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530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4—9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平均数的统计作用及其价值。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情境图,介绍:

篮球比赛中需要换人,7号、8号两名运动员都想上场,如果你是教练,想怎么选人?

预设:

生1:

选投篮准的。

生2:

选经验丰富的。

生3:

看看他俩谁的水平高,就选谁。

教师引导:

大家目标一致,都想选综合实力强的,水平高的选手上场。

我们借助小组赛中的得分,看看谁的投篮水平高。

看到这个统计表中,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对统计表中的横线,不太理解,可请有想法的学生解释。

请仔细分析7号和8号的得分情况,选出上场运动员,并说明理由。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预设:

第一种:

7号的总分是33分,8号的总分是40分,所以我认为8号的投篮水平高

大多数同学会同意这名学生的思考方式。

生:

不同意,7号上场三次,8号上场四次,上场的次数不一样,比总分不公平。

第二种:

7号最少得9分,8号最少才得7分,所以7号的投篮水平高。

生:

这样也不行,你可以比较最少的,那我也可以比较最多的,7号最多的是13分,8号最多的也是13分,难道他们的投篮水平一样高?

追问:

比总分不公平,比其中一场的得分没法比,那怎么办?

第三种:

用平均数比,谁的高,就选谁。

师:

这位同学说了一个新词,叫平均数,老师先记录一下。

(板书:

平均数)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学生把计算过程说出来,大家听得懵懵懂懂。

师:

看到大家有眉头紧皱的,有轻轻摇头的,是不是有些不太懂?

既然听不太懂,咱们就说说自己的疑问吧。

预设:

生1:

为什么要先加起来再除以3呢?

生2:

为什么有时是除以3,有时又除以4呢?

生3:

平均数和平均分有什么不同吗?

……

同学们对平均数有这么多疑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看看通过学习,能不能解决咱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能不能帮教练解决选谁上场的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

“数学学习应该是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本环节,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解决“派谁上场”这个问题时,遇到困难,引发认知冲突。

在否定了“单独一场没法比”和“比总分不公平”后,通过学生对“平均数”的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平均数的意义

(一)数形结合,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范围和意义。

1、借助7号运动员的得分统计表和根据统计表画出的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究7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

2、同桌合作:

如果同桌都有想法,就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桌听,看看同桌能否听得懂。

如果同桌还没有想法,就把你的方法介绍给他。

同桌两人都没有想法的,请告诉老师,老师来帮忙。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充分体验,特别是学困生,此处会有困难,同桌合作,生生互讲,达到共赢。

3、投影展示——移多补少

预设:

生1:

我是这样想的,把第四场的得分拿出2分,补到第一场,这样每场的得分就一样多了。

(指着图说)

学生提出质疑。

生2:

你为什么要把第四场的得分拿出2分来,补到第一场?

生1:

因为第四场的得分最多,第一场的得分最少,把多的移动出来,补给少的,才能让每一场的得分一样多。

追问:

谁懂他?

再来说一说。

师:

我们刚刚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把多得移给少的,匀一匀,让3场比赛的得分一样多,这样就得到了7号运动员三场得分的平均数。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表示我们刚刚的操作过程。

移多补少。

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先选择大多数学生使用的“移多补少”进行展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借助条形统计图,通过学生自己圈一圈、移一移,借助数据处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探索求和均分的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展示学生计算平均数的方法9+11+13=33(分),33÷3=11(分)。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预设:

先求7号一共得了多少分,再除以三场,求出每场得多少分。

追问:

为什么要先求这3场的和呢?

预设:

要想使每场一样多,我们只能先把它们合在一起,再把它平均分下去。

借助PPT演示,理解求平均数的计算过程。

谁能把刚刚的计算过程再说一说?

教师板书:

9+11+13=33(分),33÷3=11(分)。

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求和均分。

这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和我们刚刚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经历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

避免学生只认识“总数÷个数”的模样,不理解“求和均分”的内涵。

PPT的展示,以形解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模型。

(二)选择方法,初步应用

1、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出8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

同桌确定答案后,学生展示。

2、对比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设计意图】之前在探究平均数求法和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在此基础上,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方法的优化重在让学生体会到当数据偏多时,通常选择“求和均分”的方法。

(三)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PPT展示7号运动员的平均分和每场得分,对比这4个数据,你有新发现吗?

预设:

有两个11分。

追问:

这两个11分一样吗?

预设:

不一样,第3场的11分只代表7号运动员第3场的投篮水平。

移多补少后每场得11分,表示7号运动员的整个成绩。

师:

这个11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7号三场比赛的整体水平。

板书。

展示8号运动员的得分统计图。

追问:

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预设:

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中都没有10分。

平均分10分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8号运动员四场比赛的整体水平。

追问:

现在回头看看,咱们的问题解决了吗?

现在你能确定派谁上场了吗?

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派7号上场,因为7号的平均分高。

小结:

7号的平均分高,就决定了7号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要高一些。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探究求平均数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感知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两次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一)基础练习

1、从已经学过的题目中寻找平均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根据小电脑问题适当变形。

同和小学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

(1)估一估,平均数是多少?

体会平均数有范围。

(2)展示计算方法,对能灵活选择乘法来代替相同加数加法的同学及时鼓励。

(3)思考:

加入相扑运动员后,学生的体重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体会体会极端数据造成的影响。

(4)生活中对极端数据的处理。

【设计意图】新旧对接,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为所用。

进一步练习平均数的算法。

了解生活中对极端数据的处理,并初步体会这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2、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班里最高的学生下水游泳,有无危险?

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渗透安全教育。

回归生活。

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本节课内容和学习方法、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3、平均数的发展历史

关于平均数的发展历史,你了解吗?

让我们再一起走近平均数。

师:

1700年以前,古印度王想估计一棵树上果实的数量,他先估计了一根中等粗细的树枝上果实的数量,再数出有几根树枝,然后乘起来,从而推断出这棵大树上果实的总数。

又过了1200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某一天文量进行重复观测,他得到一组观察数据,但由于观察时间、气候的不同,得到的观测数据也各不相同。

于是他将所有数据先求和再均分来减小误差,从而得出这一天文量。

又过了300年,比利时数理统计学家凯特勒,收集了大量关于人体生理测量的数据,如体重、身高、胸围等,经过分析研究后,他发现这些生理特征围绕着一个平均数上下波动,从而提出了“平均人”的思想。

把平均数从真实数推向虚拟数,用它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

今天学习的这一点点知识,在历史上穿越了1500多年。

生齐读:

每一点数学知识,都凝聚着无数前辈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学习时,都应心怀敬畏……

【设计意图】通过平均数的发展历史,进行文化渗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敬畏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 关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对于平均数,学生是一种比较朦胧的感觉,可能听说过,具体说,也讲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到了“匀一匀”的办法,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找到了使“3场得分都同样多的”那个数。

面向全体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同桌讨论,学生展讲,学生亲自经历了求平均数两种方法产生的过程,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 关注同桌之间的有效合作学习

本节课,学生在探究7号运动员3场得分的平均数时,是有困难的。

进行探究时,当优等生已经完成时,有些学困生仍表现得不知所措,此时,给出同桌合作的要求:

“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同桌还没有想法,就把你的方法教给他。

”这一合作,既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给学困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可谓达到了生生共赢。

三、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在探究“求和均分”这一计算方法求平均数时,很多学生很快写出了9+11+13=33,33÷3=11的算式。

当老师追问,为什么要先求和时,很多学生却回答不出。

此时,借助PPT,利用条形统计图,展示求和均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关注数学文化渗透,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前,结合PPT,以讲故事的形式演绎了平均数的发展历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学生了解到,我们一节课的知识,在历史上,从萌芽走向成熟,却用了大约1500年的时间,又通过对最后一句话的朗读,更加体会到知识的伟大,对所学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不足之处:

一、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关注不够及时,忽略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发言,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评价不够到位。

在课接近尾声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不自觉地加快了处理练习的速度,此处,对学生“学”的关注有些减少。

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把一个练习题设计成机动题目,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此题可以不做,而不能因为要完成题目,不去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