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914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的研究专题 陈向明.docx

质的研究专题陈向明

教育研究质性方法探讨

演讲者:

陈向明

讲者简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教学与研究。

曾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十余项,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的项目顾问或专家。

出版学术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同学们:

大家好,很感谢黄力同学的介绍。

本来是想做成一个讲座与工作坊相结合的活动,但是一打听说有一百多人,而且凳子都是钉死了的,可能很难做。

但是我中间会穿插一些活动,而且有提问。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先提一个要求,希望每一个人在听课的过程中都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你们手头都已经有了PPT复印资料,所以不需要做记录。

我希望本次活动不要变成记笔记,因为那样你就不会调动你所有的触觉、你的思考来投入到活动中。

另外,我想在本次活动结束的时候每个同学提三个问题,写在小条子上,出门的时候交给门口负责的同学。

这样你在过程中就要不断思考,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这样我明天根据大家的问题聚类,可以调整我下面的内容。

(掌声)。

质性研究的传统非常丰富、多元,因此,关于到底什么是“质性研究”目前存在很多疑问。

如它和“定性研究”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不叫它“定性研究”?

它和定量研究各有什么样的长处和局限性?

它适合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我想今天就先介绍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和作用。

此外,通过我自己教质性研究这么多年,以及我自己做质性研究的经验,我觉得最难的是两个环节,一个就是提出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资料分析。

当然搜集资料本身也很具有挑战性,但是分析资料就更难了,很可能是堆了很多资料,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我这两天除了介绍质性研究的概念、特点、背景和作用,我会把重点放在怎么提出问题和怎么做资料分析。

会有一些举例,也会有一些练习。

那么为了先了解各位的现状,就是你们处在什么位置,然后我才能带着你们往前走,我先做一个现状调查。

听说过质性研究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举手)。

好,绝大部分,只有少数个别没有听说过,很好。

自己做过质性研究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举手)。

请举高一点,大概只有十多个了。

自己做过和只是听说过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不对?

研究方法就是要在做中学。

如果只是知道概念,在做的过程中则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调动自己的身体。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些例子和操作性活动。

现在先谈谈质性研究的概念、性质和背景。

如果我们要谈什么是“质性研究”,先要问什么是“研究”。

各位有什么想法吗?

如果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说它是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在中文里面,我们经常会用“研究”这个词。

比如说华东师大办的暑期学校是怎么回事,我得“研究研究”。

这个“研究”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去了解,它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研究。

在西方科学主义传统里面,研究实际上讲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它特别强调要有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

更重要的是它一定要有经验事实,就是empiricalfact。

所以就一定要自己去实地做原始的资料搜集,并且从经验中分析提炼,把它上升为一般的理论。

狭义的“研究”只包括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

记得我曾经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有一个博士生做的是哲学方面的博士论文。

过后我就问他:

你用了什么方法呢?

他说:

Ididn’tuseanymethods,我没有用任何方法。

我说:

那怎么可能呢?

他说:

因为我做的是philosophicstudy,I’mnotresearchingsomethingoutthere。

我不是要去research,重新去找。

所以,狭义上的“研究”一定是去研究外在的经验事实。

而哲学探究表达的只是我对世界的一个看法。

我会提出命题,这个命题有自己内在的逻辑性,可以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是不是和外面的事实相符合并不重要。

因此,哲学便会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如唯心论、唯物论。

它并不见得一定要符合真理的符应论,correspondencetheory。

我们知道关于真理有三种理论,一个是correspondencetheory,符应理论,命题一定要和经验事实想符合。

另外一种是coherencetheory,融贯论,我的研究结果必须有内在逻辑一致性;我研究的方法要能回答我研究的问题,并且要满足我研究的目的,各个部分之间具有一致性。

第三种是实用论,pragmatictheory,如果研究结果是有用的,那么它就是真实的。

从狭义的对“研究”的定义来看呢,必须是对经验性事实的研究,包括定量的和质性的研究。

当然,在质性研究内部,也有不同的流派。

后实证主义者会更加看重真理的符应论,而解释主义者更加看重融贯论。

下面我列了六位社会学科大家们的名言,请各位看一下。

第一位是孔德,他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他说的一句话是“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第二位是涂尔干,法国的社会学家,他说:

“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第三位是韦伯,德国的社会学家: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解释”。

第四位是狄尔泰,法国的人文科学家,他认为“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第五位是马克思,我们都知道他这句话,“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

最后的这位是勒温,他是一个德国籍、后来到美国逃亡的犹太人、社会心理学家,他说“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当你在改变事情的时候更能了解它的真实。

同学们看一下这几种说法,能不能从这些说法中反映出这些人物对“研究”是怎么理解的?

同学A:

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勒温跟前面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改变它的同时你发现它自己本身的一些特征。

之前的说法可能是说,你了解那个东西,你把那个东西定义在主体之外。

陈向明:

这位同学认为勒温是把改变事物作为目的,其他人则把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

还有同学有什么想法吗?

同学B:

我没有想的太深。

但我认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管你是去研究它还是去改变它,首先你要去实地操作,去了解一个事物,去阐释一个事物。

陈向明:

还有不同看法吗?

或者你们可不可以把这六个说法进行分组?

同学C:

我觉得第一个和第二个说法认为研究是对一个客观的事实或事物进行研究,是一种纯粹客观主义的经历。

而第三个和第四个说法更重理解和诠释,在于意义的寻找。

第五个和第六个说法强调的是在行动中去改变。

陈向明:

非常好,我的想法和这个同学说的一样。

第一个和第二个说法是把社会现象作为自然科学现象来研究。

孔德认为,社会现实也是一种客观事物,了解了以后以便预测。

研究的对象一定是有规律的,它今后还会再发生,那么我们能通过预测控制未来发生的事情。

涂尔干认为,社会现实是外在于个人的,他采取的是集体主义的取向,认为社会是一个独立于个人的机构,有自己的事实和规律可以研究。

但是,第三和第四个说法体现的则是解释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现实与物理现实是不一样的;人是需要被理解的,因为人有意志、有情感、有愿望、有利益、有动机,所以应该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理解。

人的理解都是通过自己解释而获得的,不可能得到一个所谓“客观的”理解。

人必然是透过自己的透镜、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事物。

你的立场、你的身份、你的年龄、你的性别、你的家庭出身、你的教育背景等等都会影响你的研究。

第五和第六种说法体现的是研究的行动面相。

了解真实现象也是这种研究的一个前提,但是重要的是要改变现状,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其实,在改变现实的同时研究者更能够了解“真实”,因为在被研究者行动中更容易“真实”第表现自己。

我把这几种取向归了一下类,做成了下面这样一个表: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别

学术取向(求真,是什么)

实践取向(求善,应该是什么)

范式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实用主义

实证的

量的研究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思辨的

定性研究

本表把研究从取向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学术取向,目的是为了求真,研究的是“是什么?

”的问题。

而实践取向呢,是为了求善,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两种取向类似应然和实然的区别。

在学术取向下面有两种不同的范式。

一个是实证主义的范式,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一致。

研究对象是经验事实,必须能够被观察到,并且是有规律的。

我们能够检测它,说明它并且能够根据研究的结果而预测未来。

解释主义的范式则更多从人文理解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现象。

在范式下面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如量的方法和质的方法。

但也有人认为质性研究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因为方法只是一种操作性的东西。

实际上,当你做质性研究的时候,也就预示着你怎么看待世界。

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分不开的,你用什么方法做研究,就会揭示出你怎么看世界。

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列了“实证的”这样一个条目,即empirical,是可观察到的意思。

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性研究,都要求到实地搜集一手资料。

行动研究我认为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approach,可以翻译成“取径”。

它的范式可以是批判理论,也可以是实用主义,视行动研究的类型而言。

如果发生在技术和实践层面,则受实用主义范式的影响;如果进入批判的层面,认为我们看到的现实都受到了社会历史文化的扭曲,研究是为了去除这种虚假的意识,得到自我的解放,则主要受批判理论的影响。

行动研究也是empirical的,因为它也是要介入到实践之中的。

在做行动研究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但大部分人会用质的方法,因为它更加适合做行动研究。

定性研究在教育界与质性研究很不一样,因为它没有对经验事实的要求,主要是一种思辨。

思辨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说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类推、比较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质性研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定量研究。

这是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首先一定要有假设,然后才能确定变量,然后形成问卷中的一些项目。

假如我们想做一个定量研究,就要先找到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比如说,我们学校里有些“后进生”,我们假设他们的家庭背景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可能他们的家庭比较贫困,爸爸妈妈学历很低,或者是农民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也没有能力为孩子进行学业辅导。

于是,我们可以将这些孩子的家庭因素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量化的计算。

而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同样是研究“后进生”,我们会要问:

什么是后进生?

后进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刚入学的时候孩子们不都是非常好学的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部分人变成了后进生了呢?

假如我们的教育制度重视筛选和选拔,哪怕我国今后像美国一样60%—70%的人能上大学,我们的班上不是还是会有“后进生”吗?

结果,你追问的这个问题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社会结构问题,不只是说那几个孩子的个人问题。

我们还可能进到学校去看不同人对“后进生”现象是怎么看的。

比如老师和“好学生”他们是怎么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教师在课堂上是怎么对待“后进生”的?

教师的行为可能会对“后进生”现象的形成具有哪些影响?

等等。

总结起来,量的研究与质性研究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是一定要把研究现象提炼成数据,来计算变量之间的因果或者相关关系。

所以,对“后进生”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它简单化,才能找到能够计算的变量。

而质性研究呢,则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大家可能会说,“后进生”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嘛,不就是每个班考试最后几名或者说全年级排名最后几名的学生嘛。

但是,你深究进去以后,会看到历史、文化、社会、教育制度对这个问题的影响,“后进生”现象其实是社会建构的。

行动研究是行动者自己做研究,外来的人只是促进者,在后面推动或者在旁边作为同伴往前走。

行动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衡量标准非常不一样,学术研究是为了找到“真实”,但衡量行动研究的标准是:

行动者的能力和意识是不是提高了,问题是不是解决了,生存环境是不是有改善。

做学术研究时,我们会问:

“我找到了我想要找的吗?

”但是做行动研究时就会问:

“我们达到了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了吗?

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想要的是在改变中达到的,而不是说要控制它,不给它主观的影响。

行动研究它实际上基于的是一种实践认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世界是由有思想的人自己建构的。

比如说你们现在一排排坐在这里听我讲话,这就是华东师大暑期学校安排的一个场景。

假如我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更大的会场,大家一桌一桌地围桌而坐,这个时候我们暑期学校的文化就有变化了,我们整个会场的规则就不一样了。

我就肯定不会坐在这个地方,而会在底下一桌一桌地游走,我会更多的接触后面的同学。

现在,我根本看不见后面的脑袋,我看不见。

(笑声)

如果是那样的场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现实会很不一样。

当我们回忆起在暑期学校的二十多天,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的世界由我们自己建构。

行动研究认为,在行动中其实我们最容易了解真实。

如果你观察一位老师上课,然后邀他访谈,放上录音机,让他谈谈课堂教学的事情。

你想他在这种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真实和你同他一块备课,上课,然后一起看录像就很不一样。

你可以结合情境问老师:

“刚才你为什么做这个动作?

你为什么说这句话?

有同学举手发言,为什么你总叫前面的这个男孩子?

”等等。

此时,这个老师会有很多很多真实的东西出来,在行动中更能看到老师的真实想法。

而且,很多研究发现,很多缄默的知识是我们说不出来的。

所以说,做访谈是一个人为的情境,我们又制造了一个人造环境,而受访者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样行动,他会被训练地知道怎么做受访者。

此外,很多东西不是行动者能说出来的,特别是像教育实践。

老师做的很多事情,你问他,他是说不出来的。

他的很多知识都是身体化的,他能做的挺好,做的很恰当,但是如果你问他,他可能都不记得他刚才做的这个动作。

所以你跟他一块做事情的话,能够捕捉到那种微妙、动态的复杂性。

刚才讲到三种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理论。

下面相对应的有三种研究取向:

量的研究、质性研究和行动研究。

这可以和哈贝马斯所说的三种认知旨趣相对应。

哈贝马斯提出,从三种社会文化生活要素中可以提炼出三种认知旨趣,这三种旨趣形成了三种学术研究的取向,并且形成了三种知识形态。

一个是技术认知旨趣,主要是在劳动领域,人们通过工具的使用,对客观世界进行预测和控制。

它非常关注事情的规律性和统一性,它建立的学科是经验性的、分析性的科学,目标是为了建立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第二种是实践的认知旨趣,发生在沟通领域,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特别是沟通时的动机、意向、共同的传统和共识。

它形成的学科知识是历史性的、解释性的科学。

第三种是解放的旨趣,人们在劳动和沟通过程中发现他们经常受到意识形态和僵化的权力关系的束缚,希望能够获得解放,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样一种旨趣创造的是一种批判取向的科学。

上面我基本上介绍了一下质性研究的背景和概念定义,下面我来讲作用。

大家有没有问题?

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或者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

同学D:

陈老师您好,我先提两个问题。

陈向明:

先提一个吧,一个人只能提一个(笑声),这样能让更多的人提问。

同学D:

在您提供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的表中,您在解释主义范式下列了定性研究,我认为应该放到实证主义的范式下面。

如果您所谓的“定性研究”是指凭自己的经验或者是思辨而写的文章,俗话说拍脑袋拍出来的文章的话,我认为它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

因为这种研究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某个真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通过统计资料或者通过自己独特的思想,去寻找到这个真理。

但这不是解释学的,应该说它还是遵循着实证主义的路线,要发现普遍的规律,要去解释某个现象、要去解释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陈向明:

先听听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看法。

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或者说他刚才说的这个话里面有没有矛盾?

同学E:

怎么去理解实证主义是最关键的,实证主义是不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解释的那样?

我理解实证主义是定量的,国内目前的定性研究是那种思辨研究,我觉得它完全不属于实证主义。

陈向明:

我一直希望有人来研究一下我们中国的定性研究是什么,老有人问我英文是什么?

我说不出来。

我觉得定性研究是前科学的,它是在自然科学发展之前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拍脑袋。

而质性研究是后科学的,发展于科学主义盛行之后。

你说的所谓的“自己的经验”不是empirical的,而是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不是系统的调查研究。

中国学界意义上的定性研究有点解释主义的味道,但是它绝对不是实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使用了“实证的”而不是“经验的”作为empirical的翻译术语的原因。

empirical要求一定要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系统地到实地去做研究,一定要有原始资料。

质性研究要求一定要收集一手资料,是实证的,但是它又不是只局限在对资料的计算,它要用人的想象、用比喻,用类推对资料进行分析。

之所有说

质性研究是后科学的,是因为定量研究在西方有一个世纪之久的统治地位以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的局限性。

虽然它可以在宏观层面对大样本进行调查,如调查全国辍学儿童有多少?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者可以发问卷,做统计,可以很快地找到因果关系。

但是如果你想了解辍学儿童的体验是什么?

辍学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辍学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文化大结构?

这个时候只是进行问卷调查就不够了。

同学F:

陈老师您好,我看经济学研究中经常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两个相对应的概念。

规范研究就是说它应该是什么,而实证研究是说它是什么。

前者有一套价值准则在里面,而后者主义是描述性的。

而您的分类当中没有规范研究这个类型,想请老师解释一下。

陈向明:

normative和positive,规范的和实证的,我觉得这一对概念不好用。

“规范的”有点像我们讲的定性研究,提出应该怎么样,在应然的层面讨论问题。

而一篇论文通常既有描述、分析和解释,也会提出一些建议。

此外,positive是一个哲学流派,我认为还是用empirical比较好。

Empirical和speculative相对应,是实证和思辨相对应。

我上面的表把应然的问题放到行动研究里去了。

其实,我们不必要纠缠在这些概念上重要的是会进行实际的研究。

现在来看看质性研究的特点: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强调研究的整体性,深入动态地探究,注重从原始资料产生结论。

主要用文字图标来表达研究结果,特别重视伦理道德问题。

下面看一看质性研究的步骤,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线性的步骤,而是一个不断循环往返的过程。

先确定问题,然后进入现场搜集资料后,可能发现搜集的资料回答不了研究的问题,又可能回到研究问题去进行修改,它是一个不断衍化的过程。

分析资料的时候你又发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了,你又要回到现场和对方建立关系。

写报告的时候说不定你又发现资料不够,又回去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

这是一个不断往返、不断衍化的过程。

我现在列的这些步骤只是为了说明方便,请大家看一下,这些步骤与定量研究有什么不一样?

定量研究有什么步骤是质性研究没有的?

或者质性研究有哪些步骤是定量研究没有的?

同学G:

我记得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强调研究者反思自我经验。

陈向明:

非常好!

质性研究通过人际互动开展研究,研究者自己就是一个研究工具,所以你需要问自己:

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就很激动?

自己有什么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个人经历?

有什么个人的利益或者动机或者兴趣?

对研究问题有什么前设?

自己和被研究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都需要反思。

通常在文献综述以后就会有自我反思的部分。

同学H:

还有数据的展示吧,然后还有模型、数学模型,另外还有对结果的讨论。

陈向明:

你是说在量化研究里面?

同学H:

量化研究里面。

陈向明:

你是说在量化研究里面会有数据的展示,模型的建构,这个都在分析资料和建构理论部分吗?

同学H:

我是量化的论文看的比较多一些,感觉这些范式里面就是先把问题描述一下,然后文献综述,然后是数据采集,然后再是模型的建立,然后就是对实证的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最后进行论文的结尾。

就是这样。

陈向明:

你说的是研究报告的格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研究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先干嘛、后干嘛。

和研究报告里面的格式不是一回事。

同学I:

我认为“进入研究现场”是质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陈向明:

对,当然定量研究也要去现场发问卷,但它特别强调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性带进去,需要培训发问卷的人不要影响被研究者。

而质性研究非常强调进入现场的方式。

需要找守门人,需要学会恰当地介绍自己,让对方接纳你。

同学J:

陈教授你好。

我想,定量研究往往是从一般到个别,它的推广度相对来说比较好,像自然科学领域里一直引此为傲。

问题是质性研究如何由个别上升到一般?

另外一个就是伦理问题,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到目前为止没有产生巨大的伦理问题,而质性研究往往因为研究过程当中对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而造成的一些伦理上的伤害。

我非常希望陈教授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我们讲讲质性研究的推广度问题,如何解决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问题。

陈向明: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者,就研究了一个校长,写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张玉杰就这个研究写了一个读书报告。

你能讲一下这个研究的推广度问题吗?

(看向张玉杰)

张玉杰:

作者用了人类学的方法,进入现场去调查一个校长每天在学校里做什么。

作者用了一年时间来搜集资料。

这个推广度的问题当时我也是很挠手,当时在上一门质性研究的入门课,觉得如果只选一个校长,我们通过这个校长去理解其他校长可以吗?

我觉得陈老师讲会比我讲的更好一点。

(笑声)

陈向明:

你不是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了一篇文章吗?

你怎么讨论这个问题的?

张玉杰:

当时我只是提了一些问题,我感觉质性研究不需要在推广度上进行太多的讨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这个现象。

如果你写这个校长办公室的人,校长我写完了,我给他一个定位,让大家觉得这个校长是这么做的,是这个类型的。

当别的校长看到的时候引起自己的反思,这就是推广。

它不是说像定量研究似的,我给你结果,你拿来用得了。

它是需要读者通过文本,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它,而不是在最后的结论上。

同学L:

关于推广度的问题我的考虑是这样的,我觉得在质性研究里面,推广度不应该是质性研究追求的目标。

我觉的目前有人在用量化研究的思路来做质性研究。

在质性研究中,你会选取一些个案或者一些样本,不管你怎么选,你的样本总是有限的。

你怎么能说我这些有限的样本就能推到那些无限的对象上去呢?

一个两个你觉得不够,二十个三十个你觉得不够,两百个三百个你觉得够吗?

两千个三千个你觉得够吗?

其实这些都是很难说的。

另外,我觉得质性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揭示出一个行动的主体在怎样的条件下面权衡利弊,分析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做出一个决定。

他做这个决定,不是那种普适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决定,而是在当下情境下做的一个选择。

可能它不是可以重复的。

如果说一个好的质性研究能够揭示出这个主体做出这个行为,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考虑,我觉得这就是很有解释力的。

比如我的导师就说:

一个深刻的质性研究,深刻地去描述这个事实,就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就像刚才张同学说的,可能别人读你的研究的时候,不是想从你的研究里拿到一个现成的方法,而是看到这个人在面对这种情境的时候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陈向明:

好,非常好。

后面有同学要发言,请将话筒递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