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458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上化学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

课题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

我夯基我达标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思路解析:

解该题必须首先掌握用哪些药品和方法制取氧气,然后根据药品和仪器的性能去选答案。

若用固体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只能选A组;若用液体(如过氧化氢)常温制取氧气,可选C组。

根据题干要求,答案为C。

答案:

C

2.图2-11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图2-11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①和⑤

思路解析:

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比空气略重,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口应接近集气瓶瓶底,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3.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如图2-12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

据此,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12

思路解析:

此题主要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旨在考查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密度比空气小

(2)难溶于水

4.根据图2-13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图2-13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连接(填装置编号)。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可选用A、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选用C、D。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不同,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答案:

(1)酒精灯试管

(2)ACDBCD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D瓶口处

我综合我发展

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2-14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图2-14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思路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原理,分析装置内外气压的大小变化。

从而推理出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注射器缓慢拉活塞时,锥形瓶内气压将逐渐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外界空气就将由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内,锥形瓶底部注有水,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现象非常明显。

答案:

A

6.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制备甲烷气体需要_________装置,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用_________法收集。

思路解析:

此题是确定气体发生装置以及收集方法的信息题。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制备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由题中所给信息,我们不难看出制取甲烷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某些方面(如反应物状态、条件)具有相似性,即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

因此可选类似装置。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主要考虑气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水溶性、密度),题目中给出的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信息可帮助我们选择排水集气和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来收集甲烷。

由于气体的散逸性,要想收集到较纯的气体,最好采用排水集气法。

答案: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排水集气

7.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方法③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_,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是探索型信息迁移题。

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寻找题目所给出的相同和不同点,从而找到答案。

分析三种方法可找出这三种方法的不同在于:

①条件不同;②反应物不同。

三个变化中,只有方法③是在常温进行的,而①需要加热,②需要通电,它们都要消耗能源。

为能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节约能源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三个变化中,方法③是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它能保证潜水艇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在长时间潜航时,能保证艇上人员的安全。

答案:

(1)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2)③不需要消耗能源,在制得氧气的同时处理掉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我创新我超越

8.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上网查阅,获得以下信息:

(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碳+氧化铜

铜+二氧化碳

(3)黑色氧化铜不溶于水,氯化钾、氯酸钾易溶于水

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来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出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你指出是哪一步?

_________。

(2)要达到实验目的,除改进不严密的实验步骤外,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⑤的目的是什么?

为达到此目的,我们还可如何操作?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研究化学原理知识的探究题,重在考查对某化学原理——氯酸钾分解反应中催化剂作用的理论认识,以及通过较规范的实验探讨此认识的能力。

首先,要有对催化剂概念确切的把握。

能够改变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的基本特点有两条:

一是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二是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

以实验探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氧化铜能否起催化作用,要求实验设计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比较相同温度等条件下,纯净氯酸钾和相同质量的混有氧化铜粉末的氯酸钾反应速率是否相同,要通过放出氧气的快慢(如冒气泡的速率),从现象上加以确证。

要对反应前和反应后的氧化铜的质量分别进行称量,以确定其质量是否改变;要对反应后的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如能否与碳反应)进行实验,从现象上加以确证。

对照所给的实验方案,发现步骤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做对比实验时,该方法不够严密;此方案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称量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无法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不改变,从而无法全面、准确地认识氧化铜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实验第⑤步做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观察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以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旨在证明氧化铜仍有在高温下与碳发生反应的性质。

即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未改变。

我们可以将过滤干燥过的氧化铜放入另一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中,重复②的操作,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事实。

答案:

(1)第①步

(2)精确称量滤出物的质量(3)将③步得到的氧化铜加入氯酸钾中,重复②的操作。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

3

B.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D.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反应前后伴随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3.“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交警常用“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饮酒,其检测原理是让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与检测仪中的物质发生化变反应:

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xCO2↑+9H2O,其中x的值和三氧化铬(CrO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A.2,+3价B.4,+3价C.4,+3价D.2,+6价

4.颜色较深的水果如乌梅、葡萄等富含抗衰老的花青素(C15H11O6),在物质分类中,花青素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5.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聚乙烯B.玻璃钢C.武德合金D.氮化硼陶瓷

6.梅梅同学很善于归纳总结,她的化学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

Ca+2B.纯碱:

NaCO3

C.3个氢原子:

3HD.水中氧元素化合价:

H2O-2

8.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切实可行的是()

A.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黄金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钙固体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D.用尝区分厨房里的面粉和白糖

10.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中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与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酒精、氧气

B.水、氨气

C.硝酸银溶液、氯化氢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收集二氧化碳

12.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B.CO2C.Fe2O3D.NaCl

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四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A.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观察气体的颜色D.用澄清石灰水

14.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甲的化学式是C2H4

C.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1

15.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中各物质均是化合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6.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纯碱;⑥铜,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

17.下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各写出一种即可)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

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和_____。

(3)在钢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_____的方法。

18.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_____,x=_____。

(2)铼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三、简答题

19.通过考古,我们发现许多了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凝聚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如图是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和丝织品.

(1)图中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酒糟味.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否为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探究方法,其中最可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喝一口品尝

B取样并将其点燃

C抽取挥发出的气体并用交警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3)请你分析:

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的原因是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反应:

_____。

(2)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的石灰水反应:

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

四、实验题

21.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某同学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验证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我们应选择________法

收集氧气,

(3)若要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约为1.1g,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_____________。

(4)实验时要尽可能节约药品,实际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比计算量略多,其原因是______。

A.收集时有部分二氧化碳逸出B.大理石过量C.装置中还残留一些二氧化碳

五、流程题

22.某研究人员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

实验中,SO2和O2混合气体连续通入,水和铁在起始时一次性加入,反应液多次循环。

(1)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2H2O+O2====2H2SO4,吸收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效果,反应池中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在此条件下欲加快该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3)随着反应液流入吸收池中,吸收液中H2SO4的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4)经过多次循环后,反应液可以用来制备FeSO4·7H2O,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选填字母)。

A.甲状腺肿大

B.佝偻病

C.龋齿

D.贫血症

六、计算题

23.低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

(1)苹果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4.取8g氧化铜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蓝色溶液,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

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CaCO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②可能是_____,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以上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_____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加入_____

_____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比照比色卡,pH<7

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_____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

a.密封保存b.使用前临时配制c.禁止使用该试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C

B

C

C

C

C

A

C

B

B

D

B

二、填空题

16.④②

17.铜(或铁或钢)塑料降温隔绝空气防锈(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8.75(13六186.2

三、简答题

19.CAB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20.

四、实验题

21.

向上排空气法18.25gA、C

五、流程题

22..⑴防止温度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气体逸出,硫酸的产率降低。

⑵Fe+H2SO4=FeSO4+H2↑(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⑶生成的Fe2+(或写FeSO4)对Ⅰ中发生的反应起催化作用。

(4)D

六、计算题

23.3:

5

24.8%

七、探究题

25.Ca(OH)2Ca(OH)2微溶于水Ca(OH)2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③ab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

A.

干冰变小B.

闻到气味

C.

酸溶液导电D.

蔗糖溶于水

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烧石灰:

CaCO3

CaO+CO2↑

B.乙炔的完全燃烧:

C2H2+O2

H2O+2CO2

C.稀硫酸除铁锈:

2H2SO4+Fe2O3═2FeSO4+2H2O

D.铜生锈形成铜绿:

2CuO+H2O+CO2═Cu2(OH)2CO3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溶解可得a的饱和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4.下列变化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铸成锅B.积雪融化C.铁锅生锈D.瓷器破碎

5.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③和④可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可用石灰浆吸收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

SO2+Ca(OH)2=CaSO4+H2O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药品B.

闻气体气味

C.

干燥氧气D.

测定溶液的pH

7.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

2

B.乙的饱和溶液从

降温到

,溶液仍饱和

C.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降温到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足量的蒸馏水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10.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C.分别将NaCl和CuSO4固体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D.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溶液变蓝

11.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

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

12.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

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13.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A.碳酸钠,Na2CO3、烧碱B.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氢氧化钠、NaOH、纯碱D.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1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5.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3个B.4个C.5个D.6个

二、填空题

16.在①干冰②硝酸钾③氧气④盐酸⑤氢氧化钠⑥水等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属于碱的是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3)与铁反应生成铁锈的是_____;(4)用于潜水、医疗救援的是_____.

17.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3)在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

(4)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2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