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772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docx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

摘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带动中国经济整体增长,平衡内外资,绕过世贸组织规则下新的贸易壁垒,减轻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在更高层次上的实行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需要。

本文以对外投资理论和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问题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是由投资国,东道国,投资企业三方面所共同决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其区域选择同时受投资国推动力和东道国吸引力的影响,本文将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规模等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规律,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在保持对亚洲区域较高的投资率之外,欧美等发达地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同时还应从投资多元化和分散风险的角度出发,加大对非洲等其他区域的投资力度,本文最后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性以及上述的结论分别对政府和企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区域选择区位因素

 

引言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背景下,企业跨国投资浪潮正蓬勃兴起。

跨国投资的兴起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一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抢占世界市场、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都在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来寻求发展。

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究其背后动因除了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追逐利润最大化外,还有深层次原因:

抢占世界市场,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进而确保本国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安全。

因此,鼓励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实行跨国经营成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经济国际化的过程。

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表明:

一国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拉动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川。

当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出现相对稳定或缓慢增长态势,而对外投资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将迅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问题

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与意义

1.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由于历史及认识上的原因,我国的海外投资起步相对较晚。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项明确规定了允许出国办企业。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拉开了序幕。

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

其中亚洲、欧洲地区投资援盖率分别达到91%和80%。

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3%,其中香港占17%.亚洲地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占到存量的75%左右,其中香港更是存量最集中的地区,占比68%左右。

拉丁美洲是投资的另一热点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8%左右,主要分布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秘鲁、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行业分布上,以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制造业为主,其他行业投资额较少。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根据2008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透露,中国对外投资从2002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预计200亿美元,增长7倍,从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3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大规模的资本输出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基础。

目前,从各国资本流动的历史经验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民收入持续上升,资本流出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

当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时流出的资本量会出现“井喷”式上升。

而在人均2600一5600美元之间,将会出现资本净流出的现象,即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得到很大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GDP总量有30067亿元,人均GDP有2460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虽然从全国来看人均GDP相对较低,尚不具备普遍的大规模资本输出的条件。

但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而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并且早已具备跨国投资的条件,中国同时具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特征。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走到哪里去”,因此,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优势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国际生产布局,进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收益及成败。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的关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对指导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1.2.1.我国商品出口所受到的限制要求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

在世界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至第三位,其中出口跃居第二位。

这样的出口额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

然而,我国商品的出口在世界市场经常受到反倾销、技术壁垒以及绿色壁垒等等贸易和非贸易性壁垒的限制,严重阻碍了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联合国统计署199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阻,其中有23亿美元商品在数量和价格上受到较大影响。

仅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出口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就达400亿美元,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

加入WTO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比加入世贸组织前更为严重。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

面对这样的出口形势,再想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抢占国外市场是困难重重,而国际直接投资就可以克服诸多限制。

通过对国外的投资,享受同国外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商品销售免除进出口的限制,既节省了国际贸易的成本,又能绕过国外这些贸易壁垒的限制。

这样看来,面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形势,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得比较紧迫和必要。

1.2.2.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加以及我国一直以来吸引国外投资的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局面。

资料显示,我国外汇储备1980年末为13亿美元,从1981年起转为正数为27.1亿美元,1990年末进入三位数达110.9亿美元,1996年进入四位数达1050.3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0亿达2121.6亿美元,2002年末为2864.1亿美元,截止到2003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达到4009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65万亿,位居世界第一。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就已经初见端倪,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这不仅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从而不利于金融的稳定,也给出口增加了困难,同时大量的外汇储备也增加了外汇风险和资金的闲置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这不仅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平衡国际收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急切需要。

我国目前己经进入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减少的阶段,己有能力和条件逐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效果。

1.2.3.对外直接投资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来说,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开放的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是其厂商核心竞争能力的函数。

而厂商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输出方式所获得的竞争能力的提升效应,是其他方式所难以替代的。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突破了企业的竞争范围主要以国家为界限的制约,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其次,对外直接投资使得企业适应竞争规则的国际化,从而培育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适应能力;再次,传统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不能很好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技术外溢”效应也十分有限,对外直接投资则能够突破这一限制。

1.2.4.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使出口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进出口贸易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

在世界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至第三位,其中出口跃居第二位。

2002年以来,美元兑欧元汇率持续下降,而我国人民币过去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也持续下降,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更为明显,由此引发国际社会的异常恐慌,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不断呼吁,压迫人民币升值。

2006年之后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人民币升值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挑战,带来危机感,我国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使我国出口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持续稳定地发展。

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是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减少的阶段,已有能力和条件逐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效果。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个企业能否正确的选择投资区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致可分为: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人口、地理等):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及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体系等);法律环境因素(法律体系的完备性、法律仲裁的公正性、法制的稳定性等);政治环境因素(政治制度、政权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等);文化环境因素(语言、宗教、教育、家庭、风俗习惯等)。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发展投资区位选择受投资国推动力和东道国对企业的吸引力组成的合力决定,投资国良好的投资鼓励政策可以为投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对其成长壮大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其政策导向可以为企业的投资方向作参考作用。

投资企业区域的选择又受到投资东道国引力大小的影响,一般在引力较大的东道国投资也会较多。

而投资国和东道国良好的关系将为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2.1.投资东道国的引力因素分析

2.1.1.投资东道国的基本经济条件

如果一个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如果当地的基础设施落后,就意味着当地内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容量小,整体功能差,使各种流向外的辐射能力低。

在这样的地区,不仅对内对外联系困难、效率低,而且获取生产要素的选择余地也小,其对投资企业的引力就小;而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地区,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完善的条件,给投资者带来很多方便,投资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将生产要素和产品运送到目的地,所以这样的地区引力就大。

可见,基本经济条件是外商投资区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2.1.2.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东道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利于企业在当地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企业融入当地社会,进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从而使投资企业能长久的在东道国生存下去。

2.1.3.技术、资本、管理经验

在先进国家投资,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又可以在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利用其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网络和当地的高科技人才,从而获得后发优势。

因此,技术的先进程度、资本的丰裕度和管理经验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企业的区域选择。

2.2.投资东道国的政策、政治环境

2.2.1.政府对外资的态度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采取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并制定和颁布一系列鼓励或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领域。

对于符合外国直接投资优先领域的投资项目,给予政策优惠,或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保护外来资本。

一般来说,一国的外资政策越宽松其经济的外向度越高,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外资的进入和发展。

2.2.2.政治稳定性

一国的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法规是否健全也是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一国的法律烦琐,法制化程度低,且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政局尚未完全稳定,投资可能因为政治风险而化为乌有;腐败、官僚主义、行贿受贿严重,投资风险大,成本高,等等,这样的国家和地区的引力就小。

2.3.投资国的因素分析

2.3.1.传统观念的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在能从投资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不能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呢?

如果能从投资中获取经济利益,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历史条件下,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所以,传统观念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投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我国不具备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同时国内的一种观念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会使国内的资金更加减少,所以,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对外投资的脚步,则我国起步较晚。

2.3.2.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虽然我国目前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是我们具有很多发达国家都没有的后发优势,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列维将其进行了具体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下五点优势:

:

一是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发达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得多;二是发展中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发达者成熟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三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跳跃发达国家的一些必需经过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程度,可使发展中者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发达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2.3.3.中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挥优势的可能性分析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资本并不富裕,为什么会出现快速发展的海外投资呢?

如果我们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

经济学家曾经根据大量的统计数字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就会在资本输入的同时出现资本输出,虽然我国人均GDP不高尚不具备资本输出的成熟条件,但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而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并且早己具备跨国投资的条件,所以出现大量的资本输出实属正常。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实践证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大量的剩余资本,投资者可以通过发行股票、金融租赁、国际银行贷款和项目抵押等国际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通过分析我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构成发现,现金部分只占1/3,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约占2/3,而在现金投资中,现汇汇出的部分仅占约10%,其余90%则是从外部筹集的,实现了以少量资本对大量资本的利用和控制,即“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事实证明我们通过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利用其金融市场同样能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而且这种方式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外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例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加拿大某公司共同出资购买加拿大塞尔加纸浆厂,并以该厂为抵押,贷款6亿美元用于技术改造,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外投资还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消费模式等,从而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2.3.4.投资主体因素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必须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就是由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全球经营和全球销售直接推动的,没有跨国公司的参与,就不会有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所以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通过逐步建立海外融资渠道、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促进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国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2.3.5.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现状分析

1949年后,我国政府曾在香港地区开设过若干境外企业,但数量不多,规模也较小,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壮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一批大型外贸型和生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集团。

截至2006年底,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

中国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收国,也正逐渐成为资本输出国。

3.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可行性

3.1.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支撑,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发展,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6%左右,经济结构变动也很明显,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7%、5.4%和10.3%;此外,据《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资料,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1998年排第24位,列为转型国家首位,甚至超过意大利等工业化国家。

2003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90美元,我国企业在而沿海地区入上海、深圳等早已超过3000美元。

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东南亚、非洲、拉美、独联体、中东欧地区以及一些发达国家与当地企业积极开展经贸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这些都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打下了牢固的基石,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坚强后盾。

3.2.雄厚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保证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国际储备持续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5万亿,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为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我国大量闲置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收益的途径和渠道。

3.3.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即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就曾提出在所制定的15项经济改革措施中,将出国办企业列为一项重要措施。

但由于当时的配套措施跟不上,所以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出国办企业的战略意义:

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到了1999年2月1日,国务院转发了原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鼓励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以推动本地区企业“走出去”。

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反映了我国高度重视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方针。

随后,十六大报告又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信息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进一步明确为国家新世纪发展的四大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走出去”战略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计划提出了力求“十一五”期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达到1300亿美元和250。

2005年底实施亿美元,新派境外劳务人员达到150万人次的目标。

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都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

3.4.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

在近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改组、改造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吸引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中,我国企业也获得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实证分析显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与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1)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地增强,尤其是公司绩效竞争力,由1994年的44位上升到2001年的34位,近年又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制度、企业家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创新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说明了我国企业相对比较优势的存在,这就为他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可能性和效益的保证,也就是说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条件。

4.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的建议

4.1.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了,在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下,国家一定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察市场,果断的对外投资,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资源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文化氛围相似、经济贸易合作密切、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梯度优势等原因,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仍然应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同时,出于分散风险等原因,我国应加强对非洲及拉美等地区的投资。

在我们看到企业对外直接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企业不利的一面,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与国内的环境大不相同,其中更是涉及到多种因素,所以我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来往更加频繁,但其负面影响如民族间利益冲突,资本流动性加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也是存在的。

在这里对企业自身和政府提几点建议。

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获得在先进国家实现技术的逆向转移、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等益处;我国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为我国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和国外环境。

4.2.区域选择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有利于发挥我们企业的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可能没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却可能具有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者刘易斯认为,为满足小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小规模技术比发达国家的规模经济在发展中东道国更具有竞争优势。

我国在20年的吸引外资过程中也吸取了发达国家部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创新,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都己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这些在我国市场需求量小于供给能力的条件下形成的适用技术,非常适合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和居民消费的要求。

目前,我国国内供给存在严重的低水平相对过剩。

如果把这些在国内己过剩,但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广泛需求的行业转移出去,不仅能挽回损失,还能延长这些产品、工艺技术的生命周期并获得利润回报。

而且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可以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纷纷制定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也为我国企业向这些国家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

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能带动我国设备、技术、劳务的出口,但也应注意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较差,受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大,政治风险较高等问题。

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比较适合于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

4.3.选择发达国家作为投资的战略区位

与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相比,选择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我国的企业可能必须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风险也可能较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政府对外资的管理也相对比较严格。

但发达国家市场仍然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我国企业应该选择发达国家作为投资的战略区位。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选择在这些国家投资,容易获得规模经济。

发达国家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经济发展,具有较为稳定的增长潜力,而且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也必然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