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docx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知识技能目标: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过程性目标:
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和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
问题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6(辆)
答:
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探究归纳
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
解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则共可乘坐44x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64=328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自己试试看.
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
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
问题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
“我今年45岁,几年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
方法一:
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
1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6岁,同学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7岁,同学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8岁,同学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
方法二:
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办法来解.
解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13+x)岁,老师年龄是(45+x)岁.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13?
x?
1
3(45?
x)
评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三、实践应用
例1甲、乙两车间共生产电视机120台,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乙车间的3倍少16,求甲、
乙两车间各生产电视机多少台(列出方程,不解方程)?
分析等量关系是:
甲车间生产的台数+乙车间生产的台数=电视机总台数
解设乙车间生产的台数为x台,则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3x-16)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x+(3x-16)=120
例2检验下面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这个方程的解:
2(x+2)-5(1-2x)=-13,{x=-1,1}
解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右边=-13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是方程的解.
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右边=-13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不是方程的解.
四、交流反思
这节课主要讲了下面两个问题:
1.复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应用题;
2.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的方法.
五、检测反馈
练习:
1、2题。
六、课后作业
习题6.1:
1、2、3题。
教学反思:
数学:
6.2.1方程的简单变形
(一)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
2.使学生了解移项法则,即移项后变号,并且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3.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
过程性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并获得方程的两个变形过程;
2.通过对方程的两个变形和等式的性质的比较,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3.体会移项法则:
移项后要变号.
教学重点:
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难点:
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
小时候的曹冲是多么地聪明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量.
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
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测一个物体的质量(设它的质量为x).首先把这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然后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并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边的质量相等,那么砝码的质量就是所要称的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归纳
请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何移动天平左右两盘内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
实验1:
如图
(1)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小砝码,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
小砝码的质量.
实验2:
如图
(2)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所测物体,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2
个小砝码的质量.
实验3:
如图(3)将天平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缩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小砝码的质量.
上面的实验操作过程,反映了方程的变形过程,从这个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
方程是这样变形的:
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请同学们回忆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变形规律有何相同之处?
并请思考为什么它们有相同之处?
通过实验操作,可求得物体的质量,同样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三、实践应用
例1解下列方程.
(1)x-5=7;
(2)4x=3x-4.
分析:
(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x-5=7的两边同时加上5,即x-5+5=7+5,可求得方程的解.
(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4x=3x-4的两边同时减去3x,即4x-3x=3x-3x-4,可求得方程的解.
即x=12.
即x=-4.
像上面,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transposition).注
(1)上面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
(2)移项需变号,即:
跃过等号,改变符号.
例2解下列方程:
3
(1)-5x=2;
(2)2x?
1
3;
5)(或?
5?
22
?
5),也就是x=?
5,可求得方程的解.
3
(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2x?
1323313
3的两边同除以2或同乘以3,即2x?
2?
3?
2(或
32
2x?
3?
1
3?
2
3),可求得方程的解.
解
(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2
x=?
5.
3
(2)方程两边都除以2,得13
x=3?
2?
1
3?
2
3,
2
即x=9.
2
或解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12
x=3?
3?
2
9.
注:
1.上面两题的变形通常称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2.上面两个解方程的过程,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
例3下面是方程x+3=8的三种解法,请指出对与错,并说明为什么?
(1)x+3=8=x=8-3=5;
(2)x+3=8,移项得x=8+3,所以x=11;
(3)x+3=8移项得x=8-3,所以x=5.
解
(1)这种解法是错的.变形后新方程两边的值和原方程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解方程时不能连等;
(2)这种解法也是错误的,移项要变号;
(3)这种解法是正确的.
四、交流反思
本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方程的变形规律:
(1)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通过上面几例解方程我们得出解简单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项:
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得到x=a的形式.
必须牢记:
移项要变号!
五、检测反馈
p6练习:
1、3题
六、课后作业
p6练习:
2题
教学反思:
6.2.1方程的简单变形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法则,体会方程的不同解法所经历的转化思想。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由方程的变形法则在解方程的过程自主探索、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方法的灵活应用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通过怎样的变形来解方程的吗?
解下列方程:
(1)3x+2=4x
(2)12433.p6做一做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6-7例3,并回答云图中所提出的问题。
运用知识,训练技能
完成课后练习题1-6.
通过例题的学习和练习的解答,思考如何来解方程?
拓展深化,巩固提高
解下列方程:
(1)3x-7+4x=6x-2
【篇二:
华师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时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重点:
加强数学意识;
难点:
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与数学交朋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着你的成长。
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从生活的一系列人生活动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
另外,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人类离不开数学
自然界中的数学不胜枚举。
如:
蜜蜂营造的峰房;电子计算机等等。
从生活中的常见的天气预报图,从经济生活中的股票指数,到某些图案的组成:
学生练习:
(1)p4:
图形识别,说出这几幅图中的地面分别是由哪些形状的地砖铺成的。
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阅读“阅读材料”:
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
学好数学要对数学有兴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好数学还要关于把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
学生练习:
(1)完成铺地毯的米数的计算。
二、激发训练:
课内作业:
p6,阅读材料:
你知道吗?
三、作业巩固:
练习册:
第2课时
第二章有理数
2.1正数和负数
(1)
正数、负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
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
难点:
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
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112如:
0,1,2,3,?
,,35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
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概括:
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
-3,-45,?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
1,2.2?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
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11,2.3,-5.5,68,-,0,-11,+123,?
3
三、阶梯训练:
p11练习:
1,2,3,4。
四、知识小结:
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
1、每个同学分别举出5个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的例子;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分别举出几个正数与负数(最少6个)。
3、p14习题2.1:
1题。
第3课时
2.1正数和负数
(2)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及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
2、在数的分类中,应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重点:
在引进负数后,能对已有的各种数进行概括,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
的重要意义。
难点:
在对有理数的认识上,应加强对负数及零的重视,明确两者在有理数集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通过上节课对“负数“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数范围的补充及扩大,进一步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并对扩大后的数的范围进行重新分类。
二、新课拆析:
1、引例:
(1)请学生说出负数的特征,并指出实例说明。
(2)以第
(1)题中,学生所回答的数进一步分析,不同数的不同特点。
2、通过对“负数”的引入,从我们所接触的数可发现有这样几类:
正整数:
如1,2,34,?
零:
0
负整数:
如-1,-3,-5,?
122正分数:
如,,4.5,?
37
12负分数:
如?
,?
2,-0.3,?
72
由此我们有:
概括: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然后根据我们的概括,我们可以对有理数进行如下的分类
分类一:
正整数正整数
零正有理数正分数
负整数零
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有关集合的简单知识:
概括: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为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
例:
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值的圈里:
22
3-18,
,3.1416
,0
,2001,?
,-0.142857,95%5
正整数负整数
整数集有理数集
三、巩固训练:
p13,练习:
1,2
四、知识小结:
从有理数的分类入手,就着重于各类数的特点,特别是正,负及零的处理。
五、作业:
p14习题2.1:
2,3,4
2.2数轴
(1)
数轴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重点:
正确画出数轴,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难点:
应理清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温度计的认识,引出数轴,对照有理数中新增加的负数,联系生活经验,讲解数轴的概念及画法,注重有理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二、新课拆析:
1、从两个角度引出数轴:
其一,在小学学习数学时,就能用直线上依次排列的点来表示自然数;
其二,温度计上有刻度,可能读出温度的度数,并且区分出是零上还是零下。
2、数轴概念及画法:
第一步:
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
第二步:
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0;
第三步:
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而相反方向为负方向;
第四步:
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
2、3、?
;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
。
概括:
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4-3-2-101234
3、正确在数轴上表示任何有理数: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有理数,可以先由这个数的符号确定它在数轴上原点的哪一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再在相应的方向上确定它与原点相距几个单位长度,然后画上点。
学生一般容易掌握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要联系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启发学生发现和掌握分数与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例: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4,-2,-4.5,1,03
三、巩固训练:
p16练习:
1,2,3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实际入手,从小学所学的知识入手,引出数轴的概念。
从学习中要学生学会画出数轴,学会在数轴上表示出有理数。
五、作业:
p18,习题2.2:
1,2,3
第4课时
2.2数轴
(2)
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初步认识图形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重点:
负数和零的大小比较。
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约定,并认识其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能过上节课对数轴的学习,通过对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发现正数、零、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并进一步地发现三者的大小关系。
二、新课拆析:
1、设疑:
其一:
小学学会了正数及零的大小比较,但有了负数后应如何比较?
其二:
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的位置,能否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有无什么特点?
其三:
温度计上的两个不同温度的刻度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从数值上看,有无什么特点?
2、从以上的设疑中,我们是否能得到:
概括: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法则: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篇三: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华师版全)】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
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
一本笔记本1.2元。
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
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二、新授: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
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
的客车多少辆?
问: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问题2: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
“我今年45岁,几年
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
“三年”。
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2.补充练习:
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x=3,x=-4)
(2)2y(y-1)=3(y=-1,y=2)
(3)5(x-1)(x-2)=0(x=0,x=1,x=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后记:
6.2.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
教学目的
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
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重点:
方程的两种变形。
2.难点:
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
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
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干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
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
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由学生自己得出:
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例1.解下列方程
(1)x-5=7
(2)4x=3x-4
解:
(1)两边都加上5,得x=7+5即x=12
(2)两边都减去3x,得x=3x-4-3x即x=-4
注意:
“移项’’是指将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项时要先变号后
移项。
例2.解下列方程
(1)-5x=2
(2)31x=23
这里的变形通常称为“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7页,练习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天平实验,得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1.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2.把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不等零)的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第①种变形又叫移项,移项别忘
了要先变号,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的区别。
后记:
6.2.2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
“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3283+x=(45+x)y-5=2y+l问:
大家观察这些方
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示:
观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
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x-3=-l
5x2-3x+1=02x+y=l-3y=5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解几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2.解方程
(1)-2(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