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479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docx

卫生资格初级药士学习资料1大全

羌活

 1.性能:

  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2.功效与应用:

  ①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夹湿证,常与防风、细辛、白芷等同用)。

  ②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上半身疼痛,可配防风、姜黄)。

  鉴别用药:

羌活与藁本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两药均能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证等。

  同中之异:

  ①发散表邪:

羌活之力大于藁本;

  ②治疗头痛:

羌活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头项强痛,藁本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

③除湿止痛:

羌活优于藁本且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以此为异。

防风

 1.性能:

  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2.功效与应用:

  ①解表祛风(特点:

味甘质润,为风药中润剂)——风寒表证。

  ②胜湿止痛(特点:

配伍引经药,无所不达,治一身之痛)——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③祛风止痉(特点:

治风通用药,外风能祛,内风能息)——风疹瘙痒,破伤风证等。

  ④止泻——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肠风泄泻。

  鉴别用药:

荆芥与防风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两药均辛性微温,温而不燥,能解表散风、祛风止痒,用于风寒感冒、风疹瘙痒等。

  同中之异:

其中荆芥发汗解表之力大于防风,风寒与风热之邪俱可发散,可用于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不同点:

荆芥质轻,善透善散,又可疏散血分风热,透邪外出,具有透疹与疗疮之功,治疗麻疹外出不畅、疮疡初期等;炒炭能止血,治疗产后血晕等,是防风所不备。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外风可祛,内风可息,又能止痉、胜湿止痛、止泻,治疗破伤风、风寒湿痹痛及肠风泄泻等,为荆芥所不具。

荆芥

  1.性能

  辛、微温。

归肺、肝经。

  2.功效与应用

  ①解表散风(特点:

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皆宜。

  ②宣散透疹——麻疹外出不畅。

  ③祛风止痒——风疹皮肤瘙痒。

  ④疗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⑤炒炭止血——吐衄下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紫苏

 1.性能:

  辛,温。

归肺、脾经。

  2.功效与应用:

  ①解表散寒(特点:

解表力弱)——外感风寒轻证。

  ②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③安胎——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④解鱼蟹毒——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等。

桂枝

  1.性能: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2.功效与应用:

  ①发表解肌(发汗力弱)——风寒感冒:

风寒表实无汗及风寒表虚有汗(有汗能止,无汗能发)。

  ②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证(痛经、闭经),寒湿痹痛。

  ③助阳化气——阳虚证(心阳不足心悸、胸阳不通胸痹、脾胃虚寒),痰饮、蓄水证等。

  鉴别用药:

麻黄(散)与桂枝(温)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

其中麻黄发汗力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补,又宜于风寒表虚有汗证。

  不同点:

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为桂枝所不具;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等,为麻黄所不备。

剂型更换的变化

  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

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

剂型的选择依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而定。

  理中丸: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理中汤: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药力强。

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

方剂中药量比例的变化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方剂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

  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

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

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三拗汤:

麻黄杏仁炙甘草

  麻黄加术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白术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有:

  

(1)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如(怀)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2)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性排列的多个环状的形成层,由此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即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

双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有:

  ①髓维管束,即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茎髓部有多个内韧型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每个异型维管束的射线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

  ②内生韧皮部,即指位于木质部里端,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物等;

  ③木间木栓,即在次生本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

如甘松根茎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

松花粉饮片的炮制规范

 松花粉饮片的炮制规范:

  【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

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炮制】除去杂质

  【成品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细粉,手捻有滑润感,无杂质。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花粉粒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

  【性味与归经】甘,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收敛止血。

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丝瓜络饮片的炮制规范

  丝瓜络的炮制规范: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异名】瓜络。

  【炮制】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成品性状】本品为筋络交织而成的网状小块,表面淡黄白色,体轻。

质韧,有弹性。

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

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通络,活血,祛风。

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水银饮片的炮制规范

  水银饮片的炮制规范:

  【来源】本品为液态金属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

  【异名】汞。

  【炮制方法】水银:

除去杂质。

  制水银:

1、取硫磺与水银置乳钵中共研,可分解成细粉。

  2、取大风子仁研细,与水银共研,也可将水银分解成细粉。

  【成品性状】水银:

常温下为不透明的重质液体,全体呈锡白色,微有亮光,极易流动或分裂为小球。

  制水银:

为银灰色细粉,质酥松,不允许肉眼可见的银灰色汞珠存在。

  【性味与归经】辛,寒;有毒。

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攻毒。

外用于皮肤疥癣,恶疮肿毒,梅毒,痔瘘。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

和它药研细末点、搽患处。

  【注意】本品具大毒,仅供外用,适量;畏砒霜。

  【贮藏】严封于瓷瓶或铁罐中。

  【备注】

  1、本品加工时,防止散落在地,否则不易收取,且易致汞中毒。

  2、本品为不常用中药,很少直接入药,而多用作制造轻粉、升药、银朱等的原料。

滴丸冷却剂的种类和选用

  冷却剂系用来冷却滴出的液滴,使之冷凝成固体药丸的液体。

  冷却剂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不溶解主药与基质,不与基质、药物发生作用,不影响疗效;

  ②有适宜的相对密度,即冷却剂与液滴相对密度要相近,以利于液滴逐渐下沉或缓缓上升而充分凝固,丸形圆整;

  ③有适当的黏度,使液滴与冷却剂间的黏附力小于液滴的内聚力而收缩凝固成丸。

  冷却剂的选用:

  ①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常选用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或植物油等作为冷却剂;

  ②水不溶性基质的滴丸常选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等作冷却剂。

水蛭饮片的炮制规范

  【来源】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

  【异名】蚂蝗。

  【炮制】生水蛭:

除去杂质,洗净,切短段,干燥。

  烫水蛭:

先将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净水蛭段,烫至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每生水蛭100kg,用滑石粉30~50kg.

  【成品性状】生水蛭:

为不规则小段,扁平,有多数环节组成。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腹部黄棕色。

质脆,易碎。

有腥臭气,味咸苦。

  烫水蛭:

形同生水蛭,略鼓起,黑褐色。

质酥脆,易碎。

有焦腥气。

  【鉴别】取生水蛭粉末1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水蛭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一乙酸乙酯(4: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生水蛭不得过18.0%.

  总灰分生水蛭不得过10.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生水蛭分不得过2.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生水蛭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取生水蛭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充分搅拌,浸提30分钟,并时时振摇,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00μ1,置试管(10mm×100mm)中,加人含0.5%(牛)纤维蛋白原(以凝固物计)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取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25ml与0.1mol/L盐酸溶液约40ml,加水至100ml,调节pH值至7.4)200μl,摇匀,置水浴(37℃±0.5℃)中缓缓滴加每lml中含40单位的凝血酶溶液(每分钟5μl,边滴加边轻轻摇匀)至凝固,记录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按下式计算:

  U=C1V1/C2V2W

  式中U——每1g含凝血酶活性单位,U/g;

  C1——凝血酶溶液的浓度,μ/ml;

  C2——供试品溶液的浓度,g/ml;

  V1——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μl;

  V2——供试品溶液的加入量,μ1;

  W——取样量。

  中和一个单位的凝血酶的量,为一个抗凝血酶活性单位。

  生水蛭每1g含抗凝血酶活性应不低于16.0U.

  【性味与归经】咸、苦,平;有小毒。

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逐瘀,通经。

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炮制目的】本品用滑石粉烫制可减低毒性、矫味,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增强逐瘀通经作用,并能杀死虫卵,便于保管和服用。

  【用法与用量】1.5~3g.

  【处方应付】写水蛭、炒水蛭、烫水蛭均付烫水蛭;写生付生水蛭。

  【注意】孕妇禁用;体弱血虚,无瘀血停聚及月经期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大蓟

  大蓟功效与主治病证:

  

(1)凉血止血——特点:

凉血止血又兼散瘀,尤宜于血热兼有瘀滞的出血证。

应用:

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2)散瘀,解毒消痈——热毒痈肿。

小蓟

  1.性能:

  甘,凉。

归心、肝经。

  2.功效与应用:

  

(1)凉血止血——特点:

凉血止血又兼利尿,故尤善治尿血。

应用:

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2)解毒消痈——热毒疮痈。

  3.用法用量:

10~15g。

鲜品可用30~60g。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提取分离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提取分离

  1、溶剂法:

利用两者既可溶于热水又可溶于有机溶剂,其盐则可溶于水不溶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再利用草酸麻黄碱的溶解度小于伪麻黄碱进行分离。

  2、水蒸气蒸馏法。

3、离子交换树脂法:

利用两者碱性差异,控制洗脱液量来分离。

麻黄碱碱性弱先从树脂柱上洗下。

龟甲性能功效解析

  【龟甲性味归经】甘、咸,寒。

归肝、肾、心经。

  【龟甲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重,擅长标本兼治,为寒滋镇潜之品。

既善滋肾阴、清虚热,又善补肝肾、潜肝阳,还善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龟甲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

鳖甲性能功效解析

  【鳖甲性能特点】本品咸寒质重,入肝肾经,为寒滋镇潜兼软坚之品。

既善滋肾阴、清虚热,又能镇潜肝阳、软坚散结。

  【鳖甲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鳖甲用量用法】9~30g。

宜打碎先煎。

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制用。

南沙参和北沙参比较

  南沙参、北沙参:

均味甘。

性微寒,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以及阴虚津伤的口干舌燥等证。

  南沙参桔梗科植物,兼能益气祛痰,善治肺热燥咳或阴虚劳嗽有痰,以及阴伤兼气虚之口干舌燥等证;北沙参伞形科植物,清养肺胃作用稍强。

龟甲和鳖甲比较

  龟甲、鳖甲:

均味咸寒入肝肾经,同善滋阴潜阳、清虚热,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及阴虚内热等证。

  龟甲滋阴力佳,善治阴虚阳亢之证;又能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治肾虚骨弱,心血虚之心悸失眠及阴虚崩漏;

  鳖甲长于清虚热,善治热病伤阴、夜热早凉。

又能软坚散结,治疟疾日久不愈、症瘕积聚等证。

中药炮制清炒法注意事项

  中药炮制清炒法注意事项:

  ①锅预热,便于药物受热均匀。

防黏锅,防僵子,缩短炒制时间。

  ②投药前大小分档;投药后调节火力。

一般为文火;山楂、苍耳子、乳香等药物用中火。

  ③均匀翻炒,注意亮锅底。

中药炮制清炒法的目的

 中药炮制清炒法:

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

  中药炮制清炒法目的:

  ①增强疗效

  

(1)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

  

(2)炒后增强焦香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焦麦芽、焦山楂等】。

  ②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牵牛子、莱菔子、栝楼仁等】。

  ③缓和药性【葶苈子、牵牛子等】。

  ④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1)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地榆、槐花、茜草等】。

  

(2)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荆芥、牡丹皮等】。

  ⑤保证疗效,利于贮存

  

(1)杀酶保苷【槐米、苦杏、酸枣仁等】。

  

(2)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杀死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中药炮制炒法操作

  中药炮制炒法操作:

  1.手工炒:

一般先将锅预热,投入大小分档的药物,迅速拌炒,亮锅底加热至所需程度,取出。

  用具:

有铁锅(倾斜30~450)、铁铲、刷子、簸箕等。

  方法:

倾斜放锅,利于搅拌和翻动。

  2.机器炒:

主要用有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

  平锅式炒药机:

适用于种子类药材。

  滚筒式炒药机:

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以煤/油/气/电加热,滚筒内壁有螺齿,打正转时炒药,打反转时出药。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药物炒制质量。

  电脑程控炒药机:

(自动或手动)能保证炒制品程度均一,质量稳定。

特别是采用烘烤与锅底“双给热”方式,良好的温场更保证饮片受热均匀并缩短炒制时间。

中药饮片切制的工艺流程

  中药饮片切制的工艺流程:

(净药材)→软化→检查软化程度→切制→干燥→包装→饮片→(调剂)

  ①植物药需要切制的有大部分的根和根茎(如大黄、泽泻等,但是体积较小的药材如香附、麦冬等除外),皮类(厚朴、黄柏、陈皮等),体积较大的叶(枇杷叶、荷叶等)、果实(山楂、栝楼等),藤木(钩藤、鸡血藤等),全草(薄荷、荆芥等)。

但是亦有一些药材直接使用(如槐花、番泻叶)或采用其他加工方法,如碾捣(大部分种子类)、揉搓(如竹茹、桑叶)等。

  ②动物药除了极少数外,一般无法切制,多用砂炒或滑石粉炒燥后粉碎(如穿山甲、刺猬皮、水蛭等)。

  举例:

鹿茸用热白酒由底部徐徐灌入浸软,切制成茸片;蕲蛇、乌梢蛇先用黄酒浸软,去鳞骨后切制成段(蕲蛇段、乌梢蛇段)。

阿胶烘烤软化切丁,水蛭、地龙洗净润软切段,海狗肾蒸或烤软切片。

桑螵蛸、露蜂房剪成小块,蛇蜕和蜈蚣切段或剪段,蛤蚧、干蟾、刺猬皮切成小块,水牛角、羚羊角镑片、锉末。

动物骨骼劈开或锯段砸碎,甲壳介贝类药物碾碎或捣碎。

  ③矿物药一般无法切制,多采用碾捣、水飞等方法加工制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

中药饮片切制目的

 饮片切制的目的:

  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细而不粉”的特色】。

原因:

切制成大小、厚薄均匀的饮片,增大了药物与溶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与提取效率,保证了药效。

  2.利于进一步炮炙:

药材切制成饮片后,便于炮炙时控制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还有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收,从而保证炮炙的工艺质量。

  3.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物切制成饮片后,体积适中,洁净度增高,含水量下降,即方便配方调剂

  备液体剂型时,药物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

  备固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药物比例相对稳定。

  4.便于鉴别:

对于性状相似的药物,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型,便于区分;且显露了药物的组织结构特征,有利于区别不同药材,防止混淆。

  5.利于贮存:

药物切制后,含水量下降,减少了霉变、虫蛀等因素而利于贮存

中药饮片切制历史沿革

  中药饮片切制历史沿革:

  “口父咀”:

口父咀指以口咬碎。

  《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细切”、“削”、“剡”等早期饮片切制用语。

  历经汉、唐发展到南宋时期制药事业日臻完善,元朝周密在回忆南宋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曾记载杭州已有制售“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作坊了

  至明代中期陶华的《伤寒六书》制药法中,明确提出了饮片一词,曰:

“一用川大黄,须锦纹者,佳。

剉成饮片,用酒搅匀,干燥,以备后用。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一般游离醌类的极性较小,可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提取。

苷类极性较苷元大,故可用甲醇、乙醇和水提取。

  实际工作中,常选甲醇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所得的总醌类提取物可进一步纯化与分离。

  2.碱提酸沉法

  用于提取具有游离酚羟基的醌类化合物。

酚羟基与碱成盐而溶于碱水溶液中,酸化后酚羟基游离而沉淀析出。

  3.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分子量小的具有挥发性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

醌类药物的显色反应

 醌类的颜色反应主要基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中的酚羟基性质。

  

(1)Feigl反应: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Borntrger反应: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

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

羟基蒽醌以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可呈色,但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氧化形成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后才能呈色。

  区别蒽醌与苯醌和萘醌的反应:

  (3)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无色亚甲蓝溶液为苯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

蓝色斑点,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

  (4)Kesting—Craven反应(活性亚甲基):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萘醌的苯环上如有羟基取代,此反应即减慢反应速度或不反应。

蒽醌类化合物因醌环两侧有苯环,不能发生该反应,故可加以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反应灵敏,生成的颜色因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有助于识别羟基位置显的颜色不同:

  ●环上有个α-羟基——橙色;

  ●邻二酚羟基——蓝紫色;

  ●对二酚羟基——显紫到紫红色;

  ●各有1个α-羟基或还有间位羟基——橙红色至红色。

醌类药物的酸碱性

  蒽醌类衍生物多具有酚羟基,故具有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

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

其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最强,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形成分子内氢键,故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

不溶解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3.酚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酸性强弱:

含-CO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①根据醌类酸性强弱的差别,可用pH梯度萃取法进行这类化合物的分离工作。

可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碳酸氢钠、5%碳酸钠、1%氢氧化钠及5%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梯度萃取,达到分离的目的。

②1,8-二羟基蒽醌因两个羟基中只有一个与羰基形成氢键,故酸性大大增强,较碳酸第二步解离时的酸性高出近百倍,所以大黄酚能溶于碳酸钠溶液。

牛蒡子

 1.性能:

  味辛苦,性寒,能升浮能沉降。

归肺、胃经。

  2.功效与应用:

  ①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宣肺透疹——肺热咳嗽痰多,麻疹外出不畅,风疹瘙痒。

③解毒利咽、消肿疗疮——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痄腮喉痹,丹毒,痈肿疮毒

薄荷

  1.性能:

  辛、凉。

归肺、肝经。

  2.功效与应用:

  ①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透疹——风疹瘙痒、麻疹外出不畅等。

  ③利咽——风热咽喉肿痛等。

  ④清利头目——头痛、目赤、口疮等。

  ⑤疏肝行气——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⑥芳香辟秽——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细辛

  1.性能:

  辛,温。

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2.功效与应用:

  ①祛风散寒(特点:

外散风寒,内扶阳气)——风寒感冒,阳虚感冒。

  ②通窍止痛(特点:

通窍力强;长于治寒凝疼痛)——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③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如小青龙汤。

白芷

  1.性能:

  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2.功效与应用:

  ①解表散寒,散风除湿,燥湿止带(特点:

味辛而外散风寒,气芳香而内化水湿)——风寒感冒,湿浊中阻证,湿盛带下证,胃肠型感冒,风湿痹痛等。

  ②通窍止痛——风寒客于阳明经之前额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等。

  ③消肿排脓——疮痈肿痛。

  ④祛风止痒——皮肤风湿瘙痒。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桃仁五十个(12g)大黄四两(12g)桂枝二两(6g)芒硝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芒硝冲服。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