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238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docx

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5年展望

 

目录

一、2014年行业总结与展望P2--P6

二、2014年土地总结与展望P7--P12

三、2014年市场总结与展望P13--P21

四、2014年政策总结与展望P22--P24

五、2014年销售总结与展望P25--P35

 

2014年总结与展望之

(一)行业篇

行业迎“拐点”,“白银时代”大幕开启

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分化明显,中国经济也一改“高增长”的姿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指导方针下,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出口在全球需求衰退下处于弱势格局,加之消费不振,使得经济增速下滑压力较大,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各项指标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甚至下滑。

一时间在经济迎来“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发展“拐点”已经到来,未来行业进入“白银时代”成为普遍共识。

2014年回顾

一、主要指标维持低位,经济下行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获益良多

2014年,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大幅改变,但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背景下,今年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加大,稳增长压力巨大。

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放缓至7.3%、7.5%和7.3%,仅次于2009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危机的低点。

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年初的17.7%下降至11月的15.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更是从19.8%逐月下滑至11.9%,并有继续下滑趋势。

CPI、PPI等指标增速屡创新低,显示出国内外需求低迷,通胀率持续走低并面临通缩风险,投资、出口、消费等方面都说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整体经济下行风险都进一步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列“微刺激”、“稳增长”措施,一方面是基建投资的增加,尤其是在高铁、核电的投资大幅加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对整体经济的冲击。

另一方面,通过“定向降准”、“央五条”等鼓励金融机构继续支持居民购房需求,并于三季度末出台“9.30”房贷政策,松绑实行三年的“限贷”政策直接推动了房地产业快速筑底回稳,随之2年来首次不对称降息又带来资金面宽松,也使房地产行业受益匪浅。

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激励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趋缓,新开面积降幅走势整体回稳态势,政府在稳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使房地产行业加速回暖并走出调整期。

二、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开工面积降幅扩大

2014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6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增速较去年回落了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8676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8%,增速10.5%,较去年同期回落了7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幅走势看,累计投资同比增幅已经连续十月回落,前11月增幅再创五年来的新低。

全年行业处在调整态势,市场波动较大,当前市场依旧以去高企库存为主,加之企业年底回笼资金,增幅有所放缓。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也在下滑,这当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成为其增长的主要负赘。

2014全年开发投资预计增幅10%-12%之间,增速较往年有明显的回落,且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5.8%,增速持续回落),下滑趋势明显,对经济增速放缓产生了直接影响。

从新开工面积来看,2014年市场回落的态势更为明显,201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6.47亿平方米,同比下跌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1.46亿平方米,同比回落13.1%,均创下2002年以来前五月新开工面积最大跌幅。

从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走势看,自今年年初大幅下滑至负增长区间后,整体呈现平稳收窄态势。

但在10月好转后,年底再度恶化,降幅再次逆转扩大。

下半年市场开始回暖,消化存量,冲刺全年业绩是企业当务之急。

全年来看,企业拿地量明显下滑也是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新开工的减少将导致明年市场供应量出现一定的下滑。

三、商品房销售企稳回升,全年成交12亿平方米左右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呈负增长,且降幅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7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2%。

商品房销售额64481亿元,下降7.8%。

其中,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2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096亿元,单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创今年各月新高。

考虑到年末的翘尾趋势大局已定,全年预计商品房成交量仍能维持在12亿平方米左右。

今年单月销售面积来看,成交呈现一个先抑后扬的走势,企稳回升趋势显著。

在今年年初大幅滑落至负增长区间后,整体走势较为平稳,特别是7月以来走势相对平缓,9月开始成交量开始回升,接下来3个月成交面积都在1亿平方米以上,11月面积和金额均更是创年内新高。

进入2014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的下跌速率已经超过了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速度,价格深度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

主要是由于今年企业为了去库存,以价换量成为普遍共识。

四、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28%,行业库存创历史新高

到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59795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27.8%,相比2013年末时的49295万平方米的待售面积继续增加10500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6929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47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2067万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积再创新高。

尽管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各类救市政策频频,市场成交量有所回升,行业库存得到了一定消化。

但由于今年房企普遍完成业绩压力较大,企业紧抓去库存窗口期,推盘力度也在加大,因此又给行业去库存进程带来较大压力。

从月度待售面积同比增幅来看,已由年初的23%逐月上升至11月的28%,继续增加了5个百分点。

五、房价连续九个月环比下跌,年底同比增幅转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4年1-11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0.4%,出现微幅涨动。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1%,同比下降12.2%,今年同比跌幅最大的一个月,且跌幅不断增加。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连续三月全部停涨,11月,有67城下降,但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来看,今年前三个月指数呈上行趋势,但涨幅逐渐收窄,4月开始环比出现下滑,全国一手房价格指数连续八个月出现下跌,且越降幅度越大;今年1-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虽仍在上涨,但是涨幅逐渐收窄。

而11月指数仅有1083.7,同比涨幅仅剩0.04%,12月下滑趋势还在继续,同比不但归零,而且很可能提前成负数。

上半年市场形势严峻,成交量持续走低,库存高企,三季度以来行业逐步回稳,购房者预期向好,但不少仍持观望态度。

各房企以价换量仍是主旋律,积极降价促销去化库存,因此房价整体一降到底。

六、土地成交整体冷清,出让规模持续负增长

2014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总建面积为2.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5%,在2004年至今的11年同期间的第二低,仅高于2009年同期的9875亿平方米,与此同时,土地成交价款则继续攀升,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达8657亿元,同比下降0.1%,环比增长20.4%。

在各地房价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土地价格依然保持坚挺,房价与地价已经形成明显的背离,这是企业不愿积极拿地的主要原因。

目前除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之外,多数城市土地市场依然低迷。

从今年土地购置面积增幅走势看,前3月进入负增长区间后,整体基本处于平缓收窄态势,虽然前三季度跌幅有所加大,但前十月同比再次回到正增长区间,主要是10月当月企业购地同比大幅上升所致。

近期随着九月底限贷政策的放宽,一些房企对市场信心有所上升,重新进入市场拿地;此外,一些房企为了完成年度土地储备,在四季度也加快了拿地节奏。

2015年展望

一、稳增长是2015年主要任务,政策刺激将促房地产行业加速回暖

虽然在强调“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之下,中央已能够容忍较低经济增速,注重经济结构改革,是为”新常态”。

但产能过剩、杠杆化严重、外部需求疲弱,使得实体经济下行风险有增无减。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主要经济工作任务,其中”一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成为首要任务。

会议明确了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虽然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没有提房地产调控,但房地产行业一旦长期低迷,中国经济下行的速度将更快。

在出口受阻,消费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环境下,想要稳住明年的经济增长,无疑只能靠投资,而房地产投资又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低位,且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环。

无疑,明年在“稳增长”的框架下将倒逼国家扩大投资以及提供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尤其是在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及低通胀的情况下,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明年降息、降准有望再现市场,资金面会更加宽松,房地产行业也将在今年低迷的表现中迎来真正的回暖。

二、行业新常态差异化挑战加剧,难现以往调整后“量价齐升”局面

虽然行业将迎来回暖良机,但在今年行业内部的不断调整中,行业生态已经发生改变,格局也与以往不同,房地产超级大繁荣时代已经完结。

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社会开始逐渐步入老龄化,刚需主力和改善性需求主力的劳动力人口趋于下降,且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3平方米,房地产的需求高峰已经过去。

在整个市场已经处在供求相对平衡的状态,甚至部分城市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新常态。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虽然房地产行业再一次走出调整期(以往三次调整部分别是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但可以预见的是,2014年本轮调整的结束,将不会再现2008、2011年调整之后价量齐飞的局面,房地产市场实现“V”型反转可能也微乎其微。

总体来说明年行业将保持一个较为平稳运行的态势。

三、市场走势不会出现根本转变,各项指标仍将低位运行

从趋势来看,在去库存背景下,明年上半年行业开发投资、新开工等指标在惯性影响下,仍将延续回落格局,下半年,随着市场预期和信心都有所回升,加之贷款宽松格局,行业将持续“盘整”,平稳运行。

但部分指标也会在的整个宏观背景的变革下,率先反弹复苏。

开发投资增速将维持在10%左右,新开工面积降幅也将呈现平稳收窄态势,商品房销售也会与今年基本持平,维持在12亿平方米左右,商品房价格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首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可能率先企稳回升,但总量与2014年水平相当。

今年市场虽然低迷,但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局面,尤其在四季度成交回暖明显。

在政策宽松的环境中,这种回稳的态势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能够维持目前平稳运行水平。

考虑到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行业分化将会更加显著,不同城市、企业表现不一,总量不会较2014年出现更大突破。

其次,供应量因企业拿地量下滑以及新开工的减少而出现一定的下滑。

2014年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房地产销售量下滑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待售面积的高企,不仅加剧了去库存压力,也降低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而销售的不力,也减少了今年企业拿地的热情,影响了明年的开发投资力度,预计明年行业商品房新增供应量偏紧,仍以去库存为主,而成交量上也不会突破今年成交,将维持在高位平稳运行。

再次,地方推地意愿加强,土地供应将上升,土地成交价格上将不

会大幅上升,底价成交仍是常态。

在市场、政策、投资者信心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土地市场出让规模持续负增长。

由于今年市场冷淡,部分城市都减少了土地供应,土地财政收入今年也大幅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方面,随着市场预期的回升,以及行业新格局的到来,企业势必重新调整城市布局,加之一、二线城市并不缺地,明年土地市场也将一改今年冷清的局面,企业在窗口期拿地布局,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也将攀升。

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拿地意愿和资金链情况,土地成交价格上将不会大幅上升,底价成交仍是常态。

 

2014年总结与展望之

(二)土地篇

整体市场逐渐回暖,各级城市将继续分化

2014年土地市场先热后冷,到年底又出现部分城市回暖,可谓跌宕起伏。

年初土地市场延续2013年的火热成交态势,各地政府加快推地速度,优质地块不断上市,为已经高温的土地市场再加了一把火。

一季度末,自杭州爆发的楼盘降价风潮开始蔓延,房企销售不理想,拿地意愿不强烈,各地方政府也减缓了推地速度,土地市场也逐渐降温。

进入四季度,随着限购放松、限贷放松、央行降息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推动,加上政府年底集中推地以及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补仓需求强烈,部分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回暖,地王频现。

总体来看,整体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大幅萎缩,但是土地的稀缺性使然,土地价格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呈现量跌价升整体走势。

一、政策:

四类政策主导市场,集约用地是主旋律

根据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今年的土地政策大体可归为四大类(详见附表),第一类强调集约节约用地,盘活土地。

随着城市开发的深化,不少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特别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因而集约化用地以及盘活存量土地成为2014年土地政策的基调。

国土资源部先于6月6日发布了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随后又于9月25日出台《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意见》在继续强调集约节约用地、盘活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

推进集约用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长期调整的一个过程,短期对市场供应影响有限。

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之后,各城市也开始响应,上海、广州、杭州、佛山及厦门等地也就集约用地、盘活土地存量出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相关政策,但是目前总体来看,都还处于政策出台阶段,实际实施及相应效果还有待落实。

第二类,土改新突破,农地流转意见出台。

2014年11月20日,作为土改中一直备受关注的农地流转相关政策——《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出台。

《意见》主要明确以下几点:

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颁证工作正式启动,并要求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以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认为虽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短期影响甚微,但是其有利于解放农村人口,长期则相对利好,尤其是对于一些产业地产。

第三类,多地上调基准地价。

今年下半年,济南、北京和青岛等地先后发文调整基准地价,不同属性、不同等级土地均有不同程度上调。

虽然土地成交价格是由市场决定,最终成交地价也并非基准地价,但基准地价的上调仍可能推动企业拿地成本的继续扩大。

如果土地成本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房价下行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第四类,肃清土地市场违规操作。

为了确保土地市场的有序运转,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

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也严禁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的行为。

目前土地市场透明度不够,暗箱操作、“私人定制”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而为了保证土地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肃清土地市场违规操作的规范类政策必不可少。

当然,政策本身都是好的,但如果无法落地执行,一切也都是空谈。

二、成交:

整体市场成交量下滑,价格结构性上涨

2014年土地市场整体表现低迷,成交规模大幅缩水。

今年我们监测的100个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建筑面积556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其中含住宅用地成交建筑面积423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

具体到城市来看,超8成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金额出现下滑,土地成交金额超千亿的城市从去年的4个下降至2个,仅余北京和上海。

从市场变化来看,土地市场自1月到一个高峰之后,成交总量持续走低。

年初土地市场延续之前火热的成交态势,竞争激烈地王频出。

但是随着整体市场进入谨慎观望态势,土地市场也逐渐降温,企业拿地态度愈发谨慎。

一季度经营性用地成交建筑面积1975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2%。

二季度以来在政府推地减少、以及企业拿地积极性不高的推动下,土地市场成交规模持续大幅缩减。

进入四季度,随着限购放松、限贷放松、央行降息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推动,加上政府年底集中推地以及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补仓需求强烈,部分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回暖。

尽管今年土地成交规模呈逐渐下滑态势,土地价格却仍然坚挺,甚至在四季度出现大幅攀升。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根本上形成土地价格易涨难跌的走势,尤其是一线以及重点二线城市,在今年房价下行的市场背景下,下半年多地还调高了基准地价,如北京、青岛、济南等。

基准地价的上调虽不能直接决定土地成交价格,但是作为土地起始价格的参考,势必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

此外,房价下行、地价坚挺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拿地热情冷却,对此政府为了保证土地出让效率,推出更多核心地区优质地块,引发企业的竞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土地市场量跌价涨的走势。

另一方面土地成交结构的变化也是造成年末土地价格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三、四季度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环比持续增长,占整体成交的比例也从二季度的6.3%逐步增加至四季度的9.3%。

一线城市成交占比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利好使得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四季度出现回暖,加上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补仓需求强烈,导致一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年底形成一波小高潮。

此外,三四线城市中房价较高的城市,年底也迎来一波成交高峰,使得三四线城市的整体价格也有明显上升。

从各能级城市成交规模表现来看,各级城市成交量全面大幅下跌,但是价格分化愈加明显。

受整体市场的影响,各级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但是从各能级市场来看,在房企纷纷转战一二线城市的影响下,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去年已经走冷,而随着市场走势的持续恶化,市场低迷逐渐蔓延到部分二线城市,导致二线城市之间也出现不同分化,一线城市相对而言所受影响最小。

随后在限购放松、限贷放松、央行降息等一系列政策的利好下,一线以及重点二线城市率先走出低谷出现回暖。

一线城市全年土地成交规模同比减少28%,降幅较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明显较低。

从各能级城市成交价格表现来看,城市分化愈发显著。

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尤其是住宅用地市场,对房企而言,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

2014年一线城市平均楼板价过万元,继深圳土地价格破万之后,北京今年的土地成交平均价格也同比大幅上涨33%至12970元/平方米,一线城市平均土地价格大幅增长36%。

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平均楼板价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增幅明显不及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线城市之间的分化越加明显,厦门、郑州、青岛、天津等地的经营性用地成交平均价格涨幅超过35%,而兰州、西宁、南京、大连、长沙等地经营性用地成交平均价格降幅均超过15%。

此外,三四线城市今年经营性用地的成交均价为1484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推出更多优质地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企业战略选择导致的,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不再是遍地开花,而是选择更加具有潜力的核心区域去发展。

三、溢价:

溢价率持续下挫,底价成交为市场主流

2014年全国100城市经营性用地的总溢价率为12.6%,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受房地产市场趋冷的影响,全国土地市场低溢价及底价成交成为市场主流。

全国100城市经营性用地的整体溢价率自去年3季度达到高点之后便基本保持一路下滑态势。

尽管年初的土地市场延续去年年底的火热,溢价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自3月份开始,杭州等地有多个项目降价,楼市随之趋冷,受此拖累,自4月份土地市场的溢价率达到今年的最高点24%之后,逐渐转冷,于6月份达到今年的最低位置。

下半年的溢价率由6月份的最低点开始筑底回升,得益于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的火热,9月份的溢价率升至下半年的小高峰15%。

然而好景不长,受到二三四线城市的拖累,4季度整体溢价率持续下行,截止至12月20日,4季度全国100城市经营性用地的溢价率仅为10%,为近2年的最低点。

城市间的表现分化明显,一线城市溢价率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各线城市。

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经营性用地溢价率达到26.5%,较去年同期增加5.2个百分点,但是到下半年,随着市场调整的深化,一线城市的溢价率也下滑至19%,但仍明显高于二线和三四线城市。

由于房地产市场成交方面起色不大,企业的拿地热情始终不高。

今年100个监测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地块中,底价成交地块占比达75%,同比大幅增长6.5个百分点。

底价成交地块的增多,说明由于今年房地产市场不理想,市场上多个声音看空地产板块,房企拿地信心不足,其次,许多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今年销售举步维艰,回笼资金有限,资金链紧张,没有多余资金购地。

从月度走势来看,今年各个月份的底价成交占比均维持高位,约为70%—80%的水平,底价成交为市场主流。

其中一线城市2014年经营性用地成交底价成交占比最少,为50.7%,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优质地块仍会受到市场追捧。

三四线城市次之,为70.8%,主要是河北的燕郊、廊坊、香河等城市由于受到环北京经济圈的利好,地块基本上都获得溢价成交,拉低了三四线城市的底价成交地块占比。

二线城市最高,达到80.2%,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来看,二线城市的大连、宁波、沈阳、长春、西安、长沙、成都、昆明等城市库存压力大,楼市的不景气使得土地市场趋冷,底价及低溢价成交地块占比大。

四、流标:

市场低迷拿地谨慎,流标率现高位徘徊

与去年相比,尽管今年土地市场的供应量一直维持低位,但是流标率却并未下降,而是维持在较高水平。

年初时,土地市场尚沉浸在去年的火热形势中,供应量维持高位,流标率处于低位,但是自3月份楼市转向,流标率就一直居高不下,到今年10月份,流标率达到近2年的最高点20%,此后,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救市,年末土地大幅流标的情况有所缓解。

从各能级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今年整体土地市场的流拍率相对较低,为9.5%,但是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3个百分点。

从今年一线城市流拍率的走势来看,1-4月份流拍率均低于5%,5月份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广州增城从化多宗地块流标,黄浦区两宗地块撤牌,造成流拍率急剧上升至29%,随后,地方政府调整供应节奏,流拍情况有所好转,7月份一线城市无经营性用地流拍,到10月份,由于土地市场成交情况转差,广州市多宗地块撤牌,上海政府收回1宗土地,广州、深圳各流拍1宗、2宗土地,土地流拍情况持续恶化,上升到今年的最高点32%。

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一线城市其余月份的流拍率维持在6%-18%的水平,波动较大。

今年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经营性用地整体流拍率为10.8%,较去年降低1.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三四线城市经营性用地总体供地2087宗,较去年(4558宗)大幅减少54.2%。

三四线城市经济不发达,人口吸附能力有限,市场总体容量有限,房企纷纷出走三四线城市,转战一二线城市,加上整体市场不景气,因此政府供地意愿不强,大大减少土地供应,所以导致虽然整体市场不好,但是流拍率并不高。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四线城市整体土地市场成交情况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

五、地王:

年初年末地王频现,意料之外的地王年

从2014年经营性用地成交总价和单价TOP10排行榜来看,地王主要出现在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呈现两头翘的哑铃格局。

年初延续2013年形势大好的劲头,土地市场依然火热,房企拿地意愿强烈,地方政府借机推出多幅质地块,从而形成了“地王”频出的小高潮,深圳前海134亿双料地王、上海闸北大宁路双料地王无不在土地市场掀起热浪。

但是自3月份以来,整体楼市出现下行态势,土地市场也保持平淡走完了二、三季度。

就在此时,“930”房贷新政、降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颁布,为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土地市场开始回暖,特别是十一月,董家渡地王的顺利出让昭示着2014年土地市场新一轮小高潮的来临。

从拿地城市来看,相较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