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776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 械 零 件 的 检 测 与 误 差 原 因 解 析讲解.docx

机械零件的检测与误差原因解析讲解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机械零件的检测与误差原因解析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制:

三年

姓名:

王鑫

学号:

29110137

指导教师:

张文群

 

二零一四年六月八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摘要

本论文通过机械零件检测的基本步骤和检测方法等解析。

机械零件的检测主要是对机械零件中包括长度、角度、粗糙度、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等尺寸的测量。

机械零件的检测极为重要,它是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检测人员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进行,并要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

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很多,它有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材质的化学成份及硬度等。

检测时先从何处着手,用哪些量具,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方法,是检测中技术性很强的一个问题。

机械零件的检验对于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是否合格的重要关键。

为了使产品质量信得过,避免出现错检、误检和漏检,对此检测人员应遵守程序,做好各方面工作。

 

关键词:

检测量具基准

第1章绪论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专业化大协作生产,即用分散制造、集中装配的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必须采用互换性原则。

这对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机械零件在加工的工艺要求高。

机械零件的检测极为重要,它是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机械零件测量误差直接关系到机械零件是否合格。

在经过仿真调试和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编写了此文。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简述机械零件的;第二章概述了机械零件测量准备条件;第三章主要讲述机械零件的测量过程注意事项;第四章主要机械零件的测量与原因分析。

由于水平有限,论文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避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2章测前准备

2.1.阅读图纸

检验人员要通过对视图的分析,掌握零件的形体结构。

首先分析主视图,然后按顺序分析其它视图。

同时要把各视图由哪些表面组成,如平面、圆柱面、圆弧面、螺旋面等,组成表面的特征,如孔、槽等,它们之间的位置都要看懂、记清楚。

检验人员要认真看图纸中的尺寸,通过看尺寸,可以了解零件的大小,看尺寸要从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设计基准进行分析,要分清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关键尺寸,要分清精加工面、粗加工面和非加工面。

在关键尺寸中,根据公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级分析零件在整机中的作用,对于特殊零件,如齿轮、蜗轮蜗杆、丝杠、凸轮等有专业功能的零件,要会运用专业技术标准。

掌握各类机械零件的国家标准,是检验人员的基本功。

有表面需热处理的工序零件,应注意处理前后尺寸公差变化的情况。

检验人员还应分析图纸中的标题栏,标题栏内标有所用材料零件名称,通过看标题栏,掌握零件所用材料规格、牌号和标准,从中分析材料的工艺性能,以及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工作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铣床上加工一批不锈钢支架,因所选铣刀材料不对,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好,并且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精度与产品质量。

我发现了问题严重性后,选择了合适材料的铣刀,试用后,速度又快,表面粗糙度又好。

2.1.1分析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加工、检验零件的指导书,一定要认真仔细查看。

按照加工顺序,对每个工序加工的部位、尺寸、工序余量、工艺尺寸换算都要认真审阅,同时应了解关键工序的装夹方法,定位基准和所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刀具等技术要求。

往往有个别操作者不按工艺中所制订的工序加工,从而对整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后造成不合格的后果,这一问题常常又被检验人员所忽视。

待安装时,不能使用,造成了成批产品报废。

2.1.2合理选用量具

  当看清图纸和工艺文件后,下一步就是选取恰当的量具进行机械零件检测。

根据被测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生产批量等选用。

如测量圆柱台阶轴时,带公差装轴承部位,应选用卡尺、千分尺、钢板尺等;如测量带公差的内孔尺寸时,应选用卡尺、钢板尺、内径百分表或内径千分尺等。

有些被测零件,用现有的量具不能直接检测,这就要求检测人员,根据一定的实践经验、书本理论知识,用现有的量具进行整改,或进行一系列检测工具的制作。

  测量器具是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的总称。

通常把没有传动放大系统的测量工具称为量具,如游标卡尺、直角尺和量规等;把具有传动放大系统的测量器具称为量仪,如机械比较仪、测长仪等。

也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等,分为以下四类:

  1.基准量具测量中作用标准量的量具,如基准米尺、量块、角度量块、直角尺和线纹尺等。

  2.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用以检验零件尺寸或形状、互相位置的专用检验工具。

它只能判断零件是否合格,而不能得出具体尺寸。

  3,检验夹具也是一种专用的检验工具,当配合各种比较仪时,用来检验更多和更复杂的参数。

  4.通用测量器具有刻度,能量出具体数值。

2.1.3测量方法的选择

  1.按是否直接量出所需要的量值,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量出被测参数的量值或其相对于基本尺寸的实际偏差数值。

间接测量先测量出与被测量值有关的几何参数,然后通过计算获得被测量值。

2.按所测读数是否代表被测量值的绝对数字,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测得的读数值是被测量的绝对数字。

例如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零件的实际尺寸。

  相对测量测得的读数值时相对于基本尺寸的实际偏差。

例如用量块调整比较仪,测量零件的直径。

  3.按被测零件的表面与测量是否机械接触,分为解除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被测零件表面也测量头机械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

  非接触测量被测零件与测量头没有机械接触。

如光学投影仪测齿形等。

  4.按零件被测参数的多少,可分为综合测量和单项测量。

  单项测量当零件形状复杂,包括多个几何参数,而测量时却时逐个参数进行侧量。

如测量螺纹,分别测量螺纹的中径、半角、螺距。

  综合测量同时侧量零件几个相关惨相互的综合效应或综合参数。

如用螺纹环规综合测量螺纹各参数综合效应,判断螺纹是否合格。

  5.按技术测量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测量结果可以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控制废品的发生。

  被动测量零件加工完毕后所进行的被测,这种测量仅能发现和剔出废品。

第3章机械零件的检测

3.1合理选用测量基准

  测量基准应尽量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重合。

在任选基准时,要选用精度高,能保证测量时稳定可靠的部位作为检验的基准。

如测量同轴度、圆跳动、套类零件以内孔,轴类零件以中心孔为基准;测量垂直度应以大面为基准;测量辊类零件的圆跳动以两端轴头下轴承的台阶(将两端轴承台阶放在“V”型铁上)为基准。

3.1.1表面检测

  机械零件的破坏,一般总是从表面层开始的。

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件表面层的质量。

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改善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如磕碰、划伤、变形、裂纹等。

细长轴、薄壁件注意变形、冷冲件要注意裂纹、螺纹类零件、铜材质件要注意磕碰、划伤等。

对以上检测的机械零件,检测完后,都要认真作记录,特别是半成品,对合格品、返修品、报废产品要分清,并作上标记,以免混淆不清。

3.1.2检测尺寸公差

  测量时应尽量采用直接测量法,因为直接测量法比较简便,很直观,无需繁琐的计算,如测量轴的直径等。

有些尺寸无法直接测量,就需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方法比较麻烦,有时需用繁琐的函数计算,计算时要细心,不能少一个因素,如测量角度、锥度、孔心距等。

当检查形状复杂,尺寸较多的零件时,测量前应先列一个清单,对要求的尺寸写在一边,实际测量的尺寸在另一边,按照清单一个尺寸一个尺寸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直接填入实际尺寸一边。

待测量完后,根据清单汇总的尺寸判断零件合格与否,这样既不会漏掉一个尺寸,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3.1.3检测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机械零件上的几何要素,主要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按国家标准规定有14种形位公差项目。

对于测量形位公差时,要注意应按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执行,如轴、长方件要测量直线度,键槽要测量其对称度。

第4章测量误差与原因分析

4.1误差的基本知识

  由于受到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条件和观察者生理反应能力、操作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测得的结果只可能是一个近似值。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简称误差。

即误差=测量值-真值。

4.1.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

  这是由于测量仪器不完善或有缺陷,以及没有按规定条件使用而造成的误差。

仪器误差常表现在下面三种情况:

  

(1)示值误差。

如米尺由于变形造成刻度不标准;电表的轴承磨损引起示值不准等。

  

(2)零值误差。

如千分尺由于磨损致使在零位时,读数不为零;电表在使用之前未调整零位等。

  (3)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如天平两臂不等长;砝码不准;电桥的标准电阻不准等。

  2.方法误差

  这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如用伏安法测电阻,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电表的内阻会给测量带来误差;在热学实验中,绝热条件的好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3.人员误差

  这是由于观测者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所造成的误差。

如在使用停表计时中,有的人失之过长,有的人失之过短;在电表读数时,有人偏左而有人偏右;在估计读数时,有人习惯偏大而有人习惯偏小等。

  系统误差常分为两类,即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前者指其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均已确定,而后者是指其误差的符号或绝对值尚未确定。

4.1.2偶然误差

  在同一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

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遇然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的、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

例如,各次观察时仪器对得不准;调节平衡时,平衡点确定不准;读数不准确;。

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微小的、混杂的,并且是随机出现的,这就难以确定某个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

  每项测量的偶然误差是无规则的,但若测量次数充分多时,就会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表现在偶然误差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具体表现为:

  

(1)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要大得多。

  

(2)比真值大的测量值与比真值小的测量值出现的概率相等。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4.1.3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关系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确定性,而偶然误差的特征是它的随机性,两者经常同时存在于实验之中,有时难以严格区分。

通常把一些不确定的系统误差看作偶然误差,也常把一些确定的但规律过于复杂的系统误差当作偶然误差来处理。

有时,两者的区别与空间和时间的因素有关。

例如,环境温度对标准仪器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可以看成是系统误差,而在长时间内则认为是偶然误差。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误差来源及其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