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610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一年级教案.docx

统计一年级教案

统计一年级教案

【篇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

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教科书93页例1、94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策略:

教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

学具:

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信息收集、整理、记录的全过程。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师:

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这是哪儿呢?

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有宽敞、美丽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整洁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你们看。

教师出示课件:

校园生活: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运动会等活动场景。

师:

(出示课件:

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

)我最喜欢学校的这一处小花坛,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

教师提示:

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

(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

(齐答)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师:

(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

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师:

(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统计。

(板书:

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

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欢的那种花下面打“√”告诉老师?

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二)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初次进行记录。

师:

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题卡,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1:

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

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

生3:

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

喜欢粉色的人有多少?

生5:

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

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

师:

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吧!

教师较快地读数据,学生记录不下来。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适时简介写“正”字的方法)。

师:

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

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

(小组讨论)

研究出来了吗?

你打算怎么记?

生: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

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生:

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打“√”。

生1:

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写“1”。

生2: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教师指导:

如果用一个符号记会更快)。

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3.再次进行记录。

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

生1:

喜欢红色的有11人,喜欢黄色的有10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师:

有没有结果一样,方法不一样的呢?

生2:

我用“√”。

生3:

我用“○”。

生4:

我写“正”。

师:

有数据不一样的吗?

生5:

喜欢红色的有10人,喜欢黄色的有12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教师指导:

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三)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

(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说数据,老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红色11人黄色10人蓝色9人粉色8人

学生们说数据,教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师:

(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学生们的回答,教师从统计图中抽拉出11个单位格的红条,10个单位格的黄条,9个单位格的蓝条,8个单位格的粉条。

师:

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

生:

(齐答)不能。

师:

(抽拉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生:

(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师:

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

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

生:

(齐答)统计表。

(四)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

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知道哪些问题?

生1:

一个比一个少1。

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2:

一个比一个多l。

生3:

最前面的最高,最后面的最低(教师订正:

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喜欢粉色的人最少)。

生4:

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1,喜欢蓝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少1。

生5:

黄色比红色少1(教师订正:

喜欢黄色的人比喜欢红色的人少1)。

师:

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怎么样?

生1:

少2(教师纠正:

多2)。

(五)小结

师:

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表)的意义。

三、课堂活动,观看动画片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做了两个练习,一定很累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动画片吧,瞧,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动画片呢?

(课件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猫和老鼠》、《海绵宝宝》和《聪明的一休》的片头,同学们根据动画片的出现而欢呼雀跃。

师: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四部动画片,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看一部动画片,你想看哪一部动画片呢?

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

现在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了,哪位同学能帮大家想一个办法,统一一下大家的

意见呢?

生:

可以统计一下,看想看哪一部动画片的人数最多,今天就看那一部动画片。

师:

你的办法不错,今天老师就听你的,那就请你来帮我统计一下吧。

(用举手的办法,一部一部地统计,并要求每个同学只能举一次手,然后师生共同观看动画短片。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师: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看到这里,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调查一下在一周内你家扔了多少个塑料袋,把统计结果用涂颜色的方法纪录下来,并讨论塑料袋的利与弊。

五、全课总结、收获成果

师:

这节课你都学到哪些知识呢?

生:

(略)

师:

刚才我在征求该放哪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就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统计知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作用也很大,我们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一些决定,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我们的管理更为科学有序。

我想,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你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更能体会到数学给你们带来的乐趣。

【篇二: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师:

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

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

大家好,我叫聪聪。

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

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新课引入新颖,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了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

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

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

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

(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

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大家知道吗?

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

1234(板书课题:

统计)

8.比较。

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

为什么?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

精心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方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还十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

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

请看!

3.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4.提问:

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

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字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

为什么这样涂?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得又对又漂亮!

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五、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

我们去看看。

2.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

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

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12345.听清要求:

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times;times;,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

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

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帮助聪聪选食品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

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七、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

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每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教学设计说明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新编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就较系统的编写了有关统计的知识,并作为一个单元出现,体现了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作用、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全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合理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具体做法如下:

1234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时为使学生能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获得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a.看完第一段动画片后,教师问:

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

它们各有几只?

这时可能由于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所吸引,没有注意去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学生回答不上来。

b.教师放第二遍动画,要求学生数仔细。

看完后,教师问:

它们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由于动画中有三种动物,又是动态的,学生还是数不出来。

这时,教师再适时的提出了第3个问题:

光靠数还不行,要用笔记一记,怎样记才能又简便又快地记出小动物的只数呢?

一下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可不作评价,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篇三:

一年级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现实生活中统计的真实需求,了解统计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2、在收集整理数据时,会用记号有条理地进行记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认识简单统计表,会用统计表表示和说明数据的分布状况。

4、体会随机性。

目标设定:

一年级教材中没有概率统计的内容,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乘法之后第一次接触简单统计图。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

1、统计学习的目的学生不明确。

往往是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分类数数活动;2、统计学习的过程学生不清楚。

因为一接触统计,学生就直面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即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或先数数再画统计图),而对统计产生的需求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比较缺失,也缺少具体的操作方法;3、对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感受不明显。

因此,有必要在二年级学习统计图之前,进行一次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

主要达到几个目的。

1、注意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进行统计,帮助学生理解统计的目的与意义;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统计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统计数据;3、引导学生体会使用统计表能够简明地表达数据分布状况;4、体会到统计的数据是建立在一个个随机现象上的,统计结果虽然能对决策产生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