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350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docx

最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精品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中国政府同时也将面对更多新的挑战。

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在职能定位上要从“经济发展优先”向“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并重”转变,新一轮的政府改革势在必行。

政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服务”作为政府职能由来已久,但“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却是近几年的事。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确定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向。

本文就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跨越民族和地域的差异,更加深入人心,正塑造着公共领域新的话语体系和美好图景。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需要无数的实践,也依赖于人们在理论上的研究和解析。

目前,总的来看,建设服务型政府缺乏深厚、系统的理论根基。

研究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政府职能;机制创新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政府是政治社会中最大的组织,其职能遍布整个国家。

它既要处理公共事务,又要做出关涉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决定;对于每位社会成员而言,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组成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社会,因此,建立一个优良政府,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而探求“政府之谜”则一直是历代政治思想家关注的基本话题。

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使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更快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高效、低价、廉洁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正如世界银行推出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开篇所指出的:

“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

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要求纷纷对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变革,通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对政府进行重新定位与设计时,把企业“顾客至上”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公共组织,最终确定:

行政是服务,公众是顾客,从而开始了对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的探索,并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政府治理模式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0xx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我们必须“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西方政府改革新模式的兴起,对于中国的政府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然而,由于行政改革的特殊性以及它与特定文化的同源性,人们不能将西方改革经验完全照搬到其他国家中去,而必须结合各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中国启动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

可以说,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服务型政府”作为人类政府模式所追求的形态既是最终目标又是现实选择。

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于当下我国社会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迫切的而复杂的政治工程,事关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随着各项改革发展进入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中国的政府建设应如何展开,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政府转型与改革,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深思。

2.研究意义

2.1现实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政模式影响仍然较为严重,旧体制下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积累下来,同时转型时期的新问题也己逐渐显现。

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与行业垄断、假冒伪劣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既不符合wto规则,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

增强政府服务职能,首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探讨第2页

  

  第一章服务型政府概述

第一节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提出

一、服务型政府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机构臃肿、发展停滞、财政危机等问题,而公民对政府所提供服务的质与量也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们开始反思政府的公共行政,在许多国家掀起了公共行政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浪潮。

学者景亭在《公务员制度的缺陷与重构》一文中指出:

在英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1987年发表的《改变政府管理:

下一步行动方案》报告,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1991年提出的“公民宪章”、“为质量而竞争”等政策文件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和改善服务的特征。

在美国,1993年克林顿政府开始的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等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

“新公共服务”的核心主张从理论上基本上涵盖了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在此理论的推动下,随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西方的荷兰、德国等各国迅速蔓延开来,当代国外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第一,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第二,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第三,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20xx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相继掀起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的热潮。

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的论文《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提出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界定被广泛引用,认为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随后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逐渐增多,不断发展,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府职能和角色定位

刘熙瑞教授指出“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学者陈华栋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组织者和服务者,从以控制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为主转移到以公共服务领域为主,其运行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以培育完善的市场为过程、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原则,激活社会资源的竞争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经济高效运转”。

2.务型政府的目标导向

北京大学的谢庆奎教授提出,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

学者巩建华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建立一个顾客导向型、以人为本型、结果导向型、权力有限型、目标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的政府。

3.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学者巩建华指出,建立服务型政府必须树立主权在民、以人为本、顾客至上、有限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开放、高效廉洁、公正平等和诚信守责等九大基本理念。

学者顾夏良提出,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具体包括:

民主法治、有限责任、公开透明、服务健全、廉洁高效。

学者梁建东、魏丽艳提出,要从管制到服务,并通过战略上具有的选择来演绎这些理念,以借鉴“政府再造大师”戴维?

奥斯本所提出的改变传统官僚制dna(组织目标、激励机制、责任机制、权力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五大战略(五c战略),建设服务型政府;还有探索规范化的制度创新。

这种路径选择以成都市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典型,以四川大学姜晓萍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以规范化的制度建设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谢庆奎认为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度层面。

西南财经大学曾狄教授则更进一步总结为“以制度化的规范行政是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

此外,还要引入社会化和市场化机制等。

迟福林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要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强调政府公共服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就是要打破传统体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发挥其重要作用。

4.务型政府的异化

服务型政府的异化是指服务型政府模式的实践运行出现与服务型政府本来的性质相背离的现象和趋势。

有学者从政府提供的服务本身来分析,认为异化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异化形态是差别服务;第二种异化形态是强制服务;第三种异化形态是不对称服务。

著名学者胡冰也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出现了异化的现象和倾向,从学理角度分析,一是因为本末倒置,忽略了服务型政府的本质,为服务而服务,搞形式主义;二是因为桨舵之误,重公共政策制定轻执行落实;三是因为矫枉过正,强调了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职能而轻视了管理职能和监管职责。

第二节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它的建设是一个深层次、全方位、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试图从理念、职能、制度、操作等角度出发,将它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行政理念:

“公民本位”、“社会本位”

价值理念作为行政主体共同认同的稳定的信念和规范,是整个行政系统的灵魂,是政府行动的先导,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服务型政府的治理逻辑中,政治生活是全体自由平等公民共同的事业。

公民的公共需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政府不过是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公共行政服务组织,必须尊重行为人的主体资格和自主权利。

弗雷德里克森曾援引戴维马修斯的话说:

“政府是公众集体行动的工具。

政府是公共的财产。

”政府只有对公民的公共需求做出积极回应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满足公民公共需求,才能证明其合法性,赢得公民的公共认同和支持。

政府的权力存在于民意之中。

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管理的根本宗旨。

二、角色定位:

“服务者”

重新确定政府和民众的关系,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切改革的初始点。

政府是公民为使自身过上满意的生活而做出的制度安排。

政府的性质说到底是一个执行机构、服务机构。

从本质上说,政府只是社会与公民普遍需要的一种工具而已。

政府是为社会需要、社会利益而存在的,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

因此,政府管理模式应体现为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服务型管理。

三、职能转换:

有限政府

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社会自治能力显著增强,过去那种“强政府,弱社会”格局面临挑战,当代政府所面临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元性的环境,政府部门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盈利部门共同治理与共同管理。

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职能的实现是以政府能力为基础的,缺乏有效能力的政府即使在法律上具有广泛的职能,实际上也不会真正有所作为。

由于政府所赖以建立的权力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的限制,政府的能力必定是有限的,它不能承担无限的政府职能。

四、制度安排:

民主政府

现代国家的公民需要民主,就像人类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它不仅是维持政府集体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重要是实现和保证政府公权力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唯一可靠的依据。

服务型政府正是与民主政治相匹配的政府模式,民主将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将会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指导价值。

在这种模式中,人民能够安排权力关系并因此而控制统治者,使其以公共利益为价值目标,最终为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最鲜明的特点应该是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公众的利益,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五、制约机制:

责任政府

责任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

责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最基本的内涵之一;负责任,是现代政府应具备的主要品质。

权力和责任应是对等的,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

一个政府只有当它能够真正履行其责任时才是合乎理性的、道德的,才是合法的。

对公民负责,就像医生要对病人负责、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一样自然。

从根本上说,政府的一切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符合和有助于公民的意志、利益和需求,都必须对公民承担责任。

这种责任实质就是我们所讲的公仆责任,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责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制度控制以保证责任的实现。

六、服务程序:

透明政府

管制型政府的很大特点是自我封闭,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不向人民公开;广大公众没有知情权,获取信息成为一种特权。

一些行政人员利用职权占有公共信息,作为寻租的工具;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承认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让公民知晓行政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一场深刻的革命。

了解政府信息,掌握政府信息,是公民获得主人地位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公开政府信息,归还公民的知情权,体现了政府对公民法律地位与法律人格的深刻反省与体认。

七、行为准则:

法治政府

传统上人们认为政府是用来行使权力,管理和约束别人行为的。

事实上,政府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形态,有自己的自身利益,有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冲动;行政人员也有利用自己手中权力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心理,这就需要依法对其进行约束。

在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对于人们的自由和权利的最大威胁,莫过于掌握政治权力的政府。

在政府权力大于法律的条件下,在掌权者的权力不受到任何外在约束的全能政府所控制的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政府权力具有自我膨胀和自我扩张的内在趋势,极容易被滥用,而公民权利被侵害几乎就是必然结果,则公民让渡权利组成政府的公共目的就难以实现。

因此,权力必须得到控制。

八、结果取向:

高效政府

政府管理是一种集价值、知识、智慧和技艺于一体的工作,既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程序和设计,又需要特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投入;公共行政的运行成本来自公共财政,即用纳税人的钱为公民和社会服务,对绩效的追求自然应该成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

任何一个实际运行中的政府,都不仅是一种体制、一个体系,而且是一个过程。

一个良好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有能力的政府,也是有效能的政府。

政府运行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效性的要求,形成以效益为主导的政府模式。

  第二章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在现实形势下做出的积极选择,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虽然我国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着手改革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政府管理模式,但由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尚不甚成熟以及我国现行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行政服务理念缺失

1.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受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强调政府作为国家的伴生物,是一种凌驾于人民大众和社会之上的力量,由此形成的政府公共行政理念是:

公共行政是直接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忽视了公共行政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服务性作用。

这种公共行政理念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公务员的“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

在行政过程中,善于发号施令,对群众颐指气使,政府的服务往往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没有完全树立,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服务态度很差,有的人竞聘公务员是为了当官发财、光宗耀祖,不是为民谋利益,严重违背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宗旨。

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和观念的不到位,严重阻碍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顺利展开。

2.人民民主意识淡漠。

许多政府领导和公务员还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思想观念。

这种观念在封建社会,可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就已经是远远落后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政府不能去替人民“作主”而只能由人民自己“作主”,行使做主人的权力。

创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由广大人民来决定要不要政府服务?

要政府服务多少?

人民需要什么,政府就应该提供什么,而不是政府可以提供什么,人民就得接受什么。

政府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人民的自愿为基础和前提,不能带有强制性。

同时,我国的“恩赐”观念和“管制”意识较为浓厚,受长期专制思想的影响,部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把为公众的服务当作一种“恩赐”。

而且,现在有些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不是积极主动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而是采取管、卡、多审批、多收费等方式来加强管理。

政府在上述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政府难以充分地服务社会和人民,也难以充分地发挥社会和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与制度的支持

1.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政府行为缺少法律约束。

由于体制方面的制约,地方领导的绩效考核基本上是上级说了算,升迁、任免也基本上由上级决定,不免会造成各级领导为上级“服务”、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公众服务、对社会负责的情况。

其次,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没有规范服务质量标准的法律依据以及完善的赔偿责任制,公众对服务不满意或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找不到相应有效的维权方式和投诉途径。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求修改或废除有悖于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精神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抓紧制定能够改善政府服务的相关法律,以确保政府各方面工作有法可依。

2.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现,为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同时要推行重大决策论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健全的听证体系。

当然,有些地方已经推行了某些形式的政务公开和听证,但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措施中只看到了简单的政务公开、公示和听证办法,并没有将其制度化,看不到具体的、可以明确验证的规定。

如关于重大事项的公示、重要决策要进行听证,但所谓“重大”、“重要”没有具体的说明。

这种情况下政府政务公开的随意性就很大,公开什么、听证哪项全部由政府说了算,公众还是处于听命的地位。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流于形式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是政府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从行政决策到执行、监督等整个公共活动各个方面的全面革新,是公共管理的一场自我革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建一个“市长信箱”、设两个“局长接待日”、搞三个听证会或者建立一个电子政务,其功能也并非几个政务超市、行政服务中心所能比拟的。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的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府行为公开化,为公民提供更便利的全方位服务。

如果把这些“手段”、“工具”的使用当作服务型政府的终极目的来建设,理念、制度、体制等根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即使电子政务再发达,行政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不能得到根本改善。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应该立足于公民的根本利益,政府行为路径应该是由外而内的,即公民的期望决定政府政策设计的蓝图,公民的需求决定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公民的满意度决定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效,公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变迁的方向。

只有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才抓住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

四、公务员素质不能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当前,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适应服务型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

公务员在进行决策时容易受到来自上级领导、机关单位同事等外界阻力的影响,在决策方案实施之后对实施方案后果的跟踪反馈不够,领导职务类公务员的民主决策意识有待提高。

对执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方式欠妥当,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欠缺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公务员服务素质方面,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有限,没有实现高效服务的要求。

知识和技能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需要,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差距大,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

公务员素质的缺失无形地影响着政府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整个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因此,政府公务员必须真正解放思想,摒弃一些传统的、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观念,加强观念创新,提升个人的决策、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毋庸置疑也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必须加强观念、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必须摈弃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理顺政府的运作机制。

否则,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第二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但这些也是具有普遍性,这些问题在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

一、一些政府部门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仍很顽固

形成“官本位”、“权本位”意识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政府对一切社会资源的绝对支配权,政府在拥有了对社会资源的绝对支配权的同时,也就拥有了对公众享用公共资源多少的分配权,这样就形成了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和公共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问题,而公民则对政府形成绝对的依赖。

“官本位”、“权本位”思想对公众心理和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则表现为;遇事总希望政府和官员替自己做主,而不是求助于自己和其他社会自治组织;从心底里就认为官员是高于自己,主宰自己的人,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真正的主人;遇到不公正待遇,小则忍之,大则采取越级上访甚至其他极端手段自己解决,而不是求助于正常的法律途径;当官员提供了一些本应该提供的服务时,总是感恩戴德,而不是坦然受之等等。

总之,公民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还很淡薄。

这种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己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官本位”、“权本位”意识依然根植于部分官员和公民的头脑之中,并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改变“官本位”、“权本位”意识,要建设一个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无疑就是一句空话。

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应当说,从1982年到20xx年,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深刻触动了过去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政府职能己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不过,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存在着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

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一些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还广泛存在,致使企业行为和市场运行扭曲;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却没管或没有管好。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未发生根本转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政府机构重叠,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三是政府规模膨胀。

由于政府干预市场和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热衷于兴办各种事业,以及过多地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结果是造成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和人浮于事。

政府职能的这种现状,带来了很多与服务型政府相背离的问题,在政府服务上,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严重不足。

三、公务员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

虽然近年来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但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局意识还不是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