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1869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docx

梁园区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定位与目标2

第三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4

第四章水利工程规划6

第五章生态规划11

第六章历史遗存保护规划14

第七章村庄整合规划15

第八章景观风貌规划16

第九章林业工程规划17

第十章旅游发展规划19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21

第十二章分期建设规划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商丘市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特制定《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与规划管理工作,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范围内的各项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必须符合本规划的技术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

规划西抵郑阁水库坝,东至105国道,南起黄河故堤,北到黄河故道山东境界,河道全长22.4公里,规划总面积49.91平方公里。

其中陆域面积43.53平方公里,河道水域面积6.38平方公里(按50年一遇水位线控制)。

第四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的文本部分与图纸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五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其中:

近期:

2014-2019年;

中期:

2020-2025年;

远期:

2026-2030年。

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定位与目标

第六条规划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国家和省市行政规章与文件依据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

《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综合[2006]102号)

3.技术标准规范依据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SL471-20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

《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

《防洪标准》(GB50201-94)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4.其他相关依据

《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商丘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工程总体规划》

《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

《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天沐湖景区详细规划》

《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保护性规划》(孙福集段)

《商丘市梁园区旅游发展规划规划》

《商丘县志》

商丘市相关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

第七条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整体联动原则

集约高效原则

地域特征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前瞻引导原则

第八条规划定位

规划以黄河故道湿地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为核心,以故道引水扩容工程建设为主导,以构建商丘市北部生态旅游带为特色,保护黄河古堤等历史遗存,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构建具有全国吸引力的、省内外著名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九条规划目标

1.总目标:

通过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的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建设,构建商丘市北部生态水系、生态绿道、生态农业三套系统。

依托故道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打造都市生态休闲带,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将黄河故道建设成为集滨水休闲、生态保护、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发挥其合理的综合效益,使社会、经济和环境更趋向于永续发展。

2.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通过生态保护与恢复功能区的建设,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保持系统平衡并向生物更加多样化的方向演替。

全段河道水质达到

类水标准以上,水源地达到

类水标准。

3.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沿黄河故道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度假、运动游憩、教育科普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将黄河故道建设成全国著名的平原生态旅游带、豫东平原的度假基地、故道周边省市城乡居民的郊野游憩基地。

4.社会发展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建设,以及生态化的农林综合开发,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把商丘黄河故道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

第三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

第一十条总体布局

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廊、三带、五区、多点”。

“一廊”:

沿黄河故道构建一条骑行廊道。

“三带”:

黄河故道湿地生态带、黄河故道田园风光带、黄河故堤历史文化带

“五区”:

湿地景观区、森林景观区、湖泊景观区、花田景观区和农田景观区。

“多点”:

在各功能区规划相应旅游点、景点和服务点。

第一十一条功能分区

1.湿地景观区

从黄河故道郑阁坝开始,至济广高速,全长约14.55公里,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4.39平方公里,河道水域面积1.86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为以自然湿地风景为特色,以自然河流湿地、河岸草甸,滨河纯林为主导景观,形成集湿地游赏、科普教育、野外采风、赏鸟摄影、安静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片区。

规划项目包括:

再现梁园三十六景之鹤州、凫渚、雁池,湿地公园,湿地科普博物馆,观鸟屋,亲水平台,栈道,停车场。

2.森林景观区

西起郑阁村S207省道,东至户楼村,北到省界,南起黄河故堤和X043县道(崔楼北南北道路相连接),包括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周边的农田林地。

规划面积17.48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以森林生态涵养为主要功能,以森林休闲活动、生态科研教育为特色,以林业与农林复合产业为经济基础,形成集森林保护、生态体验、科研教育、林业生产与游赏参与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片区。

规划项目包括:

入口服务区,停车场;自然科普试验区,特色儿童游艺场,森林探险,跑马场,迷你高尔夫运动,卡丁车赛,丛林CS实战,球类运动场;华商会馆,商务宾馆,森林木屋,农家乐休闲中心等。

3.湖泊景观区

西起济广高速,东至G105国道,包括刘口水库和河道,及其周边的林地。

全长约13.23公里,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4平方公里,河道水域面积4.52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为以天沐湖风景为特色,挖掘明清黄河故道的历史人文内涵,形成为湖上泛舟、亲水体验、文化体验、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片区。

规划项目包括:

停车场,水上乐园,水上运动中心岛,亲水观景平台,滨河栈道,游船码头,跨省栈道,景观雕塑,观鸟屋,千亩荷塘,生态养殖区,垂钓园,跑马场;飞鸿阁,黄河故道历史博物馆,田文镜纪念馆,黄河故道文化广场。

4.花田景观区

西起沿湖道路,东至西刘庄南北道路,北起沿河道路,南到马庄——后郭庄道路。

规划面积3.25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以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突出古渡风貌,花田景观、河湖景观和地方植物特色,形成集休闲、娱乐、会议、度假、餐饮、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服务中心。

规划项目包括:

景区入口,停车场,刘口古渡一条街,复建陆陈会馆,山西会馆,文昌阁,大王庙等历史建筑;古渡码头,亲水平台;商务会馆,花田半亩度假宾馆,古渡客栈,林河酒家,花田酒吧,花田喜事婚纱摄影,花田精油专卖店。

5.农田景观区

西段起黄河故堤和X043县道(崔楼北南北道路相连接),东至105国道,北至X043县道和沿河道路,南至黄河故道大堤。

包括双八镇、刘口乡的农田。

规划面积17.37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以生态田园风光为特色,以生态果园风光、生态农庄观光、体验农业生产、欣赏田园风光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形成生产、观光、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生态田园游览区。

规划项目包括:

油菜——油葵轮作花田,菜油坊,樱桃采摘园,葡萄采摘园,砀山梨采摘园,草莓采摘园,耕作园,农家宾馆,农家餐厅,农业文明展示园等。

水利工程规划

第一十二条规划原则

安全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可行性原则

第一十三条规划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2)《防洪标准》(GB50201-94)

(3)《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4)《水闸设计规范》(SL256-2001)

(5)《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9)《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1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2)

(14)《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1992)

(15)《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2)

(16)《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2)

(1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02)

(1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用》(2002)

(19)《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2002)

(20)《水利水电工程概算定额》(2002)

(21)《水利工程预算补充定额》(2002)

(22)《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3)《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概算》(2002)

(24)《水利水电工程投资预算》(2002)

(25)《水利水电工程投资估算》(2002)

(26)《水利水电工程投标报价》(2002)

(27)《水利水电工程标底编制》(2002)

(28)《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审查》(2002)

第一十四条规划内容

刘口水库橡胶坝工程规划

刘口水库位于商丘市北部,东至虞城贾寨、西至郑阁13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5.5平方公里。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和改善城市景观。

刘口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主要包括:

水库特征水位、挖深库容、库岸护堤、引水渠、湿地规划等。

规划刘口水库的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设计水位58.8米,校核水位不变,相应库容5810万立方米。

刘口水库水面面积1660公顷,计划平均水深3.5米,计划清淤挖深约1米。

设计水位线高程为58.8米,部分防洪堤在50年一遇的水位线处修建,一部分需在低于高程58.8米处筑堤。

主溢洪道最大泄洪量为688立方米/秒。

刘口水库需重建白庄水闸,开挖白庄分干渠,宽约20米,长度约600米。

第四章生态规划

第一十五条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黄河故道不同地段的区位特点、环境现状及外部生态影响因子,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

1.生态保育区

即森林景观区和湿地景观区,以水源涵养、净化和保护为主要目的,规划林草覆盖率在95%以上(不包括水面)。

2.生态缓冲区

即湖泊景观区。

包括林七水库、及其河道两岸地区。

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重点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并结合进行生态建设。

3.生态控制区

即花田景观区。

鼓励休闲度假、旅游服务、餐饮等活动,禁止工业生产、高密度的房地产开发、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等行为。

4.生态协调区

即农田景观区。

控制村镇建设的容量,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苗圃、农业旅游、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等为主的绿色产业。

第一十六条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大型植被群落斑块,建设绿色生态斑块(湖面、绿地、森林、果园、农田),设置绿色廊道以及供物种在大斑块中直接漂移、扩散的连接廊道,同时建立具备多样性的小斑块和小廊道,形成复合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以黄河故道的河流和湖泊为生态链,以湿地、林地、农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并与人为空间形成镶嵌性的空间组合结构,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安全格局。

1.生态斑块:

保留并加强建设湿地风景林、森林公园、天沐湖三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生态涵养所必需的自然地。

进行故道周边村落斑块的生态整治和生态农业建设,保留或增设小型斑块,加强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2.绿色廊道:

开展植被、水系、生态绿色通道等景观生态网络建设,有效连接孤立斑块体,构建有机生态网络体系。

在全河道进行治理和疏浚工作,对黄河故道绿道进行重点建设。

第一十七条生态工程专项规划

1.河流生态系统规划

包括河岸过渡带、河畔林恢复带、河岸水陆交错带的规划和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四部分。

本规划制定的河岸过渡带范围为:

表5-1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河岸过渡带宽度范围

序号

功能分区

河岸带控制宽度(m)

说明

1

湿地景观区

100-500

根据现状地形、村庄周边用地、建筑、道路等制定河岸带控制宽度。

2

森林景观区

100-500

3

湖泊景观区

100-500

4

花田景观区

60-200

5

农田景观区

60-200

本规划恢复的河畔林位于生态涵养区、故道历史文化区和湿地保护区三个区段,以50年一遇泛洪区控制。

河岸水陆交错带是在河岸过渡带恢复与重建的基础上,建立两岸的水生植被群落。

对水陆交错带区域依照自然原貌,设计为3个区域:

A区从河岸浅水区开始,配置沉水植物群落,这个区域是永久性植被,必须避免人为干扰。

B区为第二个区域,种植浮叶植物群落。

C区为种植挺水植物群落,靠近河岸防护林的区域。

表5-2水陆交错带3个区域植物种类配置

河岸水陆交错带

植物群落类型

宽度m

种植的植物种类

A区

沉水植物群落

1

黑藻、金鱼藻、轮生狐尾藻、范草、线叶眼子菜、苦草等

B区

浮叶植物群落

2

眼子菜、金鱼藻、黑藻、狐尾藻、慈姑等

C区

挺水植物群落

2

蒲草、芦苇、荆三棱、稗、两栖寥、水寥、水毛花、鲤肠、千屈菜、莎草、线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大茨藻、小茨藻等

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主要在于对点源、面源、内源污染的控制,要求如下:

(1)点源污染控制: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实施污水截流,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2)面源污染控制:

科学施肥,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施用量;在河流两岸保留缓冲带。

(3)内源(底泥)污染控制:

河道定时疏浚,通过水生生物的收获,使底泥的养分转移出去,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险。

2.湿地生态系统规划

规划区内利用河道两侧自然地形条件、规划项目策划和生态改造需求等,分布于河道的内侧、外侧或内外侧连为一体。

表5-3黄河故道规划湿地的类型与功能

功能分区

湿地类型

分布状况

主要功能

鹤洲段

河滩草甸湿地

河道内侧、外侧

水生态修复与水鸟栖息地营造

凫渚段

河滩草甸湿地

河道内侧、外侧

水生态修复与水鸟栖息地营造

雁池段

河滩草甸湿地

河道内侧、外侧

水生态修复与水鸟栖息地营造

湿地公园段

人工湿地

河道外侧

科普教育

水上乐园段

河滩陆地

水上游乐

天沐湖段

自然湖泊

河道内测

亲水游乐与观鸟

千亩荷塘段

草本种植湿地

河道外测

莲藕种植

千亩方塘段

人工养殖湿地

河道外侧

鱼类养殖

3.农林生态系统规划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农林复合三部分。

加强黄河故道周边农业用地的生态农业建设,对低产农田进行改造,规划建设观光农业。

加强对黄河故道周边林地的退化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对现有森林公园进行补充、完善、改造、扩大规模,提升档次。

规划建设水源风景林、生态风景林、历史风景林、故土风景林、湿地生态林、花田等功能风景林带和特色观赏林。

规划建设农林复合基地实验区、有机牧场、莲藕养殖基地、淡水生态养殖基地等农林复合型的生态产业,形成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

4.村镇生态建设规划:

村镇生态平衡构架主要由村镇中的限制发展地带、村镇中心区和次要发展区、村镇周边生态支撑地区三部分组成。

限制发展地带由村镇中心绿地、分散绿地、各级生物通道和林带组成,不允许开发建设。

中心区和次要发展区包括建成区和拟建区,区内绿地率不能低于30%;生态支撑地区指规划区以外的边缘地区,须加大绿化力度,建立多样性生态系统。

5.野生动物栖息地规划

根据黄河故道现有的地形地貌和资源条件,存在河流廊道栖息地、湿地栖息地、河漫滩栖息地三种类型。

针对不同栖息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进一步保护原有的栖息地类型,保护鱼类、鸟类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扩大滨河缓冲带,增加自然漫滩。

(2)通过水库扩容的泥沙和底泥,结合黄河大堤进行局部地形改造,形成小范围的低山丘陵栖息地,丰富动物的栖息地类型。

(3)以地带性植被为目标,改善植被群落组分结构,从植物类型和丰富度等方面改善景观功能,选择乡土物种进行生态恢复和保育。

(4)对于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区域,如大型林带、湿地、水塘等重要节点地段,设置野生动物观测站和营救设施。

(5)道路建设中注意建设野生动物安全设施,如关键点设野生动物穿越设施;路边种植不可食的植物,引导动物走指定的觅食区。

6.重点地段生态建设规划

(1)申甘林带:

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在河道两侧规划宽度在200米以上的林带,强化林带对水源涵养的作用。

在河流转弯处加宽林带,以阻挡上游风沙。

(2)工矿企业周边:

减少工矿企业对黄河故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排入故堤以外的其他河道;周边防护林带必须保持一定宽度、高度和郁蔽度以减少废气、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水库上游:

规划水库上游采用阶梯式河床,在水少季节形成为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强化水体自净能力。

(4)水库下游:

规划水库下游采用梯级河床,并沿堤修建滨水景观带。

(5)村庄堤岸:

规划采用阶梯状坡面,局部大堤采用陡坡工程砌筑护堤。

村堤之间加强绿化。

(6)游憩堤岸:

结合景点建设,局部将堤岸外扩,形成堤与河道之间的亲水空间;堤岸外侧结合土方量平衡,堆砌起伏地形,创造多种立地条件。

(7)农田林网:

结合沟渠或现有绿带,保持宽度不小于30米的休耕带。

(8)道路涵洞:

在道路横跨低谷段,设置路下涵洞,以利动物在路下自由通行。

(9)场地:

尽量采用透水铺装地面,加强地表水的下渗。

第五章

历史遗存保护规划

第一十八条规划原则

以保护为中心综合协调、全面保护、最小干预、景观协调的原则。

第一十九条规划范围内的保护规划

(1)在黄河故道范围内,不得修建危及古堤安全、与古堤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或构筑物。

对不符合规划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搬迁或拆除。

(2)增加植被建设,涵养水源,严禁砍伐树木。

必要的疏伐、更新以及各项建设确需砍伐的,必须经管理机构许可方可实施,严禁毁林、开荒、采矿、爆破等生产活动。

(3)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各类工矿企业,已有的各种污染源,必须限期治理,达标排放,不能达标的要转产或停产。

(4)禁止挖堤取土、修建陵墓、烧窑以及可能大规模改变地貌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条遗址遗迹保护规划

1.保护内容:

(1)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与商丘的历史文化相关的建筑物、构造物和古堤等。

(2)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古建筑、古建遗址、工程遗迹和周边植被、古树名木。

(3)黄河故道南北两侧古堤、植被、河道水体等自然地貌和景观空间。

2.保护措施:

(1)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定期进行科学观测和保养维护,建立完善的观测体系并使其制度化和规范化。

(2)严格保护历史遗存遗迹本体、自然植被、水体岸线、野生动物及其生态景观环境以及与风景资源有关的各项保护设施。

(3)在确保历史遗存安全及不影响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植被、步行道路、消防通道、必要的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六章

村庄整合规划

第二十一条规划原则

村庄整合以保护黄河故道水资源环境、保护河道水质为主导,重点保护郑阁水库上游水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村镇规划建设就近与周边旅游项目或综合服务站结合;因地制宜、近远期结合;坚持黄河故道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十二条村庄整合规划

1.搬迁村庄规划:

郑阁水库以下河道堤外200米以内村庄尽快搬迁。

2.民俗文化村规划:

规划保留村庄格局,拆除部分危房和影响村落形象的杂乱房屋。

提高村庄绿地率。

对建筑形式、街道尺度、色彩等景观要素进行控制,在绿地公园、村庄入口等重要节点增加景观构筑物。

挖掘传统乡村生活习俗、风俗,利用保留的民宅开展休闲旅游服务、民俗文化体验和休闲服务业活动等。

3.生态文化村规划:

规划保留传统住宅,增设太阳能收集、雨水回收利用等能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村庄外围设置防护林带,与农业生产用地保持一定间距,形成“村——林——田”逐步过渡的生态绿化模式。

4.综合服务基地规划:

结合综合服务基地建设进行村庄整合,作为景区的服务基地,提供问询、餐饮、住宿、自行车租赁等旅游服务,形成具有黄河故道乡土特色的服务基地。

5.新农村建设规划:

新建和整改建筑的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5%之内,容积率控制在0.8之内,建筑高度以二、三层为主。

注重建筑体量的控制,提高村庄绿地率。

注重对现有建筑和有保留价值民居的改造利用。

现状建筑形式美观、具有地方特色且质量较好的房屋予以保留,并统一色调;新建和整改建筑应体现相应景区的风格和特色,其造型、材质和色彩均应与村庄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统一。

第二十三条村庄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出效率。

发挥各村庄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促进村庄建设。

维护传统农业景观,有序引导农业生产。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第七章

景观风貌规划

第二十四条特色景观规划

规划构建“刘口古渡”,分别为:

林湾鸣籁、烟柳映堤、盟台夕照、泽湖秋声、风荡芦笛、梁园霁色、梨园春雪、悠怡田韵。

第二十五条视廊与制高点控制

规划保持并强化整体林带与河道格局,保持林与水之间生态与视觉通廊联系,保证景观格局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通过咀尖王飞鸿阁观景制高点,增加视线的变化,观景制高点以古塔的形式来表现。

第二十六条建筑风貌规划

对沿河建筑在位置、高度、体量、风格及色彩的控制和引导。

对黄河故道两岸建筑高度和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建筑体量与周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传统民居的高度和模式相协调。

服务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以体现自然、明快的简洁风格为主,对历史文化区宜采取仿古风格,并融入现代元素,建筑应顺应地形变化,具有地方建筑特色。

第八章

林业工程规划

第二十七条规划定位

以保护现有生态林业资源环境为前提,突出黄河故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