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337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纪录片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纪录片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纪录片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纪录片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总复习.docx

《纪录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总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总复习.docx

纪录片总复习

纪录片看片答题影评分析题解示例

范例一

看片分析:

08年省统考题,纪录片《谢希德》,14分钟,播放两遍。

1、本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影片中的闹钟有何作用?

10分

2、谢希德逝世后,有一组抒情画面,这组画面是什么?

抒的是什么情?

10分

3、谢希德去医院看望丈夫时,病房里有哪些细节?

10分

4、除了解说词和音乐外,有哪些同期声?

同期声的作用是什么?

10分

5、你最喜欢哪句解说词,为什么?

6、本片的片头与主体之间用的是何种转场技巧?

说出此种转场的作用。

7、影片中出现主角的在幅照片,试分析其作用和表现。

8、根据本篇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40分

解题:

一、本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影片中的闹钟有何作用?

10分

答:

主题:

本片通过纪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先生,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事业的研究与发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赞扬了她“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勇于攀登,勇于奉献,热爱祖国,教书育人,牺牲自我的工作精神。

格式:

通过(节目内容)。

,赞扬(歌颂或揭示、批判、说明。

)导演或编导的意图、情感、思想、意义等。

答:

闹钟的总体作用:

影片中三次闹钟的出现,结构了主题。

“闹钟”是时间的象征,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对谢希德而言,是多么短暂而宝贵,在生命倒计时里,她用有限的生命,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更大更多的贡献,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命运交响乐章。

同时“闹钟”又是整个片子的主线索,本片共出现了三次“闹钟”的画面,每次都是烘托了主题、刻画了主题、结构了主题、为主题服务。

第一次出现在片头,六个闹钟以同期声的视听手段同时振铃,用的是近景、特写镜头,表现出谢希德的一生就是这样夜以继日攀登科学辛勤工作的,也暗示着她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如此谱写的。

第二次出现闹钟画面,也是特写、近景镜头,说明谢希德的生命已处于倒计时,时间对她来说是多么宝贵,她就像闹钟一样不停地转着,争分夺秒地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工作着、奋斗着。

第三次出现闹钟的画面,是在谢希德的儿子的床头上,是下摇摄的特写镜头。

说明谢希德先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拼搏精神有人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这位科学家的怀念。

总之,影片中三次闹钟的出现,结构了主题。

另:

1、本片的叙事风格是什么?

答:

本片的叙事风格是纪实性的以时间顺序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索,以“小闹钟”为主要道具,结构主题。

如:

三次“小闹钟”的出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本片的结构是什么?

(谈谈本片的结构特点。

答:

作为纪录片的整片结构是分三个部分:

一是,片头。

从纪录片的开始到第一次“小闹钟”的出现,为《命运交响》全片的概述;

二是,主体。

从第一次“小闹钟”的出现到第三次“小闹钟”的出现。

主体采用纪实性手法以时间顺序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索,以“小闹钟”作为主道具,结构主体(主题)。

三次“小闹钟”的作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三是,片尾。

就是职员表。

作为全片的结束。

3、划分本片主体部分的段落,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答:

以三次“小闹钟”的出现把本片划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你认为本片创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最突出的创作特点:

主体采用纪实性手法以时间顺序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索,以“小闹钟”作为主道具,结构主体(主题)。

以三次“小闹钟”的出现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简述重复蒙太奇的运用。

答:

主体采用纪实性手法以时间顺序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索,以“小闹钟”作为主道具,结构主体(主题)。

三次“小闹钟”的出现是本片重复蒙太奇的具体运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二、谢希德逝世后,有一组抒情画面,这组画面是什么?

抒的是什么情?

10分

答:

这组画面是:

一串串白纸鹤悬挂在三块用白布黑字写成的谢希德的名字周围,用的是一组仰拍(空镜头)和平拍的全景别镜头,表现了对她的敬仰之情;有很多国家领导人送来的花圈,用的是平拍的近景、中景镜头,说明她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贡献非常大;还有成群结队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用的是摇摄全景别镜头,说明她德高望重;最后的一棵大红花,说明谢希德的一生就像鲜花一样永远绽放。

这些是人们对她的悲痛之情、怀念之情、留念不舍之情。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科学家、教育家,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鲜艳无比。

这些画面和情感令人难忘,更进一步地升华了主题。

另:

1、列举1-3个空镜头,并说出在本片的寓意。

2、简述本片比喻蒙太奇的运用技巧。

三、谢希德去医院看望丈夫时,病房里有哪些细节?

10分

答:

共有四处令人难忘的细节:

细节一,谢希德去病房时穿一身整洁的衣服,下身身穿花裙子,面带笑容,手拿鲜花,和平时大不一样(用的是全景别镜头),为的是不让她的爱人曹先生难受,给丈夫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细节二,片中通过采访谢希德的秘书,采用同期声的手法讲述了,满屋都挂面了学生们寄来的问候卡片,说明曹先生德高望重。

细节三,她帮丈夫松动筋骨,让丈夫能够得到全身的活动,给丈夫没有知觉的手做按摩,这是特写镜头,时间较长,镜头里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又慢慢地按摩,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如此真诚伟大,相濡(RU)以沫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谢希德因工作忙不能天天照顾丈夫的内疚伤感之情。

细节四,片中通过采访医院的护士,用同期声讲述了谢希德到医院里给丈夫剥水果让丈夫吃、给丈夫喂饭等细节,充分体现出谢希德夫妇之间的感情。

以上四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谢希德夫妇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刻画了主题。

另:

1、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为什么?

2、本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答案同上。

四、除了解说词和音乐外,有哪些同期声?

同期声的作用是什么?

10分

答:

有以下同期声:

1、节目的开始有六个闹钟同时振铃,是音箱同期声,它是节目的主体的开始,也是该纪录片中主要的道具和主要线索。

用的是近景和特写镜头,它告诉观众谢希德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2、火车快速行驶中的汽笛声,也是音响同期声,远景镜头,告诉观众谢希德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快节奏的工作着。

3、采访华东医院的副院长陆佩芳和护士长戴慰萍对谢希德病情的叙述,采访谢希德的学生张开明讲述谢希德对生命丈夫的照顾、采访谢希德的学生叶玲对他人的帮助等,采访谢希德的秘书曹佩芳,采访谢希德的学生资剑讲述她忘我工作的情景,都是用的同期声,他们讲述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位真真实实的伟大的科学工作者的伟大形象。

采访都是近景镜头,给人真实感、现场感。

4、谢希德本人的两次报告会,用的也是同期声。

一次谢教授在美国的西雅图作报告是用英语说的,我又忘记自己是个癌症患者,这我才会快乐。

这时的同期声说明谢希德在与病魔做英勇顽强地斗争,表现过去发生的事情,证明历史资料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一次是片子最后谢希德在给学生作报告说,一个人要有理想。

活着究竟为什么?

这段同期声,也是历史资料。

说明谢希德不但自己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教育祖国的下一代人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学好科学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总之,本片同期声的应用在真实地结构了主题、证实了主题、渲染了主题、为主题服务。

附:

同期声的作用是:

一是增强真实感,真人真事是纪录片的主要特征;二是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给人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三是编辑节目时,用来组成结构框架,本片的文本就是解说词加同期声组成;四是表现过去发生的事情,证明历史资料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

五、你最喜欢哪句解说词,为什么?

答:

例如:

我喜欢片中的解说词是“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它是对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文稿(解说词)在节目中的作用:

(1)表现节目的主题和精神实质。

同时起到抑扬顿挫,整个节目的起承转合,让观众回味无穷的作用;

(2)可以说明已经发生的事实,弥补画面表现的不足;(3)刻画画面难以直接表现的人物心理和生活的细节变化;(4)可以协调场面过度,串联画面进行转场;(5)可以展现画面无法展现的内容,补充主要信息;(6)是电视节目制作的设计蓝图,是栏目设置和节目编辑的框架。

六、本片的片头与主体之间用的是何种转场技巧?

说出此种转场的作用。

答:

本片的片头与主体之间用的是淡出淡入转场技巧。

此种转场的作用:

一是淡出淡入往往给观众一种时间或空间上的间歇感(短暂休息)和新的一段重新开始的感觉,一般用于场景或大段落之间的转换,指明时间连贯性上有一个大的中断,如:

电视节目中片头与主体或主体与片尾之间转换等。

二是时空压缩变化;三是情绪延伸和节奏调整。

七、影片最后出现了主角的在幅照片,试分析其作用和表现。

答:

影片最后出现了谢希德的在幅照片,它与后面紧接着的一个大红花的空镜头组合成一组抒情镜头,比喻谢希德的生命之花就像这枝大红花一样永远绽放,鲜艳无比。

再论述为什么?

(列举片中谢希德的主要事迹,作为论据)

八、根据本片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40分

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手法(正标题)

——评纪录片《命运交响》之《谢希德》(副标题)(10%)

一、故事梗概(看片写故事,一般纪录片50--100字,影视剧300字左右)(10%—15%)

纪录片《命运交响》之《谢希德》纪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先生,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事业研究与发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

二、提出中心论点(100字以内,15%)(该片在表现主题时,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本片通过记录谢希德先生,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赞扬了她“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勇于攀登,热爱祖国,牺牲自我的工作精神。

这部片子拍摄得非常成功,它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手法是值得称道回味。

格式:

主题(内容的核心+意义)+中心论点。

三、逐一提出分论点,并分别进行论证(45%——50%)

首先(第一或其一),主题深刻。

本片纪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先生,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的研究与发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她的一生是勇于攀登,勇于奉献,热爱祖国,牺牲自我的一生。

“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是对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谢希德是一位为我国的科研事业的研究与发展献身的所有科学工作者中的一个代表,自古以来这样的人物题材并不新鲜,但本片的不同之处——谢希德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教授),集科研与育人为一身的典型代表,她的行为和精神将直接激励、鼓舞着下一代人。

这是本片编导的中心目的,所以说,本片主题非常深刻。

其次(第二或其二),它用闹钟作为主线索,结构主题。

“闹钟”是时间的象征,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对谢希德而言,是多么短暂而宝贵,在生命倒计时里,她用有限的生命,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更大更多的贡献,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命运交响乐章。

同时“闹钟”又是整个片子的主线索,本片共出现了三次“闹钟”的画面,每次都是烘托了主题、刻画了主题、结构了主题、为主题服务。

第一次出现在片头,六个闹钟以同期声的视听手段同时振铃,用的是近景、特写镜头,表现出谢希德的一生就是这样夜以继日攀登科学辛勤工作的,也暗示着她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如此谱写的。

第二次出现闹钟画面,也是特写、近景镜头,说明谢希德的生命已处于倒计时,时间对她来说是多么宝贵,她就像闹钟一样不停地转着,争分夺秒地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工作着、奋斗着。

第三次出现闹钟的画面,是在谢希德的儿子的床头上,是下摇摄的特写镜头。

说明谢希德先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拼搏精神有人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这位科学家的怀念。

总之,影片中三次闹钟的出现,结构了主题。

再次(第三或其三),它巧用抒情画面,升华主题。

一串串白纸鹤悬挂在三块用白布黑字写成的谢希德的名字周围,用的是一组仰拍(空镜头)和平拍的全景别镜头,表现了对她的敬仰之情;有很多国家领导人送来的花圈,用的是平拍的近景、中景镜头,说明她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贡献非常大;还有成群结队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用的是摇摄全景别镜头,说明她德高望重;最后的一棵大红花,说明谢希德的一生就像鲜花一样永远绽放。

这些是人们对她的悲痛之情、怀念之情、留念不舍之情。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科学家、教育家,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鲜艳无比。

这些画面和情感令人难忘,更进一步地升华了主题。

第四(其四),它善于捕捉细节,刻画主题。

共有四处令人难忘的细节:

细节一,谢希德去病房时穿一身整洁的衣服,下身身穿花裙子,面带笑容,手拿鲜花,和平时大不一样(用的是全景别镜头),为的是不让她的爱人曹先生难受,给丈夫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细节二,片中通过采访谢希德的秘书,采用同期声的手法讲述了,满屋都挂面了学生们寄来的问候卡片,说明曹先生德高望重。

细节三,她帮丈夫松动筋骨,让丈夫能够得到全身的活动,给丈夫没有知觉的手做按摩,这是特写镜头,时间较长,镜头里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又慢慢地按摩,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如此真诚伟大,相濡(RU)以沫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谢希德因工作忙不能天天照顾丈夫的内疚伤感之情。

细节四,片中通过采访医院的护士,用同期声讲述了谢希德到医院里给丈夫剥水果让丈夫吃、给丈夫喂饭等细节,充分体现出谢希德夫妇之间的感情。

以上四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谢希德夫妇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刻画了主题。

第五(其五),它大量采用同期声,结构主题、渲染主题、证实主题。

1、节目的开始有六个闹钟同时振铃,是音箱同期声,它是节目的主体的开始,也是该纪录片中主要的道具和主要线索。

用的是近景和特写镜头,它告诉观众谢希德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5、火车快速行驶中的汽笛声,也是音响同期声,远景镜头,告诉观众谢希德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快节奏的工作着。

6、采访华东医院的副院长陆佩芳和护士长戴慰萍对谢希德病情的叙述,采访谢希德的学生张开明讲述谢希德对生命丈夫的照顾、采访谢希德的学生叶玲对他人的帮助等,采访谢希德的秘书曹佩芳,采访谢希德的学生资剑讲述她忘我工作的情景,都是用的同期声,他们讲述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位真真实实的伟大的科学工作者的伟大形象。

采访都是近景镜头,给人真实感、现场感。

7、谢希德本人的两次报告会,用的也是同期声。

一次谢教授在美国的西雅图作报告是用英语说的,我又忘记自己是个癌症患者,这我才会快乐。

这时的同期声说明谢希德在与病魔做英勇顽强地斗争,用的是近景镜头;一次是片子最后谢希德在给学生作报告说,一个人要有理想。

活着究竟为什么?

这段同期声,也是近景。

说明谢希德不但自己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教育祖国的下一代人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学好科学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总之,本片同期声的应用在真实地结构了主题、证实了主题、渲染了主题、为主题服务。

四、结论(含不足,10%——15%,100字以内)

最后(总之),纪录片《命运交响》之《谢希德》这部片子拍摄得很成功,它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手法是耐人回味的。

作为一个未来的影视人员,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受益匪浅。

九、根据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主题深刻(正标题)

—评纪录片《命运交响》之《谢希德》(副标题)(10%)

一、故事梗概(看片写故事,一般纪录片50--100字,影视剧300字左右)(10%—15%)

纪录片《命运交响》之《谢希德》纪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先生,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事业研究与发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

二、提出中心论点(100字以内,15%)

本片通过记录谢希德先生,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赞扬了她“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勇于攀登,热爱祖国,牺牲自我的工作精神。

这部片子拍摄得非常成功,它深刻的主题是值得称道回味。

格式:

主题(内容的核心+意义)+中心论点。

三、逐一提出分论点,并分别进行论证(45%——50%)

首先,题材使主题。

本片纪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先生,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的研究与发展,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奉献自己一生的故事;她的一生是勇于攀登,勇于奉献,热爱祖国,牺牲自我的一生。

“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是对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谢希德是一位为我国的科研事业的研究与发展献身的所有科学工作者中的一个代表,自古以来这样的人物题材并不新鲜,但本片的不同之处——谢希德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教授),她是集科研与育人为一身的典型代表,这是主题的客观性,真实性,所以,本片编导在选材上,使主题非常深刻。

其次,主题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她的行为和精神将直接激励、鼓舞着下一代人。

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后继有人。

这是本片的历史意义,也是本片编导的中心目的,所以说,主题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片中她的几个成功的学生是最好的论据,要一一列出。

再者,主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他们身上缺少的就是谢希德的那种“献身科学,探索不止。

”的精神,祖国要发展、要壮大,这些年轻的孩子必须像谢希德那样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科学,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和智慧。

这就是本片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最后,所以说主题深刻,值得学习。

范例二

纪录片《阮奶奶征婚》看片分析,14分钟,07年省统考题。

1、片中阮奶奶拍婚纱照对主题有何作用?

(说出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中的片段)

2、划分本片的段落,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叙述本片的叙事风格或本片的结构。

3、阮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片中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4、什么是同期声?

列举两处同期声的作用。

5、片中有两次与征婚者见面,有什么区别?

(指出片中影视资料与现场拍摄的作用与区别)

6、根据片中主题,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主题深刻手法精湛

——评纪录片《阮奶奶征婚》

一、故事简述

安徽省合肥市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阮奶奶征婚》,讲述的是:

家住合肥,一位82岁高龄的阮永兰奶奶通过媒体公开征婚的故事。

阮奶奶征婚过程中虽说一波三折,但她仍然坚持按照自己的标准去选择配偶,终于与一位条件相符的,家住南京市的姓顾的老先生结婚。

二、中心论点

本片通过阮奶奶这个单身老人征婚这件事,反映出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地保护下,人人都要解放思想,人人都要关爱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让单身老人得到物质和精神双满足,号召全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大力弘扬和支持阮奶奶这种精神和行为。

该纪录片讲述的是真人真事,符合纪录片的特征要求,这部片子拍摄得很成功,其主题深刻、内容真实感人,手法精湛,令人鼓舞。

三、提出分论点并进行论证

其一、它主题深刻。

对于纪录片来说,主题是生命,是一部纪录片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而主题的确立又和题材的选择息息相关。

就题材内容而言,当今社会丧夫或丧妻的老年人再婚的题材屡见不鲜。

单身老年人再婚时一般存在以下情况:

一种是遭到子女的反对,欲嫁(结)不成,儿女们按照封建传统的思想进行约束、阻止和反对,儿女们不理解和支持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一种是老年人本身受封建传统意识的影响太深,思想保守,不开放,甘愿守清苦,到死不再婚,怕别人说“老不正经”;一种是物质条件不错,不愁吃喝穿,儿女们在物质上也比较孝顺,但单身老人在精神上生活上很孤独、空虚,老来无伴,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但老年人思想解放,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片中阮奶奶就是最后的一种情况。

一位82岁高龄的阮奶奶,虽说有五个子女,虽说有退休工资、不愁吃喝穿,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这些条件仍然替补不了单身老人的内心孤独、精神空虚。

为了得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法律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依然决定通过媒体按照自己的择偶条件公开征婚,在社会主义法律保障下,在政府和媒体地大力支持下,阮奶奶征婚成功。

阮奶奶就是新中国成千上万个单身老人再婚成功者的代表。

本片通过阮奶奶这个单身老人征婚这件事,反映出在新中国的法律保障下,人人都要解放思想,人人都要关爱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让单身老人得到物质和精神生活双满足,号召全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大力弘扬和支持阮奶奶这种精神和行为,这正是编导的意图和思想。

所以编导选材内容真实生动感人、主题深刻,很富有启发、号召和教育意义。

其二,它结构严谨,叙述故事过程,来结构主题。

本片除片头、片尾外,主体部分又可分为三个段落:

一是,软奶奶征婚的原因。

要例子说明。

二是,征婚的过程。

要例子说明。

三是,征婚的结果。

要例子说明。

总之,结构严谨,段落层次清晰,结构了主题。

其三,它捕捉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刻画主题。

其四,采用“新闻资料”来证明主题的真实性;利用同期声,来突出结构主题,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二者的区别是:

与姓钟的爷爷见面采用的是新闻资料,新闻资料有真实感,没有现场感;

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就是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材料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本片编导为了证明该故事内容所讲述的是真人真事,特“借取”了当地电视新闻媒体已经播出的一段电视“新闻资料”——贵阳的一位84岁姓钟的退休干部非常敬佩阮奶奶的勇气,特意坐飞机赶来与阮奶奶见面。

这段“新闻资料”镜头可以看出和听出本片编导没进行任何修改原滋原味地“引进”过来(编导编辑时特意在画面右上角叠加上“新闻资料”,该组镜头一开始就是媒体记者的采访镜头),是新闻历史资料,来证明阮奶奶通过媒体公开征婚这件事是真的。

其寓意就是告诉观众,单身老人要像阮奶奶这样来追求属于自己的晚年幸福,同时也告诉儿女们要理解支持老人的再婚自由,是社会主义宪法赋予老人的权利。

姓钟的老先生是阮奶奶征婚过程中八次失败中的一个代表。

由于是新闻资料,画面中的声音大都是解说词,所以,缺少现场感。

与姓顾的爷爷见面采用的是现场拍摄利用了同期声,既有真实感,又有现场感。

采用现场拍摄利用同期声,就是给观众真实感和现场感等。

同期声,就是同期拍摄画面和同期录音的声音,它的作用真实感和现场感。

阮奶奶在片中的同期声有多处,最让人感动的是与南京的姓顾的爷爷见面时的一组镜头,镜头从阮奶奶与顾爷爷见面开始中景、全景别(长镜头、固定拍摄)到举行婚礼使用的是跟拍,编导采用了大量的同期声,其目的不仅给观众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观众以现场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编导采用跟拍、同期声来突出展现阮奶奶征婚成功的真实过程,告诉观众单身老人再婚不是梦,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鼓励全社会单身老人要像阮奶奶要像阮奶奶和顾爷爷一样,圆满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

其五,拍摄婚纱照,来升华主题,预示征婚成功。

四、结论

总之,《阮奶奶征婚》这部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了阮奶奶征婚的全过程(开始、过程、圆满结果),内容真实生动、主题深刻,给观众以真实感、现场感,很具有社会性的启发、教育意义。

范例三

看片答题:

俄罗斯短片《爱》,14分钟。

09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

1、在本片中,父亲、母亲与儿子的情感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导演是如何刻画这些不同情感的?

2、在片中,导演创造了怎样的节奏?

通过哪些视听手段创造了这种节奏?

3、请列举至少三个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并阐述这些细节对于影片主题的作用。

4、列举1-3个空镜头,说出其作用。

5、简述本片的叙事风格(结构)(简述重复蒙太奇的运用)。

(同期声作为本片的编辑框架)

6、长镜头、固定拍摄是本片的突出视听手段,简述其对主题的作用。

7、根据主题,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故事简述

片长为14分钟的俄罗斯格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