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36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x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河道改迁工程施工方案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王保书

4月17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三章施工工艺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塌孔处理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1、基本情况

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范围为易园站(含)~九江北站~机投镇站(含),里程范围为YCK51+440~YCK77+585,线路主要沿灌温路、凤溪大道、凤翔大道、香榭大道、永康路,自西向东敷设。

线路全长约26.145km,其中高架段长约4.81km,路基过渡段长约0.55km,地下段长约20.785km;共设置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2座(易园站、国色天香站),地下站7座。

最大站间距6641m(凤翔站~九江北站),最小站间距1472.8m(永康森林公园站~机投镇站),平均站间距3175m,换乘站8座。

其中,来凤路站(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长323.2m,标准段宽度21.3m,底板)、国来区间路基及明挖区间950m(166.338m路基+195mU型槽+587.46m明挖)以及国来区间盾构区间1533m(盾构区间最小曲线半径R-600m),线路长约2.8km,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由于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来凤路站、凤溪站、凤溪大道南站、凤翔站下穿凤溪河(又称战备一支渠)原河道,故对车站内的河道需进行改造设计,战备一支渠均为灌排兼用渠道,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战备一支渠防洪标准应提高一级,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

我标段轨道交通主体施工期间需在凤溪河河道右侧临时改河道372.6米作为临时渠道导流,导流渠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箱涵型式,进口段断面尺寸采用4.2m(宽)x1.9m(深),其余断面尺寸采用3m(宽)x1.9m(深)矩形断面,顶部进行回填覆土。

凤溪河发源于温江战备渠,于城南汇入横河。

凤溪河渠道自战备渠引水,引水流量为5m3/s。

洪水主要由暴雨引起的暴雨洪水。

凤溪河临迁工程位于温江区凤溪大道北段西侧,交通较为方便。

改造点地面平均高程为527.50~544.70m。

工程区地处成都平原中部,成都平原是由岷江冲洪积所形成的扇状平原。

区内地形平坦,高差不大,以平坝为主,浅丘为辅,平坝区相对高差不足10m,浅丘区高差大部分在30m以下。

本段地处主要为岷江水系一级阶地,局部为构造剥蚀浅丘。

2、岩土工程评价

人工填土多为杂填土,分布于地表;该层土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多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低,应清除换填。

砂卵石在有水状态下自稳能力差,厚度较小,具一定承载力。

在动水作用下,泥岩具有易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特点,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低。

总体来说,站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土和风化岩。

3、平面布置

来凤路站施工期间在河道右岸修建临时渠道导流,导流渠长372.6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进行恢复。

但由于来凤路站临时改河位置在现有非机动车道上,紧邻原凤溪河及街道店铺,原放坡开挖位置不足,本次采用微型钢管桩进行支护开挖,商铺侧设置土钉,具体规格如下:

微型钢管桩孔径200mm,间距500mm,钢管直径156mm,壁厚5mm,长度9m。

钢管桩施工完成后注入42.5硅酸盐水泥浆。

商铺侧布置3层土钉φ42钢管桩@1.2*1.2m,L=3m。

临时迁改渠道施工期间,原河道采用铺设土工膜防渗处理。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平面布置图

4、断面结构设计

来凤路站临时箱涵导流,长372.6m,渠底纵坡3.38‰,箱涵底高程541.05~542.31m,顶部高程542.95~544.21m,永久迁改完成后废弃导流渠。

导流明渠采用矩形箱涵的型式,断面尺寸采用3.5m(宽)×1.5m(深),顶部进行回填覆土。

考虑上部为非机动车道,设置20cm厚混凝土路面。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纵断面图

来凤路站凤溪河临时导流断面图

5、临迁导流箱涵施工计划

临迁导流箱涵施工计划

序号

项目

计划工期

备注

1

微型钢管桩施工

.3.31-.4.15

2

开挖

.4.10-.5.10

3

箱涵结构施工

.4.12-.5.20

4

路面恢复

.5.20-.5.31

6、施工工期

04月20日至06月20日。

具体开工时间以项目部通知为准。

7、安全目标

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杜绝因工伤亡事故及建筑物、管线事故,创立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8、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实现桩基工程质量零缺陷;各验收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9、编制依据

9.1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和相关文件,

9.2《温江区城乡防洪控制规划(~2030)》.10;

9.3《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9.4业主提供实测工程河段1:

1000河道地形图;

9.5《凤溪河临迁设计方案》

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

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9.9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章、施工准备

1、场地准备

1.1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和维护工作。

1.2做好临时道路和现场的排水设施。

1.3做好机械设备配备准备工作,安置好驻地施工及生活设施。

1.4施工前对车站明(盖)挖范围内地下管线情况进一步加以核实,管线迁改见成都市政设计研究院相关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图,根据其设计方案,管线迁改后大多紧邻基坑或悬吊处理,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和保护。

2、施工人员组织和职责

2.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现场负责人人

技术员

安全员

打桩班组

钢筋班组

木工班组

砼施工组

材料员

网喷班组

机械员

2.2机构建制及项目组织形式

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确保施工进度满足拌合站建设总体施工进度要求。

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具体劳动力安排见下表劳动力配置表:

劳动力配置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4

6

木工

12

2

机械操作手

2

7

砼工

8

3

钢筋工

18

8

普工

4

5

网喷

10

焊工

4

3、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压路机

20T

1

压实

2

挖机

320

1

基坑开挖

3

钢筋切断机

1

钢筋加工

4

钢筋弯曲机

1

钢筋加工

5

渣土车

4

土石方运输

6

车载螺旋钻

1

微型钢管桩施工

第三章施工工艺

1、微型钢管桩施工

平整场地---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测量放线---孔距定位---钻孔机就位钻孔(每2m接钻杆一次)---清孔---注浆机安装---安装下放钢管---安装注浆管----拌制水泥浆---注水泥浆---二次加压注浆---三次加压注浆直至上口翻浆。

 

1.1挖机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基坑边线及定出桩位,安装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待施工完毕后泥浆外运至施工区域外,检查并保护成桩。

1.2注浆钢管制作焊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

1.3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

1.4孔距定位:

根据设计的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筷子打入地下进行定位;

1.5微型桩定位:

本工艺采用干成孔方式钻孔,根据微型桩定位,在成孔位置上进行汽车载运螺旋钻准确定位,汽车支撑脚腿下进行夯实后垫方木,确保其稳定。

 

1.6就位钻孔:

将汽车载运螺旋钻机安放在指定位置,安放水平,防止倾斜;将钻杆抬至钻机旁,启动钻机,慢慢钻进;每进深2m,需要接一次钻杆,直至得到设计有效深度。

1.7钻孔:

钻孔前按设计方案要求将钢管接长,搭接部位要用12钢筋加固帮接接焊,帮接长度不小于钢管直径的两倍,焊缝应饱满,并应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焊工必须有焊工证,施焊前应试焊;桩尖端部焊成封闭尖状,并在下部4米以下范围内钻出浆口,直径15mm,间距400mm,出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

 

1.8清孔:

在注水泥浆前,要对桩孔进行清孔,使孔内泥浆全部排出,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50mm;

1.9注浆机安装:

在现场指定位置固定注浆机,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采用6平方三相五线制电缆,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6mm钢板焊接制成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0.5Mpa,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

1.10安装下放钢管:

待孔清洗后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钢管上套100mmPVC管露出地面200mm。

便于接入注浆管

1.11安装注浆管:

下放钢管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由注浆机只接接入到下入孔内的钢管上,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输送。

1.12拌制水泥浆:

水泥浆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拌制,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

间,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钢制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1.13注水泥浆:

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0.5Mpa,水灰比控制在0.45~

0.5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

1.14、多次加压注浆:

因一次注浆难以得到冲盈系数要求,得到注浆压力为0.5Mpa,需要多次间隙注浆,一般为三到五次,直至管口翻浆为止。

1.15微型桩施工中,应仔细测量孔深、钢管长度及注浆管长度,避免出现假

桩断桩现象。

1.16严格控制桩顶桩底标高。

1.17微型桩桩径200㎜,内置钢管为160mm钢管。

注浆钢管下部4米范围为内每隔400mm梅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15mm。

1.18、浆料水灰比0.5:

1,水泥P.O42.5,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40㎏。

1.19第一次注浆压力0.4~1.0Mpa,并保持3分钟,以保证压力压破胶带,使浆液压出管外注满桩体。

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1.5Mpa,两次注浆间隔时间不小于1.5~4小时之间。

 

1.20两端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3桩径(本工程为1/3*110=37mm),中间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2桩径(本工程为1/2*110=55mm),垂直度不超过1/1000。

测量放线

开挖

开挖到施工图标示高程

基坑报验

开始

结束

地表截排水

坑内排水

按变更设计进行基底处理

基坑处理合格

基坑清理

基坑位置、尺寸、高程正确

基底地质符合施工图

变更设计

完成基础施工并回填基坑

2、基坑开挖

 

 

基坑施工工艺流程图

2.1、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弃土位置和防、排水措施。

熟悉施工图纸。

按照设计桩号放样发现与现场实际地形不相符时,需报请监理单位、设计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