螺杆应两人在墙柱的两侧同时进行,背楞及穿墙螺栓安装必须紧固牢靠,用力得当,不得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引起背楞弯曲变形,影响墙柱实测实量数据,过松在浇筑砼时会造成涨模。

穿墙螺栓的卡头应竖直安装,不得倾斜。

2.7铝合金模板的拆除

2.7.1拆除条件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关于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在铝模早拆体系中,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即可拆除顶模,只留下支撑杆。

支撑杆的拆除根据留置的拆模试块来确定拆除时间。

2.7.2拆除过程

(1)拆除墙柱侧模: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即可拆除侧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后可以拆除墙柱侧摸。

先拆除斜支撑,后松动、拆除穿墙螺栓;拆除穿墙螺栓时,用扳手松动螺母,取下垫片,除下威令,轻击螺栓一端,至螺栓退出混凝土。

再拆除铝模连接的销子和楔子,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使模板和墙体脱离。

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及时清理,并通过上料口搬运至上层结构。

模板拆除时注意防止损伤结构的棱角部位。

(2)拆除顶模:

根据铝模的早拆体系,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拆除顶模,一般情况下48个小时以后可以拆除顶模。

顶模拆除先从梁、板支撑杆连接的位置开始,拆除梁、板支撑杆、销子和与其相连的连接件。

紧跟着拆除与其相邻梁、板的销子和楔子。

然后可以拆除铝模板。

每一列的第一块铝模被搁在墙顶边模支撑口上时,要先拆除邻近铝模,然后从需要拆除的铝模上拆除销子和楔子,利用拔模具把相邻铝模分离开来。

拆除顶模时确保支撑杆保持原样,不得松动。

(3)拆除支撑杆:

支撑杆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关于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根据留置的拆模试块来确定支撑杆的拆除时间,一般情况下,十天后拆除板底支撑,十四天后拆除梁底支撑,二十八天后拆除悬臂底支撑。

拆除每个支撑杆时,用一只手抓住支撑杆另一只手用锤松动方向锤击可调节支点,即可拆除支撑杆。

2.7.3铝模拆除应注意的事项

(1)拆除前应架设工作平台以保证安全,至少要两人协同工作。

(2)顶模的拆除必须等混凝土强度达到早拆条件,拆除顶模时须逐渐传递下来,切不可把销子和楔子全部取下,再拆除一整面铝板。

(3)拆除铝模时切不可松动,和碰撞支撑杆。

(4)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粘模等现象,要暂停拆除,上报项目部由技术科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拆下的铝板应立即用刮刀铲除铝板上污物,并及时刷涂脱模剂。

(6)施工过程中弯曲变形的铝模板应及时运到加工场进行校正。

(7)拆下的配件要及时清理、清点,转移至相应的操作层内。

(8)拆下的铝模通过预留传递孔或楼板空洞传运至上层;零散的配件通过楼梯搬运。

2.8外墙门窗洞口模板应做企口处理,企口高度应根据外饰面做法(含保温)确定,有副框时外饰面完成面应与副框完成面齐平,无副框时应保证饰面完成后压门窗框5mm。

企口宽度根据墙厚及门窗安装位置确定,但不得小于50mm。

3、主控项目

3.1安装前要先熟悉配板图编号,安装时对号入座。

3.2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垂直及水平标高的校验。

3.3安装外墙板之前需安装外围起步板(即K板)。

3.4墙模板的加固处理。

墙模板安装完后,双面墙安装加固后背梁,防止墙模板发生扭转、错台,保证结构的顺直光滑。

4、做法详图

 

 

5、示例照片

 

(四)混凝土楼地面板收面施工要求编号:

ZT-04

1、工艺流程

刮杠刮平→搓毛→抹光机收面→拉细毛

2、操作工艺

2.1板面混凝土标高控制采用在墙柱纵向钢筋上统一标识标高位置,板面用光线带平,进行控制。

严格控制楼板砼堆积高度,堆积高度不宜超过250mm。

2.2混凝土浇捣后按标高控制线用刮杆刮平,木抹搓毛,终凝前(人站在砼面上脚印深度不超过5mm时)用抹光机收压抹面后,用棕刷拉细毛。

拉毛时脚下移垫2m长300mm宽镜面竹胶板交替后退施工,竹胶板中心间距为500~600mm,拉毛深度、方向一致。

2.3砼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间隙,防止冷缝出现;砼泵管应架空,严禁直接搁置在钢筋上。

2.4阳台、雨蓬等悬挑构件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砼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2.5梁板混凝土在浇捣3-4小时,基本达到初凝时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养护,麻袋表面保持湿润,柱、墙混凝土浇筑完24小时后,在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前提下拆模,并采用洒水保湿养护。

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后浇带混凝土养护不少于28天。

3、主控项目

3.1观感要求:

混凝土表面平整,拉毛宽度、间距均匀,方向一致。

3.2楼面标高:

合格标准:

【-10,+10】mm

测量方法:

3.2.1利用激光投线仪、钢卷尺及楼层标高基准线,测量楼地面面标高偏差,检查板块四角及板块中央的相对标高之间的偏差,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高差在10mm以上视为超标。

3.2.2每块楼板的9个检查数据作为9个实测点,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

累计测量6个实测区。

3.2.3取点数量:

60个。

 

 

4、做法详图

 

5、示意照片

(五)混凝土顶板施工工艺(木模)编号:

ZT-05

1、工艺流程

1.1梁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梁模支架搭设→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钢筋绑扎→安装梁侧模→安装竖楞、斜竖楞、腰楞及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自检→专检→验收

1.2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满堂钢管脚手架安装→校正标高→安装横纵楞→铺设模板→自检→专检→验收

2、操作工艺

2.1框架梁底模支撑钢管立杆间距主梁方向450,次梁方向900,楼板双向均为900,支撑立杆下通铺250宽,50厚木架板,离地0.2m处设纵横向水平拉杆,以上每隔1.8m设一道水平拉杆。

上部楼板采用钢管支撑架和钢管顶撑相结合的支撑体系,楼板立杆间距为0.9m,梁的立杆间距为0.9m,可随时调节梁、板标高,但必须双向设置拉结钢管,以确保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2.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2.3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

<4m开间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6m的起拱15mm;

2.4顶板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架子,立杆上加U托调整标高,支撑下垫垫板。

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

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

2.5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3、主控项目

3.1支撑体系满堂架要求:

离地0.2m处设纵横向水平扫地杆,以上每隔1.8m设一道水平拉杆,顶端立杆自由度不大于0.5m,立杆上U托伸出高度不大于0.3m,支撑下设垫板。

3.2模板拆除

3.2.1拆模顺序为后支的先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3.2.2跨度≤8m时,应达到砼设计强度等级的75%,方可拆除底模和支撑。

3.2.3梁侧非承重模板应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

3.2.4当上层主体结构施工未结束前,下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撑不得拆除。

4、做法详图

5、示例照片

 

第二章、防空鼓开裂施工工艺

(一)不同材料墙体交接部位处理工艺编号:

FKL-01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螺栓洞封堵→平整垂直找差→套方找规矩→聚合物砂浆找差修补→与抹灰墙面交接处挂网、弹线→批一遍素水泥浆(内掺建筑胶)→批第二遍素水泥浆(内掺建筑胶)→拉毛→养护

2、操作工艺

2.1基层处理:

首先将基层打磨修补平整。

2.2平整垂直找差,套方找规矩:

地面上距墙300mm处弹归方控制线,根据控制线及设计开间(进深)尺寸对超差部分做标记。

2.3聚合物砂浆超差修补:

采用靠杆用聚合物砂浆对超差处、阴阳角进行分层修补,每层厚度应小于3mm(对于严重超差处应采用1:

3水泥砂浆抹灰处理)。

2.4砼墙体与抹灰墙面交接处设宽度200mm玻纤网。

采用胶浆固定,满刮后压入玻纤网,在抹灰面网格布外扩50mm处弹线贴美纹纸分割,保证刮浆面与抹灰面分界顺直美观。

要求剪力墙、梁部位结构在与二次结构交接部位采用预留100mm宽,单侧5mm厚企口(与砌块宽度相同),待砌筑完成后在交接部位挂一道200mm宽的网格布,然后抹灰处理。

2.5批底层素浆:

刷掺108胶水泥浆一道,将接缝阴阳角麻面不平处找平,应横竖刮,接头不得留槎,要注意收的干净利落,做到刮平不刮光,接茬要平整。

2.6挂面层素浆:

面层素浆完成后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清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的颜色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

2.7养护:

12小时后对素灰层应喷水养护。

3、主控项目

3.1前期考虑砼墙体采取不抹灰施工工艺。

墙体模板安装前,模板内外灰浆清刷干净并刷水性脱模剂。

大模安装就位时严格按控制线就位,确保房间方正度。

3.2结构预留企口尺寸准确,支模重点关注,加强此部位加固,防止偏差。

3.2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

使用的水泥应保证水泥与胶的比例,防止起泡、开裂。

3.3要求剪力墙、梁部位结构在与二次结构交接部位采用预留100mm宽,单侧5mm厚企口(与砌块宽度相同)

4、示意照片

 

第三章、防渗漏施工工艺

(一)厨卫管线止水节工艺(包括立管)编号:

FSL-01

1、工艺流程

预埋前止水节管件检查→预埋前止水节管件管口封堵→土建模板验收合格后交接→排水管道安装定位划线→排水管道管件固定→质量检查验收(整改)→混凝土浇筑(过程检查保护)→排水管道安装

2、操作工艺

2.1检查止水节管件是否合格,完毕后将止水节管内用木屑或黄沙垫满并封堵。

2.2根据支模轴线,在制作卫生间模板并验收合格后,弹出地漏、马桶、立管及支管等的定位十字线。

2.3用2寸钉子将止水节按十字线在四角固定。

2.4固定后应分层级进行检查,避免位置不准确及遗漏。

2.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安装人员观察止水节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进行修整。

2.6排水立管安装可在抹灰或饰面砖结束后进行,先查看施工图是否对横管标高有要求,如设计无要求,立管三通中距楼板200~300mm为宜(如情况允许,应尽量提高,考虑吊顶空间)。

2.7立管安装时,应将排水塑料管先插试一遍(管道与管件按要求留有一定的间隙)并划出标记。

锯断的管口应平直、无毛刺。

用毛刷把胶涂匀(先刷承插口,后刷管口),然后对准插口缓慢插入标记处(旋转角度不大于1/3圈),把挤出的余胶擦拭干净。

2.8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排水立管不得半明半暗,立管中心距净墙面的距离为:

管径为50~75mm时,为90~100mm;管径为100mm时,为110~120mm;管径为150mm时,为140~150mm为宜。

立管管件承口外侧与净墙面最大距离不得超过50mm。

2.9立管插入承插口后,可在楼板处临时固定,待经过校正后,可把立管卡与管道卡牢(金属管卡与塑料管之间应垫橡胶板)。

3、主控项目

3.1厨卫间主管、支管均应采用成品止水节做法。

3.2各种止水节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止水节封口要严密,预埋位置要准确。

3.2安装时止水节与模板的接触面要紧密。

3.3止水节与模板接触部位,拆模后要及时清理清晰。

4、示意照片

 

(二)厨房卫生间烟风道安装层间封堵工艺FSL-02

1、工艺流程

检查洞口→安装烟风道→洞口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反坎→烟风道逆止阀安装。

2、操作工艺

2.1检查洞口位置和大小:

根据施工图纸,逐一检查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烟道洞口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正确,不符合要求的要踢凿处理。

清理干净洞口四周;

2.2安装排烟风道

2.2.1排烟风道安装前,应从上部到下部吊线,检查洞口的垂直度。

安装时应由下往上逐层安装。

并做卸载承托处理。

安装第一节烟道时,应在首层地面用1:

2水泥砂浆坐浆。

安装时应随时校正排烟风道的垂直度、方正度。

要求垂直度和阴阳角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2.2.2安装过程中的卸载承托处理方法按照设计图纸或标准图集施工;

2.2.3安装烟道时,用2m靠尺检查排烟风道的垂直度,排烟风道的临时固定可用木楔进行;

2.3洞口支模:

排烟风道安装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对预留洞口进行支模封堵,支模前原混凝土侧边需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洞口周边清理干净。

用18厚多层板根据洞口的大小制成定型模板,使模板与烟道壁紧密结合。

模板下部用钢管将模板顶紧,力求使新支模板与原楼板混凝土结合紧密减少漏浆(严禁吊模施工);

2.4混凝土浇筑:

模板支撑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使原混凝土充分浇水湿润,并用素水泥浆在原混凝土进行界面处理,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度。

用掺微膨胀剂的C20细石混凝土将预留洞口进行封堵。

分两次封堵,第一次封堵楼板厚度的2/3,要求封堵密实。

待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第二次封堵,要求封堵高度略高于楼板,封堵表面光滑,烟风道根部做成R角。

2.5混凝土反坎:

基层清理干净、凿毛处理验收合格后,支设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注意要进行充分浇水湿润,结合部位采用同配比水泥浆进行扫浆处理,浇筑时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反坎高度不小于300mm。

3、主控项目

3.1每层承托烟风道的钢材均应做防腐处理。

3.2烟风道安装的首层,必须设置自然进气孔。

3.3每层烟道必须设置防火止回阀,开孔直径为160mm。

3.4严禁吊模,应采用顶撑方式支模。

3.5烟道安装必须进行逐层卸荷,卸荷采用角钢或钢筋。

4、做法详图

 

5、示例照片

 

(三)卫生间墙体砼反坎浇筑工艺FSL-03

1、工艺流程

放线→凿毛→基层清理→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验收→混凝土养护

2、操作工艺

2.1依据图纸要求,完成厨卫反坎混凝土梁定位工作。

2.2对混凝土反坎梁部位的基层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度,凿毛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3依据设计尺寸进行配模施工,用30×40×2000小方料加18×250的木模板配制定型模板,采用镰刀卡进行加固,模板就位后直接卡上卡箍即可。

模板内侧采用定尺20×20×梁宽的细石混凝土支撑,模板下口用1:

2.5水泥砂浆补缝,以免水泥浆流失造成蜂窝麻面。

2.4反边砼在浇筑前扫素水泥浆一道,浇筑时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插振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均匀振实,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