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44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docx

企业财报期末复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名词解释

一、往年复习提纲:

(一)财务报表分析试题题型和分数分布

1、名词解释(每个3分,4个,共12分)

E.g.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3、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漏选给一半分)

4、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5、简答题(每题5分,3题,共15分)

6、计算分析题(3题,共33分)(必考ROE=ROA*权益乘数,并因子分析)

(二)几个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提示

1、毛利率的计算(按书上要求)可以不减“营业税金及附加”。

2、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3费(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体现经营业绩)

3、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4、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的计算:

?

可以先计算投资资产,

?

然后经营资产=总资产-投资资产

三、关于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解和因素分析法(杜邦分析法)

1、首先,要求净资产收益率(ROE)(此处是净利润)及其分解指标的计算:

?

ROE=净利润/净资产(净资产就是股东权益,即所有者权益)

?

ROE分解为:

总资产净利润率或资产净利率(ROA=净利润/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1/(1-负债率))(财务杠杆)

?

总资产报酬率(ROA)又分解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因素替换法的特点

?

按顺序分析不同因素变动对上一级指标(变动)的影响;

?

当分析第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时,其他因素选择上年数;

?

当分第二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时,已分析过的因素取当年数。

3、例题:

假定计算出的ROE:

今年数15%,上年数12%,提升了3%。

请分别计算ROA与权益乘数对这一变化的影响程度。

其中计算出的ROA:

今年数5%,上年数6%;计算出的权益乘数:

今年3,去年2;

?

先计算ROA的影响程度:

(5%-6%)×2(去年)=-2%

?

再计算权益乘数的影响程度:

5%(今年)×(3-2)=5%

结论:

今年ROE比去年增加3%,其中ROA的下降导致ROE下降2%;而权益乘数的提升,导致ROE提升5%,最终ROE提升3%。

关于ROA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相同。

还是抓住四张表的分析方法,简答和名词解释基本都是考那个。

因素分析法做的熟练了,一些常用比率的记住了,计算题就都没问题了。

二、第一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1.财务报表分析(2-3分):

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分析相关项目增减变动的原因及内在联系;借以判断当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反映企业经营策略的利弊得失;最终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信息的一种分析活动。

2.资产负债表:

财报体系中的核心报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提供了最全面的时点信息(即“完整”的“结果”报表)(反映的是相关项目在静态时点上的累计余额的结果,不能反映变动过程)。

3.资产:

因过去的交易事项引发,现在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可利用),未来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增值性),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其与财产的区别就在于所有权的界定)

4.负债:

由过去交易事项引发,现在由企业承担,未来需牺牲经济利益去偿还的经济义务。

5.所有者权益: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是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剩余权益,是企业价值的账面表现。

包括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6.利润表:

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为股东评价管理层创造资源(净资产)的能力提供参考,决定高管从企业获得的薪酬回报。

(解释资债表中“留存收益”项目,其净变化额在不分红的情况下就是当期净利润)

7.利润:

用于投资者评价不同期间管理层业绩的指标,是权责配比后净资产的增加,评价了管理层创造资源的能力。

利润有质量差异。

8.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入、流出的报表,是一张局部过程表,解释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一项。

通常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三部分。

9.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企业会计必须站在企业的特定立场观察、判断和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与其他利益团体的经济业务区分开来。

(2)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以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当前既定目标持续不断经营下去为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可归属于人为划分的相等的期间。

(4)货币计量假设:

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会纳入会计系统中来。

10.会计原则:

也称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

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共八点)。

11.稳健性原则:

不高估利润和净资产,不低估损失和费用,适度性不好把握。

12.会计计量属性:

指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按初次获得该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之前的所有支出计价入账,除另有规定,一律不得随意调整更改)、重置成本(按当前市场条件重新购买所需入账)、可变现净值、现值(未来现金流折现)和公允价值。

13.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

应计制(应收应付制),凡属于本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计入本期收入和费用。

(1)收入的确认:

已经履行了约定的义务,获得了收取货款的权利。

确认收入时,同时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最终体现为净资产增加。

(2)费用的确认:

已经受益,形成了付款的责任。

确认费用时,同时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最终体现为净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随之下降。

(3)评价:

初衷是为了更客观的计算各期间的利润,更公平地评价企业业绩;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主观判断选择空间,可能导致利润被人为调节。

(利润不是现金流;质量差异取决于创造的结果)

14.定基比发展速度:

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15.环比发展速度:

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较长时期内逐期的发展速度。

16.同比发展速度:

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表明两期相对发展速度。

(若干个同比构成环比)

17.共同比分析:

纵向分析,是一期内部的结构分析,将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表述为同一报表中某一关键项目的百分比。

这一关键项目称为基数。

三、第二章:

资产质量分析

1.(必考多选题或简答题)下列特征中,哪些属于资产特征?

资产质量的内涵及特征是什么?

答:

资产的质量既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质地、性能、外形完好度、新旧程度等),又包括资产的使用质量(资产为特定的经济组织创造价值的质量)。

其特征包括:

A.资产的增值质量:

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之间差异的大小。

B.资产的盈利质量:

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

C.资产的变现质量:

非现金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和速度。

D.资产被利用的质量:

既无增值潜力又难迅速变现资产的使用效率考察。

E.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

通过与其他资产适当组合,产生协同效应,发挥出大于单项资产个别效用之和的联合效用。

F.资产的结构质量:

资产结构指各种资产相互间比例关系。

关注其是否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与行业特点,是否与资产来源的期限结构匹配,是否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以确保对流动负债的偿还。

2.流动资产:

一般指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换为货币,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

3.交易性金融资产:

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

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指企业在初始界定时,就是非交易性的、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排除法定义:

没有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的金融资产)

5.持有至到期投资:

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包括企业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和金融债等。

6.投资性房地产: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持有的房产和地产。

与企业自用的厂房、办公楼等作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的房地产(固定资产)和房地产开发商用于销售的房产(存货)有着较大差异。

7.固定资产:

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主指设备)或经营管理使用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有如下特点:

(1)被企业长期拥有并在生产经营中持续发挥作用。

(2)投资数额大,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

(3)反映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存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盈利的主要物质基础。

(4)变现性差。

(5)增值性差。

8.无形资产: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经营权等。

四、第三章:

资本结构质量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1.资本结构:

最狭义的概念仅指公司的股权结构;广义来看,则指公司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另外,也可指有代价的企业财务资源的来源结构,如长期负债和股本。

2.(必考名词解释)或有负债: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潜在义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经济利益是否流出、金额是否确定、债权人是谁),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种类如,担保、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抵押。

)关注或有负债会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判断。

3.(必考简答)如何看待流动比率2比1更安全的说法?

答:

不能绝对地认为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具体分析流动比率时,不能简单只看一个结果数字,而应该关注其分子分母的具体内容。

(1)当流动比率较高、较好时,应关注分子流动资产的内容。

观察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存货是否可能出现积压,变现困难。

(2)当流动比率较低时,应关注分母流动负债的具体情况。

若流动负债中多为预收账款,反而说明企业对下游客户占优。

此外,还应关注流动负债中非强制性负债的比率,是否均需全额偿还(预收账款无需全额)。

4.(必考计算)利息保障倍数:

等于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可用利润总额(税前)加上财务费用得到,利息费用可用财务费用等代。

五、第四章:

利润质量分析

1.(必考计算)核心利润:

(1)=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营业税金及附加”若给则减)

(2)=营业利润(核心利润+投资收益)-投资收益

(2)种倒算法更快,但前提是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较小或无。

2.(必考计算)销售利润率(就是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3.收入: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非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既可能表现为企业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责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其最终导致的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营业成本:

是指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已经确认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

5.(选择/简答必考)其他综合收益:

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包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按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所享有的份额;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现金流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6.必考简答题:

如何把握利润质量?

(展开答)

(1)利润形成过程的质量分析:

1对利润表每个构成项目的变动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借以判断利润的整体质量,重点是核心利润。

2营业收入的品种、地区、关联交易比重、行政手段贡献、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3营业成本变动原因、成本率;

4毛利(毛利率)变动的原因:

营业收入下降或营业成本上升、看二者的变动率以确定各自增速的比较,另毛利额下降可能是毛利率或销量下降;产品竞争力的体现;核算原因

5三费分析(管理费用规模不应有太大变化;贷款规模利率期限;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相关性);

6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未实现、不确定)和资产减值损失(主观、管理质量)的分析。

(2)对利润结构的质量分析:

①核心利润占主导(对应经营主导企业);投资收益作为补充;营业外收支的非主体性;

②利润结构与相应现金流量结构对应关系(核心利润产生现金流量;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入量);

③企业利润结构和资产结构间的对应关系(经营资产、投资资产比重与利润比重,获利能力)

(3)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利润结果指企业利润各项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4)高质量表现:

主营业务市场前景和获利能力;利润结构反映经营战略;利润带来的资产运转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强;净资产增加奠定资产基础。

7.曾考过的简答题:

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需要调整哪些主要项目?

(1)非现金耗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摊销)

(2)非经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固定价值报废;处置固定资产;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3)营运资本项目变动额(存货;应收应付;预收预付;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六、第五章:

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的分析

1.固定资产属于经营资产,但固定资产(处置、购买)引发的现金流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

(必考判断、选择)

2.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核心利润关系最密切。

(合并报表中则与利润总额、净利润对比,因为此时投资活动多被还原,占比极低)

3.经营活动现金流质量分析:

(1)充足性:

(必考)判断充足性应该先减去哪三项?

●非现金耗费(已发生,但当期未引发现金流出):

能够补偿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和应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

●利息和股利:

能够保证支付本期利息和股利(偿还债务和股权融资)

●能够为企业对内扩大再生产、对外投资提供额外的部分资金支持。

(通常减去前两项后为正,则视为第三项可以满足)

(2)合理性:

若为负,看它花钱是否合理。

4.投资活动现金流质量分析:

投出方向、投资回报、对内外投资。

5.筹资活动现金流质量分析:

与现金需求相协调,反映企业融资能力及融资使用状况,不存在不良融资行为;关注融资用途。

6.(必考)同口径核心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差异分析:

(1)同口径核心利润=核心利润+财务费用+折旧+摊销-所得税费用

(2)因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未减利息和非现金耗费,但是剪了所得税

(3)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营运资本变动:

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存货

●应付(上游)期末额大于期初:

则手里钱更多,但没有利润(未来压力大)。

●预付(上游)期末额大于期初:

现金流减少,付出成本利润下降?

●应收(下游)期末额大于期初:

现金流至少不增加,利润增加。

●预收(下游)期末额大于期初:

现金流增加,但利润未实现。

●存货:

现金流减少,但不影响利润。

7.(选择判断必考)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各类现金流特征

(1)导入期/初创期: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筹资为正

(2)成长期:

成长期中后期经营活动转正,投资活动负更多,筹资正中降

(3)成熟期:

投资活动转正拐点;经营活动在中后期达最高点;筹资转负

(4)衰退期:

经营活动最终下降为0,投资活动下降但不为0,融资活动深负

8.(必考)核心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特征图:

(1)导入期:

核心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负,但现金流更低。

(赊销导致)

(2)成长期:

二者先后转正,利润先,现金流后(滞后)。

(3)成熟期:

二者先后达到峰值;交叉点在此;

(4)衰退期:

经营活动现金流最终下降为0,但慢于核心利润(应收回款);核心利润最终下降到0以下,因为折旧和费用的摊销仍在继续。

七、合并报表及其财务质量分析(特征曾考小题)

1.长期股权投资中仅有“单独控股”和“联合营”,20%以下的从2014被放入到“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

合并报表中,子公司部分被替代还原,剩下的全都是联合营(选择)。

2.合并报表定义(曾考,但此次不考):

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单位,由母公司编制,以组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报表为基础,在抵消个别报表中集团内部交易和重复项目后编制的、体现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3.特征1:

合并报表反映的主体是会计主体,而非法律主体(法人)。

4.特征2:

母公司投资项目和投资收益的替代和还原。

5.特征3:

内部交易额剔除抵消,重要消息被抵消。

6.特征4: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的可选择性及其“表之表”特点。

7.特征5: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数据之差大致可以反映子公司的相应状况,但在存在内部交易时,只能获得子公司项目最小的可能规模状况。

8.?

(等我问问老师)从净利润看子公司贡献利润:

合并利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比例计算)。

9.合并报表的分析价值——增量信息——也就是子公司信息——即母公司的控股型投资信息。

在使用时,除非增量价值极大,或母公司是投资主导型,否则还使用母公司报表更好。

10.合并报表缺陷:

(1)会抵消集团内部的债权债务,只反映对外的,流失有价值信息。

母公司报表在此方面会更完整。

(2)找不到对应的合同和现实交易,难以验证对错。

(安然公司——皇帝新衣)

八、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

1.(必考)(多选)会计政策变更(变更的条件及含义)书P172

2.会计报表的重要项目说明:

了解即可

3.(必考)前期差错更正:

含义

4.(必考)(多选)关联方交易:

哪些属于关联方;哪些属于关联方交易。

5.(必考)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

含义及其种类;定义与处理

(1)调整事项:

指资产负债表日(年末)之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

四个主要类型要记住(多选):

结案;确凿证据;进一步确定;舞弊

(2)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

与调整事项相比,它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事不存在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

七个主要类型要知道(判断):

名字中均带日后(除舞弊或差错外)

6.审计报告的四大基本类型:

无保留意见(unqualified);保留意见(qualified);否定意见(adverse);无法表示意见(Disclaimed)。

7.“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看书了解)

九、第八章: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

必考:

财务比率要熟记;杜邦分析体系要理解运用。

一十、常用财务比率(详见书P194-201)

(一)清偿能力比率:

反映企业用现有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经验数据:

2:

1比较适宜)

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进一步举借债务的融资能力的指标。

1.杠杆比率:

反映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2.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3.固定支出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固定支出费用(优先股股利要折算成税前)

(三)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

毛利/营业收入;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反映存货盈利空间的变化趋势)

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06年后扩展到了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范围)

3.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

(反映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绩成效)

4.总营业费用率=总营业费用/营业收入(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不含财务)

5.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衡量总体经营管理水平)

6.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排除财务结构和税务影响)

7.股东权益回报率=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

(四)活力比率:

主要反映企业不同资产项目的周转率或变现率。

1.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

365/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平均日营业成本。

3.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多以“营业收入”替代)/平均应收账款

4.平均收账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赊销额

5.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