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4592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doc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

金星集团信阳啤酒有限公司黄华龙465100

啤酒工厂从单细胞分离得到一个酵母细胞,经过鉴定确认、生产试验,得到优良菌株,然后经过若干次扩大培养,最后制备成107~108个细胞/ml后供发酵用,酵母扩大培养关键在于:

第一,选择优良的单一细胞出芽菌株;第二,在整个扩大培养中保证酵母菌种的强壮、无污染。

近代由于发酵规模越来越大,对接种酵母要求越来越严。

各工厂扩大培养方式和顺序大致相同,而扩陪的结果得到种酵母的纯度、强壮情况、污染情况却差异很大,其原因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无菌的扩培技术管理。

一、出芽菌株的选择

作为扩大培养的出芽菌株,,无论是实验室保藏菌株还是生产现场(主酵或酵母泥)分离得到的菌株。

一般均需进行单细胞分离,并通过一系列生理特性和生产性能测定,包括酿酒口味鉴评后,确认是工厂生产需要的优良纯种后才允许投入生产扩大培养。

此单细胞分离和菌株鉴定,需要在有丰富微生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扩陪过程的无菌操作

扩大培养应严格建立在纯种的基础上,扩大培养过程的无菌技术

是扩陪成败的关键。

它包括:

培养器皿、设备的无菌,移种操作的无菌,培养过程中通风调节温度的无菌。

在汉生罐以后从麦汁进罐至移种结束,必须保证汉生罐处于正压状态,这是杜绝吸入有菌空气的先决条件。

三、优良的培养基

麦汁是啤酒厂最方便的酵母培养基,但绝对不是“凡可以用来酿

造啤酒的麦汁均是优良的培养基”。

许多工厂,常常从大生产麦汁中分割作为任何一级扩陪培养基,由于麦汁组成太差,会造成扩大培养失败。

无论是哪级扩陪,培养基均需要有特殊要求的麦芽汁。

实验室(从试管至大锥形瓶)培养用麦汁,一般应有实验室自己制备,可按以下方式制备成10°P全麦芽麦汁用于试管活化及菌种保藏。

1.麦汁制备:

1)称取优级麦芽约200g,除去铁屑、石粒等坚硬杂质,采用EBC粉碎。

2)调EBC粉碎机的磨间距,使细粉颗粒直径为0.2㎜。

3)料水比例:

1:

3~3.5

4)称取细粉适量(准确至0.1g),于已知重量的糖化杯(500~600ml专用金属杯中),加入46℃水200ml,在不断搅拌下于45℃水浴中保温30min。

5)把温度数显表调至70℃,设定。

使醪液以1℃/min的速度升温,在25min内升至70℃,此时于杯内加入70℃水100ml(加水时注意冲洗杯壁和搅拌棒)。

6)醪液在70℃下保温1hr,在保温10min时开始碘检,用玻璃棒取一滴麦汁,置于白瓷滴板上,冷却后加一滴碘溶液,混匀。

观察碘液颜色变化,每隔5min重复一次试验,直至碘液呈黄色。

7)保温结束后,在10~15min内用冰水迅速冷却至室温。

8)用水冲洗搅拌器,擦干糖化杯外壁,放置托盘天平上,加水使其内容物准确称量为450.0g

9)取干燥玻璃漏斗,内放入折叠好的中速滤纸,置于铁架台的固定铁环内,漏斗下用塑料杯连接。

10)将最初收集的约100ml滤液返回重滤,收集滤液于平底烧瓶内。

11) 把滤液置于甘油浴内煮沸40min后,或用电炉煮沸也可,用双层滤纸过滤至干燥杯中。

滤液用冰水冷却至15℃,取一洁净、干燥、恒重的比重瓶,用滤好的麦汁入20±1℃的高精度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20℃时,用滤纸吸取溢出支管的水,盖上小帽,擦干瓶壁,立即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0.0001g)

12)根据公式计算滤液的比重。

(按常规麦汁检测方法操作)

13)然后从附录A中查出该比重所对应值,该值即为麦汁的浓度。

要求浓度为11±0.2°P,如达不到,则重做。

2.麦汁培养基的制备

1)澄清

(1) 按0.5—1L使用一个鸡蛋清的比例,取若干个鸡蛋,收集蛋清于一洁净的烧杯中用搅棒把蛋清打成泡沫儿。

(2) 将麦汁加热至45±2℃,加入打成泡沫的蛋清,在不断搅拌下保温30min然后升温煮沸30min。

(3) 煮沸后的麦汁用水浴冷却至80—90℃,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

2)调糖度:

将麦汁用蒸馏水调糖度至11±0.2°P。

3)用1N的磷酸调PH5.4~5.8,(检测方法同糖化检测醪液PH),即制成了麦汁液体培养基。

4)分装:

准备18×180的试管10支,每只试管各加10ml液体培养基。

5)灭菌:

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锅灭均,0.05Mpa40min。

放入无菌室备用。

3.蛋清的制备

取10个新鲜鸡蛋,收集蛋清,把蛋清打成泡沫儿,备用。

4.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取约10升大生产用的糖化麦汁,用滤布过滤后,加热至40℃,加入事先已准备好的蛋清煮至沸腾后,开始计时,再煮沸20分钟,加适量蒸馏水补充到麦汁浓度要控制在10℃~11℃之间,再煮沸至沸腾后,放凉、过滤。

用1N的磷酸调pH5.4~5.8,备用。

5.液体培养基的分装

⑴ 在20×200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液体培养基

⑵ 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50毫升液体培养基

⑶ 在30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500毫升液体培养基

⑷ 分装完毕后,试管和锥形瓶分别用牛皮纸包扎好。

准备灭菌。

6.液体培养基的灭菌

将上述制备好的液体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气灭菌,0.05MPa,灭菌40分钟。

放无菌室备用。

7.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1)制备:

取上述已处理过的澄清自制麦汁200毫升加入4克营养琼脂后,加热溶解后备用。

2)分装:

在18×180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固体培养基,用牛皮纸包扎好,准备灭菌。

3)灭菌;将上述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气灭菌,0.05MPa,灭菌40分钟。

放无菌室备用。

8.卡氏罐麦汁的制备:

取大生产糖化麦汁16升,用四层滤布过滤,分装入两个体积15升的卡氏罐,每只卡氏罐大约装7.5升麦汁。

盖好盖子,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好。

高压蒸气灭菌。

0.05MPa,60分钟。

放无菌室备用。

从卡氏罐至各级扩大培养,由于培养基用量太大,一般由生产车间制备,但此麦汁也应是专供培养酵母用的,剩余麦汁可供啤酒生产用。

要求辅料比例不要太高,麦汁澄清透明。

现在,许多啤酒厂生产的麦汁a-N偏低,核苷酸、泛酸、肌醇不足,导致扩大培养中酵母营养不良,影响增殖。

四、恰当的扩大比例

在逐级扩大培养过程中,不同的扩大比,会影响到起始细胞浓度、扩陪时间、酵母菌龄一致性以及在扩大培养中抵抗杂菌污染的能力。

扩大比遵循的原则如下:

在汉生罐以前各级,由于采用较高培养温度(25~27°C),酵母倍增时间短,无菌操作条件好,可采用1:

10~20;反之,汉生罐以后各级,采用低温培养(不大于13°C),酵母倍增时间长,杂菌污染机会多,扩大比宜小,一般1:

4~5。

五、恰当的移种时间

酵母在一次培养基中培养,将经历滞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

死亡期等阶段。

我们都清楚在对数期移种,可获得出芽最多、死亡率最低、最强壮的种细胞,而滞缓期最短,增殖最旺盛。

困难在于如何判别接种后的对数期。

1)培养时间估算法

在优良麦汁培养基中,正确的扩大培养,酵母饱和期细胞数可达到9.0~12.0×107个/ml,在对数后期移种浓度一般在7.0~7.5×107个/ml。

培养温度(°C)

36

33

28

18

12

10

8

6

培养时间(h)

3.8

1.8

2.4

3.7

6

9

24

40

若采用10°C培养,世代时间为9h,接种后细胞浓度为1.5×107个/ml,规定移种细胞浓度为7.5×107个/ml。

酵母在对数增殖期遵循如下公式:

2n.a0=A;式中n-增殖次数;A-移种细胞浓度;a0-起始增殖细胞浓度,不等于起始细胞浓度,一般接种后仅有50%以下细胞能出芽增殖,余下细胞虽然可能是活细胞,但不出芽。

)设a0=1.5×107×50%,则培养时间t=t0+ntm式中t0-滞缓期时间(h),和培养温度有关,10°C培养一般为1~13h,取8h;n-增殖次数;tm-酵母在培养温度下倍增时间(h)。

则t=8+3.3222×9.0=37.9h,若采用12°C培养,则t0=6h,tm=6h,t=6+3.2222×6h;由上计算,如在10°C培养需38h,如12°C培养培养26h移种。

2)降糖判别法

啤酒酵母在11-12°P麦汁中通风培养,当酵母使麦汁还原糖降至

1/3-2/5时,酵母增殖曲线一般在对数的中期或中偏后,,此时外观泡沫最高并开始下降。

结合镜检,汉生罐出芽率45~50%、细胞数经通风搅拌后约6.5~7.5×107个/ml,死亡率在0~1%。

增殖罐出芽率在35~45%,细胞数在5.0~6.5×107个/ml,死亡率在0.5~1.0%。

对于凝聚性好的酵母,必须经通风搅拌后取样检测细胞数。

移种太早,虽然出芽率高,但细胞太嫩,不但会延迟下一级扩大培养时间,而且会增加下一级酵母的死亡率;移种太迟,虽然细胞数多,但出芽率低,下一级培养后酵母形态大小差异大。

六、严格控制培养条件

1.无菌室的消毒与灭菌:

1)每月一次

酵母无菌室应经常保持清洁,无灰尘,在使用前一个星期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灭菌。

方法是按甲醛用量的一半称取高锰酸钾于一瓷碗或玻璃容器内,再量取定量的甲醛溶液,室内准备妥当后,甲醛液倒在盛有高锰酸钾的器皿内,立即关门。

几秒钟后、甲醛溶液即沸腾而挥发。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当它与一部分甲醛液作用时,由氧化作用产生的热可使其余的甲醛液挥发为气体。

2)每周一次

另一种方法是用硫磺熏蒸,硫的杀菌作用要通过燃烧氧化后才得以实现,硫燃烧产生SO2,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它可以附着在菌体细胞上,夺取菌体的氧形成硫酸,同时使微生物脱氧,造成死亡。

燃烧硫磺的方法是将硫磺粉放在小铁合内,倒入少量酒精,然后点火燃烧,此时SO2气体散布于空气中。

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中毒。

3)接种前,每天一次

紫外线照射法:

紫外线是位于可见光紫光区以外的,波长为136~390纳米的不可见光,其中波长为260纳米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人工制做的紫外线灯发出253.7纳米的紫外线杀菌力强且稳定。

另一方面,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臭氧,臭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接种室常用紫外灯光作空气除菌,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效果,在开灯以前,可以的接种室内喷洒石炭酸溶液,一方面使空气中附着微生物的尘埃降落,另一方面也可以杀死一部分细菌。

接种室内的桌面、凳子等可用2~3%的来苏儿水擦洗,然后再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左右。

为了检验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可以在灭菌后接种室内桌上和桌下(或屋内四个角及中央)各放一套已倾入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平皿,把皿盖打开15分钟,盖上,至于37℃培养,如果每个平皿的菌落不超过4个,则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若菌落很多,则需延长照射时间或同时加强其它措施。

注意事项:

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尤其人的眼睛,所以不能直视开着的紫外灯,也不能在开着灯的情况下工作。

4)对生化培养箱用75%酒精棉球檫拭一遍,放入打开的平皿放置5

分钟,盖上平皿培养24小时,菌落不超过5个,否则认为灭菌不良,重新进行灭菌。

2.培养温度

现在诸多啤酒厂使用上面酵母菌,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C,

实际生产扩大培养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减少酵母的死亡率、减少杂菌的可能及让酵母逐步适应发酵温度。

因此,酵母扩大培养采用逐级递减温度培养法。

如下:

a)试管培养:

培养温度:

25±0.5℃,培养时间:

24小时。

每隔4小时摇匀一次。

白班摇4次,上午下午各两次。

以下类同。

b)小三角瓶培养;培养温度:

23±0.5℃,培养时间:

24小时。

每隔4小时摇匀一次。

c)大三角瓶培养:

培养温度:

21±0.5℃,培养时间:

24小时。

每隔4小时摇匀一次。

d)卡氏罐培养:

培养温度:

17±0.5℃,培养时间:

24小时左右。

每隔2小时摇匀一次。

e)汉生罐培养:

培养温度:

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