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63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 历史必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必修Word版含答案

14-15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历史必修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

“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

”下列制度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禅让制B.井田制

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

2.右图为唐三彩胡人执犁陶俑。

从中可以了解的信息包括

①唐代农业工具②唐代的制瓷业

③唐代的艺术④唐代的商业繁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4.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设参知政事削弱宰相行政权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D.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5.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B.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C.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D.“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冲击农耕经济

6.(2012北京东城区会考模拟)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7.“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主要是

①劳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

9.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B.当时中国人不能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C.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不高D.修建铁路便利列强侵略中国

10.诗人黄遵宪1896年作诗一首“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此诗作为史料的价值不包括

A.研究维新变法的背景B。

研究甲午战争的影响

C.研究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D。

研究反割台斗争背景

11.光绪年间张之洞门人宋育仁管理商务局,误以为煤油(石油的俗称)是从煤炭中榨出来的。

他开设煤油公司局,强拉硬拽弄了几万两股金,运来大量煤炭准备炼制煤油。

结果损失惨重。

该事例最能说明

A.不学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不学习西方技术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C.对西方技术并没有深入了解是洋务运动局限性之一。

D.西方对中国技术封锁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12.《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B、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

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D、发起布什维克革命

13.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歌能证史”,以下都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唱甚广的歌曲,按反映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②《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③《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④《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14.右图是1954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时致开幕词的场景,他的开幕词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有

①总结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经验教训

②宣布“一五计划”取得阶段性成就

③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④宣布将要制定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5.右图是某部歌谣短诗集的部分目录,其主题是关于

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①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②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④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7.“(在战争中)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和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丧失。

”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这番话,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

但他所说的“人民”是指

A.外邦人B.奴隶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雅典妇女

18.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这样一则史料:

501名希腊市民对思想家苏格拉底进行审判。

他被指控的罪名有两条:

一是亵渎神灵,二是诱导青年。

桀骜不驯的苏格拉底在公众面前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以致“失欢于众,获罪于邦” (德波顿语)。

表决结果是281票同意,220票反对,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

这501个市民中,有鞋匠、裁缝、不识字的游民和一些莫名其妙而激愤的人。

你认为他研究的课题应是

A.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B.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C.由盛而衰的雅典民主政治D.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

19.好莱坞经典电影《埃及艳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

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帕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罗马法庭却驳回了她的请求。

这说明当时罗马实行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2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上述主张最为成功的实践是

A.《1787年宪法》B.《权利法案》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

2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

他们公开公布:

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下列事件体现了马克思上述观点的有

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②《四月提纲》③巴黎公社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

这是完全不正确的:

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

“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最能印证其观点的史实是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延续B.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D.福利政策推行后美欧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仍陷入“滞胀”状态

25.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6.二战后初期,有人提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组织的建立④对德国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

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7.《科学与启蒙运动》:

“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他是

A.牛顿B.伽利略C.达尔文D.爱因斯坦

8.右图采用了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创作这幅作品的画家是

A.莫奈B.塞尚C.毕加索D.凡·高

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1992年,海峡两岸的两个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一个中国”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

32.右图是一位东德妇女隔着柏林墙眺望其亲人的情景。

柏林墙的修建不仅见证了德国的分裂,而且是美苏紧张对峙和战争频繁的集中体现。

3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4.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过程中,曾先后“以日为师”“以美为师”和“以俄为师”。

35.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 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一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

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