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182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docx

口腔正畸学常考名解简答

Malocclusion:

错合畸形。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称为错颌畸形。

Idealnormalocclusion:

理想正常合。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Individualnormalocclusion:

个别正常合。

凡轻微错合对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这种正常范围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个别正常合。

Preventiveorthodontics:

预防矫治。

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建合完成这段时期,对影响乳牙及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去除,从而使牙列顺利建合,颌骨正常发育,颜面协调生长,颌面部各器官功能健全,儿童心理发育健康。

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

InterceptiveTreatment:

阻断矫治。

对于正在形成或刚产生的错合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用权其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用矫治的方法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

Anchorage:

支抗。

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Leewayspace:

替牙间隙。

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双尖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Deepoverbite:

深覆合。

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可分三度:

Ⅰ度: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Ⅱ度: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Ⅲ度: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Deepoverjet:

深覆盖。

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

Ⅰ度:

3mm~5mm;Ⅱ度:

5mm~8mm;Ⅲ度:

超过8mm。

Orthopedicforce:

矫形力。

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大,作用范围大,作用于颅骨、颌骨能改变骨骼形态,打开骨缝,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

如儿童早期使用上颌前牵器、头帽、颏兜等,能影响上下颌骨生长发育,同时改变面部形态。

使用扩弓螺旋器快速打开腭中缝的矫治力也属矫形力。

Orthodonticforce:

正畸力。

矫治力的一种,力值较小,作用范围小,通过牙齿在生理范围内的移动以矫治错合畸形。

主要表现为牙和牙弓的改变以及少量基骨的改变,对颅、颌骨形态的作用不明显。

活动与固定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多属正畸力。

Relapse:

复发。

错合畸形矫治后,牙或颌骨都有退回原始位置的趋势。

Retention:

:

保持。

为了巩固牙错合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所采取的措施叫保持。

分自然保持和机械保持。

终末平面:

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

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颅面骨的发育方式?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试说明矫治力的分类?

有哪几种分类法?

一、以强度划分为重度力、中度力、轻度力。

二、以作用时间划分为间歇力和持续力。

三、以产生的方式划分为机械力、肌能力、磁力。

四、以来源划分为颌内力、颌外力、颌间力。

五、以作用效果划分为正畸力和矫形力。

最适矫治力的表现?

1、无明显的自觉疼痛,仅有发胀感觉。

2、叩诊无明显反应。

3、牙松动度不大。

4、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显著。

5、X线显示,矫治牙的根部及牙周无异常。

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1、矫治器对口腔硬软组织及颌面部无损害,不与唾液起化学反应,符合生理要求,不影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

2、矫治器的体积尽量小巧,戴用舒适,显露部分尽量少,对美观影响小。

3、容易洗刷,便于清洁,不影响口腔卫生。

4、结构简单、牢固,发挥弹力好,力量易于控制,效果好。

5、应具有稳固的支抗,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发挥作用力部分应便于调整,有利于控制矫治力的方向和大小。

矫治器分类?

一、根据矫治器的作用目的分为矫治性、预防性、保持性。

二、根据矫治力的来源分为机械性、磁力性、功能性。

三、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的优缺点?

优点:

1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能保持矫治器和口腔的卫生。

2避免损伤牙周组织。

3不影响美观。

4只要设计合理,制作精细,调整加力适宜,能矫治一般常见的错合畸形。

5此类矫治器构造简单,制作容易。

缺点:

1基牙无倒凹者,固位相对差,效果不佳,支抗不足。

2作用力单一,控制牙移动能力不如固定矫治器,牙齿移动方式多为倾斜移动,整体移动难。

3影响发音,因为基托的关系,所以舌活动度受限,说话不清楚。

4有异物感,取戴麻烦,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戴,活动矫治器需要患者积极合作,否则疗效不佳。

5剩余间隙处理难。

固定矫治器的优缺点?

优点:

1固位良好,支抗充足。

2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转矩和扭转等移动容易。

3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

4能矫治较复杂的错合畸形。

5体积小,较舒适。

6不影响发音和口语训练。

7临床复诊加力间隔时间长。

8疗程较短,患者不能自行将矫治器摘下不戴,所以矫治力得以持续发挥。

缺点:

1带用固定矫治器需特别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如不能特别注意口腔保健易引起龋、龈炎。

2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不能自行取卸,容易引起牙体、牙周组织的损害,产生不良后果。

如何加强支抗?

1增加支抗牙的数目。

2将支抗牙连接成一整体。

3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

4在应用颌内或颌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口外弓等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

5上颌6间加横腭杆。

6上颌6间加Nance弓。

7下颌6间加舌弓。

8微种植体支抗系统。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

1轻度或部分中度间隙不足,特别是低角病例。

2牙齿较大,上下牙弓牙大小比例失调。

3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良好,龋坏牙少。

4成年患者。

正畸拔牙的原则?

1对正畸拔牙应取慎重态度,决定是否拔牙要经过细致的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

可拔可不拔时尽量不拔牙,试验性治疗3~6个月后再决定。

2尽量拔除病牙。

拔牙前应在全口曲面断层X线对牙周膜、齿槽全面估计,并确定是否存在埋伏多生牙、先天缺失牙、断根和弯根等,应尽量拔除病牙。

3对称性拔牙的问题。

上颌单侧拔牙应格外慎重,上颌中线如偏向一侧,将对面形美观有较明显的影响,。

下颌四个下切牙大小形态相似,拔除一个下切牙并不影响牙弓对称性和面形。

4补偿性拔牙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一个牙弓拔牙后,另一个牙弓也需拔牙使上下牙量一致得到良好的咬合关系。

正畸拔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牙列拥挤度。

2牙弓突度。

3Spee曲线曲度。

4支抗磨牙的前移。

5垂直骨面型:

高角病例拔牙多,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慎重。

6矢状骨面型。

7面部软组织侧貌。

8颌骨生长发育。

9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正。

Angle分类?

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

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上颌6近中颊尖咬于下颌6近中颊沟

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

磨牙为远中关系(下颌后退

第一分类——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一侧为中性关系,上颌前牙唇倾

第二分类——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远中关系,一侧中性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

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前移

亚类——一侧磨牙近中关系,另一侧中性关系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步骤?

1、排齐和整平。

2、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颌关系。

3、牙位及牙合关系的精细调整。

4、保持。

前牙深覆牙合的分类?

1牙型:

上、下颌前牙及牙槽发育过高,后牙及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足。

上前牙长轴垂直或内倾,下前牙有先天性缺失或下牙弓前段牙拥挤所致的下颌前段牙弓变短。

磨牙可为中性牙合轻度远中牙合或远中牙合关系,面下1/3变低,头影测量主要为牙长轴和牙槽的问题。

颌骨形态、大小基本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

2骨型:

不仅有上下前牙内倾、前牙及前牙区牙槽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的问题,同时伴有颌骨与面部畸形。

头影测量ANB角大,后、前面高的比例超过65%,下颌平面角小于正常,下颌支过长,下颌呈反时针旋转生长型。

切牙内倾和深覆合患者常伴上、下颌牙拥挤。

错合畸形矫治后为何需保持?

1.错合畸形矫治后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易退回至原位。

2.矫治后牙周围的骨骼及邻接组织的改建需一定时间。

3.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4.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5.生长型及性别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6.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7.超限矫正。

保持器应具备哪些条件?

1.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妨碍牙颌的正常生长发育。

2.尽可能不妨碍各个牙的正常生理功能。

3.不妨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不能影响美观。

4.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炎症。

5.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

6.容易调整。

保持器去除后如何预防复发?

1过度矫正。

2尽可能的在生长发育期矫治。

3对严重扭转牙矫治后,行牙龈手术。

4永久性保持。

5正颌外科消除错颌病因。

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

原理1.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2.应用保持弓丝作固定和引导

三个序列:

第一序列弯曲:

水平向弯曲

第二序列弯曲:

垂直向弯曲

第三序列弯曲:

转矩弯曲

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反应?

一、牙周膜变化:

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牙周膜产生代谢改变和方向的变化。

二、牙槽骨的反应:

进行必要的增生和吸收,以维持原有的牙槽结构和骨量。

三、牙龈的反应性变化:

牙龈在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是很微弱的,只有少量的增减与调整。

常见牙移动类型?

由于施加矫治力的方式不同,牙移动的类型不同,有以下几种:

①牙倾斜移动

②牙整体移动

③牙齿伸长和压低

④牙齿旋转移动

⑤牙齿转矩移动

与牙弓拥挤度相关几个重要因素?

1可用间隙:

骨量不足

2必需间隙:

牙量过大:

牙齿形态过大,多生牙

3牙齿近远中倾斜

4上前牙的唇倾度

5牙齿的扭转

6牙冠的转距

7牙弓突度

8Spee曲线

9Bolton指数不调

10替牙期牙齿异常:

如萌出顺序异常,后牙前移

11支抗磨牙前移

如何诊断骨性前牙反牙合?

1近中磨牙关系;2ANB<0,Ⅲ类骨面型;3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或下颌虽可后退但后退位时ANB角小于00;4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5前牙代偿明显。

在牙列拥挤矫治时如何改变牙量和骨量的不调?

1.减少牙量:

1减少牙齿体积――邻面去釉2减少牙齿数量――拔牙3减少牙齿所占方位――扭转牙、舌倾牙的纠正2.增加骨量:

1扩展牙弓宽度与长度――腭中缝扩展、推磨牙向远中2外力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上颌前牵引3功能性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唇档、颊屏4外科手段刺激齿槽骨生长――骨膜牵张成骨术终末平面的类型及其对恒磨牙建合的作用?

终末平面指上下第二乳磨牙牙合关系。

①终末平面呈近中阶梯:

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其常常引导第一恒磨牙建立较好的I类尖窝关系。

②齐平终末平面:

是最常见的关系,必须对它密切观察。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它可引导恒磨牙建立正常的I类关系或异常的Ⅱ类关系。

③终末平面呈远中阶梯:

引导第一恒磨牙建立异常的Ⅱ类错合关系。

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

1.施力的强度和时间只有力的强度适宜,牙周组织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产生类似于牙生理性移动的效果。

(临床最适力的表征)2.机体的条件①年龄②影响骨吸收和形成的因素③血液供给的影响。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

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而是利用矫治器本身引起的肌力、咬合力等通过神经反射,将此力传递、消除或引导自然之力(即肌肉活动,生长,牙齿萌出等)来改变口颌系统的功能环境,刺激生长发育期间儿童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

功能矫治器的共同特点?

1利用肌肉力影响牙齿骨骼。

2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

3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

4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

5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功能矫治器的适应症?

1适用于口面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功能性错牙合。

2最适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开始,并持续整个迸发期。

3主要用于矫正长度不调,安氏Ⅱ类、Ⅲ类均可;还可用于矫正高度不调,对深覆合矫治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开合。

试述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

下颌骨由下颌骨体、下颌支及牙槽骨三部分组成。

下颌骨的发育有两种生长方式,软骨成骨及骨表面增生。

除了髁突有软骨生长外,下颌骨大小的增加都是由骨膜下的骨表面基质的沉积形成。

1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①长度的增长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可提供磨牙的萌出位置。

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且可使两侧下颌角距离增加而向四周扩大。

下颌骨的增长以磨牙区最多。

②宽度的增长:

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增加宽度。

随着下颌骨向后生长,由于髁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

③高度的增长:

下颌支高度的生长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下颌支喙突同时生长,使下颌骨高度增加。

下颌体高度的生长,主要是靠下颌牙齿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下缘少量增生新骨。

2345关节部髁突外侧骨表面吸收,内侧骨质增生。

喙突喙突的生长发育是靠舌侧骨增生和外侧的骨吸收,结果使其向舌侧移动。

頦部頦部的基底部和牙根尖部附近因骨的增生而突出,頦部的上部在尖牙牙槽附近为吸收,向内侧移动。

下颌角的变化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可因人种、年龄、性别等而有所不同。

下颌骨的生长还有增龄性变化。

性别差异上,一般女性较男性下颌角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