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056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docx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3

【百强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最新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O2B.Cl2C.SO2D.N2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氯化铁溶液用于铜制印刷线路板制作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

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①⑤

4.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6.下列物质俗名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石膏2CaSO4·H2OB.水玻璃Na2SiO3

C.铁红Fe2O3D.明矾CuSO4·5H2O

7.将少量SO3分别加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会减少的是()

A.SO32-B.Ba2+C.OH-D.Cl-

8.8.8.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OH)3③NaHCO3④Al2O3⑤Na2CO3

A.全部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③④

9.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Cl-、Na+、NO3-、Ca2+B.NH4+、HCO3-、Cl-、K+

C.K+、Ba2+、Cl-、SO42-D.Cu2+、NH4+、I-、Cl-

10.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也生成Al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1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13.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B.Na2O

C.FeCl2D.SiO2

14.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5.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1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该钾盐是K2CO3

 

A.AB.BC.CD.D

17.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如果转移0.4mol电子,则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

A.0.4molB.0.2mol

C.小于0.4molD.小于0.2mol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

Fe(OH)3+3H+=Fe3++3H2O

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

NH3↑+SO32-+2H2O

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

IO3-+5I-+3H2O=3I2+6OH-

D.向FeO中加入稀硫酸:

2FeO+8H++SO42-=2Fe3++SO2↑+4H2O

19.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1mol/L的溶液,各取1mL滴加1滴酚酞试液,比较颜色深浅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

20.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D.用带玻璃瓶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22.11.2gFe加入一定量的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将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最后无气体剩余,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0.12molB.0.14mol

C.0.2molD.0.13mol

23.10mL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5mL(相同状况),则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A.1∶1B.1∶2

C.2∶1D.3∶2

2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支容积为21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的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为

A.8.75mLB.12.25mL

C.5.25mLD.10.5mL

25.铜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0.8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

C.30mLD.15mL

二、填空题

26.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金属单质的过程,写出冶炼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氨,写出实验室制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呈___________性(填“酸”或“碱”);密度比水_______;(填“大”或“小”)写出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工业上制备的Br2的操作步骤为:

①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Br2

②利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并用浓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NaBrO3等

③用硫酸酸化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

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

_________;步骤③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27.一瓶未知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4+、K+、Na+、Mg2+、Ba2+、Fe3+、SO42-、CO32-、Cl-和I-。

取该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部分溶液,加入数滴氯水及2mLCCl4,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OH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无沉淀生成;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mLFeSO4溶液

10mL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mLH2S

12mLSO2

3

30mLNO2

10mL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mLCl2

40mL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

有____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

Cl2+NH3→N2+HCl。

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最后针筒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

三、实验题

29.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性质。

(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单质)

SO2、X、Na2SO3、NaHSO3

SO3、H2SO4、Na2SO4、NaHSO4

(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

(熔点:

SO2-76.1℃,SO316.8℃;沸点:

SO2-10℃,SO345℃)

①装置Ⅰ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同学按Ⅰ、Ⅱ、Ⅲ、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Ⅱ的作用是;装置Ⅲ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同时pH降低,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乙同学按Ⅰ、Ⅱ、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Ⅳ中有40mL2.5mol/L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

30.有一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

(1)取出10.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4.66g沉淀。

滤液跟40mL2.00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使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____?

(2)取出20.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Cu粉,若氧化产物只有NO,可产生N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试题分析:

A中氮的氧化物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B中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作为化学

武器使用。

C中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且会造成酸雨。

D中,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选D。

考点:

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重点考查有毒有害气体。

2.B

【解析】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硅胶做干燥剂是吸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正确;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A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氢氧化钠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是电解质,②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钡离子和硫酸根离而导电,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③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水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不是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的概念

【名师点晴】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差异是解答关键,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如蔗糖、乙醇)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B

【解析】

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

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历史背景下的化学知识,核心考点为元素化合物知识。

难度为容易等级

5.A

【解析】

试题分析: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环境的温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正确;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但是可以与氢氟酸发生反应,而石英器皿中的含义大量的二氧化硅,因此不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也可以与Cl2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干燥氯气,错误;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但是由于该物质是分子晶体,无离子,因此不能用于电解制铝,错误。

考点:

考查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6.C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石膏的化学式是CaSO4•2H2O,熟石膏的化学式为2CaSO4•H2O,A错误;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硅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iO3,B错误;Fe2O3俗称铁红,C正确;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名为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的正确书写,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D

【解析】SO3加入到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H2SO4,而H2SO4可与SO32-、Ba2+、OH-反应,使它们的物质的量减少,故选项D正确。

8.D

【解析】试题分析:

①二氧化硅不能盐酸反应,但能和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故①错误;②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②正确;③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所以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③正确;④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④正确;⑤碳酸钠是弱酸的正盐,所以能与强酸反应,但不能与强碱反应,故⑤错误;正确的有②③④,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

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

(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

Zn、Al等;⑤某些非金属:

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

如:

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

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9.A

【解析】

A、Cl-、Na+、NO3-、Ca2+在溶液中不反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在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且能氧化I-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掌握离子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间不能共存,是指不能大量共存,例如氢离子与氢氧根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只要是水溶液,就一定同时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选项D中注意铜离子也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较强的碘离子生成单质碘和碘化亚铜。

10.D

【解析】

AlCl3与过量NH3·H2O只能生成Al(OH)3沉淀,A项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较强还原性,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4,B项错误;I2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氧化为FeI2,C项错误;金属铝一般能和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D项正确。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则A中生成的沉淀是硅酸,继续通入CO2,硅酸不会溶解,A不正确;B中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继续加入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B正确;C中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所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有次氯酸生成。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正确;D中首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继续通入CO2,,则碳酸钙溶解生成碳酸氢钙。

碳酸氢钙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D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原理以及化学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难易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1mol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2NA,错误;B.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错误;C.64g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正确;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2,错误。

【考点定位】阿伏伽德罗常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要充分考虑物质所处的外界条件、物质本身的状态,以及物质特定的组成等

13.A

【解析】

A、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制得,将AlCl3加入Ba(HCO3)2溶液中生成CO2气体和Al(OH)3沉淀,选项A正确;B、Na2O加入Ba(HCO3)2溶液中只产生碳酸钡沉淀而没有气体产生,选项B错误;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选项C错误;D、SiO2与Ba(HCO3)2不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项A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氧化铁能够与金属铝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正确;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错误;D.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氢氧化铜反应,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相关知识。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C正确;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

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氯水性质、成分以及实验探究的有关判断

16.B

【解析】

【分析】

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显示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再加入具有氧化性的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不一定为SO2;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详解】

白色沉淀也可能为AgCl,若先加盐酸排除干扰,不生成沉淀,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溶液中出现了铁离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正确;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不一定为SO2,也可能为其它强氧化性气体,如氯气、臭氧等,C错误;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性质、气体的检验等为解答的关键。

17.B

【解析】

【分析】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均为0.4mol。

【详解】

Cu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由方程式可知,1mol硫酸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6-4)=2mol,所以如果电子转移0.4mo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0.2mol,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知道作氧化剂的浓硫酸和转移电子的关系,明确浓硫酸的作用是解本题关键。

18.B

【解析】

【分析】

Fe(OH)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反应生成I2和Fe2+;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既与NH4+反应,又与HSO3-反应;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不存在OH-;向FeO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详解】

Fe(OH)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反应生成I2和Fe2+,离子方程式为2Fe(OH)3+2I-+6H+=2Fe2++6H2O+I2,A错误;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足量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既与NH4+反应,又与HSO3-反应,方程式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