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633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docx

完整版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分组、学生讲述实习收获。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讲义)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所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即培养儿童适应社会,发展其“社会性”的教育。

那么,什么是“社会性”呢?

假设提问:

很不幸,你乘坐的飞机失事了。

不幸中的万幸,你存活了下来。

但是,万幸中的不幸,只有你一个人幸存了下来。

这时候,你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

…………

总之,你是需要看到有别的人。

为什么呢?

对了,因为这有这样,你才觉得安全。

换句话说,只有在和其他同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觉得安全。

这,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表现。

是的,人惧怕孤独,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

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的场合。

但是在人们离不开社会的同时,人们在社会中和人交往时,又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

正如一首老歌唱的:

“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

”只要有社会,就会有矛盾,有人际交往的痛苦。

说到痛苦,佛教对其阐释得比较透彻:

【扩展知识:

人生八苦】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

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

佛教的教义认为,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

这种看法未免有些悲观,让人觉得人生简直就是一片灰暗。

佛告诉我们,因为你是人,所以你就必须在人世间承受痛苦——充满了宿命论的意味。

那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作为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呢?

(一)社会性的产生

提问:

作为一个人,需要些什么?

原发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引用一:

马斯洛的本能五层次理论)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

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

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

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智利被困矿工)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了,很多动物都具有社会性,但是动物的社会性远没有人类的复杂罢了。

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

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

【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举例“东西方的礼仪”、“中国和韩国的礼仪”“古代和现代的婚姻、恋爱”】

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举例,狼孩的故事和离开社会又回到人类社会的小孩)

最后,需要强调的,人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但是,它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人类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的进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痛,并进步着。

(二)社会性的内容

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

这里,我们不去了解和区分这些专业的学术争论。

我们只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性。

【定义】: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培养社会情感、掌握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作为人生之初的学前儿童期,其社会性内容有哪些呢?

本课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选取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共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

(第二节内容,这里略)

二、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在简单了解了社会性是什么之后,回到我们本门课的内容,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需要开设《学前儿童社会学》这门课程,或者说,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

【提问】同样是智力中等或智商水平较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懂得乐群合作、礼貌谦让,受人欢迎;可有的人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攻击性强、孤僻易怒,受人排斥呢?

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

有的人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的人不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甚至逆反、对立。

一言以蔽之,两种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大不一样,即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

现实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发展好社会性,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不是厚黑学,也不是善于钻营,而是一种素质】

试想:

你是愿意跟善于协调各种矛盾的聪明人在一起,还是喜欢和一个整天愤世嫉俗、不受人欢迎的人在一起?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现代社会是个崇尚个性解放的社会,特立独行值得鼓励。

【辨析:

追求个性的社会需要人们发展社会性么?

为什么?

特立独行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却并不是与人为恶。

个性张扬和与人和睦可以兼容。

底线是不要伤害他人的利益。

“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排斥”

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的内容。

伟人邓小平同志曾告诫那些急功近利的足协官员们说: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但是,伟人故去了,中国足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从娃娃抓起!

社会教育,尤其如此!

1.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

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

儿童一天也离不开与成人、教师、同伴的交往。

(“计时隔离”可以作为惩罚的原因)

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来说,社会性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

(引用二:

什么是情商)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

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婚姻生活也并不一定美满;而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智商高的人一般来说是专家,情商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才能。

而情商的核心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举例:

刘邦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凡事从不独断专行,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虽文不如萧何,谋略不及张良,率军打仗不比韩信,却能指挥这些人心甘情愿为他服务。

因此,好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智力的训练。

因为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的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

2.社会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

首先,良好的社会性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他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

【社会性发展得好——和谐相处——开心、愉快——内分泌系统平衡——免疫力强】

【社会性发展不良——冲突对抗——生气、烦躁——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发育】

有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心情紧张可导致呕吐、腹泻、发烧等;长期神经紧张还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痒、慢性肠炎,也都与神经紧张有关。

【材料】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心理问题(抑郁、酗酒、焦虑)

其次,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

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同伴、师生关系好——获得更多交往发机会——交流多、视野广、能力提高快。

原本智力水平中等的孩子,如果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很好——良好社会性中的自制力、适应能力、毅力、真诚等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这虽然不能直接提高智力程度,但是它们能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那么,他的学业成就完全可以比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因素发展得不好的孩子高许多。

同样道理,智力水平很高的孩子,也会因为非智力水平的低下而导致智力水平发展一般甚至很差。

3.社会性认知的需要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

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

【即创造力、独立性、适应能力等良好的个性。

越早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越有助于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形成孩子的领导气质,也有利于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良好过硬的素质。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以后需要的知识才干。

控制自我、倾听他人、与人合作等这些社会性技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必须具备的。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各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下面,我们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抽取学前阶段儿童社会性构成的最基本因素,即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等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

一、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

人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能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等等。

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

首先,幼儿自我评价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等;

其次,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

最后,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

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有三种:

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客我能否满足主我的要求,往往与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个体对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

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等。

3、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的能力。

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分为五个阶段:

2岁前分别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即服从控制者的命令);2岁左右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即利用表征能力,以符号代替物体,在没有外界监控的情况下服从控制者要求、延缓自己要求的行为;4岁以后儿童开始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了。

【举例】“奶油蛋糕”试验——儿童控制自己是很难的事情

老师对十八个小朋友说: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你们吃蛋糕。

”——“我最爱吃蛋糕了。

”——“但是,我有个要求,我要出去五分钟,在我回来之前,你们不能吃蛋糕,回来之后才能吃。

如果谁没有吃蛋糕,我就奖励给他一个棒棒糖”——老师就到另外一间屋子里去,通过圆孔能看见孩子所在屋发生的事情——在个别孩子忍不住吃了第一口后,陆续一些孩子都吃了自己面前的蛋糕,五分钟后老师回来时,已有一半的孩子在吃蛋糕了。

每个人的自制力不同。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自制力缺乏的人做事不考虑后果,只顾眼前利益,而且在长期利益失去之后又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容易悲观、自责、沮丧、一蹶不振。

自制力主要在于养成,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正处于形成自制力的萌芽阶段,好吃的、好玩的对孩子的诱惑力很大,但孩子从三岁左右起,接受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理解其中的含义,知道如果自己能够抵制诱惑,就能获得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

如果在幼儿期间对孩子放任自流,一味地满足他们,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到上小学,孩子就会养成另外一种意志:

自己想要的必须要当时得到,否则就会大发脾气,难以容忍,这样会大大消磨他们的自制力,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不利。

3岁半到4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通过自制力调节自己的需求了。

最后,他们会得到最丰富的奖赏。

如果孩子到玩具店后,一定要买价格昂贵的电动车,而你的支出计划又没有这笔消费,你可以跟他商量,我们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但妈妈没有更多的钱买电动车,如果你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因为你特别理解妈妈。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软糖实验”。

被试验的孩子面前摆着一块糖,并且被告知如果在五分钟内忍住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

经过追踪调查,那些很好地克制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吃第一块糖而得到第二块糖的孩子长大后许多人都考上了大学,有着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及财富;而那些忍不住吃掉第一块糖的孩子长大后大多表现平平,这就是自我控制对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0-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像玩弄其他物体一样玩弄自己的脚、手指等,甚至啃自己的脚趾、扯自己的头发、狠咬自己的手指】

一般要到婴儿期末,才能开始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把自己和周围存在的"物"区分开来。

幼儿前期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能把自己和"别人"明显地区分开来,能够在镜中识别自我;

在成人指导下,才逐渐学会用人称代词的第一人称,说"我要喝水"、"我不哭"等,如听到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即知道是在叫自己,而不是叫别人。

其次,语言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能够准确地使用代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标志。

再次,表现在他们开始出现了"自尊心"。

当儿童受到戏弄、嘲笑、不公正的待遇,或在别的儿童面前受到责骂等,往往引起愤怒、哭闹或反抗行为。

2.3-6岁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1)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知道我是谁、我几岁、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

例如游戏中,选女孩当妈妈,体现出幼儿对性别标准的认识;选大个子当警察,则体现出幼儿对能力的认识。

(2)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

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出现。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

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是好孩子"时,幼儿会说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或者说"妈妈说我是好孩子"。

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非常简单,他们一般把自己看成"好"或"不好","聪明"或"愚笨","强壮"或"弱小",很难像成人一样做出全面细致的区分。

【教育启示】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B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进行评价。

例如,评价班上哪个小朋友是最好的值日生时,有个幼儿说"我和xx是最好的值日生。

他值日就给我发带金边的碗,我值日也发给他带金边的碗。

"

幼儿一般都过高评价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自我评价才逐渐能从主观情绪性趋向于比较客观。

例如,有的大班幼儿想说自己好又不好意思,于是说"我不知道我做得怎么样。

"或说"我不说。

"

(3)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2-3岁的儿童已有了独立的愿望,常常喜欢自己做事、自己行动,常常说“自己来”例如,儿童抢着自己用匙吃饭,即使泼撒满桌,也不要成人帮助。

2-3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要求时儿童并不听从,爱说"不"、"偏不"、"就不"等。

真正的独立性是在幼儿期明显发展起来的,6-7岁的儿童在很多方面能够独立进行。

生活中可进行自我服务,很多幼儿还可以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值日生等。

独立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开始独立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并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还能独立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如自己单独玩、看画书、游戏中克服一些困难。

二、情绪情感(略)

三、个性(略)

四、社会性行为

【概念】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也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互相交往。

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

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

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其中最具代表性、在幼儿中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如推人、打人、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等等。

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极端后果是伤亡、犯罪,甚至战争,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

一般说来,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从交往的对象看,可概括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与成人的交往,主要包括与父母和老师的交往;另一方面是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指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

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0-3岁儿童社会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行为最初发生在与父母的交往中。

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婴儿以啼哭、微笑、皱眉等行为表明他们与其他人交往的需要。

而父母经常做出呼唤、拥抱、抚摸、微笑等行为,婴儿也报以相应的反应,表明他们与其他人交往的能力。

因而,婴儿形成的最初人际关系是婴儿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即亲子关系。

2-3岁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如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的小朋友,还能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

(二)幼儿期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到了3岁,大多数幼儿会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幼儿交往的对象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增加了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

1.幼儿与教师的交往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权威"的关系,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幼儿对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多数是顺从的,因为幼儿已经初步认识到服从一一好结果,不服从一一坏结果,所以必须服从权威。

幼儿开始从尊重、服从父母到尊重、服从教师的权威,又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大进步。

2.幼儿同伴间的交往

学前儿童同伴间交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末就明显发展。

【例子】一个1岁多的儿童,冲着另一个儿童微笑,像说话一样发出声音,拿走或者递给对方玩具或轻拍对方,希望通过这些行为达到与对方的一种交流。

而从第二年开始,其交往的能力更是迅速发展。

【例子】儿童一起游戏时,你追我赶、你藏我找,还能互相模仿某些动作,一起有组织地玩一个简单的游戏,如过家家。

特别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有了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他们可以互相协商、共同讨论、共同组织一项活动或游戏,可以互相提出请求、互相帮助,可以一起分享、交流各自的情绪体验,交往的能力及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中,同伴之间的交往比儿童与成人间的交往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只有在幼儿之间的互相交往中,儿童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活动积极性,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

这种交往也有助于幼儿重新协调他们与成人的关系,儿童在活动中对同伴的依从性增强,就必然减弱他们对成人的依从性,这样也就促进了幼儿与成人,尤其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改变幼儿对父母的单方面的顺从态度。

但就整个发展过程看,儿童对同伴的依从性的发展的高潮不在幼儿期,而在7-10岁之间,以后又会表现出减弱的趋向。

【资料】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是不同的,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

所占比例约为13.33%、14.31%、19.41%、52.94%。

(三)儿童的一些典型社会行为分析

1.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

观察发现,1岁之前,儿童已经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种积极性反应表达了最初的友好倾向。

当这些儿童看到别人处于困境,如摔倒、受伤、哭泣时,他们会加以关注,并出现皱眉、伤心的表情。

到1岁左右儿童还会对于困境中的人做出积极的抚慰动作,如轻拍或抚摸等。

在婴儿与成人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自己的手指指点某些物品,并尽量使成人跟随手指注意到被指物品,这种指点动作反映着儿童最初的分享行为。

在人生的第二年,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加入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帮助妈妈做些简单的事情。

尽管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原因,但他们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有时候是慢慢地走近哭泣着的同伴,轻轻地拍拍他,有时候是想为一位掉了玩具的儿童提供另一件玩具,有时候又会给弄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发展,他们逐渐能够根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

例如,当一儿童入园时因为父亲生病住院而心情不高兴,很少言语,也不像往常一样积极地参与小朋友的游戏,幼儿能马上发现,并关切地询问"你怎么了?

你为什么不高兴?

"当得知其父亲生病时,能劝慰他"别着急,你爸爸会马上好起来的,大夫会给他治好的",有的幼儿还马上把自己手中最喜欢的玩具让给他玩,或邀请他参加自己的游戏。

近年来,一些关于同情和利他行为发展的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些不仅不增多,还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

比如分享,在4岁到16岁之间没有发现连续增多的变化趋势;再如,面对一个摔倒在地的小朋友,较小的幼儿比较大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同情的行为反应,面对一个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