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44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学年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安徽省谯城区初中化学中考测试题

初中化学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

2.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Se的化合价为

B.Se是一种金属元素

C.n的值为6D.Se相对原子质量为

3.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

A.FeOB.

C.

D.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

1

5.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C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D

CaCO3(固体)

CaO(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

10.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在

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收集某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认为CO2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若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______→______→j(选填小写字母)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2.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3)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四、信息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上图中使用的絮凝剂一般为______________(填名称),除去颜色和异味可使用____________(填名称)。

(2)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在昆明市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           (填化学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5.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_,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

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仪器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显像,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

只有CaCl2;

猜想Ⅱ:

有______;

猜想Ⅲ:

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

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的判断。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粉笔折断只是将粉笔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棉纱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解:

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2)×3=0,则x=+4价。

错误;

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34-2-8-18=6,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不是克;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3.【答案】B

【解析】

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

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

故选:

B。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类别,化学反应实质,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错误;

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

1,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

解: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5%;故说法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

H:

N:

O为:

(12×6):

(1×13):

14:

(16×2)=72:

13:

14:

32;故说法错误。

故选:

C。

A、根据氧化物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亮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

解:

A.NaOH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在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

解:

A、水结成冰,是因为降温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D、1L大豆与1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L,大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

解:

A.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聚集在烧杯底部,又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下方的蜡烛先灭,既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说明其密度较空气的大,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9.【答案】B

【解析】

解: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自带水杯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D、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故选:

B。

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

10.【答案】D

【解析】

解: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说法正确,故A正确;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说法正确,故B正确;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说法错误,因为没有说明此二种物质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

D。

由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各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的趋势;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克;升温或降温,溶解度变化情况;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等信息。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1.【答案】不易溶于水;E;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使用的是浓盐酸;d;c

【解析】

解:

(1)A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所以A装置收集某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不易溶于水;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E;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是浓盐酸;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d→c→j.

故答案为:

(1)不易溶于水;

(2)E;

(3)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浓使用的是浓盐酸;

(4)d,c.

(1)根据A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2.【答案】

(1)1.6;

(2)2.5;

(3)解:

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68            32 

  x            1.6g  

 

          

解得  x=3.4g

答:

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解析】

【分析】

本道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1)由图示可得生成氧气质量;

(2)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答】

解:

(1)由图示可得生成氧气质量为1.6g,故答案为:

1.6;

(2)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故答案为:

2.5;

(3)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

(1)明矾 活性炭

(2)肥皂水 煮沸

(3)投药消毒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的净化知识。

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

(1)上图中使用的絮凝剂一般为明矾,除去颜色和异味可使故填:

明矾;活性炭;

(2)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若产生丰富的泡沫为软水,若没有或少量泡沫为硬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

肥皂水;煮沸;

(3)在昆明市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投药消毒,会产生新的物质。

故填:

投药消毒。

14.【答案】

(1)除尽氯化钙和氢氧化钙;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

(2)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

(3)CaCl2

【解析】

【分析】

(1)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尽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2)因为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用稀盐酸和它们反应能够转化成氯化钠,从而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在以后的过程中无法除去,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氯化钙,化学式是CaCl2。

【解答】

​ 

(1)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把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完全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填:

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

(2)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可以把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除去;

故填: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氢氧化钠;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在以后的过程中无法除去,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2。

故填:

CaCl2。

15.【答案】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2H2O2

2H2O+O2↑;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解析】

解;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2)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氨水挥发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所以,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分子不断地运动.

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答案:

(1)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2H2O2

2H2O+O2↑;

(2)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1)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解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解答;

(2)根据分子是运动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回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一定的难度.掌握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变浑浊 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解:

【演示实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当稀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当氢氧化钙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猜想Ⅰ:

只有CaCl2;

猜想Ⅱ:

有CaCl2和HCl;

猜想Ⅲ:

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

有CaCl2、HCl和Ca(OH)2

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