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4828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 编 第四十八期 1210.docx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编第四十八期1210

骑乐无穷自行车协会编第四十八期2013-12-10

 

周日,朝雾蒙蒙,寒气渐生,却是一个难得的冬日暖阳,计划多日的骑行终得成行,不得不说“骑行”也算是看天吃饭的一件事呀!

来自川维与长寿的骑友约在晏家车行汇合,出发前以方便对车况进行检查,排除出行可能的隐患。

“秘书长”指定队伍里的“车铁人”开路,“袁铁人”断后,几位队员担任摄影,自己兼任队长作为“自由人”负责指挥队伍的行进。

川维、长寿近30人的骑行队伍从晏家出发,走319线到沙溪,再转“沙洛小道”至洛碛老路口,队列在起伏蜿蜒的小路上迤行,四周的田野、树木、农舍在初冬透着些许寒意的朦胧中擦肩而过。

20余公里的路很快就过去了,到达洛碛政府广场也才11点,此时,懒懒的太阳才刚刚探出一个头。

洛碛镇是重庆市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渝北区三峡淹没移民重镇,洛碛老街自从三峡水库蓄水之后,原先临江的街道与码头成为淹没区而搬迁,现在的洛碛新城建设与发展很快,街道宽阔,店铺林立,比较有规章,人口也不少,相比于显得零乱、弱于整体规划的晏家街道,更有序更有城市的模样。

虽说河街码头早无往日的喧闹,但日新月异的铁路建设却为之带来了更大的变化,渝怀、渝利、渝万,园区铁路、桥梁跨越其间,正在新建的洛碛火车编组站也显得繁忙,“轰隆隆、轰隆隆。

”不时穿越城边而过的火车,给宁静的小城与山谷带来生机与速度,释放着现代的节奏与气息。

看着午饭时间未到,大部队穿过初具规模的市区及新老结合部直奔老街,这里已是人去楼空一片废墟,彷如就是一场地震过后的景象,要是哪位导演来这里拍片可要节约不少投资啦!

洛碛,因江滨有沙石积成碛宝坝两个,取名乐碛。

南宋绍兴十四年,由洛碛出去的状元冯时行因在万州被罢官削职,一气之下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后演变为洛碛。

洛碛镇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明清时代,洛碛商埠、航运兴起,洛碛镇成为重庆沿江而下通往三峡的重要门户。

鼎盛时期,道教、佛教文化非常兴旺。

当时的洛碛是重庆最大的码头之一,从现存的街道一直到江边长约数百米,商铺、旅店、茶馆、饭馆林立,车水马龙。

小小的洛碛境内就有地王宫、女王宫、南华宫、龙伏寺等9座道观和18座寺庙,俗称“九宫十八庙”,在清中期,

与丰都“鬼城”齐名。

古镇搬迁之后,将恢复重现千年古镇风貌,重点打造具有民国时期风貌的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

想起数年前,这里还是人流熙熙的样子,不免唏嘘,如今即将褪尽尘华,就如我们匆匆而过的骑行,只留下了远去的背影。

自从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我们居住的长江边已经很难看见原来的大砂坝、大河滩、大石坝啦,少了许多少年、青年时代的好去处——曾几何时,就在咱们川维的码头边上,暖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懒懒地躺在柔软的沙滩上,微闭着眼眸,望着天空的云彩,恣意地遐想,阳光、河风轻拂着面颊,那曾是何等的惬意!

现如今,往事一切皆只成追忆,也让川维的后来者少了很多乐趣。

好在现在库区蓄水不高,洛碛码头边还残留下一块不大的石坝,实属难得,这里的鹅卵石坝远近闻名,曾经有当地人在鹅卵石间翻寻一种俗称为“打屁虫”的昆虫,收集成堆,然后以热水淋之,使之“放屁”,再以油炸火烤,香气四溢绝色美味,实乃难得佳鲜,与洛碛榨菜一样也算是洛碛一大“特产”了。

如今,鹅卵石滩不再,打屁虫亦无有,正可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看到码头边还有“一息尚存”的鹅卵石,大家的心情也变得兴奋不少,更不知是谁用它在河岸上摆了一个大大的“心”,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也许,这也是和我们这群人一样,以看见普通鹅卵石就激动的人,用他们的行动铸就了眼前的一切。

于是大

伙七手八脚,在河滩上搜寻起自己心仪的石头,以最快的行动完成了今天共同的作品—

—一颗被爱的心,让这颗原本安静的心不再平静。

是呀,这是一颗被大家所爱的心,也是一颗石子般坚强的心。

愿众人都有一颗爱心,一颗对生活坚定的心!

面对难得,秘书长又发动骑友寻找到一些形状、花纹、颜色各异,看似有趣的卵石,为厂里的一位爱好者带回去,石头挺重,也

不值价,却是我们二十多

位骑友一份爱心的表达。

午饭的时光了,骑友一同来到“老街曾豆花”,这里早已座无虚席,都是来品味“水上漂”的食客,大伙只得搬出桌子一字排开,临街而坐。

面对突然到来的这些吃货,店家显然没有准备,“水上漂”今天真的只能“点到为止”——每桌只能有一、二碗品尝而已,其余的就要些其他家常菜。

说到“水上漂”,很容易想到中国功夫里的轻功,重庆千年古镇洛碛“水上漂”,这道美味菜肴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在渝北也是小有名气。

一道人尽皆知的普通菜肴,在洛碛镇为何会冠以“水上漂”的名字呢?

只见师傅舀出一碗香浓热乎的鲜豆浆,再把一小勺窖水轻轻地点进豆浆里,一眨眼功夫,就飘出一碗极嫩极香甜的嫩豆花。

那块豆花就半漂半卧在碗里,软软地飘出阵阵热气,因而被称为“水上漂”。

原来,我们常见的豆花是在锅里点制,而“水上漂”是直接在瓷碗点制。

 “水上漂”好吃,但吃法也很有讲究,要想把这一夹就散的嫩豆花吃到嘴里,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据介绍,洛碛人多以豆花饭当早餐,所以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练就了一手纯熟的“筷”上功夫。

夹豆花时,先用筷子把一小块豆花拢到碗边,然后顺着碗壁把豆花推到碗沿,再用筷子的侧面轻轻地压压豆花,把多

余的水分挤掉。

最后,把筷子放平,轻轻一抬,一块豆花就软软地卧在筷子上。

这时,再把豆花放进调料碗碟里,蘸上麻辣鲜香的调料,放进嘴里。

豆花入口即化,有淡淡的甜味和浓浓的豆香,再加上各式调料在嘴里缠绕纠结,便是一场声色皆茂的舌尖盛宴。

洛碛有名的“水上漂”除了“老街曾豆花”之外,还有“戴豆花”和“百家香豆花”,已系5代相传,并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兴致的朋友,何不亲自前往洛碛,挑逗下你舌尖上的味蕾,一睹它的芬芳?

午餐后,冬日的暖阳让人意犹未尽,除了几位上中班的朋友不得不先行离开以外,其它的骑友满怀兴致一起要去狮子山上寻“狮子”。

但此“狮子山”非彼“狮子滩”,有些骑友来时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又从洛碛到了长寿狮子滩,还以为是不是公告

发错了也!

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渝北洛碛还有一个叫狮子村的地方,更不知道山上还有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狮子水库”,我也是前些天专程到此才打探到的,所以今天计划带领骑友们一起去撩开面纱一探真容。

穿过新建的洛碛火车编组站,开始了一段坎坷的爬坡路,因为修建渝万高铁,施工的车辆把原来的乡村公路碾的遍体鳞伤。

这段4-5公里的山路,有时只能下车推着前进,这倒也增加了我们观察四周的景色,胜似往日飞驰而过,却无心看风景。

藏在狮子村山顶山凹处的水库,也许是久未下大雨的缘故,积水已不多,少了些气魄,却也引得一些爱好者在此垂钓休闲,队伍里的“老鱼猫”何俊下到岸边与他们问长问短,仿佛碰到老熟人一般亲近;宽大的水坝在大山深处,显得平坦开阔,不失大气之势;水库后边延绵起伏的青山,逶迤远方,空气在这里也显得清新与宁静。

眼看时间不早,急唤还在水边与渔人闲聊的何俊同学上得坝来,趁着日照当头的好时光寻路往回赶,冬季的日头那是说走就走,来得晚,去的早。

出行总有一种感觉,似乎都是出去的时候慢,回来的时候快,不知你有这样的记忆吗?

为了免走冤枉路,新天骑友手机导航后,大家还是选择原路返回,不大一会功夫就回到了洛碛大街上,从这里到晏家那就不在话下啦!

安全顺利,轻松愉快就达到了我们自行车协会活动的目的,今年即将过去,相信明年有更开心的活动等着我们大家一起去体验,更多的美味等着我们一起去品尝。

加入我们的队伍,欢迎您!

 

撰稿:

沈渝陵

摄影:

杨红

沈渝陵

贺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