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766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终极背诵版)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三章:

陶渊明(重点)

第四章:

南北朝诗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姓名:

李延帅

学院:

文学院

班级:

中本0902

电话:

132876288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

文学自觉的标志:

(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

“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5、东晋李充《翰林论》联系风格辨析文体。

6、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分84题。

7、《文心雕龙》上篇主要讨论文体,分33大类,“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追溯起源,叙述演变,说明名称意义,并举例评论。

8、《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

(三)对文学审美特性自觉追求。

文学自觉最终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1、四声的发现及其运用,用事和对偶的讲究。

2、《文心雕龙》多论述作品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等,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作品品评。

(一)人物品评。

1、汉末察举制度,士族流行乡党评议,如许劭、许靖、郭太。

2、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评的风气更盛。

刘劭《人物志》总结鉴察人物的理论和方法,重视人的材质,形成才性之学。

3、《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评人事例。

4、汉末人物品评多带预言成败意味,偏重识鉴人才,重点在政治、道德方面;

5、魏晋以后人物品评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评议外,增加审美成分,为已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品题。

《世说新语》中品题人物常见的审美概念有:

神、朗、率、真等,最常见的是:

真、深、朗;用作比喻的不乏自然物象。

6、人物审美对文艺审美起催化作用;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文艺批评,如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

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

(一)《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1、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序志》一篇是全书的自序。

2、贡献:

(1)论述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外部原因: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时序》)将文学与社会风俗、政治兴衰联系;内部规律总结为“通”和“变”,即继承和创新相互作用;此外《明诗》论述文体演变过程,《才略》评论历代作家;

(2)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书中许多精辟的概括,如“体性”、“风骨”、“定势”、“情采”等,涉及形象思维、艺术风格等。

四、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的《文选》

(一)李善注《文选》60卷,选录先秦到梁代共130人作品,另有古乐府3首和《古诗十九首》,共700馀篇。

(二)编排方法:

先将文体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大类,大类下按题材分若干小类。

(三)诗占近13卷,共334首,各类中数量最多。

(四)选诗带较大宽容性,选诗最多的三位诗人是:

陆机52首、谢灵运40首、江淹31首。

在标举一流诗人方面眼光不高;推崇被忽视的诗人方面眼光高。

五、新文学思潮:

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探寻文学特点、文学分类、文学创作规律及文学价值。

(一)汉代儒家诗教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占统治地位,诗歌被视为“经为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

(二)魏晋后诗学摆脱经学束缚,追求文学独立的意义,提出新理论概念,如风骨、风韵、形象,并形成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各类文艺互相沟通。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乱世文学,作家在战乱中易感受到人生短促,生命脆弱,命运难卜,祸福无常及个人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悲剧性基调及作为补偿的放达,后者常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这种悲剧性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带上了政治色彩。

  二、文学创作的某些共同主题,如生死、游仙、隐逸,并与药和酒相连。

(一)生死主题。

主要是感慨人生短促,死亡不可避免,及如何对待生死的思考。

1、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薤露》、《蒿里》之作,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后生死主题普遍。

2、对待人生的四种态度:

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

四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二)游仙主题主要想象神仙世界,表现对其向往及长生的愿望。

1、《离骚》、《远游》开游仙主题先河。

2、魏晋后,游仙主题作为生死主题的补充,企求长生的意思变浓。

如曹操《气出唱》,曹植的《游仙》、《仙人篇》,张华的《游仙诗》,郭璞《游仙诗》构成游仙系列。

(三)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

1、隐逸思想在《庄子》中较早体现。

2、隐逸主题可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招隐士》、张衡《归田赋》早期作品。

3、魏晋后左思和陆机《招隐诗》、王康琚《反招隐诗》、潘岳《闲居赋》;陶渊明描写隐逸生活、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

4、隐逸主题与魏晋后因战乱和玄学导致的希企隐逸之风有关。

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一、门阀制度使士族和庶族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不平也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一)战国时代作品中有反映,宋玉《九辩》: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最早。

(二)《古诗十九首》: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反映寒士希望改变地位的要求。

(三)魏晋南北朝左思《咏史》、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拟行路难》其六)。

二、文学家族大量出现。

如:

三曹、三张、二陆、两潘。

(一)与门阀制度有直接关系,文学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

(二)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

如:

曹植《责躬》,潘岳《家风诗》,陆机《与弟清河云诗》,陆云《答兄平原诗》。

 

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魏晋玄学。

(一)其形成和老庄思想有关,东晋后又吸取佛学成分,步入新阶段;

(二)是一种思辨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玄学重要论题:

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派。

(一)崇尚自然派。

1、“自然”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郭象《庄子注》中进一步发挥:

(1)老庄认为有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认为之所以有万物,万物之所以如此是自然地如此;“我”也是自己而然的,完全独立;

(2)只要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无所待,无所使,就可进入自由自如的境界。

2、“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

(1)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

(2)《庄子》对“真”的界定:

“真者,精诚之至也。

……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渔父》)即:

①是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

②圣人谨慎地守住这个精神境界,不受外物的干扰。

③不受礼教约束的、没有世俗伪饰的、保持其天性的人,就是“真人”。

3、“真”和“自然”相通,不仅属于抽象理念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

玄学崇尚自然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

三、言意之辩内容是言辞和意旨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影响重大。

(一)言不尽意论。

代表荀粲认为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指出了言意之间的联系差别和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

(二)得意忘言论。

代表王弼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只要得到象就不必拘守言,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象,不忘象就不能真正得意,不忘言就不能真正得象。

言不尽意论—创作论,得意忘言论—鉴赏论。

达意最好方法:

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体味字句外的情思和意趣,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四、魏晋风流。

(一)定义:

魏晋人追求的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是“玄”的心灵世界的外观,也是乱世下痛苦内心的折射,是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否定,认为名教是执和障,主张破执除障,保持本来面目。

(二)构成条件: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三)外在表现特点:

颖悟、旷达、真率,即追求艺术化人生,或用言行、诗文、艺术使人生艺术化。

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四)与文学的关系:

1、表面看来,阮籍、嵇康等文学家同时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其作品体现魏晋风流的特点,《世说新语》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2、深层看来,魏晋风流下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对个性化的向往,自我表现的要求和无拘无束的氛围,是文学成长的好条件;

  3、魏晋玄学转化为文学。

直接转化,玄言诗;陶诗以从生活中体悟玄理为艺术特色,理趣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翻译。

(一)约前6C到5C,释迦牟尼创佛教。

(二)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是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

(三)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天竺僧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及佛像到洛阳。

(四)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出《道品行经》等,大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五)建和二年(148)安息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六)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量翻译,出现支谦、康僧会、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法显、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菩提支流、真谛等翻译家。

二、文人与佛教的关系。

曹植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谢安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支遁是诗人;慧远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文人有交往;谢灵运是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赵继文士造经呗新声;沈约笃信佛教;刘勰、徐陵与僧人交往;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北魏洛阳佛寺。

  三、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一)想象世界丰富。

佛教三世(前、今、来世)观念,因果轮回观念,三界、五道观念把思维时间空间和想象世界扩大了。

用因果报应观念解释人间现象,如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

维摩与观音形象在这时建立。

(二)故事性加强。

佛经故事传入中国。

有的直接来自佛经,如梁吴均《续齐谐记》“鹅笼书生”;有的是印证佛教思想的本土故事,如《幽明录》。

三、反切产生和四声发现。

反切产生于汉末。

在翻译佛经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分析汉语声音结构,分析出声母韵母,产生反切;反切欲求准确,就发展到对声调的注意。

四声发现始自南朝宋代周颙。

  四、词汇扩大。

用原有汉字翻译佛教概念的,如“因缘”、“境界”等;外来语音译词,如“佛陀”、“菩萨”、“沙门”、“菩提”等。

  五、文学观念多样化。

佛教中真与空、心性、境界、象和象外等观念,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丰富了文学观念。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始自汉末建安,建安是汉献帝年号(196-220);终结以隋文帝统一中国(589)为标志,共经历了393年。

二、建安文学。

(一)实际包括建安年间和魏前期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以七子为骨干。

(二)政治理想抱负和务实精神,通脱态度和应变能力,不拘于儒学,个性鲜明。

(三)其创作反映动乱时代。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构成“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三、正始文学。

(一)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8),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

(二)条件:

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屠杀异己,形成恐怖政治局面;哲学上是魏晋玄学的开创期,代表何晏和王弼;文学上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三)对抗司马氏残暴统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

四、太康文学。

(一)是西晋武帝太康(280-289)年号。

(二)代表: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锺嵘《诗品序》)

(三)太康诗风以繁缛为特点;左思《咏史》诗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

五、发展脉络:

西晋末,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影响,产生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助长其发展→宋初转向山水诗,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诗意,开创田园诗;使汉魏古朴诗风纯熟,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晋宋间文学转折,追求艺术形式华美→宋鲍照七言乐府作出突破→齐梁两个重要文学现象:

一是诗体发生变革,周颙发现四声,沈约运用到诗歌声律上,并与谢朓、王融共创“永明体”,试图建立比较严格的、声调和谐的诗歌格律,并且在词藻、用事、对偶等方面做了新探索。

“永明体”成为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重要形式;二在皇帝太子周围聚集文人,形成3个文学集团:

分别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萧衍、萧统,梁萧纲为中心,导致取材和风格的趋同性,并在切磋中提高技巧→梁陈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主流,主要以艳丽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有咏物、女性题材。

六、文学风格。

(一)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不同:

南方清绮,北方质朴。

如南北朝民歌。

(二)南北文化交流:

北朝诗歌模仿南朝明显,梁末,庾信北促进南北文风交流;北朝散文佳作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

北方文化对南方影响在音乐和佛学方面明显。

(三)魏晋南北朝新变:

1、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创作趋于个性化;

2、玄学兴起和佛教传入带来新因素;

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四)文体发展:

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传统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鼎盛;一种抒情性强、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语言形式美的诗化散文即骈文兴盛,成为重要文学现象;抒情小赋因骈文兴盛增加骈俪成分,骈文、骈赋在梁陈两代进入高峰;七言古诗确立;南北朝民歌加其他因素,使唐绝句繁荣;中国小说基础奠定,出现一批志怪志人小说。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诗歌:

操古直悲凉,丕便娟婉约,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创作,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正始时政治险恶,作家苦闷,阮籍《咏怀》组诗,用比兴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现存20诗馀首都是乐府诗,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精神一脉相承。

(一)内容:

1、反映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如《蒿里行》写关东义军讨董卓。

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称为“汉末实录”(锺惺《古诗归》)。

  2、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壮志。

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

  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二)艺术:

1、学汉乐府:

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如《薤露》《蒿里》本是挽歌,操用来写现实;《陌上桑》本写罗敷故事,操改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戏妻,操用来抒发感慨。

2、继承汉乐府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感慨,语言古朴率真,胡应麟说《短歌行》等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诗薮》)。

3、于悲凉中多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冯班“慷慨悲凉”(《钝吟杂录》);宋敖器之《诗评》: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三)聚集“建安七子”、蔡琰、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开创“建安文学”局面。

二、曹丕。

(一)现存诗40首,分三类:

1、宴游诗,如写夜游铜雀园《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于玄武陂作诗》等,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山水诗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2、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3首,《煌煌京洛行》。

3、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丕诗水平。

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2首等,最著名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二)清沈德潜: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古诗源》)曹丕新变:

1、个人情感的抒发。

曹操所抒之情多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抱负有关,曹却更努力于表达个人情感。

他敏感多情“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为乐常苦迟”(《大墙上蒿行》)对人生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同代其他诗人的。

2、文人化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艺术形式上勇于创新,诸体具备。

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75句,360馀字,三字至九字句都有。

王夫之:

“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

”(《船山古诗评选》)。

  (三)丕与邺下文人诗酒唱和,开创文人雅集先河,已具备文人集团性质。

第二节曹植

  一、曹植创作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

  

(一)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白马篇》:

  

(二)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内容分为4类:

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

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分7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如《美女篇》、《七哀诗》、《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

这类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

3、述志诗。

用世黄初后诉诸诗赋,《杂诗》(“仆夫早严驾”)是代表作。

4、游仙诗。

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诗中描绘的神仙境界明净、高洁,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赠白马王彪》: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游仙诗实际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诗品》)兼父兄之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90馀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

既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奇谲;既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三、对后世影响:

胡应鳞:

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

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

”(《诗薮》)

四、植诗受后人推崇的原因:

(一)文采富艳;

(二)对五言诗发展的重大影响;

(三)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

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

1、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其中王粲、刘桢成就最突出。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一)内容。

1、建安13年归曹操以前,作品或纪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七哀诗》3首,第一首最著名。

沈德潜许为:

“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

2、归曹后较重要的作品是《从军诗》5首,主要写随操出征的感受,再现汉末战乱后农村田园荒芜、满目疮痍的景象,歌颂操英明神武,表达追随操为国效力的意愿。

3、邺下与丕、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公宴诗》等,虽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题开拓、技巧探索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二)艺术:

1、粲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主要感情特征。

谢灵运: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

2、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都是从个人身世的感伤中展开的。

因此“发愀怆之词”(《诗品》)为其主要特点,难免“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

(三)地位:

刘勰:

“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方东树:

“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

三、刘桢

存诗20馀首。

曹丕称“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刘勰:

“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

”(《文心雕龙·体性》)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

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诗品》)

(一)内容:

1、赠答诗,一类是游乐。

最著名的是《赠人弟》3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对从弟赞美,也是自我写照。

第二首最佳: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豪迈凌厉,有“挺立自持”(陆时雍《诗镜总论》)、“高风跨俗”的气概。

2、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

(二)艺术:

1、风格“壮而不密”(曹丕《典论·论文》)。

更多表现个人的愤慨,充满慷慨磊落之气,风格俊逸而奇丽的。

2、《赠徐干》哀叹命运多舛,抒发愤懑不平;

3、《赠五官中郎将》4首,表现与曹丕的深厚友谊。

4、以气势取胜,显出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元好问《论诗绝句》: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四、蔡琰。

今存诗3首,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较可信。

此诗540字,分三段,一段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及俘虏所受的虐待;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这两段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各种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

《悲愤诗》受汉乐府叙事诗影响,可和《孔雀东南飞》比美,杜甫《北征》等诗受其影响。

五、陈琳和阮瑀。

(一)陈琳《饮马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